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建构学习理论出发,以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导学案编制教学为例,阐述在导学案的编制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主动建构;导学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36-2
教师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智慧地干预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核心内容和核心价值,学生通过导学案完成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既调动了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也可培养其获取有效信息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复习。本文以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案例阐述谈基于学生“主动建构”复习策略的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制能启发学生“主动建构”的高考复习导学案
为复习时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凸显“学”的地位,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提取时的有序性,我校地理复习导学案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学习目标、知识梳理(以填空题形式整合知识体系,呈现知识框架)、问题探究(通过典例,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测评反馈。
1.解读考试说明,建构学习目标。
有效的教学始于学习目标的确定。我校高三地理组在对地理考试说明深入分析和对高考真题的认真研究基础上,依据《江苏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2014江苏地理考试说明》以及现有地理教材,细致地解读考试说明,将基础知识与高考考点相结合,分解成简洁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例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章节教学要求与考试说明如下:
江苏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14江苏考试说明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保护与措施
一轮复习的导学案是老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考试说明,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对于高三复习的导学案的编制,要将原有的教学要求与考试说明以细化和分解,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运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重构合理清晰的学习目标。如该章节的学习目标可以描述如下:
1.学生能够以西北地区为背景,分析该区域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会分析荒漠化境问题的综合整治思路、措施,并能灵活地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2.学生能结合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分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分析热带雨林的生态脆弱性,理解雨林破坏原因及保护雨林的意义。
3.学生会以图表或文字资料为信息载体,结合全球变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理解掌握森林、湿地等的生态效益、损害后果及保护措施。
通过这样的学习目标的构建,告诉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使得学习目标可观测,可量化,更加具体明确。
2.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高考对考查的内容要求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思维过程,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即不是背诵书本内容,而是会思考,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复习的知识都是旧知识,因此要予以加工整理,进行知识编码,理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通过对知识网络的构建,从初始的感知到逐个知识点的复习完成了知识的深化。人教版《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主要讲述两个区域即我国西北地区和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西北地区主要是荒漠化的防治,而亚马逊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从概念到形成原因到防治的对策,通过知识网络的形式呈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中从雨林的环境效益到雨林的脆弱性,似乎是两个矛盾的表现,但正是这样的矛盾,让学生更加理解保护雨林的重要性。在知识网络中,教师只需架设好知识框架,学生对框架的充实便是对基础知识的夯实。
知识网络的呈现不止是一种形式,知识结构可以多样化,正如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多样化一样。教师编制导学案中的知识结构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渗透之后,自己也可以构建出不同的但更符合自身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网络。尝试让学生构建不同的知识思维导图,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复习中努力尝试的地方。
3.解决问题,突破重点、难点。
导学案编制的成功与否,问题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高考改革有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试题设问方面增加了许多非常规的设问,启发多端性思维问题,问题设计更具探究性,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归纳以及空间思维等多种能力。我校一轮导学案通过提供资料,构建问题情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驰骋于知识和能力联系的网络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凸显高考考核能力的目标。
探讨地理问题的前提是储备相当的地理知识,为此高考一轮复习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设计此类的复习导学案问题往往具有可操作性,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学习方式。如该章节中的问题设置1如下: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轮导学案——问题设计1
1.为什么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2.热带雨林破坏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关系?
问题设计1中的第1小题让学生从荒漠化发生的原因出发,分析农牧过度地带荒漠化严重的原因;第2小题的目的是学生理解雨林破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其中之一就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两道问题的设置,都是从基础知识的层面出发,考察学生对识忆、理解的知识点的掌握。
地理第一轮复习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概念的理解,还应该培养学生相应的归纳、总结、推理等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而图表思维程序则是提高综合能力的突破口。 4.学会反思,提升地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学生的基本解题能力必须在应用中获取并得到锻炼。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锻炼的机会。测评反馈这一环节就是教师精选少量的典型例题进行思考,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练习解决。对于易错题要重点剖析错因,挖出源头,指出思维的障碍点和问题的关键。同时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的相互关系,解决新型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如该章节设置了这样一道反馈题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轮导学案——测评反馈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双选)( )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这道反馈题目虽然已经提示大家是“西北地区”区域位置已经解决,但要求学生会比较同一区域两个不同地点的差异。这个两个地点分别位于山地的东西两侧,P地受夏季风影响大,Q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该题不仅要求学生会看图,还要学会分析比较。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在一定程度上和气候本身的特征有很大的关联,这是学生要注意到的,干旱的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第二小问主要就是考察学生对荒漠化防治措施的理解了。
二、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激发和引领学生参与有深度、有效率的自主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教的客体,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教的客体应逐步转变成学的主体。但是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非与生俱来的,他需要依靠教师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其发展。黄冈中学曾经提出过所谓“三变五让”,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并重。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行为可总结如下。课前活动——自主学习,明确复习目标,理解教材基础上完成学案预习内容。通过课前预习,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做好标记,对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疑问走向课堂。课堂活动——交流所学。通过教师的明确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学生在讨论、互助、质疑中点燃地理思维的火花,完成知识的生成和意义的有效构建。讨论后大家将一些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总结出来,以待师生教师指导解决。课后活动——测评反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要在课后对导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反思,真正将知识内化、融会贯通。学生在课后还应进行适度练习,这一环节可促进学生自我发现知识的缺漏,便于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自主地弥补所缺知识。
2.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导师和伙伴。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变,教师都应该掌握教的主动权。
导学案教学方式教师行为可总结如下。课前准备:教师参照考纲、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符合学情的导学案并在课前发给学生,同时应让学生明确课前复习的目标,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前自学是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明白学习目标,课堂上关注的主要是所遇到的问题上。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向导和顾问的作用,可以通过巡视,有选择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和汇总学生讨论过程中所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以便在精讲释疑中集中解决。课后活动:为了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课下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引导学生反思。其次教师还应有针对地精选少量习题,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测。
关键词:主动建构;导学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36-2
教师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智慧地干预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核心内容和核心价值,学生通过导学案完成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既调动了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也可培养其获取有效信息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复习。本文以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案例阐述谈基于学生“主动建构”复习策略的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制能启发学生“主动建构”的高考复习导学案
为复习时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凸显“学”的地位,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提取时的有序性,我校地理复习导学案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学习目标、知识梳理(以填空题形式整合知识体系,呈现知识框架)、问题探究(通过典例,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测评反馈。
1.解读考试说明,建构学习目标。
有效的教学始于学习目标的确定。我校高三地理组在对地理考试说明深入分析和对高考真题的认真研究基础上,依据《江苏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2014江苏地理考试说明》以及现有地理教材,细致地解读考试说明,将基础知识与高考考点相结合,分解成简洁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例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章节教学要求与考试说明如下:
江苏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14江苏考试说明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保护与措施
一轮复习的导学案是老师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考试说明,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对于高三复习的导学案的编制,要将原有的教学要求与考试说明以细化和分解,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运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重构合理清晰的学习目标。如该章节的学习目标可以描述如下:
1.学生能够以西北地区为背景,分析该区域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会分析荒漠化境问题的综合整治思路、措施,并能灵活地迁移运用到其他地区。
2.学生能结合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分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分析热带雨林的生态脆弱性,理解雨林破坏原因及保护雨林的意义。
3.学生会以图表或文字资料为信息载体,结合全球变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理解掌握森林、湿地等的生态效益、损害后果及保护措施。
通过这样的学习目标的构建,告诉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使得学习目标可观测,可量化,更加具体明确。
2.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高考对考查的内容要求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思维过程,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即不是背诵书本内容,而是会思考,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复习的知识都是旧知识,因此要予以加工整理,进行知识编码,理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通过对知识网络的构建,从初始的感知到逐个知识点的复习完成了知识的深化。人教版《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主要讲述两个区域即我国西北地区和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西北地区主要是荒漠化的防治,而亚马逊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从概念到形成原因到防治的对策,通过知识网络的形式呈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中从雨林的环境效益到雨林的脆弱性,似乎是两个矛盾的表现,但正是这样的矛盾,让学生更加理解保护雨林的重要性。在知识网络中,教师只需架设好知识框架,学生对框架的充实便是对基础知识的夯实。
知识网络的呈现不止是一种形式,知识结构可以多样化,正如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多样化一样。教师编制导学案中的知识结构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渗透之后,自己也可以构建出不同的但更符合自身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网络。尝试让学生构建不同的知识思维导图,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复习中努力尝试的地方。
3.解决问题,突破重点、难点。
导学案编制的成功与否,问题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高考改革有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试题设问方面增加了许多非常规的设问,启发多端性思维问题,问题设计更具探究性,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归纳以及空间思维等多种能力。我校一轮导学案通过提供资料,构建问题情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驰骋于知识和能力联系的网络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凸显高考考核能力的目标。
探讨地理问题的前提是储备相当的地理知识,为此高考一轮复习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设计此类的复习导学案问题往往具有可操作性,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学习方式。如该章节中的问题设置1如下: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轮导学案——问题设计1
1.为什么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2.热带雨林破坏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关系?
问题设计1中的第1小题让学生从荒漠化发生的原因出发,分析农牧过度地带荒漠化严重的原因;第2小题的目的是学生理解雨林破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其中之一就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两道问题的设置,都是从基础知识的层面出发,考察学生对识忆、理解的知识点的掌握。
地理第一轮复习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概念的理解,还应该培养学生相应的归纳、总结、推理等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而图表思维程序则是提高综合能力的突破口。 4.学会反思,提升地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学生的基本解题能力必须在应用中获取并得到锻炼。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锻炼的机会。测评反馈这一环节就是教师精选少量的典型例题进行思考,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练习解决。对于易错题要重点剖析错因,挖出源头,指出思维的障碍点和问题的关键。同时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的相互关系,解决新型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如该章节设置了这样一道反馈题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轮导学案——测评反馈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双选)( )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这道反馈题目虽然已经提示大家是“西北地区”区域位置已经解决,但要求学生会比较同一区域两个不同地点的差异。这个两个地点分别位于山地的东西两侧,P地受夏季风影响大,Q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该题不仅要求学生会看图,还要学会分析比较。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在一定程度上和气候本身的特征有很大的关联,这是学生要注意到的,干旱的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第二小问主要就是考察学生对荒漠化防治措施的理解了。
二、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激发和引领学生参与有深度、有效率的自主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教的客体,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教的客体应逐步转变成学的主体。但是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非与生俱来的,他需要依靠教师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其发展。黄冈中学曾经提出过所谓“三变五让”,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并重。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轮复习导学案教学方式中学生的行为可总结如下。课前活动——自主学习,明确复习目标,理解教材基础上完成学案预习内容。通过课前预习,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做好标记,对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疑问走向课堂。课堂活动——交流所学。通过教师的明确分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学生在讨论、互助、质疑中点燃地理思维的火花,完成知识的生成和意义的有效构建。讨论后大家将一些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总结出来,以待师生教师指导解决。课后活动——测评反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要在课后对导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反思,真正将知识内化、融会贯通。学生在课后还应进行适度练习,这一环节可促进学生自我发现知识的缺漏,便于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自主地弥补所缺知识。
2.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导师和伙伴。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变,教师都应该掌握教的主动权。
导学案教学方式教师行为可总结如下。课前准备:教师参照考纲、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符合学情的导学案并在课前发给学生,同时应让学生明确课前复习的目标,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前自学是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明白学习目标,课堂上关注的主要是所遇到的问题上。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向导和顾问的作用,可以通过巡视,有选择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和汇总学生讨论过程中所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以便在精讲释疑中集中解决。课后活动:为了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课下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引导学生反思。其次教师还应有针对地精选少量习题,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