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高中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名曲进入学生心灵,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从而热爱音乐,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鉴赏课;氛围
随着高中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视理论教学与作品欣赏的有机结合
对于音乐知识及音乐鉴赏基本概念问题的学习,不应该通过单纯的理论讲述来进行,而要与鉴赏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这样不但使学生欣赏了音乐作品,而且能从感性、理性的结合上,理解音乐及音乐鉴赏中的基本概念。如果一味地孤立地来讲述,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极可能挫伤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积极性。如普高音乐教科书中的第一单元《学会聆听》涉及到的常识性知识和基本概念比较多,像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等,为此我结合单元里的乐曲《草原放牧》,在简单的启发性谈话之后,再聆听,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辨别、分析,最后老师再作总结性的讲解。语言的描绘与音乐的情绪扣动着每个同学的心弦,使同学们仿佛看到草原小姐妹勤劳善良、斗风雪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由此可见,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而且还是情感的艺术、时间的艺术。
二、创设课堂情境,体验愉悦教学,让学生融入音乐
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甚至有陌生感和距离感。例如:在京剧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时,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张贴几幅剧照,在教室里营造出戏剧院氛围。请部分学生跟随锣鼓的节奏简单的模仿一下戏曲的动作。动作虽简单,但学生的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在快乐体验的同时又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无论学生的即兴表现效果如何,对于他们的积极表现,老师都给予肯定。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享受表现之乐,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三、建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开放式的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关系。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有自己观点的高中生,他们刚升入高中,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从音乐资源的垄断者转化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教学过程也要从传统的单向教学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形成学生与教师在音乐知识上能有相互碰撞而促进互相交流之过程。例如上《非洲歌舞音乐》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非洲音乐比较陌生,教师事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非洲的風土人情、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上课时,请几位代表到讲台前来交流他们收集到的资料。学生一定都非常活跃,在课的结尾,还可设计小组创编节奏、学跳非洲舞蹈等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由此体验非洲鼓乐节奏特点,非洲音乐的魅力。当非洲音乐响起时,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将这些节奏、舞蹈融入音乐中,音乐室里响起了一片充满动感的“鼓”声。这样,既可让学生在节奏的体验中获得了美感,同时也能使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提高。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如实的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并使各种信息类型的转换和过度变的自然、平稳,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因信息传递的中断和音像资料的质量低劣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审美体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上《飘逸的南国风》这一节课中,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美丽的云南风光,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到本节课所创设的音乐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很快就走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丽神奇的课堂,学生也在创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我国南方民歌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索、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五、唱、打、念、吹结合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并参与其中,我利用奥尔夫愉快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唱、打、念、吹结合的教学,归纳作品中出现的节奏型和旋律进行方向,通过引导,放手让学生模仿练习中的节奏规律,自己重新创作,编排节奏、旋律,自打节奏、自唱旋律、自念、自吹竖笛,通过讨论,让学生进行合奏。第一组自唱旋律,第二组用竖笛吹旋律,第三组念节奏做动作,第四组用打击乐器配合敲节奏,这样各种声响重新组合,创造出了一种美妙的合奏效果,也让学生明白美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并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还从中体会到了创造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这样的实践,他们配合默契,如临其境,增长了音乐知识,同时也滋生了对音乐的喜爱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使他们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今后学习音乐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提高了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达到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由于音乐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生动的表现方式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最易被接受。我们教师要抓住素质教育给艺术教育带来的机遇,上好音乐鉴赏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鉴赏课;氛围
随着高中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视理论教学与作品欣赏的有机结合
对于音乐知识及音乐鉴赏基本概念问题的学习,不应该通过单纯的理论讲述来进行,而要与鉴赏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这样不但使学生欣赏了音乐作品,而且能从感性、理性的结合上,理解音乐及音乐鉴赏中的基本概念。如果一味地孤立地来讲述,不仅事倍功半,而且极可能挫伤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积极性。如普高音乐教科书中的第一单元《学会聆听》涉及到的常识性知识和基本概念比较多,像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等,为此我结合单元里的乐曲《草原放牧》,在简单的启发性谈话之后,再聆听,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辨别、分析,最后老师再作总结性的讲解。语言的描绘与音乐的情绪扣动着每个同学的心弦,使同学们仿佛看到草原小姐妹勤劳善良、斗风雪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由此可见,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而且还是情感的艺术、时间的艺术。
二、创设课堂情境,体验愉悦教学,让学生融入音乐
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甚至有陌生感和距离感。例如:在京剧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时,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张贴几幅剧照,在教室里营造出戏剧院氛围。请部分学生跟随锣鼓的节奏简单的模仿一下戏曲的动作。动作虽简单,但学生的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在快乐体验的同时又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无论学生的即兴表现效果如何,对于他们的积极表现,老师都给予肯定。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享受表现之乐,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三、建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开放式的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关系。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有自己观点的高中生,他们刚升入高中,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从音乐资源的垄断者转化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教学过程也要从传统的单向教学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形成学生与教师在音乐知识上能有相互碰撞而促进互相交流之过程。例如上《非洲歌舞音乐》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非洲音乐比较陌生,教师事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非洲的風土人情、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上课时,请几位代表到讲台前来交流他们收集到的资料。学生一定都非常活跃,在课的结尾,还可设计小组创编节奏、学跳非洲舞蹈等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由此体验非洲鼓乐节奏特点,非洲音乐的魅力。当非洲音乐响起时,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将这些节奏、舞蹈融入音乐中,音乐室里响起了一片充满动感的“鼓”声。这样,既可让学生在节奏的体验中获得了美感,同时也能使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提高。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如实的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并使各种信息类型的转换和过度变的自然、平稳,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因信息传递的中断和音像资料的质量低劣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审美体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上《飘逸的南国风》这一节课中,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美丽的云南风光,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到本节课所创设的音乐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很快就走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丽神奇的课堂,学生也在创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我国南方民歌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索、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五、唱、打、念、吹结合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并参与其中,我利用奥尔夫愉快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唱、打、念、吹结合的教学,归纳作品中出现的节奏型和旋律进行方向,通过引导,放手让学生模仿练习中的节奏规律,自己重新创作,编排节奏、旋律,自打节奏、自唱旋律、自念、自吹竖笛,通过讨论,让学生进行合奏。第一组自唱旋律,第二组用竖笛吹旋律,第三组念节奏做动作,第四组用打击乐器配合敲节奏,这样各种声响重新组合,创造出了一种美妙的合奏效果,也让学生明白美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并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还从中体会到了创造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这样的实践,他们配合默契,如临其境,增长了音乐知识,同时也滋生了对音乐的喜爱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使他们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今后学习音乐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提高了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达到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由于音乐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政治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生动的表现方式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最易被接受。我们教师要抓住素质教育给艺术教育带来的机遇,上好音乐鉴赏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