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 广州 511450)
摘要:在社会文化多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文艺家社团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激发工作活力,让文化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社会组织的存在价值,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破解;文艺家;社团组织;活力。
一、当前基层文艺家社团组织活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各文艺家协会发展不均衡,协会活动开展未能常态化
目前,潮州市文联管理下的文艺家社团组织包括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和民间文艺家等8大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组织,各协会共有会员1500多人,其中省级会员400多人,国家级会员50多人。受社团组织的性质决定,在地方市县一级,各文艺家协会不列入地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无办公场地,无活动场地。协会组织的很多文化活动,主要靠争取社会资金支持解决。由于活动经费困难,经争取,潮州市财政对每个文艺家协会每年补助活动经费5000元。
(二)文艺骨干队伍老化,人才结构有待调整优化
受市场经济观念影响,目前很多人对从事艺术创作热情不高,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以今年调查为例,潮州市文艺家以中老年为主,70后占一部分,80后甚至90后文艺家人数极少,显得十分薄弱,未能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不利于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各协会中是国家级会员的艺术家不多,部分艺术门类甚至出现人才断层,制约了地方文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艺创作缺少精品力作,竞争实力有待提升
潮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化名人辈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巨匠不胜枚举。但在当代,作为引领艺术风尚的中坚分子甚少,无论是在各艺术门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其影响力都较有限,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近年来艺术创作成果看,潮州市艺术家获得省级以上乃至国家级大奖不多,真正有叫得响、立得住的好作品太少。
(四)文艺宣传园地欠缺,对外艺术交流缺乏影响力
潮州市各文艺家协会大都没有自己的刊物,市文联也只有《韩江》这一主体文学刊物,由于财力和人力的限制,至今也没有艺术专门刊物。近年来,经过改版,市文联在《韩江》杂志上增加书、画、影彩版插页,增加各协会聚焦栏目,但由于编幅限制,远远未能满足各协会的宣传需要,而且受人力与人才制约,文稿质量、编辑质量和印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基层文艺家社团组织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是地方党政对文艺家社团组织重视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发展,各级党政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上,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对于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文艺事业来说,存在任其发展的“软任务”心态,特别是对各文艺家协会在人员经费、办公与活动场所支持方面明显不足,客观上造成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比行政机关“低人一等”的自卑心态,影响了工作开展。
二是一些文艺家社团开展活动的内生动力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各协会属于松散型民间社团组织,很多协会负责人都是兼职的,其精力主要放在本职工作上,尤其是有的负责人任职时间比较长,其担任协会领导职务主要目的在于为自己“贴标签”,摆门面,一旦上位之后,其干事的热情即消退了,组织相关活动内生动力不足,又缺少活动经费,工作开展受诸多困难因素制约,协会工作打打停停,缺乏活力。
三是一些协会管理不够规范,对艺术人才培养乏力。由于协会属于民间社团组织,与上级没有领导关系,管理上缺乏刚性,客观上造成协会工作随意性大。比如有的协会在吸收会员方面基本不设门槛,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造成会员对协会的认同度不高,荣誉感不强;很多协会对会员情况不明,底数不清,组织力与号召力不强,影响了工作开展。与此同时,一些协会对人才培养未能作为一项发展战略进行长远规划,造成高端的艺术人才不是外流,就是不易引进,缺乏人才的传帮带。
四是艺术创作激励机制跟不上,难以产生精品力作。一方面,社团组织要得到创作资金扶持难度较大,由于财政资金主要投入于政府文化职能部门,而作为创作的主体——文艺家却缺乏资金支持,出现“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协会在组织文艺工作者进行艺术交流方面工作也不到位,任凭会员自由发挥,效果当然不理想。由于未能很好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会员大多得过且过,缺乏创作的激情和动力,潜心搞创作的人越来越少,因而未能出现更多有份量的精品佳作。
三、增强基层文艺家社团组织活力的对策思考
(一)明晰职能,准确定位,做活服务文章
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各文艺家协会和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履行好自身职能,加强对各协会的联络、组织、协调、指导,发挥主导作用。各文艺家协会所服务的对象都是文艺界专业人员,由于彼此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客观上易出现工作上的懒性。笔者认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协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在其位谋其职的意识,要抱着为文学艺术事业多做奉献、多为社会积点文化功德的心态投入工作,尊老敬贤,真诚待人,公正处事,尊重每一个文艺家乃至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
(二)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协会开展活动的首要瓶颈是资金问题,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坚持争取财政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多渠道筹措资金。首先,要强化策划意识,争取项目列入上级或财政扶持篮子。当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政策提倡向社会购买服务,这对社团组织来说是一个机遇。其次,主动探索文企联姻、市场化运作路子。企业发展至一定程度,迫切需要提升文化品位,借力发展。三是,主动培育和发展社团文化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四是爭取上级支持,与发达地区开展文艺结对帮扶。
(三)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构建文艺家社团携手协作新格局
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市与各县区艺术家协会的联动协作问题,这样有利于壮大活动声势和影响力。一是协会之间要建立长效沟通联动机制,敢于和善于将不同年龄、不同层面、不同地域乃至不同圈子的文艺家最大限度地吸收到协会中来,准确定位其层次、梯次,跟踪、关注他们的成长轨迹,为其搭建发展平台,鼓励其成名成家。二是要建立健全各艺术家协会工作机构,调整充实各协会领导班子,选准协会带头人,把专业水平高、奉献精神好、组织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人选进来。切实规范协会的运作管理,严格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防止工作上的随意性和独断专行。三是要发挥协会之间的联动作用,对各协会、艺术家的工作成果、活动亮点要及时总结推广,相互学习促进。
(四)培养人才,打造精品,繁荣文艺创作
有为才有位,文艺家社团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和繁荣文艺创作,为人民放歌,为社会服务。一方面,要着眼于培养一批文艺骨干、艺术带头人和本土名人,对已有一定影响、有潜力的文艺家,要在学习采风、宣传推介、文艺交流、召开作品研讨会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注重营造有利于新人新作脱颖而出的环境。通过举办培训班、改稿会、作品品评会、文艺沙龙等学习活动,以旧带新,增进艺术交流,激发文艺新人的创作天赋与潜力。另一方面,要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推出一批能体现时代精神、符合人民群众多元多样精神文化需要和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要深入挖掘地方丰富的人文歷史资源,围绕本土历史名人、历史文物、民间生产生活习俗等开展采风活动,加大对重大文艺课题调研及创作选题的策划论证,建立健全文艺精品生产的激励机制,奖励全国、省级重大文艺奖项获奖作者,激发创作热情。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创作扶持基金和文艺创作签约制、文艺家工作室创作机制,推动创作繁荣。
摘要:在社会文化多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文艺家社团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激发工作活力,让文化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社会组织的存在价值,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破解;文艺家;社团组织;活力。
一、当前基层文艺家社团组织活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各文艺家协会发展不均衡,协会活动开展未能常态化
目前,潮州市文联管理下的文艺家社团组织包括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和民间文艺家等8大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组织,各协会共有会员1500多人,其中省级会员400多人,国家级会员50多人。受社团组织的性质决定,在地方市县一级,各文艺家协会不列入地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无办公场地,无活动场地。协会组织的很多文化活动,主要靠争取社会资金支持解决。由于活动经费困难,经争取,潮州市财政对每个文艺家协会每年补助活动经费5000元。
(二)文艺骨干队伍老化,人才结构有待调整优化
受市场经济观念影响,目前很多人对从事艺术创作热情不高,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以今年调查为例,潮州市文艺家以中老年为主,70后占一部分,80后甚至90后文艺家人数极少,显得十分薄弱,未能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不利于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各协会中是国家级会员的艺术家不多,部分艺术门类甚至出现人才断层,制约了地方文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艺创作缺少精品力作,竞争实力有待提升
潮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化名人辈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巨匠不胜枚举。但在当代,作为引领艺术风尚的中坚分子甚少,无论是在各艺术门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其影响力都较有限,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近年来艺术创作成果看,潮州市艺术家获得省级以上乃至国家级大奖不多,真正有叫得响、立得住的好作品太少。
(四)文艺宣传园地欠缺,对外艺术交流缺乏影响力
潮州市各文艺家协会大都没有自己的刊物,市文联也只有《韩江》这一主体文学刊物,由于财力和人力的限制,至今也没有艺术专门刊物。近年来,经过改版,市文联在《韩江》杂志上增加书、画、影彩版插页,增加各协会聚焦栏目,但由于编幅限制,远远未能满足各协会的宣传需要,而且受人力与人才制约,文稿质量、编辑质量和印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基层文艺家社团组织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是地方党政对文艺家社团组织重视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发展,各级党政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上,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对于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文艺事业来说,存在任其发展的“软任务”心态,特别是对各文艺家协会在人员经费、办公与活动场所支持方面明显不足,客观上造成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比行政机关“低人一等”的自卑心态,影响了工作开展。
二是一些文艺家社团开展活动的内生动力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各协会属于松散型民间社团组织,很多协会负责人都是兼职的,其精力主要放在本职工作上,尤其是有的负责人任职时间比较长,其担任协会领导职务主要目的在于为自己“贴标签”,摆门面,一旦上位之后,其干事的热情即消退了,组织相关活动内生动力不足,又缺少活动经费,工作开展受诸多困难因素制约,协会工作打打停停,缺乏活力。
三是一些协会管理不够规范,对艺术人才培养乏力。由于协会属于民间社团组织,与上级没有领导关系,管理上缺乏刚性,客观上造成协会工作随意性大。比如有的协会在吸收会员方面基本不设门槛,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造成会员对协会的认同度不高,荣誉感不强;很多协会对会员情况不明,底数不清,组织力与号召力不强,影响了工作开展。与此同时,一些协会对人才培养未能作为一项发展战略进行长远规划,造成高端的艺术人才不是外流,就是不易引进,缺乏人才的传帮带。
四是艺术创作激励机制跟不上,难以产生精品力作。一方面,社团组织要得到创作资金扶持难度较大,由于财政资金主要投入于政府文化职能部门,而作为创作的主体——文艺家却缺乏资金支持,出现“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协会在组织文艺工作者进行艺术交流方面工作也不到位,任凭会员自由发挥,效果当然不理想。由于未能很好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会员大多得过且过,缺乏创作的激情和动力,潜心搞创作的人越来越少,因而未能出现更多有份量的精品佳作。
三、增强基层文艺家社团组织活力的对策思考
(一)明晰职能,准确定位,做活服务文章
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各文艺家协会和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履行好自身职能,加强对各协会的联络、组织、协调、指导,发挥主导作用。各文艺家协会所服务的对象都是文艺界专业人员,由于彼此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客观上易出现工作上的懒性。笔者认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协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有在其位谋其职的意识,要抱着为文学艺术事业多做奉献、多为社会积点文化功德的心态投入工作,尊老敬贤,真诚待人,公正处事,尊重每一个文艺家乃至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
(二)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协会开展活动的首要瓶颈是资金问题,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坚持争取财政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多渠道筹措资金。首先,要强化策划意识,争取项目列入上级或财政扶持篮子。当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政策提倡向社会购买服务,这对社团组织来说是一个机遇。其次,主动探索文企联姻、市场化运作路子。企业发展至一定程度,迫切需要提升文化品位,借力发展。三是,主动培育和发展社团文化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四是爭取上级支持,与发达地区开展文艺结对帮扶。
(三)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构建文艺家社团携手协作新格局
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市与各县区艺术家协会的联动协作问题,这样有利于壮大活动声势和影响力。一是协会之间要建立长效沟通联动机制,敢于和善于将不同年龄、不同层面、不同地域乃至不同圈子的文艺家最大限度地吸收到协会中来,准确定位其层次、梯次,跟踪、关注他们的成长轨迹,为其搭建发展平台,鼓励其成名成家。二是要建立健全各艺术家协会工作机构,调整充实各协会领导班子,选准协会带头人,把专业水平高、奉献精神好、组织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人选进来。切实规范协会的运作管理,严格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防止工作上的随意性和独断专行。三是要发挥协会之间的联动作用,对各协会、艺术家的工作成果、活动亮点要及时总结推广,相互学习促进。
(四)培养人才,打造精品,繁荣文艺创作
有为才有位,文艺家社团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和繁荣文艺创作,为人民放歌,为社会服务。一方面,要着眼于培养一批文艺骨干、艺术带头人和本土名人,对已有一定影响、有潜力的文艺家,要在学习采风、宣传推介、文艺交流、召开作品研讨会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注重营造有利于新人新作脱颖而出的环境。通过举办培训班、改稿会、作品品评会、文艺沙龙等学习活动,以旧带新,增进艺术交流,激发文艺新人的创作天赋与潜力。另一方面,要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推出一批能体现时代精神、符合人民群众多元多样精神文化需要和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要深入挖掘地方丰富的人文歷史资源,围绕本土历史名人、历史文物、民间生产生活习俗等开展采风活动,加大对重大文艺课题调研及创作选题的策划论证,建立健全文艺精品生产的激励机制,奖励全国、省级重大文艺奖项获奖作者,激发创作热情。建立重点文艺项目创作扶持基金和文艺创作签约制、文艺家工作室创作机制,推动创作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