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老战士晓阳:为了祖国奋斗终身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岁参加新四军,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离休后筹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加入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40年来,随团进社区、到学校、下连队演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和好评,她是革命传统的“播种机”;
  在人们眼中,91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晓阳是热心肠的老大姐。晓阳老人却说:“我这辈子最自豪的是一直在奋斗。”
  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新四军战士晓阳如今住在北京城西一个静谧大院内。虽已91岁高龄,她仍是思维敏捷、妙语连珠,由于记者的到来,老人特意换上一身戎装。
  晓阳1929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昌,1940年参加新四军第五师,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老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荣获多枚纪念章、人民功臣章、军功章。
  惊心动魄,军旅生涯在谍战中开启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我的军旅生涯却是‘部队未动,家属先行’。”晓阳深情地回忆。
  晓阳的父亲杨经曲(1884~1951)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是同乡、同学,同为参加辛亥首义的同盟会会员。1938年,日军进攻武汉之时,心怀报国之志的杨经曲放弃国民党的官职,去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找到了老友董必武,寻求救亡图存的良策。董老示意杨经曲在武汉周围策动部队,开展敌后游击战,坚持抗战。
  武汉失守后,形势逆转直下,杨经曲决定在日寇重兵夹缝中策动当地武装重返抗日队伍,为了不暴露身份,避免日军的怀疑,他还把家属接到武汉,住在汉口难民区,在日军鼻子底下,形同“人质”。
  “那是在1940年七夕节,白天,我和弟弟在戏院看《天河配》,母亲在家中告别亲友、分散财物,第二天我们就乘着一叶小舟投奔天汉湖区革命根据地。”晓阳说,“几天后,我的父亲率领黄人杰、杨寅整编2个团的兵力1500人,向北渡过襄河,进入豫鄂边区革命根据地,接受了新四军李先念部的改编。”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李先念亲自接见了杨经曲先生,在根据地举行了隆重的授旗庆祝大会,在讲话之中,李先念将杨经曲率队投奔根据地,评价为“震动豫鄂边区的伟绩”。
  赤心为国,革命本领在战火中锻炼
  1941年的春节过后,晓阳加入新四军“十月剧团”的孩子队。当时孩子队有近十几个团员,只有五六个女孩子。晓阳笑着说:“十月剧团孩子队的主要任务是唱歌跳舞。当时我年纪小,但是初小畢业,认识字、胆子大、记性也好。每到一处山村空场,指导员让我站在一个长凳上,给老乡们演讲,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老乡们看到这么一个小姑娘居然出口成章,都觉得又稀罕又有趣,纷纷聚拢过来听我讲,我们就这样把抗日的道理宣传出去。”
  虽然还是孩子,但是晓阳和战友一样遵守作战部队的要求。5分钟之内完成紧急集合,日寇扫荡时,随机关、伤员转移。老党员定期给他们上课,手里捧着《党员须知》,她觉得分外骄傲。这些组织纪律性强、行动神速、训练有素的小兵后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大多担任领导工作。
  只要提起战争岁月,晓阳的记忆就被打开了,讲起过往的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经历,她心中仍旧热血沸腾。
  晓阳和战友在中原突围过程中,遭遇了敌机空袭。老人说,敌机凌空,投弹、一阵连续密集的炸弹,地动山摇,土石弹片飞舞,烟雾蔽日,紧接着就是低空扫射,呼啸来去,穿梭肆虐。一阵机枪扫射声后,身旁战友的鲜血“哗一下子”溅到她的身上。他们翻下公路,向着旁边的庄稼地拼命地奔跑。敌机扫射完飞走了,面对战友染血的军服,看到那一片依然碧蓝的天,晓阳才知道,什么叫“死里逃生”。
  第二次,在部队渡河时敌军来袭。因为有了上一次经验,晓阳向战友大喊:“快躲避,敌机来啦!”可是战友听不懂晓阳的南方口音,她急得从骡子背上一下子翻下来,把战友扑倒在地上。只听机关枪的子弹嗖嗖嗖地打到她的脑袋旁边,只见地上溅起一阵呛人尘烟。事后,战友说:“哎呀呀,晓阳!我还以为你闯不过这最后一关呢!”
  千里姻缘,战场婚礼接受岁月的考验
  晓阳和老伴北沙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他们年轻时为了革命的事业奔波忙碌,以致新婚燕尔就分居两地,但革命者的爱情却笃定情深。
  1946年,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军区太岳军区派一支部队与豫鄂陕军区取得联系、给予支援,一名年轻的“老红军”带着密电码和电台,率250人偷渡黄河,打到伏牛山与豫鄂陕军区四分区会合,完成这一带有战略性的重大联络任务。
  这个老红军就是晓阳的终身伴侣北沙。“一个八路军,一个新四军,一个北方人,一个南方人,我们就这样相识于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经过半年的相识,晓阳和北沙产生了感情。就在这时,北沙又接到护送豫鄂陕军区干部队突出敌人包围圈,返回华北太岳军区的命令。
  当时大部队已经撤退,留下的多是伤病员,而蒋军主力已经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向边区扑来。一场实力悬殊的大仗,迫在眉睫。
  为了麻痹敌军,掩护伤员撤退,北沙和晓阳决定在驻地横涧镇于除夕之夜举行隆重的婚礼。有意散播的消息传遍了边区,贺喜的人络绎不绝,战士们的枪上全部插着红花,映亮了冬日的山野,婚礼场面更是热闹,有宣传队的精彩表演,有军人此起彼伏的雄壮歌声,小战士还在村口放起鞭炮,简直像正月十五耍社火一样热闹。蒋军主力狐疑地停止了追击,向上级汇报请示。
  就在婚礼结束的除夕之夜,当地下起了鹅毛大雪,北沙等人“神秘失踪”,干部队出其不意地直奔黄河南岸的张茅渡口。天亮了,醒悟过来的蒋军疯狂地追了过来,阻击战那密集的枪炮声已压倒了冰排的碰撞声和黄河的怒吼声。敌人又一次疯狂的进攻被打退了,浑身是血的北沙匆忙地给晓阳写下一张小纸条:“三天的小媳妇,变成了小寡妇,多保重”,便头也不回地驰向枪声密集的战场。
  就这样,晓阳和北沙这对夫妻刚结婚就分开了,他们在战火纷飞中聚少离多,却一生相爱相知,无论是面对死神威胁还是命运磨难,彼此矢志不渝,一同走过了65年婚姻生活。   为母则刚,鸭绿江边写忠诚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这么一群战士:虽然他们并没有跨过鸭绿江,也没有端起枪,但他们的勇敢与付出让人们无法忘记。晓阳也是其中之一。
  1952年,晓阳调到空军航空兵第六师野外飞机修理厂任副指导员,是全厂唯一的女性。抗美援朝开始以后,晓阳随修理厂来到朝鲜战场前沿阵地丹东浪头机场。由于机场与朝鲜仅一江之隔,巡航半径可辐射战场全部,中国空军就以这里为主要的飞机枢纽,投入到抗美援朝火热的战斗中。
  不久修理厂的厂长去航校学习,厂长的工作也落到晓阳身上。刚刚把两个孩子送到湖北军区托付给母亲抚养,晓阳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所以,除了繁忙的工作,晓阳还要克服自身的困难。“在朝鲜战场上,也许有已婚的女战士,可是怀孕的女战士可以说非常的少。”晓阳微笑道。
  为了保障飞行员安全飞行,减少飞机故障,修理厂的任务重、时间紧。晓阳除了日常管理工作,还要鼓励这些大多来自上海的年轻修理工们不怕苦、不怕累,夜以继日,流水操作。快要分娩时,才回到沈阳。产假结束后,朝鲜停战了,党委同意晓阳带着孩子上班,她就每天每天抱着孩子到机场,把孩子放在工棚里,午休时才抽空看看孩子。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空军的战争特点是‘抗美援朝不过江,收起起落架上战场,保家卫国不拿枪,蓝天碧空是战场’。”晓阳诙谐地说。
  离而不休,奋斗没有停止
  1955年后,晓阳先后任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部党总支副书记,中国工运学院进修部主任。
  1985年,晓阳离休了,她的新天地也开始了。
  “离休30多年,她是离而不休。”熟悉她的老朋友说。她和老伴先后参加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一起练字、切磋技艺,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晓阳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成为了很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1997年以来,她担任北京新四军研究中心秘书长、副主任;2003年担任北京市新四军研究会第二届办公室主任、常务理事。1979年,她参加新四军歌咏队(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在2007年被选为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团长兼政委。每场活动晓阳几乎都积极参加,底气十足的她唱起歌来毫不含糊。学校、工厂、农村、机关,百万人次听众——晓阳曾经战斗过的晋冀鲁豫、巴山蜀水、白山黑水、江淮平原等地,都留下了她和合唱团团员们的足迹。
  “别瞧我91岁了,骨子里有股子劲呢!”晓阳说。
  现在,在晓阳老人身上,你可以看到面对岁月的那份从容和坚定。她说:“我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新中國巨大成就和辉煌历程中也有我和战友为之奋斗的汗水和足迹。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更要努力奋斗、直至终身。”
其他文献
大连海关的离休干部刘兰英身穿红色T恤,一头短发、腰板挺直、声音洪亮,一点也不像年近九旬的高龄老人。她拉起笔者的手,亲切的聊起了家常,讲起了她的故事。她曾被毛主席、周总理接见过,又在86岁高龄,完成了人生的最大心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86岁圆了入党心愿  刘兰英出生在1930年,是地道的大连人。她1947年参加工作,1985年从大连海关统计处离休。  刘兰英虽然只读了高小四年,但学习成绩特别好,
期刊
在以男性为主的火灾调查领域中,有一位功绩卓著的女同志——林松。从1997年担任公安部火灾调查专家以来,她参与调查全国重特大火灾数十起,培训了大量火灾调查人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安部突出贡献奖,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蛛丝马迹,破解火场谜题  66岁的林松出生于广西桂林。1977年,林松从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一次,一家存放建筑材料的仓库失火,疑为有人蓄意纵火。消防
期刊
看似平静的生活,也暗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意外,被困电梯、突发火情、郊外溺水……面对这些危险,老年人应如何自救?记者采访了北京消防救援总队西城支队一大队西单消防站申泽汝站长,请他从专业角度为大家支招,帮助老年朋友化险为夷。  电梯故障莫慌张  高楼加装电梯虽然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上下楼带来的不便,但是电梯安全却成为了困扰老年人的又一大难题。老年人若被困电梯,应立即按下电梯内的报警键,通过对讲机与管理
期刊
为祝贺武汉平安凯旋归来的英雄们,特赋诗一首,以表达内心喜悦之情。  贺英雄凯旋  ◎作者 卜震宇  韶华正好君还乡,  涕泪横飞喜欲狂。  岁末冠毒扰鄂楚,  新春卫士赴疆场。  敢同妖魅斗生死,  不惧阎罗争短长。  山河无恙今归去,  耀我中华意气扬。  高阳台·出征  ◎作者 钱远兴  作为湖北人,在此感谢并赞惠州第一支援鄂医疗队受命出征。  十五元宵,月明雾淡,红旗猎猎飘扬。千里之遥,此刻
期刊
眼看暑期已过大半,不少帮子女带娃的老人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给孩子做饭,带孩子上辅导班、运动场、博物馆,多些时间相处,共享天伦之乐。  顺势而为,寓教于乐  外孙女甜甜9岁上了小学三年级。她是一个既聪明又倔强的孩子,优点突出,缺点也不少。我虽然是教师出身,但在教育方面力不从心,祖孙俩经常出现“冷战”和“顶牛”。一次我偶遇一位小学校长。当谈起隔辈的教育遇到困惑这个话题时,他说了一句对我很有启发的话:“
期刊
在北京市怀柔公安分局,说起孙唯唯,每位老同志都会竖起大拇指,嘴里满是称赞的话语。大家说:“孙唯唯是我们老同志的贴心人,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和他说说。谁家有难事,他都来帮忙!”  受大家称赞的孙唯唯今年57岁,在离退休人员管理岗位已经工作了18年。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通常繁琐、单调,很少有人愿意长时间干下去,然而他却把别人眼中的这些“烦事”“苦差事”和“窝囊事”当成了自己的“分内事”“幸福事”。  20
期刊
安全锦囊系列课程  健康误区小测验、老年防骗、急救常识、如何预防厨房火险、夏日游泳、易忽视的卫生问题  活力健身系列课程  八段锦教学、足不出户也能健身、快乐手指操、甜甜圈海草舞、乐活拉伸操、普拉提球健身操  快乐生活系列课程  气质形体小课堂“一学就会模特步”、魔术小课堂百变甘蓝水、书法小课堂“三生三世送祝福”  健康养生系列课程  秋天饮食注意事项、科学保护牙齿健康、如何应对失眠、健康舒适度过
期刊
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这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健康理念,还使人们锻炼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很多老人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樊篱,用运动彰显他们别样的激情与风采。  74岁挑战钢管舞  姿态优雅、身材苗条,举手投足都如少女一般轻盈灵活,74岁的戴大丽9年前开始接触钢管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一名钢管舞表演达人。  14年前,老伴的去世對戴大丽打击很大,女儿便鼓励戴大丽学着跳广场舞来排遣忧伤。戴大
期刊
韩公济老师是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河南省南乐一中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班主任。王琪秀老师是我曾就读于南乐西街小学的一名教师。俩人都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岳父岳母。我一直很喜爱和尊敬他们,他们的言传身教令我终生难忘,也成为鞭策我一生前行、尽孝行善的动力和榜样。  带岳母看遍世间繁华  因为岳父去世较早,我和岳母接触更多,了解她最多的是在我调到北京工作之后。北京是她的故乡,每年我和妻子都会接她来北京居住一段时
期刊
长春老汉奚占玉,总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花棉袄参加马拉松赛事。当人们了解到背后的故事时,无不为之动容——  “体育迷”觅得贤妻  奚占玉今年63岁,家在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区莽卡乡塔库村。奚占玉从小就是个“不安分”的人,虽早早务了农,却非常关注田径赛事。奚占玉上学时就喜欢体育,长跑、跳远,样样拿手。辍学种地后,他仍坚持订阅各类体育报刊,每当长春市有重大体育赛事,奚占玉就算被父母责骂,也要跑去观看。  转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