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缕阳光从窗帘缝隙钻了进来,静悄悄地洒落在电脑桌上。今天是3月15日,还有三天就是著名的桃乡龙泉驿一年一度的盛会——国际桃花节。可是龙泉驿的桃花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从来没什么时间观念,去年盛会开幕却不肯开花,举办方只好拿假花来凑数,今年却任性地说开就开,提前十天就进入了盛花期,只可惜,那些天没有赏花的好天气。
终于,阴郁多日的天放晴了,何不约个朋友去踏青赏花呢?我打电话给沈才盛,许久都没人接听,手机落家里了?打了多次,才听见老沈略带歉意的声音:“什么事?我忙着呢!”我问他:“忙什么呢,想约你去桃花故里看桃花,有空没?”老沈笑了:“我钓鱼呢,现在就坐在桃花树下。过来吧,沿途的桃花李花油菜花多得是。卧龙寺远比桃花故里清净,能钓鱼还能赏花。”他的话正巧挠着我的痒处,我马上关电脑收拾东西启程。
通往卧龙的盘山道蜿蜒崎岖,道路两旁都是一片挨着一片的果园。葡萄藤尚且没有萌芽,指肚大的黢青的枇杷却早已挂满枝头,顶着一头毛茸茸花蕊的櫻桃色若碧玉,虽然只是豆粒大小,却后发先至,早于枇杷成熟;碧绿的油菜叶上,油菜花明黄一片,李花洁白如雪,把原野妆点得熠熠生辉。最抢眼的还要数桃花,浩浩荡荡成片似海,虽然都是桃花,各株上的色彩却差别很大,大片大片粉红的花海侧旁间隔着一小片猩红,有时候还来上一抹艳丽的大红,偶尔还能看到酷似李花的雪白桃花,显得清丽脱俗。缤纷的色彩沿着山岗延伸弥漫,整个山峦都被渲染得灿若云霞。
刚刚越过高高的山梁,“卧龙寺”三个大字就映入眼帘。苍翠的山峦间金光闪烁,一泓狭长的碧水在山峰间蜿蜒曲折,宛若游龙,那就是卧龙水库。这是个典型的高山型水库,岸壁陡峭难以攀越。
阳春三月,松柏青葱,青冈树、五味子、白蜡树和大片的翠竹林生发出一片新绿。按照老沈的电话引导,我觅得一条羊肠小道,从桃园中穿行。老沈怕我迷了路,走出老远来迎我。老沈是成都市龙泉驿区老年大学的文娱骨干,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就因为常常登台演出,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钓鱼时都腰板笔挺。我问他钓了多少?他淡定地说:“58条小鲫鱼。”看来我只顾欣赏美景,竟错过了如此好鱼情。老沈给我留了一个最方便安放钓椅的位置,连钓点的地形都替我打探好了。我没见他下鱼护,那58条鲫鱼在哪儿呢?老沈说:“鱼太小,最终都要放生,干脆一边钓一边都放了,放鱼护里最容易伤鱼。”怎么知道有58条呢?一边盯着浮标钓,一边在心中计数是不现实的。老沈说他有妙招——每钓十条鱼就折下一段草棍,钓椅旁边的草棍的确已经有五根。同行的钓友余戴文显然不相信老沈钓了那么多,语气夸张地说:“我钓了108条了,我来折10根草棍。”
调标、找底、拉大饵抽窝,我利索地做着准备工作,约莫抽了七八竿,浮标就来了一个快速下沉,结果我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稍有迟钝,提竿空荡荡的。不久,浮标又动了,这次我的反应并不慢,却依旧没有找到刺鱼的节奏。我分析多半是小杂鱼闹的,鲫鱼的标相要斯文得多。我用手指控制着饵团,拉出一对小饵,浮标还没有停稳就往水下钻。这次我早有准备,刺鱼的时机恰到好处,飞上来的两条小鱼舞成一团,银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原来是小白鲦。老沈稍显失望地说:“这个不算,不是目标鱼。”我给这两条小鱼拍照留念,它们极其配合地摆出造型,一条尾巴左钩成J,一条身体向右弯曲成C,组成个JC。这“JC”在他看来就如同计算机程序里的JC文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白鲦在他眼里算不上目标鱼,而在我的眼里这JC就是一个宝,比喜欢风靡全球的Nsync(超级男孩)主唱之一JC(Joshua Scott Chasez)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我妻子拿它做干炸小鱼最拿手,焦香酥脆,鲜美之味鲜有匹敌。
我这里白鲦连竿,老沈却时不时来个小鲫鱼双飞,脚下的草棍已经有七八根了,鱼护却依然没下水。突然,他站了起来,横着走了好几步。难道碰上大鱼了?他小心翼翼地把鱼牵出水,这条鲫鱼也不算大,不过三四两。老沈本来单凭刺鱼的感觉就能把鱼的大小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今天一直和奶鲫们玩儿,突然碰上了一条稍大的竟过于谨慎了,等看见鱼的实际大小,他忍俊不禁,信手飞了上来。这是条鳞甲闪亮的银鲫,肚腹扁平,腹中无籽。这下,老沈的鱼护终于下水了。
老余看见老沈的鱼护下水,大概有些着急,喃喃自语:“我这个位置应该有大鱼啊,怎么净是些吃奶的货呢!”只要看见老余钓鱼,他的夫人必定在十步之内——老余这个夫人比老余的瘾头还大。看见老余钓一条扔一条,她说:“三五条鲫鱼中总有一两条超过一两的,你怎么全都放了?卧龙的水质好,小鲫鱼烧汤鲜着呢!”老余头也不回地说:“你钓的那些还不够晚上做汤吗?难道拿来塞冰箱?”这下她不言语了,也开始钓一条放一条。
老余的夫人有两个好朋友,一位姓鲍,一位姓刘,都是小学教师,今天也跟着来钓鱼,盛鱼不是用鱼护而是一个粉红色的小桶。老余几乎连竿,两个老师的小桶里只有寥寥几条小鱼。两个老师手闲着,嘴却不肯闲,唠个没完。老余不堪其扰,找了一个稍远的地方重新打窝。
不知怎么聊到老余夫人的厨艺,刘老师由衷地赞叹起她做的糖醋鲤鱼美味无比,老余夫人自然要客气两句:“不是我的技术好,是老余钓的鱼好。卧龙的鱼也很不错,今天我们要是钓到了鲤鱼,晚上回家就做。”鲍老师说:“今晚的大鲤鱼就要靠你家老余师傅了,每次都是他钓得最多、鱼最大。余师傅,今天看你的啦!”
老余不知怎么就着了两位老师的道儿,随口答应:“好,争取今天钓条鲤鱼。”这居然也敢答应,野钓不比鱼塘,岂是说钓就能钓着的?不想老余是员福将,说着说着鱼竿就绷住了,随即便站起身来。鲍老师隔得最远却最先发现,连叫拿抄网!老余夫人配合默契,网到擒来。老余夫人嘴角微抿,心中盘算着这条鱼的做法。谁料老余将鱼放回了水里。鲍老师惊讶地问:“这么大的一条鲤鱼,尾巴红彤彤的,怎么放了呢?”老余轻描淡写地说:“不大不大,不过七八两,还是让它长大点儿再说吧,没看见它是个孕妇吗?”三员女将点头称是。可是今晚的鱼怎么办呢?老余夫人有些发愁。其实老余心中早有主意:“要吃鱼好办,我知道有一家馆子水产特别地道,做出来味道肯定好。” 老沈不紧不慢地飞着小鲫鱼,我则一飞一尾白鲦。其实,白鲦连竿的时候,那感觉还是很过瘾的,尤其是那种体长超过20厘米的大白鲦,在水下要线的劲头堪比鲫鱼,甚至还可以玩儿出横向漂移的把戏,手感还是很不错的。可惜,今天十之八九都是些小白鲦,拽起来轻飘飘的,难怪老沈不喜欢它们。
老沈脚下的草棍已经有十一二根了,我一直与白鲦为伍,至今还没开张。老沈疑惑地问:“老李,你是没找到底吗?专门浮水钓白鲦?”“笑话,我今天调1目钓1目半,至少是一钩躺底,岂有钓饵不到底的道理?”我虽然不讨厌白鲦,但更喜欢拽鲫鱼的手感,无奈我们相距不远差别却如此之大。老沈给我送来一团拉饵叫我试试,他判断我的饵料味型不对。根据多年的经验,早春的鲫鱼和白鲦一样喜欢偏腥味,我开的是一款浓腥的拉饵,很对这里鲫鱼的胃口。对于这点,我很自信,完全不相信老沈的判断。
用了老沈的拉饵,钓上来的还是白鲦。看来这里的白鲦自知不受老沈待见,全跑到我这儿来了。老沈的饵料不仅只上白鲦,节奏还要慢得多,于是我又换回自己的拉饵。老沈按捺不住好奇心,放下鱼竿过来观战,浮标快速一点。老沈轻喝:“拉!”应声手起,刺鱼的感觉稍有力度,这是尾超过20厘米的大白鲦,牵引时手上传来高频次振颤,很像鲫鱼的手感。很快,水面黄光闪烁,一条金黄身躯、银白尾巴的怪鱼破水而出。飞到空中才看清,那是两条鱼,上钩鲫鱼,下钩白鲦,鲫鱼体重不过一两,却肚腹有籽,被我直接放回水里,白鲦虽然极小,却被我请进了魚护。凡是洁净的水体都有白鲦大量繁殖,它们与经济鱼类争抢食物和氧气而被视为害鱼,因而被大多数钓鱼人厌恶,唯独我喜欢它们,因为我垂涎它的美味。
浮标轻顿,不疾不徐,老沈肯定地说这回是鲫鱼了,飞上来的果然是条土鲫,鱼儿漆黑的眼睛十分灵动,金黄的鳞甲闪耀着润泽的珠光,胸鳍薄如蝉翼几乎透明。这是个当地的原住民,生长缓慢肉质鲜美,无法与外来生长迅速的杂交鲫鱼竞争,而今已不多见了。虽然按照重量来看,它具备了进鱼护的资格,但我还是小心地把它放回水里。小鲫鱼和白鲦交替登场,那种感觉特别美妙。
一阵风来,身后的桃园里花落如雨,花瓣儿随风飘荡,一片片零落湖面,在波浪间一边荡漾一边西行,渐行渐远,只留下淡淡的花香在身旁缭绕。忽然,两位老师一阵欢呼,老余中大鱼了!波浪间,一条红尾巴一闪,她们的欢呼声更大了。刘老师脱口而出:“一条糖醋大鲤鱼!”大家相顾莞尔。我看刘老师一定不是教语文的,用词极不准确,也一定不是教数学的,此语完全不合逻辑。我这里多半天都只有白鲦,傍晚才有鲫鱼上钩。鲫鱼都喜欢成群结队,收竿时我的脚下也有了三根用来统计数量的草棍。不过,我的统计并不那么准确,虽然一组只有10条,记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计的时候要把白鲦排除在外,所以很容易搞混。不过有一点我很肯定,那就是大家今天都玩得很开心。
终于,阴郁多日的天放晴了,何不约个朋友去踏青赏花呢?我打电话给沈才盛,许久都没人接听,手机落家里了?打了多次,才听见老沈略带歉意的声音:“什么事?我忙着呢!”我问他:“忙什么呢,想约你去桃花故里看桃花,有空没?”老沈笑了:“我钓鱼呢,现在就坐在桃花树下。过来吧,沿途的桃花李花油菜花多得是。卧龙寺远比桃花故里清净,能钓鱼还能赏花。”他的话正巧挠着我的痒处,我马上关电脑收拾东西启程。
通往卧龙的盘山道蜿蜒崎岖,道路两旁都是一片挨着一片的果园。葡萄藤尚且没有萌芽,指肚大的黢青的枇杷却早已挂满枝头,顶着一头毛茸茸花蕊的櫻桃色若碧玉,虽然只是豆粒大小,却后发先至,早于枇杷成熟;碧绿的油菜叶上,油菜花明黄一片,李花洁白如雪,把原野妆点得熠熠生辉。最抢眼的还要数桃花,浩浩荡荡成片似海,虽然都是桃花,各株上的色彩却差别很大,大片大片粉红的花海侧旁间隔着一小片猩红,有时候还来上一抹艳丽的大红,偶尔还能看到酷似李花的雪白桃花,显得清丽脱俗。缤纷的色彩沿着山岗延伸弥漫,整个山峦都被渲染得灿若云霞。
刚刚越过高高的山梁,“卧龙寺”三个大字就映入眼帘。苍翠的山峦间金光闪烁,一泓狭长的碧水在山峰间蜿蜒曲折,宛若游龙,那就是卧龙水库。这是个典型的高山型水库,岸壁陡峭难以攀越。
阳春三月,松柏青葱,青冈树、五味子、白蜡树和大片的翠竹林生发出一片新绿。按照老沈的电话引导,我觅得一条羊肠小道,从桃园中穿行。老沈怕我迷了路,走出老远来迎我。老沈是成都市龙泉驿区老年大学的文娱骨干,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就因为常常登台演出,他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钓鱼时都腰板笔挺。我问他钓了多少?他淡定地说:“58条小鲫鱼。”看来我只顾欣赏美景,竟错过了如此好鱼情。老沈给我留了一个最方便安放钓椅的位置,连钓点的地形都替我打探好了。我没见他下鱼护,那58条鲫鱼在哪儿呢?老沈说:“鱼太小,最终都要放生,干脆一边钓一边都放了,放鱼护里最容易伤鱼。”怎么知道有58条呢?一边盯着浮标钓,一边在心中计数是不现实的。老沈说他有妙招——每钓十条鱼就折下一段草棍,钓椅旁边的草棍的确已经有五根。同行的钓友余戴文显然不相信老沈钓了那么多,语气夸张地说:“我钓了108条了,我来折10根草棍。”
调标、找底、拉大饵抽窝,我利索地做着准备工作,约莫抽了七八竿,浮标就来了一个快速下沉,结果我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稍有迟钝,提竿空荡荡的。不久,浮标又动了,这次我的反应并不慢,却依旧没有找到刺鱼的节奏。我分析多半是小杂鱼闹的,鲫鱼的标相要斯文得多。我用手指控制着饵团,拉出一对小饵,浮标还没有停稳就往水下钻。这次我早有准备,刺鱼的时机恰到好处,飞上来的两条小鱼舞成一团,银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原来是小白鲦。老沈稍显失望地说:“这个不算,不是目标鱼。”我给这两条小鱼拍照留念,它们极其配合地摆出造型,一条尾巴左钩成J,一条身体向右弯曲成C,组成个JC。这“JC”在他看来就如同计算机程序里的JC文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白鲦在他眼里算不上目标鱼,而在我的眼里这JC就是一个宝,比喜欢风靡全球的Nsync(超级男孩)主唱之一JC(Joshua Scott Chasez)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我妻子拿它做干炸小鱼最拿手,焦香酥脆,鲜美之味鲜有匹敌。
我这里白鲦连竿,老沈却时不时来个小鲫鱼双飞,脚下的草棍已经有七八根了,鱼护却依然没下水。突然,他站了起来,横着走了好几步。难道碰上大鱼了?他小心翼翼地把鱼牵出水,这条鲫鱼也不算大,不过三四两。老沈本来单凭刺鱼的感觉就能把鱼的大小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今天一直和奶鲫们玩儿,突然碰上了一条稍大的竟过于谨慎了,等看见鱼的实际大小,他忍俊不禁,信手飞了上来。这是条鳞甲闪亮的银鲫,肚腹扁平,腹中无籽。这下,老沈的鱼护终于下水了。
老余看见老沈的鱼护下水,大概有些着急,喃喃自语:“我这个位置应该有大鱼啊,怎么净是些吃奶的货呢!”只要看见老余钓鱼,他的夫人必定在十步之内——老余这个夫人比老余的瘾头还大。看见老余钓一条扔一条,她说:“三五条鲫鱼中总有一两条超过一两的,你怎么全都放了?卧龙的水质好,小鲫鱼烧汤鲜着呢!”老余头也不回地说:“你钓的那些还不够晚上做汤吗?难道拿来塞冰箱?”这下她不言语了,也开始钓一条放一条。
老余的夫人有两个好朋友,一位姓鲍,一位姓刘,都是小学教师,今天也跟着来钓鱼,盛鱼不是用鱼护而是一个粉红色的小桶。老余几乎连竿,两个老师的小桶里只有寥寥几条小鱼。两个老师手闲着,嘴却不肯闲,唠个没完。老余不堪其扰,找了一个稍远的地方重新打窝。
不知怎么聊到老余夫人的厨艺,刘老师由衷地赞叹起她做的糖醋鲤鱼美味无比,老余夫人自然要客气两句:“不是我的技术好,是老余钓的鱼好。卧龙的鱼也很不错,今天我们要是钓到了鲤鱼,晚上回家就做。”鲍老师说:“今晚的大鲤鱼就要靠你家老余师傅了,每次都是他钓得最多、鱼最大。余师傅,今天看你的啦!”
老余不知怎么就着了两位老师的道儿,随口答应:“好,争取今天钓条鲤鱼。”这居然也敢答应,野钓不比鱼塘,岂是说钓就能钓着的?不想老余是员福将,说着说着鱼竿就绷住了,随即便站起身来。鲍老师隔得最远却最先发现,连叫拿抄网!老余夫人配合默契,网到擒来。老余夫人嘴角微抿,心中盘算着这条鱼的做法。谁料老余将鱼放回了水里。鲍老师惊讶地问:“这么大的一条鲤鱼,尾巴红彤彤的,怎么放了呢?”老余轻描淡写地说:“不大不大,不过七八两,还是让它长大点儿再说吧,没看见它是个孕妇吗?”三员女将点头称是。可是今晚的鱼怎么办呢?老余夫人有些发愁。其实老余心中早有主意:“要吃鱼好办,我知道有一家馆子水产特别地道,做出来味道肯定好。” 老沈不紧不慢地飞着小鲫鱼,我则一飞一尾白鲦。其实,白鲦连竿的时候,那感觉还是很过瘾的,尤其是那种体长超过20厘米的大白鲦,在水下要线的劲头堪比鲫鱼,甚至还可以玩儿出横向漂移的把戏,手感还是很不错的。可惜,今天十之八九都是些小白鲦,拽起来轻飘飘的,难怪老沈不喜欢它们。
老沈脚下的草棍已经有十一二根了,我一直与白鲦为伍,至今还没开张。老沈疑惑地问:“老李,你是没找到底吗?专门浮水钓白鲦?”“笑话,我今天调1目钓1目半,至少是一钩躺底,岂有钓饵不到底的道理?”我虽然不讨厌白鲦,但更喜欢拽鲫鱼的手感,无奈我们相距不远差别却如此之大。老沈给我送来一团拉饵叫我试试,他判断我的饵料味型不对。根据多年的经验,早春的鲫鱼和白鲦一样喜欢偏腥味,我开的是一款浓腥的拉饵,很对这里鲫鱼的胃口。对于这点,我很自信,完全不相信老沈的判断。
用了老沈的拉饵,钓上来的还是白鲦。看来这里的白鲦自知不受老沈待见,全跑到我这儿来了。老沈的饵料不仅只上白鲦,节奏还要慢得多,于是我又换回自己的拉饵。老沈按捺不住好奇心,放下鱼竿过来观战,浮标快速一点。老沈轻喝:“拉!”应声手起,刺鱼的感觉稍有力度,这是尾超过20厘米的大白鲦,牵引时手上传来高频次振颤,很像鲫鱼的手感。很快,水面黄光闪烁,一条金黄身躯、银白尾巴的怪鱼破水而出。飞到空中才看清,那是两条鱼,上钩鲫鱼,下钩白鲦,鲫鱼体重不过一两,却肚腹有籽,被我直接放回水里,白鲦虽然极小,却被我请进了魚护。凡是洁净的水体都有白鲦大量繁殖,它们与经济鱼类争抢食物和氧气而被视为害鱼,因而被大多数钓鱼人厌恶,唯独我喜欢它们,因为我垂涎它的美味。
浮标轻顿,不疾不徐,老沈肯定地说这回是鲫鱼了,飞上来的果然是条土鲫,鱼儿漆黑的眼睛十分灵动,金黄的鳞甲闪耀着润泽的珠光,胸鳍薄如蝉翼几乎透明。这是个当地的原住民,生长缓慢肉质鲜美,无法与外来生长迅速的杂交鲫鱼竞争,而今已不多见了。虽然按照重量来看,它具备了进鱼护的资格,但我还是小心地把它放回水里。小鲫鱼和白鲦交替登场,那种感觉特别美妙。
一阵风来,身后的桃园里花落如雨,花瓣儿随风飘荡,一片片零落湖面,在波浪间一边荡漾一边西行,渐行渐远,只留下淡淡的花香在身旁缭绕。忽然,两位老师一阵欢呼,老余中大鱼了!波浪间,一条红尾巴一闪,她们的欢呼声更大了。刘老师脱口而出:“一条糖醋大鲤鱼!”大家相顾莞尔。我看刘老师一定不是教语文的,用词极不准确,也一定不是教数学的,此语完全不合逻辑。我这里多半天都只有白鲦,傍晚才有鲫鱼上钩。鲫鱼都喜欢成群结队,收竿时我的脚下也有了三根用来统计数量的草棍。不过,我的统计并不那么准确,虽然一组只有10条,记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计的时候要把白鲦排除在外,所以很容易搞混。不过有一点我很肯定,那就是大家今天都玩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