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镜妈妈:陈焱(墨尔本)大儿子14岁,小儿子9岁
“带龄”: 14年
傲人业绩:孩子带给她的成长感悟和骄傲,大于孩子的好成绩、上名校。西人的奶奶们主动请辞照顾孙子
聚会中,一位西人朋友知道老乡在孩子4个月时就开始回去工作,她惊讶地说:“你会失去多少乐趣啊!”一位西人女同事退休了,当被问到是否会帮助照顾孙子时,她说“我尽量不照顾孙子太多时间,不然对孙子很不公平,因为孙子应该和他的妈妈爸爸多在一起。”
自己带孩子,是澳洲传统。可能是澳洲保姆费太贵,也可能是一种文化:如果决定了生孩子,就决定了去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承担一种责任。那幼小的孩子的确需要父母,而父母抱着孩子,就像抱着一个新的世界——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监控、时间表可以让带孩子事半功倍
自己带孩子,肯定是辛苦的,但动动脑筋,似乎能事半功倍。大儿子婴儿期,我们在他睡房里装上了当时还很稀少的监控系统,既可以让我们安心做自己的工作,又可以对儿子的需要快速反应。
孩子幼儿期,我们把一切事情尽量想在儿子前面,安排好他的时间表,在他快厌烦时就赶快给他安排下一件事情。比如,在蒙本上先画画,半小时后让他玩Lego修房子,然后吃下午茶零食,接下来就带他出去走20分钟,回来后给他放一盘DVD。想在孩子前头,孩子不烦,自己的事情也完成了。
上小学后,科学的时间表,有规律的生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很重要。自己看孩子,必须有意规划,把主次轻重分得很清,不重要的事情我会放,尽量少花时间,比如,做饭,我用简单的方法烹调;没有时间打扫房间,我就对混乱暂时视而不见,但我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尽量安排得有意思。
并不会因为自己带孩子与世隔绝
自己看孩子,并不是只窝在家里吃喝拉撒。大儿子3个月时,就和我们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场旅行,崇山峻岭里的穿梭、山巅俯瞰的遥远城市,也许没有留在他的记忆里,但新鲜的空气、明亮的阳光,一定留在他的生命里了。我们当时和西人年轻朋友圈的聚会,他一场也没落下,儿子在人群里被传来传去,被称作“聚会小王子”。
我和孩子一起逛玩具店,看电影、打球、讲故事、去小朋友家,或者就在一起多说话,孩子快乐满足;而孩子的第一个笑容,第一颗小嫩牙,和他们的对话,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现在理解了那位西人妈妈的话,如果不自己看孩子,“你会失去多少乐趣”,而且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失去的乐趣。
只有自己手把手带过的孩子,家长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孩子的生命需要打下重要的根基,父母自己带孩子,似乎更有可能做到这一点。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需要,父母也许能及时为这些需要提供养料。这些事,是保姆和爷爷奶奶再用心也无法做到的。
大儿子,小时候求知欲望很强,特别爱学习,我们就一起读故事,定期从图书馆借很多书,学数学,讨论问题,送他去下国际象棋,激发他的智力发育。今天的他,性格友善、乐于助人,学习能力强、也爱玩会玩,我们感到很开心。
小儿子曾经非常内向,害怕人群,不爱说话。离开父母一小会就如同生离死别,带他到外面去,能感受到他整个生理上的紧张。所以,我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交朋友,总是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或者他出去玩时也带上他的朋友;如果家庭朋友之间有他的同龄人,我们就保持紧密交往,让他也有铁哥们。
小儿子比较敏感,我和先生对他说话就很小心,以免伤害和激怒他。而且总是告诉他我们有多么爱他,任何时候他需要我们,我们都会在他身边。我们也花很多时间培养他的能力,让他感到自己的力量;他对机械的东西很感兴趣,他爸爸修理任何一件东西,换刹车、修电脑、修加热器等都带着他,给他讲解,让他动手,让他感到自己很能干;带他到自然环境去,钓鱼爬山滑雪,让他有了解世界的能力,感受生活乐趣。小儿子从7岁开始,就逐渐自信起来,而且,还成了话匣子。
感谢孩子
时间过得很快,掐指一算,还有4年大儿子就18岁了,他因为跳过级,17岁他就会去读大学,在我们身边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想像着他17岁后就要去别的城市,甚至别的国家,去开始他自己的人生,时间无法倒流,我能做的是更加珍惜现在和大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更享受小儿子的天真和依赖。
我庆幸自己带孩子长大,不管我失去了多少娱乐、睡眠、青春、金钱,不管我经历了多少无助、脆弱、烦恼、挫败,感谢人世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孩子。
“带龄”: 14年
傲人业绩:孩子带给她的成长感悟和骄傲,大于孩子的好成绩、上名校。西人的奶奶们主动请辞照顾孙子
聚会中,一位西人朋友知道老乡在孩子4个月时就开始回去工作,她惊讶地说:“你会失去多少乐趣啊!”一位西人女同事退休了,当被问到是否会帮助照顾孙子时,她说“我尽量不照顾孙子太多时间,不然对孙子很不公平,因为孙子应该和他的妈妈爸爸多在一起。”
自己带孩子,是澳洲传统。可能是澳洲保姆费太贵,也可能是一种文化:如果决定了生孩子,就决定了去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承担一种责任。那幼小的孩子的确需要父母,而父母抱着孩子,就像抱着一个新的世界——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监控、时间表可以让带孩子事半功倍
自己带孩子,肯定是辛苦的,但动动脑筋,似乎能事半功倍。大儿子婴儿期,我们在他睡房里装上了当时还很稀少的监控系统,既可以让我们安心做自己的工作,又可以对儿子的需要快速反应。
孩子幼儿期,我们把一切事情尽量想在儿子前面,安排好他的时间表,在他快厌烦时就赶快给他安排下一件事情。比如,在蒙本上先画画,半小时后让他玩Lego修房子,然后吃下午茶零食,接下来就带他出去走20分钟,回来后给他放一盘DVD。想在孩子前头,孩子不烦,自己的事情也完成了。
上小学后,科学的时间表,有规律的生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很重要。自己看孩子,必须有意规划,把主次轻重分得很清,不重要的事情我会放,尽量少花时间,比如,做饭,我用简单的方法烹调;没有时间打扫房间,我就对混乱暂时视而不见,但我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尽量安排得有意思。
并不会因为自己带孩子与世隔绝
自己看孩子,并不是只窝在家里吃喝拉撒。大儿子3个月时,就和我们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场旅行,崇山峻岭里的穿梭、山巅俯瞰的遥远城市,也许没有留在他的记忆里,但新鲜的空气、明亮的阳光,一定留在他的生命里了。我们当时和西人年轻朋友圈的聚会,他一场也没落下,儿子在人群里被传来传去,被称作“聚会小王子”。
我和孩子一起逛玩具店,看电影、打球、讲故事、去小朋友家,或者就在一起多说话,孩子快乐满足;而孩子的第一个笑容,第一颗小嫩牙,和他们的对话,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现在理解了那位西人妈妈的话,如果不自己看孩子,“你会失去多少乐趣”,而且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失去的乐趣。
只有自己手把手带过的孩子,家长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孩子的生命需要打下重要的根基,父母自己带孩子,似乎更有可能做到这一点。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需要,父母也许能及时为这些需要提供养料。这些事,是保姆和爷爷奶奶再用心也无法做到的。
大儿子,小时候求知欲望很强,特别爱学习,我们就一起读故事,定期从图书馆借很多书,学数学,讨论问题,送他去下国际象棋,激发他的智力发育。今天的他,性格友善、乐于助人,学习能力强、也爱玩会玩,我们感到很开心。
小儿子曾经非常内向,害怕人群,不爱说话。离开父母一小会就如同生离死别,带他到外面去,能感受到他整个生理上的紧张。所以,我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交朋友,总是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或者他出去玩时也带上他的朋友;如果家庭朋友之间有他的同龄人,我们就保持紧密交往,让他也有铁哥们。
小儿子比较敏感,我和先生对他说话就很小心,以免伤害和激怒他。而且总是告诉他我们有多么爱他,任何时候他需要我们,我们都会在他身边。我们也花很多时间培养他的能力,让他感到自己的力量;他对机械的东西很感兴趣,他爸爸修理任何一件东西,换刹车、修电脑、修加热器等都带着他,给他讲解,让他动手,让他感到自己很能干;带他到自然环境去,钓鱼爬山滑雪,让他有了解世界的能力,感受生活乐趣。小儿子从7岁开始,就逐渐自信起来,而且,还成了话匣子。
感谢孩子
时间过得很快,掐指一算,还有4年大儿子就18岁了,他因为跳过级,17岁他就会去读大学,在我们身边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想像着他17岁后就要去别的城市,甚至别的国家,去开始他自己的人生,时间无法倒流,我能做的是更加珍惜现在和大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也更享受小儿子的天真和依赖。
我庆幸自己带孩子长大,不管我失去了多少娱乐、睡眠、青春、金钱,不管我经历了多少无助、脆弱、烦恼、挫败,感谢人世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