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实施学校文化德育工作的实践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i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红基学校依托学校周边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游”课程、“寻访红基周边乡土文化”综合文化课程,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极具岭南特色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学校深厚的办学文化,有目标、有计划、有效地开展文化德育建设,努力从环境上把学校打造成具有古典意蕴的书香校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学校文化;德育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践行番禺区“上品教化”的理念,创建番禺区德育品牌,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红基学校积极挖掘自身及周边乡土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有目标、有计划、有效地开展文化德育建设,经过实践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周边的乡土文化资源
  红基学校地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沙湾镇的西面。沙湾镇是一个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自古以来文风鼎盛,名家辈出,人杰地灵,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沙湾镇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100多座,宗祠古屋点缀其间、檐缘梁枋巧饰雕琢。古镇还完整地保存着岭南地区传统村落梳式布局,留耕堂、宝墨园、南粤苑、鳌山古庙群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杰作,蕴藏着丰富的艺术文化珍品。
  同时红基学校位于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沙湾镇紫坭村、三善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人文特色资源。有“忠正”的包公文化,“博厚”的宝墨文化,“真美”的水乡文化,“纯朴厚实”的地域民风,“开放包容”的岭南风格,“善良友爱”的乡风乡情,“崇文重教”的社会风气。一副“红基初奠细研宝墨写鸿篇,珠水悠长润染紫坭成沃土”的对联,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红基、宝墨园、紫坭岛三者血脉相连的文化生态关系。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红基学校实施文化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学校依托学校周边环境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来开展了“研学游”课程、“寻访红基周边乡土文化”综合文化课程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极具岭南特色的物质文化环境资源
  红基学校是广州市民间艺术(灰塑)传承基地、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是一所具有浓郁岭南文化气息的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岭南文化资源。学校具有“古建筑、园林化、现代化”的显著特色,蕴含着丰富、优秀的中华民族教育文化内涵。红基学校校园内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群体,学校群楼错落有致:四十多亩的地面上点缀着楼、堂、阁、馆、廊、亭、桥、场、路、池,以及草地、绿树、鲜花、盆景、假山、喷泉、雕塑、铜像。主体建筑多为仿晚清岭南建筑风格:以青砖勾砌墙壁,贴绿色琉璃瓦顶,灰雕斗拱檐线,白色花岗岩作墙脚,衬以彩窗净几,配置芳兰香草,显得高雅大方、古朴怡人。这些都是岭南建筑文化的精髓,都可以为实施文化德育工作提供很好的底色。红基学校利用校园环境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开发了“寻找红基之美”校本课程、“红基小导游”课程等。
  三、充分挖掘学校深厚的办学文化
  红基学校源于“广育小学堂”,由孙中山总统府秘书、美籍华人张蔼蕴先生创办于1907年。为集百千子孙萃于一堂、联之一心,1907年,热心乡村教育事业的张蔼蕴先生在张氏祠堂“接峰祖”(现仁厚里大街一巷二横巷5号旧址)创办“广育小学堂”。张蔼蕴先生回到家乡致力于弘扬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博爱”精神,秉持不论贫富,不分男女,广育栋梁的思想,创办广育小学堂。百年流转,世事变迁,广育小学堂发展成今天的红基学校,不变的是张蔼蕴先生流传的“广育文化”办学理念一直鞭策着我们红基的师生。学校一直秉持视野宽广、胸怀博大的育人观和典雅纯正、博采众长的文化观,坚持全面育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红基学校发展到今天,根据自身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与教育诉求,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时代核心精神,提出了“承广育文化,育大雅学子”的办学目标;以广立身,以雅育人,实施文化德育工作。这是红基学校呼应教育主流导向的积极作为。
  (一)深挖和发扬红基人教育的初心——广育文化
  红基学校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在番禺区“文化德育”的引领下,不忘学校的初心,提出“承广育文化,育大雅学子”的办学目标。“承广育文化”即是广泛运用优秀文化实施德育工作。“广育”就是要秉承张蔼蕴先生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坚持发扬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博爱”的精神;要热爱国家、民族、家乡;做人要心胸宽广博爱;红基人都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扶持,为祖国为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广育文化是红基学校办学精神的本源,是学校的立校基石,是百年来饱经风雨、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的要求下红基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见证。
  (二)在文化德育背景下深化“广育文化”的内涵
  新时代的红基人不忘初心,承接“广育文化”精神,在办学各个层面融入博大宽广的心胸,拓宽教育的视野,通过“三全”育人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同时,响应“文化德育”的思想,发挥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多途径、多维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在学习途径上,广泛利用文化资源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开阔视野。学校精神统一于“广育文化”,是对自身发展实际与教育愿景的精确提炼。
  (三)文化德育背景下树立新的育人目标——“育大雅学子”
  “大雅学子”是红基学校对“文化德育”培养目标的个性化解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大雅是一个人适应时代要求而具备的多种文化素养的体现,是基于长期的文化熏陶而培养成的特定品质。“大雅学子”就是要具备以下核心素养:丰厚的积淀、积极的心态、雅正的品行、自主的能力。丰厚的积淀指的是红基学子经过六年的学习后要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积淀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淀人生智慧。积极的心态指的是作为红基学子,要身心健康、积极向上、有理想追求、有责任担当。雅正的品行指的是做到博爱高雅、正直真诚、包容无私。自主的能力是要求红基学子能具备自律、求真、乐学、善思的能力。“大雅学子”就是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是学校办学的指向标,始终贯穿于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
  大雅学子的塑造有赖于大雅之师。只有大雅的导师引领红基学子努力拼搏、创新,才能实现塑造出大雅学子。大雅的导师、家长、教师、社会学者,缺一不可。学校秉承以广立身,博采众长,通过建立温润儒雅的教师团队、培养豁达、文雅的家長队伍、联动社会贤才,共商大计,共创大雅。大雅的教师要具有“心胸宽广、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筑梦铸梦”的品质,大雅家长要做到“豁达、感恩、乐学、协作、尊重”;只要是心中有爱、品行雅正的社会英才都可以为丰富红基“广育文化”添砖加瓦。
  红基人发扬“广育”,牢记“与人同心,与雅同行”的校训,为打造大雅学子,不忘初心,为实现立德树人砥砺前行。在实施文化德育工作中,努力从环境上把学校打造具有古典意蕴的书香校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从活动上多开展有益身心、陶怡情操的学生文体活动,深入体验雅正文化;从课程上开发符合学生兴趣和实际校情的课程,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修炼大雅人格,实现“育大雅学子”的最终目标,从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使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就要讲究教育方法。  记得有一次,中午放学的铃声早已响过,我才准备回家,当我走到停车处取车时,却发现自己白色的轿车前盖上,被人用红色粉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看到这,我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平时我没与谁结仇呀!肯定是哪个学生搞的恶作剧。经过一个中午的推断,我认为车上的字很可能是自己班里两个调皮学生的“杰作”。  下午我照常回校,刚走进校门
期刊
小时候,我听过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做老师的梦想种子便埋在了我的心中并逐渐生根发芽。做老师真好,那么美丽,那么神奇,还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于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当我踏入广州市铁一中学(下文简称“铁一”)真正成为老师之后,我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那美丽和神奇背后的责任。在铁一,我听到同事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话语朴实无华,其包含的师德和仁心却是那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新模式。温汝云老师探究和实践小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独立思考、组内分享讨论、学生展示成果、生生点评、互改的成熟机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温老师还创新“三主四环”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紧扣四个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春夏秋冬》课文为例,论述了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且强调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年级语文;学习能力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不仅要熟透教材,还得熟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子曰:“知者不惑,仁者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结合不同研究者关于化学变化观内涵以及初中化学教学实际,确定了本研究中化学变化观的内涵,并以《酸和碱》为例分析化学变化观在教材中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化学变化观建构的教学策略,例如,整体设计促进学生对物质化学变化的再认识,基于物质变化观建构的教材分析,利用实验探究体会定量研究在化学变化中的重大作用等。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变化观;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
期刊
编者按:有这么一个人,力戒浮华,势要把青春和毕生的精力都献给特别的天使。这个人,便是广东省特级教师——李敬梅。因从事的职业较为特殊,从初为人师,李敬梅老师便自觉树立起艰苦奋斗的意识。正是凭着内心坚定的信念和干劲,21年来,李敬梅老师一步一个脚印,潜心教研,从打破“按年龄编班集体授课”教学模式到提出“分类教学,分层推进”教学改革,从“以生活为核心的个别化主题教学”的研究到“生本课程体系”的开发,用实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教学在校园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针对我校实行体育选修课模式下小学篮球技能习得的实效性研究与策略,在体育选修篮球课的教学中通过设计大量的游戏性教学内容与对抗性练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喜欢竞争的心理和对篮球的兴趣,使篮球成为一项快乐的运动。通过十年的实践研究,体育选修课模式下篮球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效
期刊
摘 要:为了构建初中戏剧教学自主高效学习型课堂,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重视预习作业的布置与检查,为自主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二是问题导学,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建自主高效课堂;三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感性向理性靠拢,让自主高效课堂走向深入;四是基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作业布置,让自主高效课堂得以巩固和延伸。  关键词:戏剧教学;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戏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期刊
摘 要:专题探究的设置,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的一大亮点。为了将专题探究落到实处,笔者精心组织基于专题探究的读书交流会,其实施策略如下:一是立足名著特点及学情,精心设计探究专题;二是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学习任务单;三是加强学法指导,开发等级评价量表,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四是以生为本,小组参与,组织读书交流会。  关键词:专题探究;读书交流会;学习任务单;评价量表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十分
期刊
摘 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二小学是我区第一个设立特教班的公办学校,我校根据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经过三年间的试验与总结,通过建立优秀的全纳队伍、孕育良好的人文环境、改造建设无障碍校园等全纳教育实践,初步形成了以暖阳理念为支撑,多种安置模式并存的沙墟二小学全纳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全纳教育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小学;全纳教育;特殊学生;安置模式  一、学校基本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