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业医护团队的养老机构而自责不已。
两个颇为无奈的年轻人背后,折射出一个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受到家庭规模小型化、文化多元化、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等因素的冲击,功能被逐渐削弱,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程度并未达到大众预期,特别是对一些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护理照料满足不了需求。
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现实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要让政策更好地落地实施,必须先打破养老行业人才壁垒。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银发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张欣一家的平静生活在母亲突发脑溢血丧失自理能力后变得忙乱。
在老家经营果园的父亲把果园承包出去,全职照料起了妻子。张欣则放弃了原本要去外省工作的想法,定居济南市,利用假期“来回跑”。没多久,张欣的父亲也生病了,这让她身上的担子骤增。
她把父母接到济南市住院,同时,又找来老家的一位叔叔做看护。但依靠亲戚朋友始终不是办法,医生也表达了“母亲最好转介康复机构”的建议,张欣只能四处托人,打听当地的一些养老机构。
反馈回来的信息不算理想——大多数机构不愿接收像张欣母亲这样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少量愿意接收的,收费又远在她的承受能力之外。
万般无奈下,张欣将母亲送到老家的一所养老院。
“院里住着20多位老人,只有1个主治医生,3个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看护,偶尔还有个有点残疾的小伙子做帮工。”张欣说,原本她就觉得这家养老院人手太少,但就在母亲入住期间,还有1个看护以“活儿太累,自己年龄大了干不了”为由辞职。
这导致张欣母亲的看护状况变得更加糟糕,看护们一旦忙起来,就会把这位“不能说话不能动”的老人忘掉,“喂饭不在点上,身上的褥疮也没有断过”。
张欣一家的遭遇并非个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然而,《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102人。国内养老服务行业正在面临全线“用人荒”,年轻护理人才更是奇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之巨,其余各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人才也同样缺乏。养老行业对大学生等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2020年,记者在走访陕西省某县基层养老院时了解到,这家供养着42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机构,护理员以两班倒的方式工作,以保证老人们得到24小时饮食起居的全程照顾,很是辛苦。记者注意到,该养老院10多名护理员全是40到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一个年轻员工也没有。
而前不久,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同样发现,截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仅有5300多人,其中养老专业护理员2400多人,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60%,人均1∶6的养护比,远低于人均1∶4的全国平均水平。尤其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保健和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缺口问题比较突出。
即便在养老服务行业总体发展水平较高,规范性、标准化较好的上海市也存在养老护理员素质不高、数量严重不足、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一份2018年发布的《上海市养老机构评价报告》显示,从护理员总数看,被调查养老机构的护理员从业人数达12918人,护理员与养老床位比为1∶6.48。依据《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DB31/T685-2013),被调查养老机构总体需要约18417名护理员。可见,养老护理员需求数量上存在很大缺口。上海市护理员队伍中女性占比为91.2%;从年龄结构看,51岁及以上占比为59.88%;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及以下占比为87.27%。
养老服务行业由于需求快速增长,被视作朝阳产业。但这样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不仅不在年轻人心仪的就业范畴内,还有大量年轻人在入行后产生“离开”的念头。
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老年人托养中心担任护理员的袁春云护理学“科班出身”,做过11年护士,进入养老行业4年,是整个机构里最年轻的护理员,日常需要和3名同事负责11位老人的托养、康复理疗、居家护理工作。
11位老人中,有独居老人、偏瘫老人,还有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表现出认知障碍的老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92岁。这就需要护理员付出更多爱心、细心和责任心,要观察每一位老人的举动,通过聊天、鼓励,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变化,就像管理一个“老年幼儿园”一样。
这让袁春云的“生物鐘”比其他人早了好几个钟头。早上5点半到岗后,她要准时喊老人起床,把牙膏挤好,带他们去洗浴间洗漱,带老人分餐,喂饭。之后,再给老人监测血氧、血压,并为患有高血压、脑梗等疾病的老人分药、服药。对于有吞咽困难的老人,必须要将药片磨碎。接着,她还要带老人做手工、手指操、看电视、康复运动直到午饭。 下午2点多,午休的老人起床了,护理员得第一时间帮他们洗漱,清理大小便,消毒房间,整理床单。
到了夜班,还得每两小时巡房一次,督促、帮助老人大小便,观察老人的呼吸脉搏情况,看看老人有没有蹬被子,空调温度是否合适,老人有没有乱按遥控器,排查很多小细节。
工作内容繁杂只是一方面,有时候护理员还得面对一些委屈,因为一些小的差错被老人及其家人训斥。袁春云坦言,这份工作有辛苦、有辛酸,而工资拿到手却只有4000多元。目前支撑她继续干下去的可能是一份情怀。“当你全身心投入进去,也能享受到这份职业的乐趣和获得感,老年人其实很可爱,你对他好,他也真心对你好,把你当家人。”
然而,一个能够长远健康发展的行业,不能只靠理想情怀支撑。为此,更多年轻人会在踏入这一行业后选择“抽身而出”。
记者注意到,日前,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的养老护理专业“双选会”上,毕业生被企业一抢而空。甚至有养老机构的负责人找到学校说,“你们毕业多少人,我全都要了!”但在当天举行的“天津市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又有一些用人单位直言,“有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要从头开始教,可他学会本事很快就走了”。
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麦可思对该行业的“高流失率”问题做的一次追踪调查显示,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生到岗第一年流失率可能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
从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后,李阿花一度对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感到兴奋不已。
李阿花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帮助更多的人,面对枯燥繁重的工作,她从没退却过。有单位、社区联系其所在机构为老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她经常主动報名。但每月到手为数不多的工资,以及医院内部制订的从“初级治疗士”到“首席治疗师”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是让这个年轻人时常觉得前途渺茫。
最终,是手腕经常屈曲位用力造成的炎症、疼痛,让李阿花萌生了转行的想法。虽然有些愧对个别治疗才进行到一半的爷爷奶奶,但她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了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重、易受气受委屈、缺乏上升通道是年轻人离开养老服务行业的主要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2019)》是我国第一份专门针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3189名大学生中,40.41%的人期待薪资在5001元至7000元之间,还有568人希望薪资在7000元以上。
前不久,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2020年度养老护理员税后工资收入监测值为:高位数7735元/月、中位数4846元/月、低位数2854元/月、平均数为4985元/月。而2019年上海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达12.79万元,相比之下,养老护理员的收入着实有点儿低。这是导致该行业难以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职业上升路径不明晰是养老服务行业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学院院长杨蕾认为,首先,我国老年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专业性不足。在日本,养老护理员可以考一、二、三级监护证,这个证书非常专业,在全世界都能得到认可。相比而言,我国的老年护理员证书考试专业化水平不高,很多内容都是从护士资格证考试里借鉴的,没有体现养老行业的特色。
其次,职称体系不完善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他们难以凭借养老护理资格证考取事业单位编制,也就没有职称爬升路径。尽管民营机构占据了养老行业的大半壁江山,但编制是行业的“风向标”,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收入、晋升渠道和社会认可度等方方面面。
她举例说,学院里有个学生在国家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学校将其推荐到上海市某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就业,并希望该单位能留出一个事业编制。尽管单位很欢迎这名学生前去就职,但最后问题还是卡在了编制上。
“如果人社部门不放编制,毕业生即使去一些公立养老机构工作,也会在锻炼两三年之后跳槽去民营机构,事业单位就这样沦为培养人才的‘跳板’。”杨蕾说。
人才匮乏将长期制约行业的发展,使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况中——老人们只要在自己家里还能维持,就不愿意去养老机构;而真正对养老机构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又会因养老机构专业人才缺乏,只能提供一般的生活照料、不能满足自己康复护理的需求而将其排除在外。供需不匹配影响着养老机构的经营运转,导致服务经费不足、设施不完善、机构养老作用有限,老龄化社会低水平运行等诸多问题,让本想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使得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尽管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各地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开创性的做法开始陆续出现。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逐步构建了从技工院校、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到本科学校立体化的专业教育体系。2020年,全国首个独立设置的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批,首批招收33名学生。在这里,学生将接受全周期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将课堂从教室扩展至企业、养老院和社区。
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提升待遇、加强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为养老服务行业留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2020年,北京市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共18条内容,其中首次将岗位补贴与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挂钩,设立养老护理岗位奖励津贴,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岗位奖励津贴。
为了引导更多生力军加入养老服务行业,该《办法》还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 前不久,安徽省民政厅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培养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省内遴选10所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省级培养基地,遴选5所养老护理员省级实训基地,加大养老服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力度。
甘肃省兰州市民政局于2019年和2020年,联合市总工会连续举办了两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有6名选手被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的称号。
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一些从业者正在主动寻找破解人才问题的方法。
例如,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起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这不仅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参与到养老事业中,还将养老服务的范畴扩大至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各方面,为年轻从业者创造出更大的提升空间。
“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离不开高水平的医疗康复及护理人才队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相城区渭塘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庆华说,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机构通过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保障了辖区内养老机构的运行。但从长远来看,基层卫生人才资源薄弱,收入水平较低,尤其缺乏专业的老年医学知识。他建议,卫健等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养老医学专项基金,奖励基层卫生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加入医养结合服务中去,还要多创造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出更多老年医学综合性人才。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也提升了年轻人对于养老行业的关注度,让这份“夕阳事业”自帶“朝阳气质”。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记者就看到,调度指挥中心的话务员能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老人信息和服务项目进行派单,加盟企业随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到老人家中服务,既满足老人对家的眷恋,又实现了在家养老的愿望。
打造这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幕后功臣就是几名80后。软件开发方负责人刘名哲边操作手机App边介绍说,这个手机客户端包括家政、餐厅服务、一键通、政策指引、老年电子商城等功能,惠及120余家加盟企业。
“帮助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逐渐成为当代青年的共识。一种年轻人先帮助老人,并将这些志愿服务时间存到“时间银行”里,等到自己年老后再“取出来”的新型养老模式也在多地落地生根,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养老“新循环”。
但养老服务行业要彻底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采访中,安徽省六安市乐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六安市养老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邵子宏建议,社会大众应对护理员岗位多一些理解和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应该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建立常态化、动态的联系,以解决人员不足、年龄偏大的问题;校方在学校就应该强化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让他们明确职业定位;地方养老护理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和政府、院校、企业对接开展专场招聘会、技能大赛、培训会,并形成合力,找出行业共性问题,提交报告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细化对行业的监管,以构建“社会认可、部门许可、院校支持”的人才培养格局。
(摘自8月27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均为该报记者)
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能力的母亲找到一家价位适中、有专业医护团队的养老机构而自责不已。
两个颇为无奈的年轻人背后,折射出一个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受到家庭规模小型化、文化多元化、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等因素的冲击,功能被逐渐削弱,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程度并未达到大众预期,特别是对一些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护理照料满足不了需求。
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现实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要让政策更好地落地实施,必须先打破养老行业人才壁垒。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银发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巨大
张欣一家的平静生活在母亲突发脑溢血丧失自理能力后变得忙乱。
在老家经营果园的父亲把果园承包出去,全职照料起了妻子。张欣则放弃了原本要去外省工作的想法,定居济南市,利用假期“来回跑”。没多久,张欣的父亲也生病了,这让她身上的担子骤增。
她把父母接到济南市住院,同时,又找来老家的一位叔叔做看护。但依靠亲戚朋友始终不是办法,医生也表达了“母亲最好转介康复机构”的建议,张欣只能四处托人,打听当地的一些养老机构。
反馈回来的信息不算理想——大多数机构不愿接收像张欣母亲这样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少量愿意接收的,收费又远在她的承受能力之外。
万般无奈下,张欣将母亲送到老家的一所养老院。
“院里住着20多位老人,只有1个主治医生,3个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看护,偶尔还有个有点残疾的小伙子做帮工。”张欣说,原本她就觉得这家养老院人手太少,但就在母亲入住期间,还有1个看护以“活儿太累,自己年龄大了干不了”为由辞职。
这导致张欣母亲的看护状况变得更加糟糕,看护们一旦忙起来,就会把这位“不能说话不能动”的老人忘掉,“喂饭不在点上,身上的褥疮也没有断过”。
张欣一家的遭遇并非个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然而,《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102人。国内养老服务行业正在面临全线“用人荒”,年轻护理人才更是奇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即便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也已达到500万人之巨,其余各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人才也同样缺乏。养老行业对大学生等高素质劳动力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2020年,记者在走访陕西省某县基层养老院时了解到,这家供养着42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机构,护理员以两班倒的方式工作,以保证老人们得到24小时饮食起居的全程照顾,很是辛苦。记者注意到,该养老院10多名护理员全是40到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一个年轻员工也没有。
而前不久,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同样发现,截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仅有5300多人,其中养老专业护理员2400多人,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60%,人均1∶6的养护比,远低于人均1∶4的全国平均水平。尤其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保健和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缺口问题比较突出。
即便在养老服务行业总体发展水平较高,规范性、标准化较好的上海市也存在养老护理员素质不高、数量严重不足、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一份2018年发布的《上海市养老机构评价报告》显示,从护理员总数看,被调查养老机构的护理员从业人数达12918人,护理员与养老床位比为1∶6.48。依据《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DB31/T685-2013),被调查养老机构总体需要约18417名护理员。可见,养老护理员需求数量上存在很大缺口。上海市护理员队伍中女性占比为91.2%;从年龄结构看,51岁及以上占比为59.88%;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及以下占比为87.27%。
留住年轻人不能只靠理想情怀
养老服务行业由于需求快速增长,被视作朝阳产业。但这样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不仅不在年轻人心仪的就业范畴内,还有大量年轻人在入行后产生“离开”的念头。
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老年人托养中心担任护理员的袁春云护理学“科班出身”,做过11年护士,进入养老行业4年,是整个机构里最年轻的护理员,日常需要和3名同事负责11位老人的托养、康复理疗、居家护理工作。
11位老人中,有独居老人、偏瘫老人,还有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表现出认知障碍的老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92岁。这就需要护理员付出更多爱心、细心和责任心,要观察每一位老人的举动,通过聊天、鼓励,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变化,就像管理一个“老年幼儿园”一样。
这让袁春云的“生物鐘”比其他人早了好几个钟头。早上5点半到岗后,她要准时喊老人起床,把牙膏挤好,带他们去洗浴间洗漱,带老人分餐,喂饭。之后,再给老人监测血氧、血压,并为患有高血压、脑梗等疾病的老人分药、服药。对于有吞咽困难的老人,必须要将药片磨碎。接着,她还要带老人做手工、手指操、看电视、康复运动直到午饭。 下午2点多,午休的老人起床了,护理员得第一时间帮他们洗漱,清理大小便,消毒房间,整理床单。
到了夜班,还得每两小时巡房一次,督促、帮助老人大小便,观察老人的呼吸脉搏情况,看看老人有没有蹬被子,空调温度是否合适,老人有没有乱按遥控器,排查很多小细节。
工作内容繁杂只是一方面,有时候护理员还得面对一些委屈,因为一些小的差错被老人及其家人训斥。袁春云坦言,这份工作有辛苦、有辛酸,而工资拿到手却只有4000多元。目前支撑她继续干下去的可能是一份情怀。“当你全身心投入进去,也能享受到这份职业的乐趣和获得感,老年人其实很可爱,你对他好,他也真心对你好,把你当家人。”
然而,一个能够长远健康发展的行业,不能只靠理想情怀支撑。为此,更多年轻人会在踏入这一行业后选择“抽身而出”。
记者注意到,日前,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的养老护理专业“双选会”上,毕业生被企业一抢而空。甚至有养老机构的负责人找到学校说,“你们毕业多少人,我全都要了!”但在当天举行的“天津市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又有一些用人单位直言,“有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要从头开始教,可他学会本事很快就走了”。
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麦可思对该行业的“高流失率”问题做的一次追踪调查显示,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生到岗第一年流失率可能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
两大因素阻碍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从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后,李阿花一度对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感到兴奋不已。
李阿花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帮助更多的人,面对枯燥繁重的工作,她从没退却过。有单位、社区联系其所在机构为老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她经常主动報名。但每月到手为数不多的工资,以及医院内部制订的从“初级治疗士”到“首席治疗师”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是让这个年轻人时常觉得前途渺茫。
最终,是手腕经常屈曲位用力造成的炎症、疼痛,让李阿花萌生了转行的想法。虽然有些愧对个别治疗才进行到一半的爷爷奶奶,但她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了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重、易受气受委屈、缺乏上升通道是年轻人离开养老服务行业的主要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2019)》是我国第一份专门针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3189名大学生中,40.41%的人期待薪资在5001元至7000元之间,还有568人希望薪资在7000元以上。
前不久,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2020年度养老护理员税后工资收入监测值为:高位数7735元/月、中位数4846元/月、低位数2854元/月、平均数为4985元/月。而2019年上海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达12.79万元,相比之下,养老护理员的收入着实有点儿低。这是导致该行业难以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职业上升路径不明晰是养老服务行业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学院院长杨蕾认为,首先,我国老年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专业性不足。在日本,养老护理员可以考一、二、三级监护证,这个证书非常专业,在全世界都能得到认可。相比而言,我国的老年护理员证书考试专业化水平不高,很多内容都是从护士资格证考试里借鉴的,没有体现养老行业的特色。
其次,职称体系不完善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他们难以凭借养老护理资格证考取事业单位编制,也就没有职称爬升路径。尽管民营机构占据了养老行业的大半壁江山,但编制是行业的“风向标”,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收入、晋升渠道和社会认可度等方方面面。
她举例说,学院里有个学生在国家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学校将其推荐到上海市某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就业,并希望该单位能留出一个事业编制。尽管单位很欢迎这名学生前去就职,但最后问题还是卡在了编制上。
“如果人社部门不放编制,毕业生即使去一些公立养老机构工作,也会在锻炼两三年之后跳槽去民营机构,事业单位就这样沦为培养人才的‘跳板’。”杨蕾说。
人才匮乏将长期制约行业的发展,使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况中——老人们只要在自己家里还能维持,就不愿意去养老机构;而真正对养老机构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又会因养老机构专业人才缺乏,只能提供一般的生活照料、不能满足自己康复护理的需求而将其排除在外。供需不匹配影响着养老机构的经营运转,导致服务经费不足、设施不完善、机构养老作用有限,老龄化社会低水平运行等诸多问题,让本想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使得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让年轻人看到银发产业的上升空间和行业希望
尽管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各地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开创性的做法开始陆续出现。
目前,我国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逐步构建了从技工院校、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到本科学校立体化的专业教育体系。2020年,全国首个独立设置的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批,首批招收33名学生。在这里,学生将接受全周期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将课堂从教室扩展至企业、养老院和社区。
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提升待遇、加强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为养老服务行业留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2020年,北京市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共18条内容,其中首次将岗位补贴与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挂钩,设立养老护理岗位奖励津贴,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岗位奖励津贴。
为了引导更多生力军加入养老服务行业,该《办法》还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 前不久,安徽省民政厅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培养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省内遴选10所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省级培养基地,遴选5所养老护理员省级实训基地,加大养老服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力度。
甘肃省兰州市民政局于2019年和2020年,联合市总工会连续举办了两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有6名选手被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的称号。
除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一些从业者正在主动寻找破解人才问题的方法。
例如,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起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这不仅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参与到养老事业中,还将养老服务的范畴扩大至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各方面,为年轻从业者创造出更大的提升空间。
“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离不开高水平的医疗康复及护理人才队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相城区渭塘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庆华说,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机构通过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保障了辖区内养老机构的运行。但从长远来看,基层卫生人才资源薄弱,收入水平较低,尤其缺乏专业的老年医学知识。他建议,卫健等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养老医学专项基金,奖励基层卫生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加入医养结合服务中去,还要多创造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出更多老年医学综合性人才。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也提升了年轻人对于养老行业的关注度,让这份“夕阳事业”自帶“朝阳气质”。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记者就看到,调度指挥中心的话务员能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老人信息和服务项目进行派单,加盟企业随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到老人家中服务,既满足老人对家的眷恋,又实现了在家养老的愿望。
打造这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幕后功臣就是几名80后。软件开发方负责人刘名哲边操作手机App边介绍说,这个手机客户端包括家政、餐厅服务、一键通、政策指引、老年电子商城等功能,惠及120余家加盟企业。
“帮助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逐渐成为当代青年的共识。一种年轻人先帮助老人,并将这些志愿服务时间存到“时间银行”里,等到自己年老后再“取出来”的新型养老模式也在多地落地生根,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养老“新循环”。
但养老服务行业要彻底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采访中,安徽省六安市乐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六安市养老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邵子宏建议,社会大众应对护理员岗位多一些理解和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应该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建立常态化、动态的联系,以解决人员不足、年龄偏大的问题;校方在学校就应该强化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让他们明确职业定位;地方养老护理行业协会应该发挥作用,和政府、院校、企业对接开展专场招聘会、技能大赛、培训会,并形成合力,找出行业共性问题,提交报告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细化对行业的监管,以构建“社会认可、部门许可、院校支持”的人才培养格局。
(摘自8月27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均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