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文化转向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逐渐具备了自营进出口的能力,并对商务英语毕业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在社会实践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既要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和商务能力,以此掌握时代发展的方向,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和抓手。基于此,以下对基于转型发展的商务英语专业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转型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高校教师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专业素养扎实、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
一、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市场服务与课程内容的不足
应用型人才是有别于学术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其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然而在商务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却一味追求科研与课题,导致课程的应用性、实用性不足,难以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联系。而在课程设置上,却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问题,由于实践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并将其高效地应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但课程内容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课程重点不够突出,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服务市场、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
(二)英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教育基础设施对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跨境电商商务英语课程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并且还需要实践基地、课堂教育工具于教育平台建设等硬件支撑。现如今,部分学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软件与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部分学校在课堂教育中仍过度依赖黑板和粉笔这一组合,并未过多应用信息技术。与此同时,学校在网络贸易模拟平台开发方面上处在探索阶段,并未面向学生们提供优质的实践学习平台。另外,有些商务英语教师虽具备丰厚的英语专业理论,也拥有及较强教育能力,但是在商务英语教学方面仍有待提升,导致其难以把英语与商务贸易领域知识充分融合。
(三)社会资源的参与力度有限
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实践和课内实践为主,然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域下,实践教学应以“校企合作”为导向,充分发挥校企联动的功能和作用,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及商务英语专业的诉求。然而在社会资源参与层面上,由于企业与学校存在不同的利益导向,致使资源供给与整合力度出现明显的阻碍。譬如企业难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实习机会,不能将学生置于重要的商务谈判、商务合作及商务交流等场合中,而企业专家或人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过程中,还受到企业原有规章制度的限制,在知识传授、经验传递及能力培养上的贡献率相对不足。此外,在校企合作目标与诉求上,两者存在各自为营的问题,即企业极力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院校却注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全面传授与培养,进而导致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出现相互脱节的现实问题。
二、建议
(一)采用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首先校方应给每位企业导师指定一位校内导师,由校内导师协助企业导师先进行学习者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企业导师制不单单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是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合作。加强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导师开展教学工作,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有效促进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和跟踪指导。同时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开展深度合作,如教学资源共享,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教材共建等充分发挥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方的优势。
(二)依据《商英国标》,制定《商英校标》
《商英国标》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做了全方位的系统设计,包括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教师队伍等决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方面。王立非[3]认为,《商英国标》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导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和保证。鉴于《商英国标》的权威性和全面性,BRI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改革必须要以其为改革依据和参照,要确保改革不偏离路线和方向,地方高校同样需要参照《商英国标》对各自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当然,这并非要求所有改革都需要与其完全一样,而是以《商英国标》为蓝本,依据自身人才培养的软硬件条件,结合地方特色和需求进行改革,以培养有自己高校特色的商务英语人才。如果完全依照《商英国标》进行改革,不仅不少高校难以达到相关要求,即使能达到要求,最终培养的人才可能会因为没有特色而使改革目的大打折扣,也可能会使部分课程因为师资不达标而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三)合作可更深、更广
1)除了在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就业方面的合作,还可以灵活开展课外活动,如邀请企业中高层开讲座,定期组织线上线下论坛、企业参观等,培养学生的商务意识,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2)在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方面,企业导师可给出一些专业指导意见以及开题可行性分析,提高学生的发现现实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实习实践环节,合理安排时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課下,让学生领会企业人的要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4)在就业创业方面,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对学生给予引导和扶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
(四)基于就业发展观完善教育设施建设
“互联网+”环境下,学校展开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育工作,必须对接行业现实需求,在学科教育硬件、软件设施建设层面贯彻就业发展观,增加对于跨境电商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力度。一方面,重视多媒体设施完善,包括多媒体语音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从而塑造宽阔的教育空间。另一方面,在软件层面积极研发商务贸易软件终端,专业教师应为学生们提供典型案例,注重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商务贸易软件等平台,实时了解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跨境电商贸易具体流程,从而通过专业学习真正顺应“互联网+”环境下跨境电商商务英语行业需求。
结束语
要突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势必要进行改革,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我国电子商务从超高速增长期进入到相对稳定的发展期,但跨境电子商务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态势。近几年由政府搭建的政企校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也越来越多,借此契机企业导师制合作从深度和广度都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校企合作中,校方和企业需合理协调利益机制和合作方案,使各方需求都能得到一定的满足,才能使校企合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真正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和导师们的多赢。
参考文献
[1]王志平.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20 (30):69-73.
[2]王立非,崔璨.落实《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推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J].外语界,2020(03):5-11.
[3]史以一.新时代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3):80-84.
[4]程达军,周俊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与升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39-44.
[5]郑勇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跨境电商[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7):53-57.
关键词:转型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企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
引言
202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高校教师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专业素养扎实、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
一、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市场服务与课程内容的不足
应用型人才是有别于学术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其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然而在商务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却一味追求科研与课题,导致课程的应用性、实用性不足,难以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联系。而在课程设置上,却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问题,由于实践教学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并将其高效地应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但课程内容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课程重点不够突出,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服务市场、服务社会的能力不足。
(二)英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教育基础设施对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跨境电商商务英语课程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并且还需要实践基地、课堂教育工具于教育平台建设等硬件支撑。现如今,部分学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软件与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部分学校在课堂教育中仍过度依赖黑板和粉笔这一组合,并未过多应用信息技术。与此同时,学校在网络贸易模拟平台开发方面上处在探索阶段,并未面向学生们提供优质的实践学习平台。另外,有些商务英语教师虽具备丰厚的英语专业理论,也拥有及较强教育能力,但是在商务英语教学方面仍有待提升,导致其难以把英语与商务贸易领域知识充分融合。
(三)社会资源的参与力度有限
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实践和课内实践为主,然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域下,实践教学应以“校企合作”为导向,充分发挥校企联动的功能和作用,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及商务英语专业的诉求。然而在社会资源参与层面上,由于企业与学校存在不同的利益导向,致使资源供给与整合力度出现明显的阻碍。譬如企业难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实习机会,不能将学生置于重要的商务谈判、商务合作及商务交流等场合中,而企业专家或人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过程中,还受到企业原有规章制度的限制,在知识传授、经验传递及能力培养上的贡献率相对不足。此外,在校企合作目标与诉求上,两者存在各自为营的问题,即企业极力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院校却注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全面传授与培养,进而导致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出现相互脱节的现实问题。
二、建议
(一)采用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首先校方应给每位企业导师指定一位校内导师,由校内导师协助企业导师先进行学习者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企业导师制不单单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是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合作。加强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导师开展教学工作,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有效促进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和跟踪指导。同时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开展深度合作,如教学资源共享,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教材共建等充分发挥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方的优势。
(二)依据《商英国标》,制定《商英校标》
《商英国标》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做了全方位的系统设计,包括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教师队伍等决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方面。王立非[3]认为,《商英国标》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导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和保证。鉴于《商英国标》的权威性和全面性,BRI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改革必须要以其为改革依据和参照,要确保改革不偏离路线和方向,地方高校同样需要参照《商英国标》对各自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当然,这并非要求所有改革都需要与其完全一样,而是以《商英国标》为蓝本,依据自身人才培养的软硬件条件,结合地方特色和需求进行改革,以培养有自己高校特色的商务英语人才。如果完全依照《商英国标》进行改革,不仅不少高校难以达到相关要求,即使能达到要求,最终培养的人才可能会因为没有特色而使改革目的大打折扣,也可能会使部分课程因为师资不达标而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三)合作可更深、更广
1)除了在课程教学和学生实习就业方面的合作,还可以灵活开展课外活动,如邀请企业中高层开讲座,定期组织线上线下论坛、企业参观等,培养学生的商务意识,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2)在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方面,企业导师可给出一些专业指导意见以及开题可行性分析,提高学生的发现现实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实习实践环节,合理安排时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帮助学生实现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課下,让学生领会企业人的要求,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4)在就业创业方面,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对学生给予引导和扶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
(四)基于就业发展观完善教育设施建设
“互联网+”环境下,学校展开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育工作,必须对接行业现实需求,在学科教育硬件、软件设施建设层面贯彻就业发展观,增加对于跨境电商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力度。一方面,重视多媒体设施完善,包括多媒体语音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从而塑造宽阔的教育空间。另一方面,在软件层面积极研发商务贸易软件终端,专业教师应为学生们提供典型案例,注重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的培育,引导学生主动应用商务贸易软件等平台,实时了解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跨境电商贸易具体流程,从而通过专业学习真正顺应“互联网+”环境下跨境电商商务英语行业需求。
结束语
要突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势必要进行改革,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我国电子商务从超高速增长期进入到相对稳定的发展期,但跨境电子商务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态势。近几年由政府搭建的政企校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也越来越多,借此契机企业导师制合作从深度和广度都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校企合作中,校方和企业需合理协调利益机制和合作方案,使各方需求都能得到一定的满足,才能使校企合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真正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和导师们的多赢。
参考文献
[1]王志平.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20 (30):69-73.
[2]王立非,崔璨.落实《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推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J].外语界,2020(03):5-11.
[3]史以一.新时代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03):80-84.
[4]程达军,周俊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与升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39-44.
[5]郑勇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跨境电商[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7):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