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u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喜欢福建的榕树,山坡上、马路边、寺庙里、村口旁,它虬枝盘旋,根深沉地扎进大地,守护着八方百姓,成了乡土的象征。省会福州的别称就叫“榕城”,省树就是榕树。榕树作为福建人精神的体现,作为福建地域特性得到了肯定。
  冬日暖阳下,我又一次走进泉州西街的开元寺,它建于唐朝初年。拜庭的广场上,站立着几棵大榕树,它们历经风雨沧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其中有一棵超过800年,是我见过的最年长的榕树,它伸出无数枝丫,树冠延伸几十平方米,树梢直冲云霄,网状的根系盘根错节,树丫千姿百态,悬垂的气根,直入地下。树根老态龙钟,树叶却是生机勃勃。站在它的面前,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爹爹,你怎么不会说我们金华话呢?”一个女孩好奇地发问。
  “哦,小囡,我不是这里人啊。”
  “那你从哪里来啊?”
  “我从福建惠安来呀。”
  “福建在哪里啊?”
  “离这里很远很远的。”
  小囡就是小时候的我,对话的地点是浙江金华。那时我还没有上小学,在我眼里世界很小,小到我的眼里只有我出生的那座城市,但和父亲的对话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当年的父亲还很年轻,刚好四十出头,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眼神带着一点点忧伤和淡淡的思念。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喜欢吃海鲜,他的家乡在海边,那里盛产海鳗、海蛎、海螺、海蚌、海蟹,他说家乡的小螃蟹煮成咸稀饭特别鲜美,海边滩涂上的跳跳鱼加上卤水豆腐煮成汤,那叫一个美味。金华不靠海,有大江小河,江河里的鲢鱼、草鱼、泥鳅、黄鳝、田螺、河岘也是他的最爱。
  从小,我们听着父亲一口地瓜腔的普通话长大,直到现在,他能听懂我们说的金华话,但他不会说。他曾耐心地教过我们闽南话,可惜我们到现在只记得“玩耍”两字,因为发音听起来像“剃头”,所以记住了。
  父亲渐渐老了,年轻时他像一头猛虎,浑身都是劲,走路一阵风,现在似一只病猫,腿脚不灵便,听力一下降,也不爱言语了。我心里真后悔,我嫁到泉州快30年了,没有好好学会闽南话,如果我回金华能和他说说家乡话,他会多么开心啊!学不会老家话,我只有和父亲承诺,以后每年的清明,我会去惠安县辋川镇的莲花山上给爷爷扫墓的。父亲的年纪已无法让他远行,我的话让他感到欣慰,他呵呵憨笑着,笑容像盛开的老菊花:“好,好!”
  我住泉州市区,经常要去惠安县城办事情,车子经过惠安一中的校门,总要留恋地看两眼。父亲希望子女有出息,当年,我在金华高考落榜,他想起他的同学在惠安一中教书,学校教学质量很好,高考录取率极高,千里迢迢送我来这里补习。每次走在父亲故乡县城的滨溪路,我总觉得父亲在前面健步如飞,我在后面小跑紧跟。
  86岁的父亲,因为三年前的一次小中风,口齿已不太流利。今年春节,他一字一句和老妈说,他还想再回一趟福建老家。看到哥哥发在家庭微信群里的留言,我们兄弟姐妹你一言我一语,“老爹年龄太大了,腿脚又不好,路上出意外咋办?”“我觉得应该满足老爹的愿望,给他准备一张轮椅,我们兄弟一起陪他来!”我忍不住鼻子一酸,眼角湿润。唉,当年过半百,我才开始理解故乡在父亲心里的位置。故乡,像母亲给予孩子生命那般,一景一幕都融入了血脉,只看一眼,便会生出别样的感觉。父亲的情感应该也是这样吧。
  不由自主地,我想起了新疆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历史……东归壮举震撼人心,出发时约20万人,归国时只剩10万人左右,清朝乾隆皇帝接纳了经历千山万水归来的子民。土尔扈特人在历史上镌刻下一首可歌可泣的东归之歌。
  苏武牧羊的故事,读来也让人心潮澎湃。他历尽艰辛,居留匈奴19年持节不屈,节操让人敬仰。对故土的思念,不分民族,它跨越了时代。人和树木多么相似啊!古榕根基宏大,无论看上去有多远,地下的树根仍盘结交错在一起。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们每个人心底都藏着一份乡愁,与来时有关,与故乡有关。根系深埋的土壤,那是我们的故乡。
  我的父亲18岁离开故乡福建从军,退伍后在浙江安家;我24歲离开浙江家乡,结婚后在福建扎根;我的儿子20岁离开福建去美国留学,我曾问他:“儿子,你要留在美国吗?”“不,我不移民,我要回国的。”5年后他终于完成学业,归心似箭,回到了中国的家。
  泉州是著名侨乡,一代代的人们为生活,下南洋,赴欧美,海外侨亲事业有成回到祖籍地,办工厂修公路,捐学校建医院。普通华侨也不忘告诉子孙,他们的祖先从何处来。只因他们忘不了故乡村边的那棵榕树。
  对祖先的寻找,无关种族,它跨越了国界。
  榕荫如盖,参天蔽日,阳光透过树枝照在我的脸上,我抬头仰望,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无限的辽阔、深邃。榕树的根延伸、粗壮;叶舒展、碧绿,这一切都是生命的延续。
  榕树在我们浙江是长不活的,就像香蕉,在闽东南长得很好,在浙江的土地里,侥幸在寒冬里不死亡,也只能结几根如三岁小孩手指头粗细的果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何尝不是如此呢?
  种子一旦撒落到哪儿,它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我们把水和养分浇在根上,根深蒂固,才能硕果累累。游子对故乡的感情,好像绿叶对根的情谊。我是故乡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故乡的土地,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从弋阳回来以后,我翻看照片。在众多的照片中,一张女孩的照片突然跳入我的眼帘。照片中,女孩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一下将我带回了弋阳,带回了东港村。  那天,弯弯曲曲的巷道里,有许多看热闹的村民。他们在门前的台阶上,或坐或立,或漫不经心说着话,似乎是无意围观,又似乎是有意欢迎。当我们来到村子中间的古戏台时,村民们正欢聚在广场上,打年糕,做流水席……  戏台是典型的南方古戏台,飞檐翘角,造型别致。戏台上,
期刊
去弋阳的路上就想:弋字难写。一横之后,一个斜钩往右边斜过去,剩下就右上角那一点了。点上那一点之后,总觉得事情还没完,还缺点什么。缺什么呢?不用说你也知道:下面太空,尤其是左下方。假如那是一个十字,一根杆子插到底,四面八方平均分配,倒也没什么。仅有的那一画偏到右边去了,拿什么来把这边填上呢?实在没什么,也该弄条裙子裤子什么的,看着像是有什么的样子,可是没有。  到弋阳,开始注意街头的招牌,看他们怎么
期刊
6月10日下午,我们来到江西省弋阳县曹溪镇东港村采风,吃完年糕,当地的领导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农家小院。  小院一尘不染,一位老太太一边摆椅子,一边笑意盈盈地招呼我们坐下,她俨然像是我们的奶奶。焦黑的面孔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始终挂着温和慈祥的笑容。她个子虽然不高,但声音却如同洪钟一样。几十个人坐在院子里一点都不感到拥挤,人们惬意地在院子里纳着凉或者随意走动。这时我的耳膜被一阵阵的呼声惊扰,禁不住诱惑,
期刊
人说远亲不如近邻。浙江与江西毗邻,仅隔一带山脉,人文相亲、地域相连、渊源深厚,两地人一见如故,胜如亲人。  那天,从杭州乘坐来弋阳的高铁,一出站台,面前如春风漾来一面接站的字牌。好生感动啊,原先存有的一丝丝陌生的担忧,顷刻间化为了浓浓的亲情。弋阳县文广新局一下子来了三位接站的同志,其中还有局领导。我的爱人说,她从来也没有遇到过像弋阳这样热情周到的服务,连女同胞还抢着帮拎沉甸甸的行李箱。  一  龟
期刊
在风和日丽的六月,我在江西弋阳观看了弋阳腔传统戏《珍珠记》。  弋阳腔,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通称为高腔,被誉为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首、高腔戏曲的鼻祖。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清李调元《剧话》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它产生于宋元,盛于明清。在南宋末年,由浙江的南戏传入弋阳,经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及地域民俗的融合,“辗转改益”更滋生出了一种全新的地方腔调,即“弋阳腔”。它对京剧
期刊
弋阳像个淳厚而热情的小伙子,从头到脚都让人快乐。  刚步入曹溪镇东港村村口,一股淳朴的乡风扑面而来,知道我们作家要来作客,全村男女老少几百号人自发列队欢迎,拍掌问好。  东港村是曹溪镇一个古老而又淳朴的村子,人口三千多,全是汪姓。这里,风景秀丽,天蓝水清,一条小溪沿着村前宽阔的马路潺潺流淌,溪边林木青翠,溪水清澈,溪中水草清晰可见,偶见些许小鱼逆水而游……这情景突然令我想起小时候我家屋子后边长满水
期刊
2018年6月8日,下午,各地作家陆续来到江西弋阳。晚饭时,黄老师对每一道菜都赞不绝口,叫我们多吃。特别是地方风味年糕,入口不腻,很有嚼劲儿。我也贪嘴,吃了个撑。  晚饭后回到酒店,不久肚子就隐隐作痛。我吃了几粒自带的腹可安就躺在床上,以为是一般的水土不服,很快就会好的。哪知道到了九点,疼痛还是没有减轻,又起来吐了一遭,喝了一杯开水继续躺。但疼痛依然难忍,如潮水般漫过全身,冷汗冒了一身。根据以往的
期刊
一  红彤彤的弋阳,呈现在世人眼前的,首先是红彤彤的龟峰。在遍地都是红壤的弋阳县,其南部,滚滚西流的信江边上,耸立着一簇簇不算太高的峰林。每座峰峦都是红色的,有些山峦经年累月风侵雨蚀,表层氧化变成了黑色,就像一位美丽的女子轻笼着一帘薄薄的面纱。有些山峦的表层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堆积了一层浅浅的土壤,上面长出一些灌木,有马尾松、山茶树之类的硬质树木,也有山楂、刺莓、荆棘和杂草,这让山峦增添了不少生气,
期刊
与龟峰相遇,爱上它,只在一刹那。  龟峰的岩土很特别,红彤彤的一片。导游告诉我们,江西弋阳山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它们或赤或黄,或丹或朱,如霞似锦。第一次看到这种地貌,对于生活在海边、看惯黄土地的我们,很有点儿吃惊。那绿树映着红岩,鲜亮耀眼,一点儿也不俗艳,反而有一种喜气和谐的美。俗话说“红配绿看不足”,意思是红与绿搭配是看不厌的。就像新过门的小媳妇,红袄绿裤,水葱似的明艳动人,哪有看够的道理?  
期刊
一次次回老家,一次次令我揪心。村里的人愈来愈少,那整日围着村人转悠的家畜、家禽乃至猫狗也稀稀落落,有的几近绝迹。村子里异常寂静,一片荒凉,大有“人去楼空”之感。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一尊石磨前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端详着,往事犹如决堤的洪水顷刻间漫过我的心头。  上世纪80年代前,对于偏远落后的我的家乡来讲,电,这个现代文明还是个天方夜谭,更是个未知数。照明用的是煤油灯,耕地依靠的是老黄牛,碾米磨面只能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