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5岁涛涛有一对大大的招风耳,长得较胖,运动能力差。幼儿园里的不少小朋友嘲笑他。家长告诉他“要得到小朋友的喜欢,就要分享,要把你喜欢的东西给别人;要会来事儿,说让别人爱听的话!”
但这并没让涛涛因此快乐。他非常心疼地分享自己的零食,应付差事般地去赞美别人,小朋友们却不跟他玩,认为他的分享和赞美是“装出来”的……渐渐地,涛涛成了一个敏感、爱哭、动不动就告状的孩子。如果别人用异样眼光看他一眼,或者随便说一句无关的话,他都觉得人家在说他坏话,并因此而感到沮丧。
涛涛的经历,就是一个“减法式的分享”的例子。
“减法式的分享”建立在“礼尚往来”“我想更受欢迎”“如果我不这样,别人会不喜欢”等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单向付出、一种出于礼貌不得不做的责任感。孩子在这种教育下,或是像涛涛一样在社交中越来越别扭;或是变得左右逢源、礼貌懂事,但过早成人化、拘谨客套。
相反,“加法式的分享”建立在更广博、更温情的“多赢”之上。“加法式的分享”,不仅是分享物质的东西,更是父母在教幼儿分享对别人的欣赏、分享赞美鼓励的话语、分享好心情、分享新学会的知识与有趣的事情!让我们来看一个积极的例子。
案例
小宝的爸爸在单位是管理者,颇具同理心的他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习惯看着对方的眼睛,不断回应点头说:“是这样啊。”
爸爸告诉小宝:“我们要跟别人分享‘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呢?就是让别人感觉到你喜欢他(她)、你会认真听他(她)说话。”
小宝受爸爸影响,跟人沟通时会认真地听、不断回应说:“这样啊。”这招让他很受欢迎。很多独生子女是“表演控”和“小话痨”,喜欢会聆听的朋友。即使孤僻寡言的孩子,小宝也能让人家感到受关注、很舒服。
小宝从分享“同理心”上,感受到自己更加受欢迎,因此他更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用品,成为一个快乐的、有好多朋友的孩子。
可见,在“加法式的分享”中,给予和接受的双方,没有回报的压力,因此会增强自信感,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分享,帮助幼儿建立被接纳、受欢迎、具有团结并影响小伙伴的领导力。
很多家长要孩子“分享”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只顾及自己的面子。事实上,孩子就算因为屈服于大人而分享,内心却受到伤害。他在今后的同龄人社交中会不自信,常常要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不会受同龄人尊重与喜爱,因为孩子的世界跟成人一样,懂得坚持自己、相信自己、不因“害怕谁”或“讨好谁”而压抑、委屈自己的孩子,懂得持守应有的底线和个性,所以自然而然地拥有“好人缘”。
案例
小马性格温柔,有点内向。为了不让他成为“受气包”和“老好人”,父母在教他同理心待人接物时,鼓励他坚持自己、相信自己、不迎合讨好任何老师和小伙伴。
父母告诉他:“如果你舍不得,不愿意分享,那我们尊重你。如果你想分享,要快快乐乐的,而不是为了讨好小朋友才去做!”
家长教小马“相信自己”的勇气、自信和原则。遇到矛盾时,小马会说:“模型很难,但我相信能搭好!”“没关系,我相信某某还会成为你好朋友的!”“我相信这件事你错了,你要道歉!”……小马既能彬彬有礼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达同理心,也懂得持守应有的底线和个性,这是他高情商的标志。
小马家长对孩子社交力的培养,是一种典型的“加法式分享”。“教孩子与小伙伴相处”与“教孩子成为他(她)自己”并不冲突。应是孩子自我发现、自我体认、与他人的界限与需求互动的过程。家长应该悄悄观察、暗暗思索,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切不可越俎代庖、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
案例
曾有一位家长为女儿的“小气自私”而寻求老师的帮助。
老师建议他先撕去成人世界的社交标签,赋予孩子“可以分享,也可以不分享”的自由。即使女儿不分享,也理解并且鼓励她,告诉她与人相处时“可以空着手,但不能空着心”。老师建议:当别人向他女儿表示慷慨和赞美时,引导她去重视对方的快乐,而不是行为。同时,建议家长带着她留意身边人“细微的需要”。比如:
邻居家的地板松动了,让女儿拿去一管自家用的胶水;朋友要出行,让女儿送一顶帽子;旅游时给小邻居带个小礼物;进电梯时跟保洁阿姨聊几句……这些留心去做的小事不用女儿分享自己最心爱的“玩具、零食、手工绘画作品”,所以她很愿意做。
做着做着,孩子的心就被打开,变得宽厚温润,自然而然愿与小朋友分享,更加受欢迎。
这种建立在共赢思维基础上的“加法式的社交教育”,潜移默化地教孩子坚持自我,并且自然主动地观察周遭人的需求,关注他人的言行喜好,逐步掌握发现美、表达爱的能力。
孩子在体尝共赢快乐的过程中,挖掘了潜能,发挥了创造力,培养了反观内省的感受力和良好的共情力。
5岁涛涛有一对大大的招风耳,长得较胖,运动能力差。幼儿园里的不少小朋友嘲笑他。家长告诉他“要得到小朋友的喜欢,就要分享,要把你喜欢的东西给别人;要会来事儿,说让别人爱听的话!”
但这并没让涛涛因此快乐。他非常心疼地分享自己的零食,应付差事般地去赞美别人,小朋友们却不跟他玩,认为他的分享和赞美是“装出来”的……渐渐地,涛涛成了一个敏感、爱哭、动不动就告状的孩子。如果别人用异样眼光看他一眼,或者随便说一句无关的话,他都觉得人家在说他坏话,并因此而感到沮丧。
涛涛的经历,就是一个“减法式的分享”的例子。
“减法式的分享”建立在“礼尚往来”“我想更受欢迎”“如果我不这样,别人会不喜欢”等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单向付出、一种出于礼貌不得不做的责任感。孩子在这种教育下,或是像涛涛一样在社交中越来越别扭;或是变得左右逢源、礼貌懂事,但过早成人化、拘谨客套。
相反,“加法式的分享”建立在更广博、更温情的“多赢”之上。“加法式的分享”,不仅是分享物质的东西,更是父母在教幼儿分享对别人的欣赏、分享赞美鼓励的话语、分享好心情、分享新学会的知识与有趣的事情!让我们来看一个积极的例子。
案例
小宝的爸爸在单位是管理者,颇具同理心的他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习惯看着对方的眼睛,不断回应点头说:“是这样啊。”
爸爸告诉小宝:“我们要跟别人分享‘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呢?就是让别人感觉到你喜欢他(她)、你会认真听他(她)说话。”
小宝受爸爸影响,跟人沟通时会认真地听、不断回应说:“这样啊。”这招让他很受欢迎。很多独生子女是“表演控”和“小话痨”,喜欢会聆听的朋友。即使孤僻寡言的孩子,小宝也能让人家感到受关注、很舒服。
小宝从分享“同理心”上,感受到自己更加受欢迎,因此他更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用品,成为一个快乐的、有好多朋友的孩子。
可见,在“加法式的分享”中,给予和接受的双方,没有回报的压力,因此会增强自信感,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分享,帮助幼儿建立被接纳、受欢迎、具有团结并影响小伙伴的领导力。
很多家长要孩子“分享”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只顾及自己的面子。事实上,孩子就算因为屈服于大人而分享,内心却受到伤害。他在今后的同龄人社交中会不自信,常常要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不会受同龄人尊重与喜爱,因为孩子的世界跟成人一样,懂得坚持自己、相信自己、不因“害怕谁”或“讨好谁”而压抑、委屈自己的孩子,懂得持守应有的底线和个性,所以自然而然地拥有“好人缘”。
案例
小马性格温柔,有点内向。为了不让他成为“受气包”和“老好人”,父母在教他同理心待人接物时,鼓励他坚持自己、相信自己、不迎合讨好任何老师和小伙伴。
父母告诉他:“如果你舍不得,不愿意分享,那我们尊重你。如果你想分享,要快快乐乐的,而不是为了讨好小朋友才去做!”
家长教小马“相信自己”的勇气、自信和原则。遇到矛盾时,小马会说:“模型很难,但我相信能搭好!”“没关系,我相信某某还会成为你好朋友的!”“我相信这件事你错了,你要道歉!”……小马既能彬彬有礼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达同理心,也懂得持守应有的底线和个性,这是他高情商的标志。
小马家长对孩子社交力的培养,是一种典型的“加法式分享”。“教孩子与小伙伴相处”与“教孩子成为他(她)自己”并不冲突。应是孩子自我发现、自我体认、与他人的界限与需求互动的过程。家长应该悄悄观察、暗暗思索,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切不可越俎代庖、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
案例
曾有一位家长为女儿的“小气自私”而寻求老师的帮助。
老师建议他先撕去成人世界的社交标签,赋予孩子“可以分享,也可以不分享”的自由。即使女儿不分享,也理解并且鼓励她,告诉她与人相处时“可以空着手,但不能空着心”。老师建议:当别人向他女儿表示慷慨和赞美时,引导她去重视对方的快乐,而不是行为。同时,建议家长带着她留意身边人“细微的需要”。比如:
邻居家的地板松动了,让女儿拿去一管自家用的胶水;朋友要出行,让女儿送一顶帽子;旅游时给小邻居带个小礼物;进电梯时跟保洁阿姨聊几句……这些留心去做的小事不用女儿分享自己最心爱的“玩具、零食、手工绘画作品”,所以她很愿意做。
做着做着,孩子的心就被打开,变得宽厚温润,自然而然愿与小朋友分享,更加受欢迎。
这种建立在共赢思维基础上的“加法式的社交教育”,潜移默化地教孩子坚持自我,并且自然主动地观察周遭人的需求,关注他人的言行喜好,逐步掌握发现美、表达爱的能力。
孩子在体尝共赢快乐的过程中,挖掘了潜能,发挥了创造力,培养了反观内省的感受力和良好的共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