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上好课,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因素是教师备好课,正好比感人的话剧首先要有感人的剧本,动听的演唱首先要有动听的词曲。优秀的课堂教学,需要充分的备课,教师没有备好课是不应该不负责地走上讲台的,正如严肃而负责的演员不愿接受质量低劣的剧本去演出一样。但目前有部分教师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常听到一些关于备课的错误言论,有属缺乏教学经验的,有属忘却职业责任的,总而言之,都是错误的。教育现代化中包含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其实质是“怎么教”和“怎么学”,这两者都与教师课前的准备有密切关系。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语文备课从内容上大体可划分为两大类:
一是广义备课。它泛指一切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准备活动,甚至包括教师平常阅读语文教学理论著作、各类语文报刊杂志、观看电视节目等活动,这是一种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补充专业知识的过程。
一为狭义备课。具体可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它专指语文教师为完成本学期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所做的一系列準备活动,如,熟悉教学大纲、钻研语文教材、编写教学计划或教案、选用或制作教具、了解学生情况等活动。这是一个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对教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进行科学取舍、优化组合的过程。
一、备课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师首先应认识到备课是一门艺术,如果说具有丰富感染力的表演离不开幕后台下的编导艺术,那么,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也离不开精湛的备课艺术。教师备课是创造性活动,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那么,备课究竟要准备哪些内容呢?
1.备教学内容。尽管目前有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师用书及音像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要对以上教学内容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即可。教师还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条件,进行科学选择,优化组合,按照主次进行程序安排,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地进行调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备学生。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学生在改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和原有知识特点,努力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这就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使教师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3.备自己。备自己有三层含义:(1)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使自身的教学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特长不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有的教师擅长利用简笔画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教师计算机功底深厚可以自己设计软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这样,可扬长避短,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3)教师备课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要随机应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及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努力使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做到有机结合,和谐搭配。
二、备课艺术包括创新、求美、独特和科学等方面的特性
1.创新性及其要求。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它应是教师追求备课艺术的首要目标,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使自己备的课既能超越自己,又能胜过别人。把教学看作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的一个岗位,机械操作,没有创造热情,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必须对备课的功能与重要性重新认识,只有思想意识转变了,才能使教学变革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吸收各流派的长处,在备课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在充分研究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结构及经验的条件下,打破常规,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教学个性化、风格化和多元化。
2.求美性及其要求。所谓求美性,是指在备课活动中始终要有对“美”的不懈追求。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实现“文道美”的高度统一,包括爱国美、情操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美等,又要求教师追求备课本身的内容美、形式美、环节安排美、一堂课的整体美;既要追求教师的个性风格美,又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按照美的规律得到全面发展。语文新教材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广泛,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性和美育因素。教师备课时,要充分发掘教材内涵,并运用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手法,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美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热情,把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心与心的自然交流、共鸣、撞击,产生一种富有强烈感染力的、鲜明持久的教学艺术美感。
3.灵活性及其要求。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它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布卢姆所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的,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备课其实也是动态延伸的过程,备课是有始无终的: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而在目标达成的实际操作中,对预设的调整、修正,对课堂新情况的随机应变,是备课的继续和提升。“随机应变”就是应对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是在备课中纳入灵活的弹性成分,以课堂学习为基本取向,实现教学过程与效果的最优化。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而且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远比物理空间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因此,教师在预案设计时,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必要的条件。
4.独特性及其要求。备课不能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平时的教案抽查中,经常见到的似乎都是拷贝、克隆的教案,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些备课既没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更没有一丝一毫个性的张扬。只有在带有极强功利性的教师备课评比中,才能见到为数不多渗透新理念、体现新设计、包含新思路的好教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教师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害怕标新立异的备课在检查时通不过,还是目前尚未形成教师备课创新的奖励机制,教师缺乏动力?
一是广义备课。它泛指一切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准备活动,甚至包括教师平常阅读语文教学理论著作、各类语文报刊杂志、观看电视节目等活动,这是一种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补充专业知识的过程。
一为狭义备课。具体可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它专指语文教师为完成本学期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所做的一系列準备活动,如,熟悉教学大纲、钻研语文教材、编写教学计划或教案、选用或制作教具、了解学生情况等活动。这是一个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对教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进行科学取舍、优化组合的过程。
一、备课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师首先应认识到备课是一门艺术,如果说具有丰富感染力的表演离不开幕后台下的编导艺术,那么,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也离不开精湛的备课艺术。教师备课是创造性活动,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那么,备课究竟要准备哪些内容呢?
1.备教学内容。尽管目前有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师用书及音像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要对以上教学内容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即可。教师还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条件,进行科学选择,优化组合,按照主次进行程序安排,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地进行调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2.备学生。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学生在改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和原有知识特点,努力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这就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使教师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3.备自己。备自己有三层含义:(1)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使自身的教学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师特长不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有的教师擅长利用简笔画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教师计算机功底深厚可以自己设计软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这样,可扬长避短,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3)教师备课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要随机应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及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努力使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做到有机结合,和谐搭配。
二、备课艺术包括创新、求美、独特和科学等方面的特性
1.创新性及其要求。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它应是教师追求备课艺术的首要目标,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使自己备的课既能超越自己,又能胜过别人。把教学看作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的一个岗位,机械操作,没有创造热情,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必须对备课的功能与重要性重新认识,只有思想意识转变了,才能使教学变革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吸收各流派的长处,在备课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在充分研究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结构及经验的条件下,打破常规,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教学个性化、风格化和多元化。
2.求美性及其要求。所谓求美性,是指在备课活动中始终要有对“美”的不懈追求。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实现“文道美”的高度统一,包括爱国美、情操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美等,又要求教师追求备课本身的内容美、形式美、环节安排美、一堂课的整体美;既要追求教师的个性风格美,又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按照美的规律得到全面发展。语文新教材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广泛,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性和美育因素。教师备课时,要充分发掘教材内涵,并运用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手法,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美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热情,把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心与心的自然交流、共鸣、撞击,产生一种富有强烈感染力的、鲜明持久的教学艺术美感。
3.灵活性及其要求。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它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布卢姆所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的,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备课其实也是动态延伸的过程,备课是有始无终的: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而在目标达成的实际操作中,对预设的调整、修正,对课堂新情况的随机应变,是备课的继续和提升。“随机应变”就是应对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是在备课中纳入灵活的弹性成分,以课堂学习为基本取向,实现教学过程与效果的最优化。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而且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远比物理空间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因此,教师在预案设计时,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必要的条件。
4.独特性及其要求。备课不能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平时的教案抽查中,经常见到的似乎都是拷贝、克隆的教案,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些备课既没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更没有一丝一毫个性的张扬。只有在带有极强功利性的教师备课评比中,才能见到为数不多渗透新理念、体现新设计、包含新思路的好教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教师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害怕标新立异的备课在检查时通不过,还是目前尚未形成教师备课创新的奖励机制,教师缺乏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