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自觉能动的过程。它表现为在意识支配下的学习,具有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内动力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般来说,他们原有的学习需要,引起新的学习动机,这个过程不断发展下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断维持,并不断高涨。实践表明,学生这种自觉能动的学习过程,主要在合作中得以实现的。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觉地探索问题的结果,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提示的方式,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学习需要,使其带着问题学习。二是活动的方式,如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对文字理解产生问题。无论是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学生自学教材发现问题,他们都会产生寻求问题答案的需要。
2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不同,决定了解决问题或理解知识所需的合作方式不同,合作的次数也不同
学生发现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单凭兴趣还不够,还需要意志行动。心理学表明:在意志行动中,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逐渐得到发展,但很不平衡。有的学生以很大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缺乏信心,总想依赖别人的帮助;有的学生想逃避困难,获得现成的答案。后两种是不良意志表现,矫正其是一个渐进过程。它需要同学的帮助,教师的引导,教材的陶冶,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渗透,以及自己的努力等。这就形成了多维互动、多元合作的基础。
一个班级是由几十个学生组成,虽然他们在校时间相同,教材相同,教师相同,但他们智力、遗传、性格、学习态度、家庭状况、身体情形等因素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不相同。进而,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或解决同一个知识方面,必然产生差异:有的学生通过文字形式,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就能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能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还需要“同伴合作”才能完全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尽管经过简单合作,双向合作(同伴合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经过师生合作才能理解知识。
3 同伴合作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在课堂中出现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合作需要的
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产生三种不同的心理反应:一是完全理解,二是部分理解,三
是完全不理解。伴随着这些心理反应相应产生了不同的需习需要:完全理解的学生急于验证自己的答案;部分理解和完全不理解的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由于学生是在课堂里学习,满足他们学习需要的只能是同学和老师。
学生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首先会选择同伴,这是因为:同伴是他们的同龄人,有共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地位平等,比较容易接近,便于发问。二是只有与同伴合作,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情上的共鸣,地位上的平等,人格上的独立。完全理解的学生对自己的答案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只有取得同伴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心。部分理解和完全不理解的学生,更愿意和同伴合作,请求同伴的援助,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可以摆脱“权威”的束缚,避免一些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保留其在老师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同时,这类学生,只有与同伴合作,才能无拘无束,随便提出问题,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可以进行激烈的辩论。他们的学习需要随时随处可以得到满足。
4 师生合作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帮助,教师是规范学生学学习的带路人
在同伴合作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读、议、讲、辩”等,可能会使答案趋于一致;也可能出现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局面;还有的可能对问题不能做充分的解答。只有这时,才会产生对师生合作的期盼。答案趋于一致的同学,希望得到老师的裁决;没有解决问题的同学由于同伴合作失去了解决问题的作用,也只有向老师求救。即使学生答案趋于一致,也需要教师对问题的解答进行评估。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具有定势的特点,可能产生负迁移;又由于同伴合作具有“通流倾向”,可能出现对问题的错误判断,所以,学生的学习必须在老师的点拨下,才能保证其接受知识的正确性;也只有在教师的参与下,才能及时纠正思维的偏差,减少“失误”的次数,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进而加速学习的进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遵循大多数学生的合作规律,也要照顾个别学生的合作需要。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合作”,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素质教育所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觉地探索问题的结果,是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提示的方式,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学习需要,使其带着问题学习。二是活动的方式,如让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对文字理解产生问题。无论是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学生自学教材发现问题,他们都会产生寻求问题答案的需要。
2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不同,决定了解决问题或理解知识所需的合作方式不同,合作的次数也不同
学生发现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单凭兴趣还不够,还需要意志行动。心理学表明:在意志行动中,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逐渐得到发展,但很不平衡。有的学生以很大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的学生在困难面前缺乏信心,总想依赖别人的帮助;有的学生想逃避困难,获得现成的答案。后两种是不良意志表现,矫正其是一个渐进过程。它需要同学的帮助,教师的引导,教材的陶冶,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渗透,以及自己的努力等。这就形成了多维互动、多元合作的基础。
一个班级是由几十个学生组成,虽然他们在校时间相同,教材相同,教师相同,但他们智力、遗传、性格、学习态度、家庭状况、身体情形等因素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不相同。进而,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或解决同一个知识方面,必然产生差异:有的学生通过文字形式,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就能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能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还需要“同伴合作”才能完全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尽管经过简单合作,双向合作(同伴合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经过师生合作才能理解知识。
3 同伴合作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在课堂中出现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合作需要的
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产生三种不同的心理反应:一是完全理解,二是部分理解,三
是完全不理解。伴随着这些心理反应相应产生了不同的需习需要:完全理解的学生急于验证自己的答案;部分理解和完全不理解的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由于学生是在课堂里学习,满足他们学习需要的只能是同学和老师。
学生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首先会选择同伴,这是因为:同伴是他们的同龄人,有共同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地位平等,比较容易接近,便于发问。二是只有与同伴合作,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情上的共鸣,地位上的平等,人格上的独立。完全理解的学生对自己的答案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只有取得同伴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心。部分理解和完全不理解的学生,更愿意和同伴合作,请求同伴的援助,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可以摆脱“权威”的束缚,避免一些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保留其在老师心目中的良好印象。同时,这类学生,只有与同伴合作,才能无拘无束,随便提出问题,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可以进行激烈的辩论。他们的学习需要随时随处可以得到满足。
4 师生合作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帮助,教师是规范学生学学习的带路人
在同伴合作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读、议、讲、辩”等,可能会使答案趋于一致;也可能出现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局面;还有的可能对问题不能做充分的解答。只有这时,才会产生对师生合作的期盼。答案趋于一致的同学,希望得到老师的裁决;没有解决问题的同学由于同伴合作失去了解决问题的作用,也只有向老师求救。即使学生答案趋于一致,也需要教师对问题的解答进行评估。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具有定势的特点,可能产生负迁移;又由于同伴合作具有“通流倾向”,可能出现对问题的错误判断,所以,学生的学习必须在老师的点拨下,才能保证其接受知识的正确性;也只有在教师的参与下,才能及时纠正思维的偏差,减少“失误”的次数,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进而加速学习的进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遵循大多数学生的合作规律,也要照顾个别学生的合作需要。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合作”,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素质教育所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