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有其独特的节奏,韵律与意象,因此,这使得诗歌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翻译界对于诗歌翻译的准则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诗人译诗”,即诗歌应当由诗人来翻译最好。本文拟从诗学角度分析顾子欣和曹明伦The road not taken两译本,通过比较他们在几个主要的诗学元素,包括押韵,节奏和意象上的处理方式,看出他们各自译本的优势和不足,以期对我们今后诗歌翻译有所启发。
【关键词】顾子欣;曹明伦;译本
【作者简介】张德玉,武汉工程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受湖北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鄂教研〔2012〕3号)专项资助。
一、引言
英国一位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泰勒说:“只有诗人才能译诗”。中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卞之琳也提出“以诗译诗”翻译理论,即翻译格律诗应力求用相应的汉语白话格律诗进行翻译。著名文学家及翻译家傅雷先生也曾说过,“不会做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弄得不仅诗意全无,连散文都不像”。因此,在“诗人译诗”这一翻译观的指导下,本文从诗学层面对The road not taken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分析顾子欣和曹明伦两译本在押韵,节奏和意象上各自的特点,以期对我们的诗歌鉴赏以及诗歌翻译有所启发。
二、Robert Frost及The road not taken
The road not taken是由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Lee Frost所写,他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本诗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在中国流传较广的一首。诗歌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当时作者当时面临抉择时的态度。本文分析的是名家顾子欣和曹明伦的译本,这两个译本均已入选中国的语文教科书,在国内广为流传。
三、The road not taken原诗和译本分析
本文以“诗人译诗”为准则,拟在从诗学的要素入手,从押韵、节奏和意象这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看出译文中这些要素的取舍,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1.从诗学角度的原诗分析。The road not taken原诗共四节,每小节均为五行。从诗歌的节奏上来看,诗歌采用抑扬格的形式,每行基本包括四个音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诗歌的韵律上来看,诗歌的韵脚均为ABAAB式,例如第一节,第一,三,四行韵脚均为“d”,第二,五行韵脚均为“th”。同时,本诗还用到压头韵和重复技巧,例如 “as”,“as”,第三行的“was,wanted,wear”等等。全诗共有143个词,以单音节词为主,简洁易读。
在意象选取上,第一节主要用了“traveler”该意象,勾勒出一个在岔路口纠结徘徊的路人形象。第二节和第三节的主要用到“road”该意象,用实际的道路来隐喻人生的道路。作者用“grassy”“ wanted wear”“lay equally in leaves”来极力展现两条道路的荒芜。
2.詩学角度下的顾子欣译本。顾子欣,著名诗人及翻译家,作品有诗集《在异国的星空下》,译作《英国湖畔三诗人选集》等。她的著名译本“未选择的路”最早发表在《外国诗二》,后被收入中学的语文课本。
从韵律上看,顾译文没有按照原文严格的形式,而是取自由体来译,在韵脚上没有沿用原文的韵脚,如译本第一节多压 u 韵,第二节多压 i 韵,第三节多压 an 韵,第四节多压 u 韵。在压头韵这一点上,顾译本也没有过于讲究。关于诗歌的节奏,卞之琳提出“以顿代步”的观点比较值得推崇。汉语中一般是两个字或三个字连在一起作一顿,也有极少数把四个字连在一起作顿。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分析,除去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部分诗句是三顿,顾译本基本上是每行四顿,这恰恰与原文的形式接近。从语言上来看,对于原诗中连接词和时间状语的处理,顾译本更加灵活,语言更简练。
从意象角度来看,顾译本用了“可惜” “久久” “极目望去”再现了第一节中“旅人”该意象面对选择时的纠结。第二节和第三节中顾译本用了“荒草萋萋”“十分幽静”“落叶满地”“未经脚步污染”再现了两条道路的荒芜。
3.诗学角度下的曹明伦译本。曹明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于1986年翻译出版的《弗罗斯特集》是迄今为止国内译介弗氏作品最全的译著。本文所分析译文于2007年编入台湾教育部审定的国民中学《国文》教材第6册。
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来看,曹译文同顾译文一样,取诗歌的自由体来译,无论是压头韵,尾韵上,译文并没有过多讲究。在韵脚上,他采用的是偶通,例如lu和zou。他认为,偶通是一种类韵,不得已而为之的押韵方式,其和谐性减弱,写诗一般不宜多用,但我们是译诗,要依原诗韵式凑韵,这样就有可能读起来不顺口,听起来不悦耳,但是用偶通就比完全不用韵更和谐一点。就诗歌的节奏来看,按照顿的标准,曹译本有三顿,四顿和五顿,其中绝大多数为四顿和五顿。从语言上来看,顾译本更加简练,而曹译本更加通俗。
从意象上来看,曹译本用了“可惜”“久久”“极目眺望”表现了作者面对两条路时内心的纠结,这在选词上跟顾译本非常接近,在第一节第四句中,曹译本为“……转弯……”,相对而言,更加突显出了原文“bent”的意义。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曹用了“荒芜丛生”“人迹罕至”“铺满落叶”“没有被踩踏的痕迹”再现了两条路的荒芜。相比顾译本的“萋萋““诱人”“美丽”,曹译本更加贴近于原文,而顾译本更加注重体会作者的思想,并且将其融汇在译文中。最后一节中,曹所提到的“两条路在树林中分手”与顾译本中的“分出两条路”,意义都表现出来了。但是相比之下,曹的笔风显得俏皮轻快。在诗句点明主旨的最后一句,曹译本为“结果后来一切都截然不同”,而顾为“从而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相比之下,顾直接点明作者的“路”的所指“人生”,而曹译本则保留了原诗的特点,没有讲该意象直接的展示在大家面前。虽然两人用词上存在差异,但是都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目的与写诗的意图。
四、结语
综上,在诗人译诗理论关照下,两译本各有特色。在节奏上,顾译本更加注意顿的运用,使得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而在用韵上,似乎都更加注重意义的表达,没有过多的强调韵律,防止产生“因韵废意”的现象。从意象上来看,曹译本对于意象的表达更加尊重原文的意义表达,而顾译本更加侧重隐含意义的描述。在诗学标准下,我们可以看出译文只能符合部分标准的要求,而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要想成为一名更好的译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同时也需要较好的文字功底,在翻译理论的正确的指引下,我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译文,做出更好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Tytler,A.F.Essays on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1797.
[2]姜春兰.从《西风颂》的译本比较中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J].海外英语,2012,22:195-197.
[3]焦鹏帅,曹明伦.诗歌译者应擅于捕捉原作者的情感——曹明伦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2,06:3-7.
[4]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顾子欣;曹明伦;译本
【作者简介】张德玉,武汉工程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受湖北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鄂教研〔2012〕3号)专项资助。
一、引言
英国一位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泰勒说:“只有诗人才能译诗”。中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卞之琳也提出“以诗译诗”翻译理论,即翻译格律诗应力求用相应的汉语白话格律诗进行翻译。著名文学家及翻译家傅雷先生也曾说过,“不会做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弄得不仅诗意全无,连散文都不像”。因此,在“诗人译诗”这一翻译观的指导下,本文从诗学层面对The road not taken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分析顾子欣和曹明伦两译本在押韵,节奏和意象上各自的特点,以期对我们的诗歌鉴赏以及诗歌翻译有所启发。
二、Robert Frost及The road not taken
The road not taken是由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Lee Frost所写,他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本诗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在中国流传较广的一首。诗歌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了当时作者当时面临抉择时的态度。本文分析的是名家顾子欣和曹明伦的译本,这两个译本均已入选中国的语文教科书,在国内广为流传。
三、The road not taken原诗和译本分析
本文以“诗人译诗”为准则,拟在从诗学的要素入手,从押韵、节奏和意象这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看出译文中这些要素的取舍,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1.从诗学角度的原诗分析。The road not taken原诗共四节,每小节均为五行。从诗歌的节奏上来看,诗歌采用抑扬格的形式,每行基本包括四个音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诗歌的韵律上来看,诗歌的韵脚均为ABAAB式,例如第一节,第一,三,四行韵脚均为“d”,第二,五行韵脚均为“th”。同时,本诗还用到压头韵和重复技巧,例如 “as”,“as”,第三行的“was,wanted,wear”等等。全诗共有143个词,以单音节词为主,简洁易读。
在意象选取上,第一节主要用了“traveler”该意象,勾勒出一个在岔路口纠结徘徊的路人形象。第二节和第三节的主要用到“road”该意象,用实际的道路来隐喻人生的道路。作者用“grassy”“ wanted wear”“lay equally in leaves”来极力展现两条道路的荒芜。
2.詩学角度下的顾子欣译本。顾子欣,著名诗人及翻译家,作品有诗集《在异国的星空下》,译作《英国湖畔三诗人选集》等。她的著名译本“未选择的路”最早发表在《外国诗二》,后被收入中学的语文课本。
从韵律上看,顾译文没有按照原文严格的形式,而是取自由体来译,在韵脚上没有沿用原文的韵脚,如译本第一节多压 u 韵,第二节多压 i 韵,第三节多压 an 韵,第四节多压 u 韵。在压头韵这一点上,顾译本也没有过于讲究。关于诗歌的节奏,卞之琳提出“以顿代步”的观点比较值得推崇。汉语中一般是两个字或三个字连在一起作一顿,也有极少数把四个字连在一起作顿。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分析,除去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部分诗句是三顿,顾译本基本上是每行四顿,这恰恰与原文的形式接近。从语言上来看,对于原诗中连接词和时间状语的处理,顾译本更加灵活,语言更简练。
从意象角度来看,顾译本用了“可惜” “久久” “极目望去”再现了第一节中“旅人”该意象面对选择时的纠结。第二节和第三节中顾译本用了“荒草萋萋”“十分幽静”“落叶满地”“未经脚步污染”再现了两条道路的荒芜。
3.诗学角度下的曹明伦译本。曹明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于1986年翻译出版的《弗罗斯特集》是迄今为止国内译介弗氏作品最全的译著。本文所分析译文于2007年编入台湾教育部审定的国民中学《国文》教材第6册。
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来看,曹译文同顾译文一样,取诗歌的自由体来译,无论是压头韵,尾韵上,译文并没有过多讲究。在韵脚上,他采用的是偶通,例如lu和zou。他认为,偶通是一种类韵,不得已而为之的押韵方式,其和谐性减弱,写诗一般不宜多用,但我们是译诗,要依原诗韵式凑韵,这样就有可能读起来不顺口,听起来不悦耳,但是用偶通就比完全不用韵更和谐一点。就诗歌的节奏来看,按照顿的标准,曹译本有三顿,四顿和五顿,其中绝大多数为四顿和五顿。从语言上来看,顾译本更加简练,而曹译本更加通俗。
从意象上来看,曹译本用了“可惜”“久久”“极目眺望”表现了作者面对两条路时内心的纠结,这在选词上跟顾译本非常接近,在第一节第四句中,曹译本为“……转弯……”,相对而言,更加突显出了原文“bent”的意义。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曹用了“荒芜丛生”“人迹罕至”“铺满落叶”“没有被踩踏的痕迹”再现了两条路的荒芜。相比顾译本的“萋萋““诱人”“美丽”,曹译本更加贴近于原文,而顾译本更加注重体会作者的思想,并且将其融汇在译文中。最后一节中,曹所提到的“两条路在树林中分手”与顾译本中的“分出两条路”,意义都表现出来了。但是相比之下,曹的笔风显得俏皮轻快。在诗句点明主旨的最后一句,曹译本为“结果后来一切都截然不同”,而顾为“从而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相比之下,顾直接点明作者的“路”的所指“人生”,而曹译本则保留了原诗的特点,没有讲该意象直接的展示在大家面前。虽然两人用词上存在差异,但是都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目的与写诗的意图。
四、结语
综上,在诗人译诗理论关照下,两译本各有特色。在节奏上,顾译本更加注意顿的运用,使得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而在用韵上,似乎都更加注重意义的表达,没有过多的强调韵律,防止产生“因韵废意”的现象。从意象上来看,曹译本对于意象的表达更加尊重原文的意义表达,而顾译本更加侧重隐含意义的描述。在诗学标准下,我们可以看出译文只能符合部分标准的要求,而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要想成为一名更好的译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同时也需要较好的文字功底,在翻译理论的正确的指引下,我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译文,做出更好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Tytler,A.F.Essays on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1797.
[2]姜春兰.从《西风颂》的译本比较中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J].海外英语,2012,22:195-197.
[3]焦鹏帅,曹明伦.诗歌译者应擅于捕捉原作者的情感——曹明伦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2,06:3-7.
[4]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