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对自身实际经历的反思,论述小学教师做好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过渡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结合亲身教学经验,反复思考与研究,得出一年级新生教育应该注意的方面。从行为习惯的养成、让一年级学生爱上学习、规矩的养成、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家长的重视与配合这五个方面阐述了主题。
关键词: 一年级 过渡教育 教育方法
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甚至是人生的转折点。因此,教师做好这一过渡阶段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学生上过幼儿园,对课内外的一些行为应该有所了解,按理说他们的许多行为不需要老师三番五次的口头约束。我常年带高段的学生,但站在一年级教室里,学生好似根本看不到我,忽略了我的存在。我就纳闷了,我能把高段的学生在半个月内管理得服服帖帖的,怎么就管理不了一年级的学生?
事实恰恰相反,因现在的学生入学年龄比较小,还有未上过学前班的,自制力很差,健忘性更强,松弛度也很大,导致一些学生好的习惯没有养成,反而沾染了一些恶习,到一年级让老师帮他们纠正就更费劲。
后来,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儿歌、童谣非常喜爱,再长再难的儿歌、顺口溜都能记住。于是,我把一些习惯编成了顺口溜。
二、怎样让一年级学生爱上学习
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学习的目的,这样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他们天性爱玩,课堂上就可设计一些游戏环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我讲“东、南、西、北”时,指定一个学生为中心,以指定的学生为中心,让其他学生说出各自所在位置。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会了新知识。何乐而不为?
当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的言行改变不是我们口头上的教育所能达到的,而是要长期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情况也都各不相同。一年级的学生有些自我,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正常来讲,对一年级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少一点责备,但哪个孩子会不出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每一个“惩罚”的方式都要慎之又慎。孩子天生就是无辜的小生命,他们需要从错误中学习,需要指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才能取得适当效果,使学生明白好习惯受用一生。
比如,在多数学生做不到时,奖励少数。奖励任何积极正面的事,注意他们做对了的事。让他们从每件事情中学到教训,而非他们如何破坏事情。孩子需要你从内心鼓励他们表现自己,无论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都永远等待着你的发掘。注意他们的需要,以他们为荣,培养他们的本质,乐意为他们指引人生的路径。你这么做了之后,会很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人生竟能如此繁茂。
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教导正被越来越多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家认同。所谓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严谨的学术杂志还是通俗易懂的育儿心经,都强调从小就给孩子设定界限,甚至呼吁订规矩要从婴儿出生时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规矩迟早是要订的,越早订,所付的代价就越小而收益却越大。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我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订了规矩,制定作业本、练习册的各个批阅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以便老师查作业,每周大查一次,半年基本养成习惯。家长配合督促,效果更好。奖励作业本、练习册写得好的学生,与评选三好学生挂钩,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通过努力才取得成绩。
四、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
1.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2.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3.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4.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学生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求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起到关键作用:这是一年级的一位家长教育心得。
由于家长本身的原因,在默默升入小学后,我依然认为,上课开心最重要,结果导致默默在小学课堂教学规律面前碰了壁。他不仅自己上课不专心,甚至左右说话,干扰其他学生的上课,老师几经纠正,默默依然我行我素,看不到改进的迹象。
当我知道默默由于课堂内容不专心被老师批评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肯定是课堂内容太简单了,孩子都会,所以对于课堂内容没有兴趣。当我带着这样的想法跟老师交流时,经验丰富的老师立即指出我的错误所在,告诉我说,正是因为一年级的知识简单,所以,一年级才有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等到了高年级,随着学习难度加大,根本没有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年级不同,教育的功能、目的不同。我立即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在家长。
这是一年级张逸墨妈妈的教育心得,一年级刚入学时,就像他妈妈所说的一样,孩子上课不听讲,扰乱他人,从不发言,书写也比较乱。由于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与老师配合,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张逸墨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一节课基本能认真听讲,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书写也比较好了。这中间家长起到很大作用。
五、家长配合也很重要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很重要。通过开家长会,你要事先告诉他们需要配合什么;家长要清楚,有些是老师真的教不了的。比如,写字和握笔姿势;叛逆期的冲撞;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孩子细节上的管理;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安全意识;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等等,这些都是老师教不了的。
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家长到了学校或培训机构,交了学费后,就会说:“这孩子我教不了,也管不住,我搞不定了,老师全交给你们了,拜托了。”对此,我只想说,如果单靠老师,那么就真的是耽误孩子了。
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来说,“传道授业解惑”是必需的,“授之以渔”也是基本要求,但“教人做人”才是最终目的。这是我对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更是我毕生的追求。还是我教一年级的所感所悟。
关键词: 一年级 过渡教育 教育方法
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甚至是人生的转折点。因此,教师做好这一过渡阶段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学生上过幼儿园,对课内外的一些行为应该有所了解,按理说他们的许多行为不需要老师三番五次的口头约束。我常年带高段的学生,但站在一年级教室里,学生好似根本看不到我,忽略了我的存在。我就纳闷了,我能把高段的学生在半个月内管理得服服帖帖的,怎么就管理不了一年级的学生?
事实恰恰相反,因现在的学生入学年龄比较小,还有未上过学前班的,自制力很差,健忘性更强,松弛度也很大,导致一些学生好的习惯没有养成,反而沾染了一些恶习,到一年级让老师帮他们纠正就更费劲。
后来,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对儿歌、童谣非常喜爱,再长再难的儿歌、顺口溜都能记住。于是,我把一些习惯编成了顺口溜。
二、怎样让一年级学生爱上学习
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学习的目的,这样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他们天性爱玩,课堂上就可设计一些游戏环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我讲“东、南、西、北”时,指定一个学生为中心,以指定的学生为中心,让其他学生说出各自所在位置。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会了新知识。何乐而不为?
当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的言行改变不是我们口头上的教育所能达到的,而是要长期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情况也都各不相同。一年级的学生有些自我,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正常来讲,对一年级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少一点责备,但哪个孩子会不出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每一个“惩罚”的方式都要慎之又慎。孩子天生就是无辜的小生命,他们需要从错误中学习,需要指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才能取得适当效果,使学生明白好习惯受用一生。
比如,在多数学生做不到时,奖励少数。奖励任何积极正面的事,注意他们做对了的事。让他们从每件事情中学到教训,而非他们如何破坏事情。孩子需要你从内心鼓励他们表现自己,无论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都永远等待着你的发掘。注意他们的需要,以他们为荣,培养他们的本质,乐意为他们指引人生的路径。你这么做了之后,会很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人生竟能如此繁茂。
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教导正被越来越多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家认同。所谓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严谨的学术杂志还是通俗易懂的育儿心经,都强调从小就给孩子设定界限,甚至呼吁订规矩要从婴儿出生时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规矩迟早是要订的,越早订,所付的代价就越小而收益却越大。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我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订了规矩,制定作业本、练习册的各个批阅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以便老师查作业,每周大查一次,半年基本养成习惯。家长配合督促,效果更好。奖励作业本、练习册写得好的学生,与评选三好学生挂钩,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通过努力才取得成绩。
四、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
1.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2.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3.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4.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学生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求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起到关键作用:这是一年级的一位家长教育心得。
由于家长本身的原因,在默默升入小学后,我依然认为,上课开心最重要,结果导致默默在小学课堂教学规律面前碰了壁。他不仅自己上课不专心,甚至左右说话,干扰其他学生的上课,老师几经纠正,默默依然我行我素,看不到改进的迹象。
当我知道默默由于课堂内容不专心被老师批评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肯定是课堂内容太简单了,孩子都会,所以对于课堂内容没有兴趣。当我带着这样的想法跟老师交流时,经验丰富的老师立即指出我的错误所在,告诉我说,正是因为一年级的知识简单,所以,一年级才有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等到了高年级,随着学习难度加大,根本没有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年级不同,教育的功能、目的不同。我立即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在家长。
这是一年级张逸墨妈妈的教育心得,一年级刚入学时,就像他妈妈所说的一样,孩子上课不听讲,扰乱他人,从不发言,书写也比较乱。由于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与老师配合,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张逸墨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一节课基本能认真听讲,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书写也比较好了。这中间家长起到很大作用。
五、家长配合也很重要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很重要。通过开家长会,你要事先告诉他们需要配合什么;家长要清楚,有些是老师真的教不了的。比如,写字和握笔姿势;叛逆期的冲撞;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孩子细节上的管理;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安全意识;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等等,这些都是老师教不了的。
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家长到了学校或培训机构,交了学费后,就会说:“这孩子我教不了,也管不住,我搞不定了,老师全交给你们了,拜托了。”对此,我只想说,如果单靠老师,那么就真的是耽误孩子了。
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来说,“传道授业解惑”是必需的,“授之以渔”也是基本要求,但“教人做人”才是最终目的。这是我对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更是我毕生的追求。还是我教一年级的所感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