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赣州福寿沟和青岛排水系统是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的优秀范例。为了减少现代城市暴雨后涝灾,就必须做好城市排水系统工程。
关键词:赣州福寿沟;青岛排水系统;城市减灾
一、赣州福寿沟
广州、南宁、南昌等许多城市在夏季暴雨来临时都会发生内涝,与此同时,邻近的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也近百毫米,老城却没有问题。赣州三面环水,章、贡两江穿城而过,并在城北汇成赣江。北宋熙宁年间,“都水丞”刘彝出任知州,高规格地规划建设了城区街道。在排水系统建设上,他准确勘察地形,结合城区街道设计了分区排水的地下排水体系。其中两条主要排水系统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为砖石,横截面尺寸很大,深五到六尺,长二到三尺。两条排水系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因而配名福寿沟。
福寿沟的异同为寿沟接收城北的水,东南的水经由福沟排出。福沟开始于南门,经建国路中段、均井巷、攀高铺至八境路,主沟长约11.6公里,集水面积约2.3平方公里;寿沟从新赣南路、大小新开路、西津路到西门,主沟长约1公里,集水面积约0.4平方公里,通过西门口。福寿沟的支沟在主沟完成后也同时配合建成,形成了古代赣州城内沟井网布、秩序井然、有主有次、亦蓄亦排的排水系统。
近年来,由于对水塘的城市生态要素重视不足,加上城市外围区和中心区联系不畅,基础配套设施没能完善,一些单位与居民都不愿离开老城区迁移到新城区。因此,不少单位开始填塘建房。福寿沟抗洪排涝的秘诀就是在周围布满了许多的水塘。经过时间的变迁,这些水塘由1919年记载的84口,已减少到不足10口。有数据显示,总长度12.6公里的福寿沟,如今能探明的长度只有4.5公里。有资料显示,福寿沟系统80%的蓄水池已经不存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楼房覆盖了蓄水池。实际上,除了很多水塘,很多沟渠也消失不见了。在水塘、沟渠减少严重损害福寿沟排水效果的时候,保护福寿沟产生了很大困难。直到目前,福寿沟依旧无法上报申遗。如今的福寿沟,显然没有从前那样的坚不可摧。赣州老城的地下管网正在逐渐被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脚步所吞噬。刘彝修建福寿沟的出发点就是让赣州百姓免受洪水危害,安乐生活。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赣州跟其他城市一样,逐渐变大变高。福寿沟昔日的水塘和沟渠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被填埋、被忽视。
二、青岛排水系统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当时,青岛还是只有两万人的渔村。为了体现殖民东方的勇气,德国对青岛的排水系统进行了高标准的百年级精心规划。到1905年,青岛区铺设的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今天,青岛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干净的城市之一,回溯源头,还得乐赞德国人规划设计的排水系统。
2008年,青岛市政工程改造时曾出土一段水泥管材,是当时德国人建设遗留的排水管道。管道宽为40厘米左右,高为80厘米左右,横断面上宽下窄,呈现鹅蛋形,瓷片被贴在下面较窄的部分。上面宽下面窄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较少了管道磨损受力,使得雨水流量较少时拥有较高的流速,减少了泥沙沉淀和养护压力。设计工序包含贴上瓷片,是为了防腐蚀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工序里面还包含一种被称为“雨水斗”的机关。剖析横截面,“h”型是这种雨水斗的标准形状。雨水进入雨水斗后,左边接纳了沉淀的脏物,右边管道排入了质量较轻的雨水。运用这一手段,杂物清理更加轻松,更加不会阻塞整个排水管道。当年德国人修建青岛排水系统时,从材料到工人都是就地取材,他们使用中国的材料,雇佣中国的劳工,德国人所做的工作只是,制定标准并对整个修建过程精心严格监督。
如今再度按照德国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现代排水管道已经较落后。首先,青岛人口已逾700万,人口密度比起一百年前已经增加数倍。其次,一百年前地下只有一种管线,一百年后的城市有至少7条专业管线分布在街道上。例如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给水管线、电信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等。目前青岛正投资20亿建设全国最长“共同沟”,争取实现50年不开挖。不但可以统一规划与管理排水等各种市政管道,还可以减少市政改建对马路和绿化带的破坏,避免管道在道路里见缝插针的现象。
三、问题与措施
法国文豪雨果在150多年前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句箴言现在仍然发人深省。当暴雨来临时,多数城市都在积极防治内涝,但是,成效始终平平。首先,一年一遇是我国多数城市的最低排水标准,每小时至少排出36毫米的雨量。一年一遇的标准遇到了暴雨完全溃不成军。发达国家大城市中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其次,此前区域城市规划设计对防洪考虑不足,大多数重视交通等地上建设,忽视了具有城市防洪意义的地下建设。第三,经过硬化处理的城市道路阻隔了雨水的下渗,能够调蓄洪水的沟渠、坑塘被占用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内涝的产生。另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耕地这一透水性湿地恶化了蓄水能力。
另一方面,城市建设抢占行洪河道迫使江河洪水位升高,导致排水困难增加内涝风险。填占城市河、湖等水体、洼地,使城市水系缺少调蓄功能。城市化洪水效应加重了内涝。海平面上升将使沿海城市排水困难,造成潮灾的严重威胁。21世纪在我国登陆的台风频率将为现在的2.76倍,更加强烈的风暴潮灾害将由此产生。土地开发忽视防洪排涝工程系统的建设,增加了洪涝风险。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内涝灾害加重。现代化脆弱了城市的防洪承受能力,洪涝灾害增加了由此产生的次生灾害的损失程度。
为此,提出如下现代城市暴雨后涝灾的减灾措施:1. 通过立法严禁侵占和填塞市区行洪江河水道来增强城市规划和管理。2. 坑塘河道具有调蓄暴雨洪水的作用,保护它们具有极大的抗内涝作用。3. 增大城区透水地面,增加城区蓄水容量。日本于1971年颁布了《大规模住宅区开发的调节池技术规范》。这些蓄水有如下类型:多功能洪区;治水绿化区;防灾调蓄池;公园蓄水;操场蓄水;多级蓄水设施;停车场蓄水;楼群空地蓄水;地下室蓄水;地下水库、地下河道和各户蓄水。4. 关注城市防灾系统规划,加强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道路等生命线系统的防水保护。5. 严格监管保护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避免灾害发生时网络崩溃带来的恐慌和迟滞救援。6. 地下市政工程和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应该采取措施抵御水的侵袭。立交系统的下凹部分同样要加强防水体系的建设。7. 进一步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洪涝灾害的防御,不受或不易受洪水袭击的地形是新城建设和城区扩建选址的考虑因素,过去的一律推平的破坏植被、水文环境的土地开发行为应该禁止。8.采取严格控制城区内人工设施和建筑、道路的密度的措施来增加绿地率,从而减缓城镇洪水灾害。铺设城市路面尽量采取新型的透水混凝土。
参考文献:
[1]李旭.统筹兼顾,因势利导:历史治水经验对城市“内涝”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2(04).
[2]张总,夏金瑞.江西赣州通天岩石窟调查[J].文物,1993(02).
[3]罗重谱.城市内涝攸关城市形象[J].重庆社会科学,2011(08).
[4]唐燕.亦喜亦忧福寿沟[EB/OL].http://news.163.com/14/0818/02/A3T7BN3G00014AEE.html,2014-08-18.
[5]徐淼.从传奇穿越到现实——青岛排水系统规划仍需升级[J].中华建设,2013(10).
[6]伊文.赣州、青岛——城市“良心”的样板[J].中国减灾,2011(15).
[7]符仲明.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与世界的差距: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问题[J].新建设:现代物业,2011(08).
[8]金名.多城内涝拷问城市生态建设[J].生态经济,2011(12).
[9]李忠东.往地下看20米——来自江西赣州宋代排水工程福寿沟的启示[J].现代职业安全,2010(09).
[10]吴庆洲.论北京暴雨洪灾与城市防涝[J].中国名城,2012(10).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赣州福寿沟;青岛排水系统;城市减灾
一、赣州福寿沟
广州、南宁、南昌等许多城市在夏季暴雨来临时都会发生内涝,与此同时,邻近的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也近百毫米,老城却没有问题。赣州三面环水,章、贡两江穿城而过,并在城北汇成赣江。北宋熙宁年间,“都水丞”刘彝出任知州,高规格地规划建设了城区街道。在排水系统建设上,他准确勘察地形,结合城区街道设计了分区排水的地下排水体系。其中两条主要排水系统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为砖石,横截面尺寸很大,深五到六尺,长二到三尺。两条排水系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因而配名福寿沟。
福寿沟的异同为寿沟接收城北的水,东南的水经由福沟排出。福沟开始于南门,经建国路中段、均井巷、攀高铺至八境路,主沟长约11.6公里,集水面积约2.3平方公里;寿沟从新赣南路、大小新开路、西津路到西门,主沟长约1公里,集水面积约0.4平方公里,通过西门口。福寿沟的支沟在主沟完成后也同时配合建成,形成了古代赣州城内沟井网布、秩序井然、有主有次、亦蓄亦排的排水系统。
近年来,由于对水塘的城市生态要素重视不足,加上城市外围区和中心区联系不畅,基础配套设施没能完善,一些单位与居民都不愿离开老城区迁移到新城区。因此,不少单位开始填塘建房。福寿沟抗洪排涝的秘诀就是在周围布满了许多的水塘。经过时间的变迁,这些水塘由1919年记载的84口,已减少到不足10口。有数据显示,总长度12.6公里的福寿沟,如今能探明的长度只有4.5公里。有资料显示,福寿沟系统80%的蓄水池已经不存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楼房覆盖了蓄水池。实际上,除了很多水塘,很多沟渠也消失不见了。在水塘、沟渠减少严重损害福寿沟排水效果的时候,保护福寿沟产生了很大困难。直到目前,福寿沟依旧无法上报申遗。如今的福寿沟,显然没有从前那样的坚不可摧。赣州老城的地下管网正在逐渐被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脚步所吞噬。刘彝修建福寿沟的出发点就是让赣州百姓免受洪水危害,安乐生活。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赣州跟其他城市一样,逐渐变大变高。福寿沟昔日的水塘和沟渠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被填埋、被忽视。
二、青岛排水系统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当时,青岛还是只有两万人的渔村。为了体现殖民东方的勇气,德国对青岛的排水系统进行了高标准的百年级精心规划。到1905年,青岛区铺设的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今天,青岛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干净的城市之一,回溯源头,还得乐赞德国人规划设计的排水系统。
2008年,青岛市政工程改造时曾出土一段水泥管材,是当时德国人建设遗留的排水管道。管道宽为40厘米左右,高为80厘米左右,横断面上宽下窄,呈现鹅蛋形,瓷片被贴在下面较窄的部分。上面宽下面窄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较少了管道磨损受力,使得雨水流量较少时拥有较高的流速,减少了泥沙沉淀和养护压力。设计工序包含贴上瓷片,是为了防腐蚀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工序里面还包含一种被称为“雨水斗”的机关。剖析横截面,“h”型是这种雨水斗的标准形状。雨水进入雨水斗后,左边接纳了沉淀的脏物,右边管道排入了质量较轻的雨水。运用这一手段,杂物清理更加轻松,更加不会阻塞整个排水管道。当年德国人修建青岛排水系统时,从材料到工人都是就地取材,他们使用中国的材料,雇佣中国的劳工,德国人所做的工作只是,制定标准并对整个修建过程精心严格监督。
如今再度按照德国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现代排水管道已经较落后。首先,青岛人口已逾700万,人口密度比起一百年前已经增加数倍。其次,一百年前地下只有一种管线,一百年后的城市有至少7条专业管线分布在街道上。例如污水管线、雨水管线、给水管线、电信管线、燃气管线、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等。目前青岛正投资20亿建设全国最长“共同沟”,争取实现50年不开挖。不但可以统一规划与管理排水等各种市政管道,还可以减少市政改建对马路和绿化带的破坏,避免管道在道路里见缝插针的现象。
三、问题与措施
法国文豪雨果在150多年前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句箴言现在仍然发人深省。当暴雨来临时,多数城市都在积极防治内涝,但是,成效始终平平。首先,一年一遇是我国多数城市的最低排水标准,每小时至少排出36毫米的雨量。一年一遇的标准遇到了暴雨完全溃不成军。发达国家大城市中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其次,此前区域城市规划设计对防洪考虑不足,大多数重视交通等地上建设,忽视了具有城市防洪意义的地下建设。第三,经过硬化处理的城市道路阻隔了雨水的下渗,能够调蓄洪水的沟渠、坑塘被占用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内涝的产生。另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耕地这一透水性湿地恶化了蓄水能力。
另一方面,城市建设抢占行洪河道迫使江河洪水位升高,导致排水困难增加内涝风险。填占城市河、湖等水体、洼地,使城市水系缺少调蓄功能。城市化洪水效应加重了内涝。海平面上升将使沿海城市排水困难,造成潮灾的严重威胁。21世纪在我国登陆的台风频率将为现在的2.76倍,更加强烈的风暴潮灾害将由此产生。土地开发忽视防洪排涝工程系统的建设,增加了洪涝风险。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内涝灾害加重。现代化脆弱了城市的防洪承受能力,洪涝灾害增加了由此产生的次生灾害的损失程度。
为此,提出如下现代城市暴雨后涝灾的减灾措施:1. 通过立法严禁侵占和填塞市区行洪江河水道来增强城市规划和管理。2. 坑塘河道具有调蓄暴雨洪水的作用,保护它们具有极大的抗内涝作用。3. 增大城区透水地面,增加城区蓄水容量。日本于1971年颁布了《大规模住宅区开发的调节池技术规范》。这些蓄水有如下类型:多功能洪区;治水绿化区;防灾调蓄池;公园蓄水;操场蓄水;多级蓄水设施;停车场蓄水;楼群空地蓄水;地下室蓄水;地下水库、地下河道和各户蓄水。4. 关注城市防灾系统规划,加强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道路等生命线系统的防水保护。5. 严格监管保护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避免灾害发生时网络崩溃带来的恐慌和迟滞救援。6. 地下市政工程和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应该采取措施抵御水的侵袭。立交系统的下凹部分同样要加强防水体系的建设。7. 进一步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洪涝灾害的防御,不受或不易受洪水袭击的地形是新城建设和城区扩建选址的考虑因素,过去的一律推平的破坏植被、水文环境的土地开发行为应该禁止。8.采取严格控制城区内人工设施和建筑、道路的密度的措施来增加绿地率,从而减缓城镇洪水灾害。铺设城市路面尽量采取新型的透水混凝土。
参考文献:
[1]李旭.统筹兼顾,因势利导:历史治水经验对城市“内涝”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2(04).
[2]张总,夏金瑞.江西赣州通天岩石窟调查[J].文物,1993(02).
[3]罗重谱.城市内涝攸关城市形象[J].重庆社会科学,2011(08).
[4]唐燕.亦喜亦忧福寿沟[EB/OL].http://news.163.com/14/0818/02/A3T7BN3G00014AEE.html,2014-08-18.
[5]徐淼.从传奇穿越到现实——青岛排水系统规划仍需升级[J].中华建设,2013(10).
[6]伊文.赣州、青岛——城市“良心”的样板[J].中国减灾,2011(15).
[7]符仲明.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与世界的差距: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问题[J].新建设:现代物业,2011(08).
[8]金名.多城内涝拷问城市生态建设[J].生态经济,2011(12).
[9]李忠东.往地下看20米——来自江西赣州宋代排水工程福寿沟的启示[J].现代职业安全,2010(09).
[10]吴庆洲.论北京暴雨洪灾与城市防涝[J].中国名城,2012(10).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