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不觉间,进入共青团系统已经8年多时间。从事过许多具体的业务工作,接触过许多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人,有遗憾和困惑,更有喜悦和收获。就像经历一路风景、四时风光,尽管高低不同,但回首望去,都是一片美好。
置身其中,真正走进去
感受风景的,不仅仅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扮演的,是风景“建筑师”和“搬运工”,把不同的要素集合在一起,营造出不同的景象,让青年人驻足停留,欣赏品评,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当然,青年人品评的,不只有风景,更有风景背后的我们。想让他们品出滋味和门道,有所收获,就得换位思考,先把自己转换成他们,或是至少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把折服自己作为吸引他们的前置条件。
2020年底,我和一家本地企业联系,计划面向年内曾受到各级团组织激励褒奖的优秀青年,开展回馈活动。前期接洽很顺利,但在如何让这些青年享受优惠的实现形式上,有些拿捏不准。依托企业现有的技术系统,很难实现;让这些青年人拿着一堆证书和材料,去证明自己的身份,过于繁琐。和几位同事商议,征求部分青年的意见。一位青年朋友很直白地讲,其实不用征求意见,如果你去消费,你会怎么考虑?是不是也想着不用下载APP,不用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不用关注公众号,不用转发朋友圈,用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最好。我们遵循这个原则,经过与企业多次探讨,达到了实现形式的直接化、便捷化,优惠时段也从单次优惠延长到了全年优惠,受到了青年朋友们的肯定和好评。
我们和青年一样,既是工作的亲历者,又是工作成果的受益者。只要让自己回归一名青年的“常态”,把工作做到他们心里并不困难。尽管年龄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深入到青年中,总是很快乐的事情。虽说确保同大部分青年人每次都同步合拍难度颇大,但贴近青年、走进青年的过程,也别有一番“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韵味。
想到了,就做起来
青年人最看重我们的,还是实际的行动。心中纵然想过千万遍,不如从一点点具体有效的工作做起。我们也经常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时候说了就等于做了,做了就等于做好了?工作从开始到结尾,都在脑袋里打转转,再美好的景象,到头来无非就是一枕黄粱。古人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既然想到了,就朝着正确的方向,从毫末和累土做起来,努力起来,前进一点,就会离心中的目标更近一点。
2016年6月,当时我正负责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有一天,接到了一位大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说孩子马上要放暑假,团委能不能组织点青年人的活动,让孩子假期充实一些,不要老宅在家里,除了上网就是打游戏,哪怕到社区帮忙干点活,也能让孩子多接触接触社会,长长见识。放下电话,我想了好久:为什么不把这样的同学组织起来,利用假期让他们到自己家附近的单位去实习和锻炼,为他们增加一点实践经验呢?在经过与同事商讨后,“暑期公益实习生计划”就这样推出来了。受宣传渠道的影响,第一年只有30多个同学参与,但总算有了个开始。2017年,有100多位同学参与。2018年,岗位已经拓展到300多个。2019、2020、2021,从500多人增长到1000多人,数字增长的背后,是大家对于活动的认可。利用假期回家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已经成了许多潍坊籍同学的习惯。
很多时候,许多看起来高大上的概念和方法四处泛滥,似乎有了概念,就有了效果,有了方法,就有了成绩,往往忽视了在想到和得到之间,还差一个努力做到。在正确的道路上,主动去落实,就永远不会落后。我们无意凸显自己,只是能够坚持付出,持续努力,用它们把点点滴滴串联在一起,美好的景象,就会逐步呈现在面前。
有机会,就让更多的人受益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美丽的风景,多一个人欣赏,就多一份美好的心境。有益的工作,多一个人认可,就多一份可靠的支撑。我们所说的青年,既是一个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更是一群群具有相同特质的整体。要把工作的基点定位于鲜活的个体,把最终的成效体现在整体的发展和进步。就像共青团的“团”字,把支持我们工作的人,整合得越来越多,让观望迟疑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我们这项事业就有了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
2020年初,疫情肆虐,如何动员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和许多青年志愿者、公益机构负责人的交流中,大家都感到,我们既要让每一个愿意参与的青年人发挥好作用,更要让大部分的青年人有渠道参与其中。我们以疫情防控需要来决定志愿服务的覆盖范围,设立了网络传播、应急响应、规范捐助、心理咨詢和返乡学子5个版块,通过合理的整体布局,尽快启动工作,让更多不同的人能够有效参与进来,把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动员起来。特别是针对防控一线人员实际需求,在全省率先组建“青年志愿义剪队”,并把这一模式在全市范围推广,各县市区团组织根据自身特点,主动响应、积极行动,为超过4000名一线人员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受到广泛好评。许多发型师朋友对身着防护服、为一线人员理发的情形记忆犹新。
有时候,我们往往专注于“小而精”的活动,把“精细化”与“规模化”对立起来,但“小而精”中提炼出的标准、流程,就是“规模化”的前提,“规模化”中留下的精细操作空间,也是“小而精”的基础。一个青年说我们好,固然很好,我们更希望的是,所有的青年都习惯我们的存在。这也决定了,我们要尽力把工作覆盖到所有的青年,让成果惠及所有青年。
做起来,比写下来还要难一些。也许今天能写下豪言壮语,明天就会被小小的困难所羁绊,但只要紧紧抓住青年,抓住时光,踏实向前,别停下来,总能跨越险阻,在收获风景中,到达心中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