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980年斯德哥尔摩的巴特崇拜

来源 :跨文化对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罗兰·巴特是瑞典理论批评界的解放者,是快乐知识的传播者,是一种知识分子思维方式和表述风格的存在的典范.他的独特的语调,敏锐的、柔和的、毫无挑衅的、严谨而不自负的、勤于解释却从不说教的说话方式,以及那种无法被模仿的声音,征服了瑞典知识界.他未曾建立任何学派,但人们乐于欣赏他的文字,倾听他的思想和分享他的乐趣.80年代之后,他的思想征服力被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学说所取代.
其他文献
跨文化学近期在中国兴起有三个因素:历史因素、时代因素和学者因素.在学者因素中,哲学家汤一介先生提出过一些重要的思想,包括打破民族中心论,提倡文化互视;建立跨文化学的理
现代中国处在历史转型的时期,这种转型,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全责组织社会的转型.全责组织社会的公共权力结构是一体化的,另一种功能组织社会,有三权鼎立的结构,两者之间理解的
期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