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机型号:Canon EOS-1D Mark III 镜头:70mm~20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400° 快门速度:1/1600秒 曝光补偿:-1
焦距:200毫米 测光模式:图案 目标距离:13.8米 曝光程序:光圈级优先
“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宝库。但不幸的是,在我们认识到它的价值的同时,也在失去它。我们既然有能量破坏雨林——地球上生物最重要、最美丽的栖息地,也应该有能力保护它。”
——张元刚
被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和南非的大片野生动物群“轰炸”了许多年,以为整个非洲都是这样——保护区里遍布着野生的狮子、大象、长颈鹿,但在马达加斯加,并非如此。这座幅员辽阔的全球第四大岛,仿佛永远与人类社会的浮躁和万千繁华相隔绝。岛上高达70%的动植物都是世间独有,经过世纪轮回,在孤岛上独自进化。
在马达加斯加被工业化遗忘的世界里,狐猴是大自然孕育的精灵。虽然狐猴看起来像猴子,身手也像猴子一样敏捷,但它们并非猴子,它们属于狐猴科,原猴亚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出现于大约5800万年前的古新世晚期和始新世早期。恐龙时代后期,这种灵长类动物几乎统治了所有的亚热带森林,是真正从史前幸存下来的“活化石”。但随着时间流逝,沧桑巨变,狐猴已成为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最大的濒危动物种群之一,目前只有在马岛人迹罕至的山野丛林中还能找到它的踪影。
要找到狐猴,在原始森林中起码要徒步两个小时,张元刚一行四人在当地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动物向导带路,进入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中探寻狐猴的踪迹。
他们在树影斑驳的原始森林中穿行,看到了“树包树”的奇观,躲过了隐藏在草丛中四五米长的巨蟒,撞见了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变色龙,还欣赏了数不清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狐猴却没有露面的意思。正当张元刚准备放弃希望,把注意力转移到风雨欲来的天气上时,身后突然传来同伴欣喜而压抑的惊呼:“看,狐猴!”每个人都抬起头来。千真万确,一只毛茸茸的家伙高踞在一棵高高的树上,正好奇地打量他们。接着,又有一只,又有一只,一共4只……受到远方来客的打扰,狐猴在树枝间荡来荡去,带来片刻骚动,不一会儿,又隐匿到雨林深处去了。
由于缺乏准备,初见狐猴,张元刚并没有收获理想的作品。的确,在雨林中拍摄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动物们大多非常胆小,它们不会自动现身,总是躲躲闪闪。好在有了向导的帮助,张元刚大致掌握了各种狐猴的领地范围。接下来就要看他的毅力和运气了。“我们在雨林里蹲守拍摄了10天,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渐渐熟悉狐猴的生活习性,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拍到理想的画面。”这幅《金色跳舞狐猴》,是他此行较为满意的作品之一。
照片上的这只金色跳舞狐猴,正侧着身子,张开双臂,翘起尾巴,后腿屈起准备向斜前方弹跳,看上去,就如同电影《马达加斯加》里翩翩起舞的13世狐猴国王朱利安。事实上,这些优美的“舞蹈”动作并不是娱乐之举,狐猴家族通过这种方式在它们的领土中活动,躲避捕食者的袭击并四处觅食。
张元刚说,在狐猴领地等待时所做的拍摄准备中,最困难的就是找到适合的光线。因为雨林的小气候千变万化,方才还是万里晴空,骤然间乌云汇聚,再一转眼便是瓢泼大雨。而即便是晴朗的天气,雨林里遍布的高大树木和层层叠叠的枝叶也遮挡着阳光,为拍摄带来难度。同时,张元刚还有自己的原则:“我喜欢在自然光线下拍照,很少用闪光灯。因为那样很有可能会惊扰到动物们。”于是,他将感光度提高到ISO400°,光圈开大到f/2.8,并减一级曝光补偿。
张元刚喜欢捕捉狐猴的动态和力量感,在他的镜头下,金色跳舞狐猴的姿态呼应了它的名字,非常典型,气势十足。通常野生动物对人类都不那么友好,不会在你的镜头前摆姿势,摄影者处于被动的地位。拍摄的机会稍纵即逝,当镜头和它的眼神相对的一刹那,动物就要做出反应了,留给快门反应的时间只有零点几秒。因此要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规律。掌握规律后,作者便逐渐解除了“被动地位”下的盲目,对狐猴的动向有所预判。
最终,作者选择了这样一处四周较空旷、枝叶较少的树干作为陪体,将其设置在画面右方。当预判成功,金色跳舞狐猴刚好经过这里向斜前方跳跃时,作者利用1/1600秒的高速快门将这个瞬间捕捉了下来。
而且,大光圈下虚化了的背景,更好地突出了拍摄主体。
热拍地
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部,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超过58.5万平方公里。可不管怎么说,它仍然是一座岛屿,岛屿总是有着独特的生物圈,马达加斯加就很典型,大约70%的动植物在地球上唯此处独有:纺锤形的猴面包树,神出鬼没的狐猴,高耸入云的石林,哪怕是最审美疲劳的游客,也会被这些“世外”风光实实在在地震撼,难怪马达加斯加成为了很多摄影师眼中的“天堂”。
光圈:f/2.8 感光度:ISO400° 快门速度:1/1600秒 曝光补偿:-1
焦距:200毫米 测光模式:图案 目标距离:13.8米 曝光程序:光圈级优先
“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宝库。但不幸的是,在我们认识到它的价值的同时,也在失去它。我们既然有能量破坏雨林——地球上生物最重要、最美丽的栖息地,也应该有能力保护它。”
——张元刚
被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和南非的大片野生动物群“轰炸”了许多年,以为整个非洲都是这样——保护区里遍布着野生的狮子、大象、长颈鹿,但在马达加斯加,并非如此。这座幅员辽阔的全球第四大岛,仿佛永远与人类社会的浮躁和万千繁华相隔绝。岛上高达70%的动植物都是世间独有,经过世纪轮回,在孤岛上独自进化。
在马达加斯加被工业化遗忘的世界里,狐猴是大自然孕育的精灵。虽然狐猴看起来像猴子,身手也像猴子一样敏捷,但它们并非猴子,它们属于狐猴科,原猴亚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出现于大约5800万年前的古新世晚期和始新世早期。恐龙时代后期,这种灵长类动物几乎统治了所有的亚热带森林,是真正从史前幸存下来的“活化石”。但随着时间流逝,沧桑巨变,狐猴已成为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最大的濒危动物种群之一,目前只有在马岛人迹罕至的山野丛林中还能找到它的踪影。
要找到狐猴,在原始森林中起码要徒步两个小时,张元刚一行四人在当地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动物向导带路,进入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中探寻狐猴的踪迹。
他们在树影斑驳的原始森林中穿行,看到了“树包树”的奇观,躲过了隐藏在草丛中四五米长的巨蟒,撞见了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变色龙,还欣赏了数不清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狐猴却没有露面的意思。正当张元刚准备放弃希望,把注意力转移到风雨欲来的天气上时,身后突然传来同伴欣喜而压抑的惊呼:“看,狐猴!”每个人都抬起头来。千真万确,一只毛茸茸的家伙高踞在一棵高高的树上,正好奇地打量他们。接着,又有一只,又有一只,一共4只……受到远方来客的打扰,狐猴在树枝间荡来荡去,带来片刻骚动,不一会儿,又隐匿到雨林深处去了。
由于缺乏准备,初见狐猴,张元刚并没有收获理想的作品。的确,在雨林中拍摄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动物们大多非常胆小,它们不会自动现身,总是躲躲闪闪。好在有了向导的帮助,张元刚大致掌握了各种狐猴的领地范围。接下来就要看他的毅力和运气了。“我们在雨林里蹲守拍摄了10天,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渐渐熟悉狐猴的生活习性,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拍到理想的画面。”这幅《金色跳舞狐猴》,是他此行较为满意的作品之一。
照片上的这只金色跳舞狐猴,正侧着身子,张开双臂,翘起尾巴,后腿屈起准备向斜前方弹跳,看上去,就如同电影《马达加斯加》里翩翩起舞的13世狐猴国王朱利安。事实上,这些优美的“舞蹈”动作并不是娱乐之举,狐猴家族通过这种方式在它们的领土中活动,躲避捕食者的袭击并四处觅食。
张元刚说,在狐猴领地等待时所做的拍摄准备中,最困难的就是找到适合的光线。因为雨林的小气候千变万化,方才还是万里晴空,骤然间乌云汇聚,再一转眼便是瓢泼大雨。而即便是晴朗的天气,雨林里遍布的高大树木和层层叠叠的枝叶也遮挡着阳光,为拍摄带来难度。同时,张元刚还有自己的原则:“我喜欢在自然光线下拍照,很少用闪光灯。因为那样很有可能会惊扰到动物们。”于是,他将感光度提高到ISO400°,光圈开大到f/2.8,并减一级曝光补偿。
张元刚喜欢捕捉狐猴的动态和力量感,在他的镜头下,金色跳舞狐猴的姿态呼应了它的名字,非常典型,气势十足。通常野生动物对人类都不那么友好,不会在你的镜头前摆姿势,摄影者处于被动的地位。拍摄的机会稍纵即逝,当镜头和它的眼神相对的一刹那,动物就要做出反应了,留给快门反应的时间只有零点几秒。因此要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规律。掌握规律后,作者便逐渐解除了“被动地位”下的盲目,对狐猴的动向有所预判。
最终,作者选择了这样一处四周较空旷、枝叶较少的树干作为陪体,将其设置在画面右方。当预判成功,金色跳舞狐猴刚好经过这里向斜前方跳跃时,作者利用1/1600秒的高速快门将这个瞬间捕捉了下来。
而且,大光圈下虚化了的背景,更好地突出了拍摄主体。
热拍地
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部,是世界第四大岛,面积超过58.5万平方公里。可不管怎么说,它仍然是一座岛屿,岛屿总是有着独特的生物圈,马达加斯加就很典型,大约70%的动植物在地球上唯此处独有:纺锤形的猴面包树,神出鬼没的狐猴,高耸入云的石林,哪怕是最审美疲劳的游客,也会被这些“世外”风光实实在在地震撼,难怪马达加斯加成为了很多摄影师眼中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