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生活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i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水壶是我上大学时的死党。我和墨水壶一样,长得不算漂亮,没有优越的家境,也没有高挑的身段,没有可以用来提高身价的资本,可是我们一样昂首挺胸,这就是我和墨水壶的共性吧:超级自信。所以,我们自然而然成了朋友。
  中文系女生奇多,可是漂亮的就那么几个,平平庸庸如我辈者黑压压一大片。可这并不影响我和墨水壶骨子里的那份骄傲。我们都是典型的“购物妖精”,能用10元钱买来让别人大跌眼镜的衣服。我们当时的口号是衣服不要奢华,但绝对要有特色。我和墨水壶曾披着5元钱淘来的印度风情披肩在校园里招摇过市。在别的女同学为了买一件漂亮衣裳节衣缩食时,我和墨水壶对自己的要求却是吃好穿好花钱少。我们也真做到了。我和墨水壶在一个暑假去了一趟武汉,跑到中山路从早上一直逛到天黑,花100元淘了20条色彩各异的大披肩,宽宽大大、质地手感都不错,而且图案很特别。第二学期开学后,我们用这种便宜的披肩搭配各种衣服,有时干脆用披肩打一个扣花做成一件漂亮的罩衣,至今有同学回忆说恍如梦境。那年冬天,我们每人穿一件黑大衣,变换的功夫全在丝巾上了,那20条丝巾让我们燃烧了一个冬季。
  印象中大学时我好像只买过一件超过50元的衣服。一天,我们去学校后门的精品店,看中一件标价350元的长风衣,自由宽松的款式,长长的腰带可以在腰间打一个漂亮的结。我不知怎么想起《围城》里一幅女人的速描,一个红唇一双纤手再配这样一种情结的大衣,那真是一幅我所钟情的水墨画。我在一边看得发愣,墨水壶推了我一下,眼都不眨地对老板娘说:“这件衣服我在别的店里看到过,标价只有100,你也太黑了吧。”老板娘定了一下神,说了一句“不会吧”,但明显底气不足。我和墨水壶在心里偷笑,墨水壶一脸坏笑地说:“50。”我心里打着小鼓,墨水壶可真神呀。老板娘说:“不行,太低了,至少120。”墨水壶拉着我的手就走:“不卖算了。”还没走到门口就被叫住了。那件大衣最后以55元的价格成交,我们还装出很亏的样子出了门。憋了半天,走到校门口,我和墨水壶就再也忍不住地大笑起来。那是我唯一一件超过50元的衣服,可是用墨水壶的话来说穿五年没问题。也还真准,这种大方的款式我穿了四个年头。
  穿衣永远只是外表,我和墨水壶是不用化妆品的,我们又有一句经典口号:食物就是化妆品。我们到批发市场买了一筐苹果,每天中午一人啃一个,我们还喝婴儿奶粉,每天晚上睡觉前一人一杯。那时候没多少钱,我们多半吃素菜,可是为了保重身体,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去买了一个最小号的紫砂锅,在菜场买上两段骨头几片蘑菇,隔三岔五地,炖一点汤,一人喝一小碗,补充补充,花费只是二三元钱,却把我们滋润得唇红齿白、神采飞扬。
  我和墨水壶是女生中的另类,我们不爱喝饮料,却独独爱上了绿茶。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泡好一杯香浓的绿茶,让自己的一天从清新开始,慢慢地品,也喝出了道道,喝成了习惯。茶香让我们的气色总是不错,精神状态也很好,皮肤光洁细腻;而且经常喝茶,我们的心也沉淀下来,全然没有了年轻女生的浮躁,却显得从容安静。
  我们并不是不学无术的空壳女生,在同班女生忙着谈恋爱时,我和墨水壶却暗自较劲:别人在晚上忙着花前月下,我和墨水壶却背起书包来到自习室,我们把这称作精神美容,那是一个女人的眼神,点睛之笔。那时我们几乎博览群书,记得大学图书馆的窗户外有大片大片的玉兰树,淡淡的香味夹杂着书香,我和墨水壶常常在书堆里抬起头来呼吸萦绕在周围的气息。大学四年,我们读完了计划中的大部头,还看了很多欧美经典小说。胸有成竹的我们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校报上经常有我们的信手之作,我们也就自然地成了一些男生注目的焦点。
  管理系的吴为就是那时看上我的。他是在图书馆我伸懒腰时注意到我的,那时我的漂亮披肩拂过书页时有轻微的响声,他正坐在我的身后,看得出了神。接下来,他每天在图书馆门口的小树林里等我出来,追了我很长时间,而我却冷静地拒绝了他。当时有很多女孩不理解,一个管理系的帅哥都没能让我看上眼,我到底是怎样一个怪物?其实,我并不是傲气,而是我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不在大学里谈恋爱。我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自己身上,增加自己的砝码,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终点不在这里,我的爱人在远处遥遥守候,所以我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
  墨水壶则用简短的时间结束了她在大学时代的唯一一次恋爱,她的理由是那个男的知道得还没有她多,两人聊天根本不是对手。
  毕业前,我和墨水壶开始了紧张的复习,我们报考了研究生。
  很多年以后,当我坐在阳光灿烂的办公室喝着绿茶时,墨水壶却已跨越千山万水去法国留学了。她给我发来一张照片,背景是巴黎古旧的建筑,她正逗着一只鸽子,笑得花枝乱颤。我盯着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墨水壶披着一件湖绿色的暗花大披肩,充满了苏格兰风情。想起如花的大学时代,我的眼睛湿润了。墨水壶在信中说她将来一定要生一个女儿,把她培养成精灵女人。我笑了,一定的。
  我们依然只喝绿茶,在浮躁的尘世中过着独立的日子,演绎着自己的淡妆生涯。
其他文献
一到休息时间找个人说话都很难,工作的时候找个人说话更难,大家都很忙,忙得手机电话都懒得打,用手指在键上按几下,把要说的全发出去了,这边业务谈不上几句,“发到我信箱里我会仔细看的”,领导找人说说话成了谈话,想谈谈工作以外的事都不知怎么开口,少男少女谈情说爱,也就那么几个字,大都以花表示,不谈不说就再见,想说话,说真话都没有借口。  找个人说话,我不能在路上随便拉着一个互不相识的说呀。找朋友说话,说什
期刊
无数年轻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离开家乡去别的城市闯荡。于是,租房成了一桩热火生意。“新72家房客”,开始成为城市中天天都在上演的连续剧。房东和房客,原本完全陌生的人,因为房子的缘故相识,你带着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方式去和一个也许和你有着截然不同的教育、经济背景的人打交道?    房东与房客:    做仇人还是当朋友?  李彬 文员  大学毕业那年我开始租房子。第一次租房是和一个大学的哥们一起,我们合租
期刊
【白羊座:3月22日—4月21日】  经典“型”格:具备领导能力,脾气急躁,特能侃,不够冷静缺乏耐心,张扬好动,爱出风头,专做“占山为王”之类的事。  代表人物:凡事都爱逞强的徐静蕾    ★ 主打星    “我在前二十多年都没在意过自个儿的女性特征,老穿牛仔裤和球鞋,穿到现在自己都有些审美疲劳了。女性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会加重的,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成熟吧。”  老徐确实不年轻了,“三张”都已快过
期刊
这是一张我们兄妹三个和妈妈、姥姥在一起的合影。那年,我刚满4岁,弟弟3岁,妹妹2岁。照片上,我们兄妹三人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是妈妈亲手裁剪缝制的;我和弟弟的头发都是妈妈给理的,就连弟弟布兜兜上的美丽花纹也是妈妈刺绣的。自从妈妈去世后,我每每看到这张照片,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  小时候,我对妈妈的艰辛劳作不以为意,当我长大后,才理解了妈妈当年的不容易,不说洗尿布那会儿,就说我们兄妹三个每天补袜
期刊
陈辰口中的“客厅理论”,其实就是把主持现场当成自家的客厅,每位前来录制节目的嘉宾,都是到她家里做客的。如此一来的好处便是,因为是自家客厅。她就会特别舒服和放松,而唯有主人先放下架子以轻松愉悦的姿态示人,客人才会舒服,最终大家都会有超水准的发挥。  陈辰说自己的这套理论是从主持“加油!好男儿”这档节目时开始慢慢琢磨出来的。“好男儿就像一群从没来过你家的客人,对一切环境和游戏规则都是陌生的,他们非常拘
期刊
当调皮的美女邂逅好玩的FLASH    1980年秋天,孙雁出生于上海一户极普通的人家,爸爸希望她长大后像大雁一样高飞,所以取名孙雁。小时候的孙雁比邻居家的男孩还皮,过年的时候,一大早,她就去捡那些四处散落的小鞭炮,有时甚至会把鞭炮塞在别人的自行车座位下,然后躲在墙角,捂着耳朵听“劈劈啪啪”的响声。那时的孙雁瘦得让人担心,以致放学后或者休息日,她总能悄悄钻过幼儿园的大铁门跑到儿童乐园玩。一个人荡秋
期刊
“八荣八耻”的口号使《管子》“牧民篇”的“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成为经典重温。在物质生活飞速提升的今天,蓦然回首,我们竟然生活在了濒临“礼崩乐坏”、一切以方便为前提的机械复制时代。直到自身的荣辱心受损,才退而三省吾身。事实上,“五讲四美”、“七不规范”这些具体而微的行为准则从我们成为社会人的第一天,就被口头或书面传授,只是对群居动物来说,集体行为改良才更容易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风气。摩登人
期刊
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会记得自己青春期的经历。那种“爸妈说东,我偏向西”的强烈逆反心理,是每一个人青春时代的主要心理特征之一。虽然逆反心理常常与争吵、自闭等等消极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但从自我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也有积极的一面。逆反心理的初衷其实是自我在进行心理防御,让自己不用直接面对批评、指责所带来的内心的羞耻感和愧疚感。  其实,逆反心理只是个人内心在对外界进行抵抗过程中产生的众多心理反应中的一种。现
期刊
俄罗斯心理学家库斯洛指出:示弱,其主旨就是自暴缺陷和弱项。但示弱并不是软弱、退缩,而是一种礼让和宽容,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清醒。  坦然的人,是不会也不应该把心理能量放在掩饰、防御、维护脆弱的自尊心上,他们会更有亲和力和创造力,也更容易接纳和宽容别人。从更深层的心理学意义上来讲,示弱是尊重和正视自己的一种心理力量;正像库斯洛所说:“示弱和坦然,才是自我心理最强的防御。”有一次林肯在台上演说,有人在台
期刊
喜欢坐公交,闲来无事,常会准备几个硬币,随意踏上一辆,找个角落,无休止地坐下去:直到司机从后视镜里,窥见超强坐功的我,高声嚷嚷着将我撵下去。但还是改不了恶习,照例会找另一辆来,从那一拥而上的人群里,寻见平常人的喜乐与烦恼。  总觉得公交是最能瞥见生活本质的处所,平日掩盖了的自私与愤懑、得意与虚荣,全在这陌生的聚合地,一一释放出来。头发乱了,鞋带松了,妆容花了,但我们在横穿过公交里吵嚷的人群时,却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