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导向。本文从生物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策略,尽量减少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比重,多采取新课标所提倡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非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产生内生性的学习体会和感悟,而后结合课例对该策略的落实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心得
新课改形势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导向。但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尚是有待于研究的教学课题。以下结合笔者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对此做一简要探讨,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定义,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成果,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显而易见,所谓核心素养,无疑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东西,它不同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不能靠着教师讲授和灌输所得到的,其形成和发展必然是基于学生在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体会与感悟,而教师在此期间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产生这种学习体会和感悟。由此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也就基本明确,那就是尽量减少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比重,多采取新课标所提倡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非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课堂落实上,可以多以任务或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避免什么都由教师讲授,教师则基于学生的自主性思考成果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总结。下面结合课例来探讨具体教学中如何落实上述策略。
二、 例谈具体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上段中通过分析指出,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多以任务或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引导性的任务和问题的设计,一般来说,任务和问题的设计应基于教材上的知识生成思路,相互之间要具有合理的梯度性,以起到有效引导学生的课堂思维顺畅开展的作用,同时也要能够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过程中切实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以人教版教材《细胞分化》一节中概念及意义部分的教学为例来进行较具体的探讨。
在导入课题并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后,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神经细胞、肌细胞、红细胞三种细胞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问题让小组思考讨论:“三种细胞的来源是否相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主要经历哪两个生理过程?”确定答案后写在纸上较给老师。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待多数小组得出结论,即宣布讨论停止,然后让各小组说出本组讨论出的答案。上述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多数小组能够给出正确的回答,但为了更好地渗透本节内容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素养要素“生命观念”,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并引导学生从形态、结构、功能区别三种细胞,并以提问的方式选择不同组内的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出示下一个任务,即让各小组在经过思考讨论后尝试为细胞分化下一个简洁的定义,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有了前面步骤的铺垫,学生为细胞分化下定义就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教师在这一步的活动主要是结合各组所下的定义,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标准概念,即“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至此,就通过两个任务引导学生得出細胞分化的概念,同时启发和深化了学生对生命观念这一核心素养要素的理解和体会。下面来看细胞分化的意义的教学过程。
在学生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后,细胞分化的意义的教学仍可以任务作为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指引,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118页的细胞分化部分,然后给出一则材料:在人的未成熟的红细胞中,和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和肌动蛋白(肌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则处于关闭状态;在肌细胞中则相反。
基于上述材料让学生思考并讨论:①同一生物体的未成熟的红细胞与肌细胞的遗传信息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②未成熟的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但不能肌动蛋白,为什么?③基因相同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为什么?
从教材上对细胞分化的意义的描述看,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要灵活运用则尚需一定的锻炼。这里即在根据材料思考问题的方式。客观地说,上述的几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教师综合各组的回答进行详细的讲评,促成学生对细胞分化的意义的深度理解。
如上所述,本文从生物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策略,并结合课例进行了具体探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在日常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一己之见,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王欢,徐世才.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才智,2019(18).
[2]俞红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6(4x):18-19.
作者简介:
朱柳娜,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心得
新课改形势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导向。但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尚是有待于研究的教学课题。以下结合笔者的实践探索与思考对此做一简要探讨,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定义,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成果,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显而易见,所谓核心素养,无疑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东西,它不同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不能靠着教师讲授和灌输所得到的,其形成和发展必然是基于学生在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体会与感悟,而教师在此期间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产生这种学习体会和感悟。由此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也就基本明确,那就是尽量减少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比重,多采取新课标所提倡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非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课堂落实上,可以多以任务或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避免什么都由教师讲授,教师则基于学生的自主性思考成果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总结。下面结合课例来探讨具体教学中如何落实上述策略。
二、 例谈具体教学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
上段中通过分析指出,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多以任务或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引导性的任务和问题的设计,一般来说,任务和问题的设计应基于教材上的知识生成思路,相互之间要具有合理的梯度性,以起到有效引导学生的课堂思维顺畅开展的作用,同时也要能够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过程中切实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以人教版教材《细胞分化》一节中概念及意义部分的教学为例来进行较具体的探讨。
在导入课题并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后,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神经细胞、肌细胞、红细胞三种细胞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问题让小组思考讨论:“三种细胞的来源是否相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主要经历哪两个生理过程?”确定答案后写在纸上较给老师。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待多数小组得出结论,即宣布讨论停止,然后让各小组说出本组讨论出的答案。上述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多数小组能够给出正确的回答,但为了更好地渗透本节内容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素养要素“生命观念”,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并引导学生从形态、结构、功能区别三种细胞,并以提问的方式选择不同组内的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出示下一个任务,即让各小组在经过思考讨论后尝试为细胞分化下一个简洁的定义,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有了前面步骤的铺垫,学生为细胞分化下定义就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教师在这一步的活动主要是结合各组所下的定义,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细胞分化的标准概念,即“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至此,就通过两个任务引导学生得出細胞分化的概念,同时启发和深化了学生对生命观念这一核心素养要素的理解和体会。下面来看细胞分化的意义的教学过程。
在学生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后,细胞分化的意义的教学仍可以任务作为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指引,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118页的细胞分化部分,然后给出一则材料:在人的未成熟的红细胞中,和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和肌动蛋白(肌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则处于关闭状态;在肌细胞中则相反。
基于上述材料让学生思考并讨论:①同一生物体的未成熟的红细胞与肌细胞的遗传信息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②未成熟的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但不能肌动蛋白,为什么?③基因相同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为什么?
从教材上对细胞分化的意义的描述看,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要灵活运用则尚需一定的锻炼。这里即在根据材料思考问题的方式。客观地说,上述的几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教师综合各组的回答进行详细的讲评,促成学生对细胞分化的意义的深度理解。
如上所述,本文从生物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策略,并结合课例进行了具体探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在日常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一己之见,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王欢,徐世才.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才智,2019(18).
[2]俞红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6(4x):18-19.
作者简介:
朱柳娜,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