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实验的有效性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js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探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大胆猜测、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世界,想方设法创设趣味横溢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好奇心理变为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气体的热胀冷缩》时,我将铁皮桶(装润滑油的空桶)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当桶内的空气完全变热后,把酒精喷灯熄灭并将桶盖拧紧以防止漏气,接着用喷雾器向铁桶上喷冷水,便可以看到铁桶在清脆的咔咔声响伴随下,自行迅速变瘪的有趣现象。我马上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个铁皮桶为什么会变瘪吗?”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一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
  
  二、亲身经历。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的过程中探究和创新。
  1,实验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悬念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来源。在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我做的小实验:用一支圆珠笔在与头发摩擦数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碎纸片全部吸住。同学们感到很奇怪,仿佛在看魔术似的。我微笑着解释道:“这不是变魔术而是科学实验——摩擦起电。”于是,同学们纷纷拿起笔,撕起纸片,动手做起实验来。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通过摩擦头发把纸片吸上来,有的却无法实现,我马上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他们仔细观察、分析其中的奥秘,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比对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2,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实验素质
  中年级很多科学实验和所用仪器的操作步骤都有规范化的要求,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学生在初次做实验或初次使用某种仪器时,教师一定要讲清操作次序。指导学生按规定一步步操作。如在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时,要用到酒精灯给铜球和金属条加热,加热后的铜球和金属条非常烫手,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学生规范操作,注意安全,禁止用手触摸,以免烫伤皮肤,从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自身操作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
  3,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如在《点亮小灯泡》的实验中,学生用教师提供的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根电线,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把小灯泡点亮,并按要求把小灯泡连接的方法画在科学文件夹上。任务布置后,各个小组有序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有的小组很快把灯点亮了,而有的小组的灯始终亮不起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灯亮不起来的小组,修改了连接方式,最终点亮了小灯泡,小组成员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完成实验,是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4,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科学探究注重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掌握,更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讲授告知。在《怎样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我给各小组分发了准备好的肥皂块后,学生们就专注地开始实验研究了。通过实验,学生纷纷讲述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只有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得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为他们认识事物、揭开自然奥秘、打开科学之门提供了便利。
  
  三、补充延伸。拓展实验
  
  学生的思路一旦被打开,就会提出许多问题,课堂40分钟的时间教师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所有的疑问,许多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无法在课堂中一一进行。教师可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如“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他液体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蜗牛喜欢潮湿还是干燥?”这些活动内容对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和培养实验能力都十分重要。
  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只有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了,科学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如何上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刘慧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它的设计与实施,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好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为主要学习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设的科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教师的指导作用则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学习方法方面。
  2,综合实践走生活化道路,突出主体,回归生活,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所在。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来学习,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具有实践操作性。即该课程的开展要着眼于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得到真知,或是得到一些社会实践的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其本身的特点,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小学生年龄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它大在是个新课程,它大在要求学生从小就应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诸如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等领域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内容开展学习。如,让学生去查找有关水的种类、去老人院采访老人、认识各类汽车标志等。综合实践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培养学生的意识,锻炼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明确教师的角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师的教学指导,首先要整体把握课程的基本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确立以实践活动为第一原则,处理好实践与认知的关系,让动手实践真正地融入学生的成长历程,成为他们生活中一门有用的课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和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学会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 方法,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因此,教师要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以适应现代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课堂内外结合。建立实践基地
  布鲁姆曾说:“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接受了理想的教学。是否得到了必要的学习机会,及时跟上学习进度;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并接受合适的教育的话,那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就能掌握内容,达到预定的目标。”这就告诉我们,学生要想全面发展,必须要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及优美的学习环境。
  1,让学生动起来。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获得真知,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旧的、单一的讲授法必须淡去,必须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让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家庭、社会等活动完成课程。例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一些社会调查。如,到校门口调查我校的污染情况、开展水果拼盘活动等,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来获得知识,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2,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并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按课程设置安排,综合实践课一周才两节,因此,教师要事先布置学生做好调查,但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调查经验和方法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给予足够的指导。并且,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观察、讨论、汇报等活动。
  3,课堂学习活动开放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中,它强调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快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问题应当是开放性的,答案也应当是多样化的。比如,在教学了解《白色污染》这个单元的内容时,课前让学生去观察我们身边的环境,哪些地方的白色污染最严重,并收集一些白色污染回来。然后让他们查找资料,了解清楚白色污染对我们的危害性。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出示自己收集回来的白色污染,并且说说是从哪些地方找回来的,我们身边什么地方白色污染最严重……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白色污染对我们的危害性,并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想出一些消灭白色污染的实际、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2005年秋,为了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农村优质学校,鹿寨县吹响了山区学校大撤并的集结号,而拉沟乡有幸成了这次集结的排头兵。集结号的吹响,惊动了僻静的大山和在这里世
2018年11月4日—24日,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一行25人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培训研究院的组织带领下,赴美国康涅狄格州和纽约州进行为期3周的教育考察学习。期
在城市化进程中,苏南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培训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增多,课程资源与教学手段更丰富,合作的意识增强;但教师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教师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