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朋友们好!欢迎走进本期的《CAM论坛》。
近日,北京治堵新政正式公布实施,业界对此议论纷纷,特别是对广大汽车经销商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可能造成经销商体系的大洗牌,不少经销商可能面临停业或转业。那么影响是否真的如此?经销商行业的现状如何?此次政策的实施对于经销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为此,本期特邀三位嘉宾和我们一起探讨这些话题。
利于消除痼疾健全经销体系
主持人:2010年12月24日,也就是北京治堵新政发布的第二天,中国光大银行总行信贷审批部下发了《关于“北京交通改善措施”实施的风险提示》,其中建议北京分行深入了解政策对与光大银行开展授信业务合作的汽车经销商和厂商所造成的影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银行的资产安全。银行的及时举措是否意味着此次政策对经销商的影响的确很大?
苏晖:单从量上对比,2011年要执行的24万辆刚性指标,和2010年北京汽车市场80多万辆销量相比,减少近72%,无异于市场经济的八级地震,北京的新车和二手车经销商或将有50%以上面临歇业或转业的危机。
罗磊:如果算上置换和报废更新的数量,按照目前470多万辆的保有量以及5%~7%的置换淘汰水平,2011年北京市场汽车总销量可能会达到40万~50万辆。对于汽车产业和经销商行业来说是急刹车,但不至于毁灭性打击。而至于2010年的80多万辆也可以说是在各种刺激因素下的过度增长。
主持人:近年来,北京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速的确惊人。
迟亦枫:没错,北京的300万辆到400万辆只用了2年,而发达国家城市一般都要花10年。与之伴生的是经销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目前北京的4S店已经达到了460家左右,无序的高增长背后隐藏着不小的危机,特别是在此次强有力的综合措施下显得更为脆弱。
随着4S店之间、4S店与大卖场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规范经营行为层出不穷,“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并不鲜见。
罗磊:有不少经销商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降低服务质量、甚至是欺骗隐瞒和伤害消费者的劣行。
苏晖:仍处于稚嫩发展期的经销商行业,自然会出现各种无序的恶性竞争问题,特别是商业中童叟无欺等良好行风对于汽车经销行业来说还几乎是空白。
主持人:如果此次北京汽车经销商行业真的面临大洗牌,对缓解或清除目前经销商体系中的痼疾是否有益呢?
迟亦枫:从某种意义上,的确利于经销商行业的完善和成熟。在优胜劣汰的比拼中,被爆发式增长所掩盖的服务、品牌等一系列问题就被揭露,让经销商行业的竞争更加有序,也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成熟与健康发展。
转向服务型模式大势所趋
主持人:有人说,虽然市场发生困难,其实也可以看做好事,因为可以加快转型。这样看来不无道理。
苏晖:面对当前的状况,京城经销商只有三种出路——争夺24万辆汽车销售指标,收缩网络;加快争夺售后服务市场及创新;开发二级城市及周边地区市场。
罗磊:北京实行治堵新政之后,对汽车经销商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机制,由资源型发展模式向服务型发展模式转变。能否完成这个转变,关系到汽车经销商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认识越快,转得越快,效果就会越好。
在美国、欧洲汽车经销商的利润收入中,新车销售只占到5%左右;而我国的汽车经销商这个比例是60%,一些新店甚至高达80%。由于极度依赖新车销售的增长,这样的利润结构,对汽车市场的波动非常敏感。与此同时,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单车利润摊薄,资源型的经销商只能以销量增长来维持利润,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就像此次限牌政策一样,应对非常被动。
主持人:北京目前的汽车保有量接近500万辆,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资源,特别是售后服务的市场潜力尤为巨大。可见,转变利润结构,深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的确不失为经销商转型的首选。
苏晖:随着保有量的膨胀,我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心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对服务的规范性要求也变得十分迫切,特别是新政实施之后的买方市场中,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大,经销商就必须拼质量拼服务,只有口碑好的经销商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欺骗、隐瞒等不正当的行为必将遭到消费者的唾弃。取信于民,不搞那些不正当的销售行为,才是经销商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
罗磊:经销商应当真正把消费者当做上帝,而不是肥羊、赚钱的机器。经销商的发展也是一个塑造品牌的过程,如果长期出现不正当的销售行为,必将损坏经销商的品牌声誉,得不偿失。
主持人:当然,要真正提升服务质量、消除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易事。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呢?
罗磊:一位经销商老总曾对我说,集团化是未来经销商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从长远来看,集团化的经销商在服务质量上会有所好转,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毕竟大集团在管理模式和规范服务方面有着更强大的优势。
目前,很多汽车经销商还是单店经营,各方面实力较弱,难以抵御市场的较大波动,通过兼并重组,可以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国内最大的汽车流通集团年销售汽车已经超过30万辆,营业额超过300亿元,品牌跨度、市场跨度都非常大。
迟亦枫:此次治堵新政对经销商行业的影响,再次暴露了4S店模式经营成本高等弊端,难以为继的4S店要想转业很难,而像亚市这样的有形市场转业就较为容易、成本也不高。作为典型的卖方市场产物,未来4S店模式将逐步被汽车超市等新兴模式所取代。当然,无论采取1S、2S还是汽车超市、大卖场等形式,未来汽车销售模式都应当由市场决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本期嘉宾
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我国汽车经销商的利润收益长期依赖于新车销售的增长,对车市波动很敏感。目前广大经销商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机制,由资源型发展模式向服务型发展模式转变。
苏晖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我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心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新政实施之后的买方市场中,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大,经销商就必须拼质量拼服务,欺骗、隐瞒等不正当的行为必将遭到唾弃。
迟亦枫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
从某种意义上,有利于经销商行业的完善与成熟,在优胜劣汰中,被爆发式增长所掩盖的服务、品牌等一系列问题就被揭露,也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成熟与健康发展。
近日,北京治堵新政正式公布实施,业界对此议论纷纷,特别是对广大汽车经销商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可能造成经销商体系的大洗牌,不少经销商可能面临停业或转业。那么影响是否真的如此?经销商行业的现状如何?此次政策的实施对于经销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为此,本期特邀三位嘉宾和我们一起探讨这些话题。
利于消除痼疾健全经销体系
主持人:2010年12月24日,也就是北京治堵新政发布的第二天,中国光大银行总行信贷审批部下发了《关于“北京交通改善措施”实施的风险提示》,其中建议北京分行深入了解政策对与光大银行开展授信业务合作的汽车经销商和厂商所造成的影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银行的资产安全。银行的及时举措是否意味着此次政策对经销商的影响的确很大?
苏晖:单从量上对比,2011年要执行的24万辆刚性指标,和2010年北京汽车市场80多万辆销量相比,减少近72%,无异于市场经济的八级地震,北京的新车和二手车经销商或将有50%以上面临歇业或转业的危机。
罗磊:如果算上置换和报废更新的数量,按照目前470多万辆的保有量以及5%~7%的置换淘汰水平,2011年北京市场汽车总销量可能会达到40万~50万辆。对于汽车产业和经销商行业来说是急刹车,但不至于毁灭性打击。而至于2010年的80多万辆也可以说是在各种刺激因素下的过度增长。
主持人:近年来,北京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速的确惊人。
迟亦枫:没错,北京的300万辆到400万辆只用了2年,而发达国家城市一般都要花10年。与之伴生的是经销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目前北京的4S店已经达到了460家左右,无序的高增长背后隐藏着不小的危机,特别是在此次强有力的综合措施下显得更为脆弱。
随着4S店之间、4S店与大卖场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规范经营行为层出不穷,“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并不鲜见。
罗磊:有不少经销商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降低服务质量、甚至是欺骗隐瞒和伤害消费者的劣行。
苏晖:仍处于稚嫩发展期的经销商行业,自然会出现各种无序的恶性竞争问题,特别是商业中童叟无欺等良好行风对于汽车经销行业来说还几乎是空白。
主持人:如果此次北京汽车经销商行业真的面临大洗牌,对缓解或清除目前经销商体系中的痼疾是否有益呢?
迟亦枫:从某种意义上,的确利于经销商行业的完善和成熟。在优胜劣汰的比拼中,被爆发式增长所掩盖的服务、品牌等一系列问题就被揭露,让经销商行业的竞争更加有序,也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成熟与健康发展。
转向服务型模式大势所趋
主持人:有人说,虽然市场发生困难,其实也可以看做好事,因为可以加快转型。这样看来不无道理。
苏晖:面对当前的状况,京城经销商只有三种出路——争夺24万辆汽车销售指标,收缩网络;加快争夺售后服务市场及创新;开发二级城市及周边地区市场。
罗磊:北京实行治堵新政之后,对汽车经销商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机制,由资源型发展模式向服务型发展模式转变。能否完成这个转变,关系到汽车经销商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认识越快,转得越快,效果就会越好。
在美国、欧洲汽车经销商的利润收入中,新车销售只占到5%左右;而我国的汽车经销商这个比例是60%,一些新店甚至高达80%。由于极度依赖新车销售的增长,这样的利润结构,对汽车市场的波动非常敏感。与此同时,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单车利润摊薄,资源型的经销商只能以销量增长来维持利润,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就像此次限牌政策一样,应对非常被动。
主持人:北京目前的汽车保有量接近500万辆,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资源,特别是售后服务的市场潜力尤为巨大。可见,转变利润结构,深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的确不失为经销商转型的首选。
苏晖:随着保有量的膨胀,我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心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对服务的规范性要求也变得十分迫切,特别是新政实施之后的买方市场中,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大,经销商就必须拼质量拼服务,只有口碑好的经销商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欺骗、隐瞒等不正当的行为必将遭到消费者的唾弃。取信于民,不搞那些不正当的销售行为,才是经销商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
罗磊:经销商应当真正把消费者当做上帝,而不是肥羊、赚钱的机器。经销商的发展也是一个塑造品牌的过程,如果长期出现不正当的销售行为,必将损坏经销商的品牌声誉,得不偿失。
主持人:当然,要真正提升服务质量、消除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易事。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呢?
罗磊:一位经销商老总曾对我说,集团化是未来经销商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从长远来看,集团化的经销商在服务质量上会有所好转,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毕竟大集团在管理模式和规范服务方面有着更强大的优势。
目前,很多汽车经销商还是单店经营,各方面实力较弱,难以抵御市场的较大波动,通过兼并重组,可以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国内最大的汽车流通集团年销售汽车已经超过30万辆,营业额超过300亿元,品牌跨度、市场跨度都非常大。
迟亦枫:此次治堵新政对经销商行业的影响,再次暴露了4S店模式经营成本高等弊端,难以为继的4S店要想转业很难,而像亚市这样的有形市场转业就较为容易、成本也不高。作为典型的卖方市场产物,未来4S店模式将逐步被汽车超市等新兴模式所取代。当然,无论采取1S、2S还是汽车超市、大卖场等形式,未来汽车销售模式都应当由市场决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本期嘉宾
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我国汽车经销商的利润收益长期依赖于新车销售的增长,对车市波动很敏感。目前广大经销商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机制,由资源型发展模式向服务型发展模式转变。
苏晖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我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心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新政实施之后的买方市场中,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大,经销商就必须拼质量拼服务,欺骗、隐瞒等不正当的行为必将遭到唾弃。
迟亦枫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
从某种意义上,有利于经销商行业的完善与成熟,在优胜劣汰中,被爆发式增长所掩盖的服务、品牌等一系列问题就被揭露,也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成熟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