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见到甘泰来老师,是在前几天去婺源的一次书画笔会中。清瘦挺拔、慈善温和,是甘泰来老师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通过随后的面谈,我对甘泰来老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位已过“天命”之年的画家不但待人宛如春风,而且谈吐不乏幽默,对书画艺术的鉴赏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地。以下是我就绘画方面的一些问题.对甘老师的深入采访。
墨色中的咏叹——读范宽《溪山行旅图》有感
甘泰来
一条长长的脉络如此委婉
像万里长城越过山峦
窑火烧出瓷的刚毅
毛笔画过宣纸韵的斑斓
天空中亮起不灭的星光
无数次的回眸
黑山白水间是你的航船
像母亲的泪那么晶莹
像婴儿的啼笑那么简单
黑色中透出的凝重
渗化里走来的梦幻
这是跨越历史的预言
人性回归守住的城垣
没有七彩华丽的呻吟
没有光影萎靡的调侃
抚摸残阳托起的沉寂
用一根根雨点般的线条
憧憬乾坤跃起的山川
这是遥远的水墨
这是北宋的范宽
是世界每一个角落
中国人的情缘
墨色中的从容、咏叹
也许是个谜
在京胡的韵律中旋转
当大地种满水泥的森林
色块扰动欲望的天边
这佇立在画轴上的不争和恬淡
是一个拍着你肩的亲昵
一张洗净凡尘无暇的脸
千年的坚守漫过世俗
听见的是永不停息的沁心山泉
仿佛看见你如椽的巨笔
点击时空交汇的驿站
这是相隔千年的一个约定
我们带上跨越海峡的行囊
卦一次笔会——存溪山……
记者:听说你学过很长时间的西学,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国画与西画有什么不同昵?
画家甘泰来:中国人的绘画与写字,用的是类似的材料和工具,一直带有写的意味,这可能是中国画一开始就区别于西画的原因所在。
东西方艺术,从一开始就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西方美术从古希腊的写实主义雕塑开始,一直在主流美术上延续了写实的科学精神。而中国绘画从来就是建立在以士大夫精神为本体的表现主义基础之上,像中国的文学,用文言文这种不是普通人说话的方式来拉开与写实的距离,这种绘画本体的不同,使中国的文学、戏剧、绘画都类似于西方19世纪才出现的表现主义。最可贵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战乱和朝代更替中,多元文化在国家统一之后,迅速融入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之中。纯正的中国文化一直走到今天,而且越来越繁荣,逐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除形式之外,中国的绘画还有很多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地方,例如:不重色彩。光影和色是西方绘画的灵魂,十八世纪的印象派把色彩关系研究到了极致。难道中国人的眼睛里就看不到色彩?不,中国画也有很多作品是有色彩的,但是,你是不是注意到,这种色要么比客观世界深,叫“重彩”,要么比客观世界浅,叫“浅绛”,这都与现实生活有很大差距,而大部分干脆没有色彩,这是因为历代对绘画作品的优劣评判,最重要的指标是笔墨的功夫, “笔笔见浓淡,墨分五色”。为什么会这样呢?早期这种评判的原因,是要从画家的功力中得出你对“文”的修养,也就是画的“书卷气”,正是这种绘画艺术拉开了与客观世界的距离,我们有一个最贴切的名字叫“写意”。
我的好朋友、画家姚腊远邀我到安徽红村赏景,我走进红村一看,茅塞顿开:雨蒙蒙的绿灰色的背景,一片参差错落、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和大自然是如此的和谐,在任何一个颜色的背景下,它叉那么突出。这就是水墨艺术的延伸吧……黑、白、灰、金、银是和任何一种颜色都协调的色彩,西方大约在两百年前才有文字的表述,而中国人早就用得这么完美!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国画与客观世界的距离,也许是它最富魅力和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记者:你最喜欢的是山水画,你认为好的山水画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昵?
画家甘泰来:中国山水画兴于唐,与中国道家思想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五代、两宋时期作为教义思想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山水画也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山水画所产生的意境把人带到了“醉我、融我、忘我”的境地,是当时画家们的精神追求。画家各自表述所产生的差异成为后人对作品的的一种识别标志,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唐宋以来,画家写美、画美,从而把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推到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高峰。我想,优秀的山水画其意境是重要的标杆。
谈到笔墨,皴、擦、点、染是创造意的工具,但其法度的渊源,我以为“师自然中求法度”最为纯正。
记者:现在搞艺术的人都喜欢讲究个性,在书画领域,追求个性创作是否也是提升艺术价值的必要手段?
画家甘泰来:当今美术界万马奔腾,是中国几千年来书画最辉煌的时期。大概是怕丢失自己,初学者大多先给自己贴上标识,称“个性”,再加上一些宣传,认为个性等同于艺术。我很怕别人跟我谈个性,好像非得染个红的或绿的头发一样,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为好,从传统来讲, “天人合一”才是优秀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几千年来,黑、艳、拙、巧都有旷世之作,只是时代的审美在不停地改变,一个时代会在历史中找出这个时代推崇的作品和名人名言作为佐证,这是很时尚的做法。但是,被历史记住的艺术家没有为时尚而生的。
记者:当今画坛名家、名画众多,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一直不缺乏创作的灵感和素材。甘老师你是如何看待江西当代画坛的发展现状?
画家甘泰来:谈到江西当代画家,有很多我推崇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默默耕耘、不求成名,人品、画品跃然纸上。我觉得学画应先学做人。如果多一点沙龙,多一些真诚的交流,像十八世纪巴黎的塞纳河畔一样,互相争论、品点;多一点善意,大家共同打造江西的红土艺术,那么不久的将来,江西的画坛会比现在更具影响力。
记者:清代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在当今画坛可谓是极其流行,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现实含义?
画家甘泰来:对中国画审美特征的认识,这是学习国画的前提。“笔墨当随时代”的发展观也是建立在“笔墨”这个基础上的。当代中国画对西方具象绘画做了借鉴,光影、结构、透视和笔墨在一起,有很多成功的尝试。
八十年代,我在中国美术馆看到周思聪的“周总理视察邢台地震灾区”的那幅国画,两位广州游客在观看时,当场泣不成声。我想,除了内容感人之外,这是笔墨与现代造型成功结合的典范。古人给我们很多淡定,却很少给我们感动,这个时代需要淡定,也需要感动。仔细研究这幅作品的技法,仍然是把笔墨和现代造型揉在一起的纯国画,也许少了些“文气”,多了些画技,但也是符合传统精神的。与传统比较,写实一些、唯美一些、贴近生活一些、淡雅艳丽一些,笔墨到位了,都会是好的作品,这是我对“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解。
我父亲甘登信聆听过徐悲鸿先生一段话:中国画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出来的,一种是画出来的。这对我们认识国画很有指导意义。
记者:甘老师你作品的灵感一般来自哪里?
画家甘泰来:我创作的灵感多靠处境的刺激,看完一个画展、看完一本好书、看到一个好景,就有绘画的冲动。学过李可染、学过钱松嵒,叉结合自己对大师的理解、对光影的偏好,这些年来多有积墨作品,为的是拙一些、厚一些,又有现代元素,所不同的是没有用千篇一律的笔墨作画,为的是表现每次不同的感受。
人生可以年轻,可以年老,只有学习是永恒的主题。看得越多,越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笔墨的老到、观念的更新都需要有一个量到质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墨色中的咏叹——读范宽《溪山行旅图》有感
甘泰来
一条长长的脉络如此委婉
像万里长城越过山峦
窑火烧出瓷的刚毅
毛笔画过宣纸韵的斑斓
天空中亮起不灭的星光
无数次的回眸
黑山白水间是你的航船
像母亲的泪那么晶莹
像婴儿的啼笑那么简单
黑色中透出的凝重
渗化里走来的梦幻
这是跨越历史的预言
人性回归守住的城垣
没有七彩华丽的呻吟
没有光影萎靡的调侃
抚摸残阳托起的沉寂
用一根根雨点般的线条
憧憬乾坤跃起的山川
这是遥远的水墨
这是北宋的范宽
是世界每一个角落
中国人的情缘
墨色中的从容、咏叹
也许是个谜
在京胡的韵律中旋转
当大地种满水泥的森林
色块扰动欲望的天边
这佇立在画轴上的不争和恬淡
是一个拍着你肩的亲昵
一张洗净凡尘无暇的脸
千年的坚守漫过世俗
听见的是永不停息的沁心山泉
仿佛看见你如椽的巨笔
点击时空交汇的驿站
这是相隔千年的一个约定
我们带上跨越海峡的行囊
卦一次笔会——存溪山……
记者:听说你学过很长时间的西学,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国画与西画有什么不同昵?
画家甘泰来:中国人的绘画与写字,用的是类似的材料和工具,一直带有写的意味,这可能是中国画一开始就区别于西画的原因所在。
东西方艺术,从一开始就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西方美术从古希腊的写实主义雕塑开始,一直在主流美术上延续了写实的科学精神。而中国绘画从来就是建立在以士大夫精神为本体的表现主义基础之上,像中国的文学,用文言文这种不是普通人说话的方式来拉开与写实的距离,这种绘画本体的不同,使中国的文学、戏剧、绘画都类似于西方19世纪才出现的表现主义。最可贵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战乱和朝代更替中,多元文化在国家统一之后,迅速融入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之中。纯正的中国文化一直走到今天,而且越来越繁荣,逐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
除形式之外,中国的绘画还有很多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地方,例如:不重色彩。光影和色是西方绘画的灵魂,十八世纪的印象派把色彩关系研究到了极致。难道中国人的眼睛里就看不到色彩?不,中国画也有很多作品是有色彩的,但是,你是不是注意到,这种色要么比客观世界深,叫“重彩”,要么比客观世界浅,叫“浅绛”,这都与现实生活有很大差距,而大部分干脆没有色彩,这是因为历代对绘画作品的优劣评判,最重要的指标是笔墨的功夫, “笔笔见浓淡,墨分五色”。为什么会这样呢?早期这种评判的原因,是要从画家的功力中得出你对“文”的修养,也就是画的“书卷气”,正是这种绘画艺术拉开了与客观世界的距离,我们有一个最贴切的名字叫“写意”。
我的好朋友、画家姚腊远邀我到安徽红村赏景,我走进红村一看,茅塞顿开:雨蒙蒙的绿灰色的背景,一片参差错落、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和大自然是如此的和谐,在任何一个颜色的背景下,它叉那么突出。这就是水墨艺术的延伸吧……黑、白、灰、金、银是和任何一种颜色都协调的色彩,西方大约在两百年前才有文字的表述,而中国人早就用得这么完美!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国画与客观世界的距离,也许是它最富魅力和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记者:你最喜欢的是山水画,你认为好的山水画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昵?
画家甘泰来:中国山水画兴于唐,与中国道家思想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五代、两宋时期作为教义思想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山水画也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山水画所产生的意境把人带到了“醉我、融我、忘我”的境地,是当时画家们的精神追求。画家各自表述所产生的差异成为后人对作品的的一种识别标志,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唐宋以来,画家写美、画美,从而把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推到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高峰。我想,优秀的山水画其意境是重要的标杆。
谈到笔墨,皴、擦、点、染是创造意的工具,但其法度的渊源,我以为“师自然中求法度”最为纯正。
记者:现在搞艺术的人都喜欢讲究个性,在书画领域,追求个性创作是否也是提升艺术价值的必要手段?
画家甘泰来:当今美术界万马奔腾,是中国几千年来书画最辉煌的时期。大概是怕丢失自己,初学者大多先给自己贴上标识,称“个性”,再加上一些宣传,认为个性等同于艺术。我很怕别人跟我谈个性,好像非得染个红的或绿的头发一样,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为好,从传统来讲, “天人合一”才是优秀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几千年来,黑、艳、拙、巧都有旷世之作,只是时代的审美在不停地改变,一个时代会在历史中找出这个时代推崇的作品和名人名言作为佐证,这是很时尚的做法。但是,被历史记住的艺术家没有为时尚而生的。
记者:当今画坛名家、名画众多,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一直不缺乏创作的灵感和素材。甘老师你是如何看待江西当代画坛的发展现状?
画家甘泰来:谈到江西当代画家,有很多我推崇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默默耕耘、不求成名,人品、画品跃然纸上。我觉得学画应先学做人。如果多一点沙龙,多一些真诚的交流,像十八世纪巴黎的塞纳河畔一样,互相争论、品点;多一点善意,大家共同打造江西的红土艺术,那么不久的将来,江西的画坛会比现在更具影响力。
记者:清代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在当今画坛可谓是极其流行,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现实含义?
画家甘泰来:对中国画审美特征的认识,这是学习国画的前提。“笔墨当随时代”的发展观也是建立在“笔墨”这个基础上的。当代中国画对西方具象绘画做了借鉴,光影、结构、透视和笔墨在一起,有很多成功的尝试。
八十年代,我在中国美术馆看到周思聪的“周总理视察邢台地震灾区”的那幅国画,两位广州游客在观看时,当场泣不成声。我想,除了内容感人之外,这是笔墨与现代造型成功结合的典范。古人给我们很多淡定,却很少给我们感动,这个时代需要淡定,也需要感动。仔细研究这幅作品的技法,仍然是把笔墨和现代造型揉在一起的纯国画,也许少了些“文气”,多了些画技,但也是符合传统精神的。与传统比较,写实一些、唯美一些、贴近生活一些、淡雅艳丽一些,笔墨到位了,都会是好的作品,这是我对“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解。
我父亲甘登信聆听过徐悲鸿先生一段话:中国画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出来的,一种是画出来的。这对我们认识国画很有指导意义。
记者:甘老师你作品的灵感一般来自哪里?
画家甘泰来:我创作的灵感多靠处境的刺激,看完一个画展、看完一本好书、看到一个好景,就有绘画的冲动。学过李可染、学过钱松嵒,叉结合自己对大师的理解、对光影的偏好,这些年来多有积墨作品,为的是拙一些、厚一些,又有现代元素,所不同的是没有用千篇一律的笔墨作画,为的是表现每次不同的感受。
人生可以年轻,可以年老,只有学习是永恒的主题。看得越多,越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笔墨的老到、观念的更新都需要有一个量到质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