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10多年来,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强势文明无孔不入,渗透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华文明受到国外文明的严重冲击和威胁。为防止中华文明被同化,为保护中华文明的完整性和独特性,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恢复和创新传统,复兴文明大国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据一些学者推测,再过几十年,中国将在经济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国防和军事实力也迅速增长,成为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相比,呈现不均衡、不协调的状态。倘若长此以往,不增强文化的力量,社会就不可能和谐,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发展,中华文明的特性之一“人文性”也将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20世纪初来中国讲学时,十分欣赏中国文化所倡导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和谐、中庸等道德和核心价值,希望保留这些美德并发扬光大。然而他在当时就提出疑问:“中国人的这些美德能留传下去吗?”(罗素:《中国问题》)。不幸的是,当时罗素的担忧成为现实。近一百年来,人们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之时,也抛弃了她的精华。因此,必须面对现实,充分认识历史上的优秀传统,恢复我们的历史记忆。“复兴”不是“复旧”或“回归”,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精华,创新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和价值观,重铸中国人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以和为贵、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思想,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罗素曾说:“……如果中国不采用军国主义,将来所产生的新文明或许比西方曾经产生的各种文明更好。”
中国历史上以文明立国,应该弘扬历史上的人文精神,走文明立国之路,提升国家的文明水平,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恢复文明大国的地位。这是海内外所有华人的共同希望和梦想。
重塑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中国人
文明或文化的传承者是人,中华文明是否能够复兴并世代传承,关键在于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人。目前传统美德在许多人身上已经看不到踪影。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价值失落,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唯利是图;私欲膨胀,贪得无厌。许多人身上已经找不到礼仪之邦的特征。
中华文明的趋同性具有使全体公民趋向于共同的道德和价值,趋向于具有共同人格的人。传统文化造就人的任务主要在家庭和家族,家长和长辈都根据传统礼教,负起教育晚辈的责任,并进行严厉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使每个人都恪守本分,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现在,家庭和家族的教育功能缩小,塑造人的任务主要在学校。据反映,中小学教科书中,关于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内容并不多,并没有把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台湾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初便把“四维”(礼义廉耻)当作最基本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每个学校的校园和教室里都有“礼义廉耻”四字。教育部门应加强中小学的传统道德和价值的教育,一方面在中小学课本里增加关于传统的核心价值和伦理道德的内容;另一方面增加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平等、公正、仁爱、和谐”等核心价值的内容,使广大中小学生既了解传统的道德和价值,也熟悉现代的核心价值。
文艺作品应贯穿中华文明的优秀道德、价值和理念
中国古典名著一般贯穿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核心价值,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各种小说、电影和电视片等也一样,大多以“五常”、“五伦”、“四维八德”等核心理念,使人们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使传统的道德和价值内化为个人的理念和规范。西方国家也一样,大多文艺作品都参透著西方的道德和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文艺工作者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没有继承古代优秀的创作理念。文艺作品影响范围大,文艺界应该为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和独特性作出贡献,通过文艺作品使全国公民成为具有中华文明特点的人。
加强文化整合,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
历史上中华文明的整合性很强,其方式主要是通过核心道德和核心价值进行整合,使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道德和价值都具有共同性。即使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也以中华主流文化为正统文化,采用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尤其是在清代,强调华夷不分、华夷一体,采用多种措施,推进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应该借鉴传统经验,构建超民族、超地区的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整合,强化现代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目标。共同道德和核心价值的一体化或同质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助于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
■(责编/高源 杜凤娇 美编/叶锐)
恢复和创新传统,复兴文明大国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据一些学者推测,再过几十年,中国将在经济上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国防和军事实力也迅速增长,成为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相比,呈现不均衡、不协调的状态。倘若长此以往,不增强文化的力量,社会就不可能和谐,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发展,中华文明的特性之一“人文性”也将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20世纪初来中国讲学时,十分欣赏中国文化所倡导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和谐、中庸等道德和核心价值,希望保留这些美德并发扬光大。然而他在当时就提出疑问:“中国人的这些美德能留传下去吗?”(罗素:《中国问题》)。不幸的是,当时罗素的担忧成为现实。近一百年来,人们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之时,也抛弃了她的精华。因此,必须面对现实,充分认识历史上的优秀传统,恢复我们的历史记忆。“复兴”不是“复旧”或“回归”,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精华,创新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和价值观,重铸中国人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以和为贵、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思想,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罗素曾说:“……如果中国不采用军国主义,将来所产生的新文明或许比西方曾经产生的各种文明更好。”
中国历史上以文明立国,应该弘扬历史上的人文精神,走文明立国之路,提升国家的文明水平,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恢复文明大国的地位。这是海内外所有华人的共同希望和梦想。
重塑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中国人
文明或文化的传承者是人,中华文明是否能够复兴并世代传承,关键在于造就具有中华文明特征的人。目前传统美德在许多人身上已经看不到踪影。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价值失落,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唯利是图;私欲膨胀,贪得无厌。许多人身上已经找不到礼仪之邦的特征。
中华文明的趋同性具有使全体公民趋向于共同的道德和价值,趋向于具有共同人格的人。传统文化造就人的任务主要在家庭和家族,家长和长辈都根据传统礼教,负起教育晚辈的责任,并进行严厉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使每个人都恪守本分,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现在,家庭和家族的教育功能缩小,塑造人的任务主要在学校。据反映,中小学教科书中,关于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内容并不多,并没有把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台湾地区自上世纪50年代初便把“四维”(礼义廉耻)当作最基本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每个学校的校园和教室里都有“礼义廉耻”四字。教育部门应加强中小学的传统道德和价值的教育,一方面在中小学课本里增加关于传统的核心价值和伦理道德的内容;另一方面增加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平等、公正、仁爱、和谐”等核心价值的内容,使广大中小学生既了解传统的道德和价值,也熟悉现代的核心价值。
文艺作品应贯穿中华文明的优秀道德、价值和理念
中国古典名著一般贯穿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核心价值,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各种小说、电影和电视片等也一样,大多以“五常”、“五伦”、“四维八德”等核心理念,使人们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使传统的道德和价值内化为个人的理念和规范。西方国家也一样,大多文艺作品都参透著西方的道德和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文艺工作者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没有继承古代优秀的创作理念。文艺作品影响范围大,文艺界应该为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和独特性作出贡献,通过文艺作品使全国公民成为具有中华文明特点的人。
加强文化整合,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
历史上中华文明的整合性很强,其方式主要是通过核心道德和核心价值进行整合,使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道德和价值都具有共同性。即使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也以中华主流文化为正统文化,采用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尤其是在清代,强调华夷不分、华夷一体,采用多种措施,推进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应该借鉴传统经验,构建超民族、超地区的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整合,强化现代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目标。共同道德和核心价值的一体化或同质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助于保护中华文明的整体性。
■(责编/高源 杜凤娇 美编/叶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