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有利于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高校发展的领导,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 高校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和高雅的育人环境,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的重要载体,而高校党建又为校园文化确定方向和塑造灵魂。如何把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高校发展的领导,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就成为新时期下优化高校育人环境的重大课题。
1.把握宣传舆论阵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中居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党的组织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引导大家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要坚持不懈地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学校教育的凝聚和积淀。
其次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党组织在组织和人才上的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和手段司以多种多样,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找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我们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的,也是不容忽视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并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规范。坚持以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等新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和谐之声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培育高校文明风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育人质量为重点建设和谐校园。好召和鼓励我们的党员,把工作重心放到学校内涵建设上来,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推进高校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作为新世纪的党员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人民教师,唯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坚持人民教师的诲人不倦,才能真正当好~名党员教师,成为党员中的优秀者,教师中的佼佼者。党员教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党员教师要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党员教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永不松懈地学习,日臻完美。站在终身学习的高度,力求把握机会,拓展未知领域,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应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挑战。党员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全方位的工程,必须调动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而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更需要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的中坚,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他们可以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有关重要精神、信息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能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反映给学校,是党组织连接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组织建设,切实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领导干部要努力践行优良作风,并把它转化成领导干部自重的准则、白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学用相长=的表率、求真务实的表率、艰苦奋斗的表率、廉洁奉公的表率、发扬民主的表率、修身立德的表率。通过组织建设,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教育观念的创新,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在育人、办学的各个重要环节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理论联系实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和谐校园建设。要把握根本着眼点,把是否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事业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和评价标准。要把握规律,研究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和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着眼长远,打好基础,注重实际。要把握重点,研究和把握影响校园和谐的各种矛盾,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努力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各项事业优质协调发展、科学管理民主公正、师生员工权益 充分保障、和谐文化共建共享、高校与社会和谐互动。要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利用矛盾、化解矛盾中促进和谐。和谐不是没有差异,而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坚持以创新促和谐、以和谐保创新。
3.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融为一体,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应该是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
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提炼有益思想价值。我们要充分利用党组织在学习理论知识上的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做学习传统文化的先锋。先进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深厚根基。要深刻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注重从祖国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我们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协作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不断发扬光大的。
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凝固大学的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可贵的精神。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这些精神的挖掘,并保护好寄托这些精神的遗产。例如大连医科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愈挫愈奋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勤奋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爱校精神”的大医精神。而党的基层组织在这个精神的形成和凝练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广拓载体,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党的组织要把这项任务当成是自身工作的一部分。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包括会议、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设置有传统特色的课程,培养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精神。积极利用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网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高新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4.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引导师生积极创新,把校园文化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思想、道德、知识、智慧的集萃,而且更在于它是精神的旗帜和思想的导向。正因为这样,它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才能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而文化要具有这样的先进性品格和功能,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文化创新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师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文化创新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文化创新的各个环节。党的组织要及时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讲给广大师生,并用它统领文化创新,解决文化创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以广大师生的需求为导向,坚持文化创新的标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在大学文化的创新上也要充分体现这个宗旨。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大学的实际,体现群众的需求,充分吸收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新经验,使文化创新更加符合大学的特色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大学建设是丰富生动、不断发展的,推进文化创新就必须跟上实践的步伐,注重从实践中提升理论。大学文化创新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要把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价值目标。事实一再证明,高校的广大师生对文化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需要正确的引导。我们的文化创新必须要符合这种需要,才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才能真正的转化为一所大学的精神。要坚持文化创新为了群众,文化创新依靠群众,文化创新成果由群众共享,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拓展文化创新的视野。大学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大学的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大学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区文明提供示范作用。担当示范角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超前性,走在时代的前列;一是完美性,具有理想价值。大学的创造力为其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源泉,而大学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又保证了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有利于形成较为和谐的精神环境。党的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为他们创造条件,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并影响社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和高雅的育人环境,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的重要载体,而高校党建又为校园文化确定方向和塑造灵魂。如何把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高校发展的领导,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就成为新时期下优化高校育人环境的重大课题。
1.把握宣传舆论阵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文化建设中居于统领和支配地位。党的组织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引导大家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要坚持不懈地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学校教育的凝聚和积淀。
其次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党组织在组织和人才上的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和手段司以多种多样,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找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我们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的,也是不容忽视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并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规范。坚持以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等新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和谐之声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培育高校文明风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育人质量为重点建设和谐校园。好召和鼓励我们的党员,把工作重心放到学校内涵建设上来,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推进高校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作为新世纪的党员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人民教师,唯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坚持人民教师的诲人不倦,才能真正当好~名党员教师,成为党员中的优秀者,教师中的佼佼者。党员教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党员教师要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党员教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永不松懈地学习,日臻完美。站在终身学习的高度,力求把握机会,拓展未知领域,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应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挑战。党员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全方位的工程,必须调动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而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更需要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的中坚,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他们可以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有关重要精神、信息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能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反映给学校,是党组织连接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组织建设,切实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领导干部要努力践行优良作风,并把它转化成领导干部自重的准则、白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学用相长=的表率、求真务实的表率、艰苦奋斗的表率、廉洁奉公的表率、发扬民主的表率、修身立德的表率。通过组织建设,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教育观念的创新,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在育人、办学的各个重要环节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制订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理论联系实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和谐校园建设。要把握根本着眼点,把是否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事业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和评价标准。要把握规律,研究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和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着眼长远,打好基础,注重实际。要把握重点,研究和把握影响校园和谐的各种矛盾,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努力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各项事业优质协调发展、科学管理民主公正、师生员工权益 充分保障、和谐文化共建共享、高校与社会和谐互动。要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在利用矛盾、化解矛盾中促进和谐。和谐不是没有差异,而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坚持以创新促和谐、以和谐保创新。
3.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融为一体,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应该是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
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提炼有益思想价值。我们要充分利用党组织在学习理论知识上的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做学习传统文化的先锋。先进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深厚根基。要深刻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注重从祖国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我们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协作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不断发扬光大的。
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凝固大学的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可贵的精神。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这些精神的挖掘,并保护好寄托这些精神的遗产。例如大连医科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愈挫愈奋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勤奋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爱校精神”的大医精神。而党的基层组织在这个精神的形成和凝练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广拓载体,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大众的宣传普及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党的组织要把这项任务当成是自身工作的一部分。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包括会议、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设置有传统特色的课程,培养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精神。积极利用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网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高新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4.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引导师生积极创新,把校园文化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推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思想、道德、知识、智慧的集萃,而且更在于它是精神的旗帜和思想的导向。正因为这样,它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才能在提高民族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而文化要具有这样的先进性品格和功能,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文化创新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师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文化创新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文化创新的各个环节。党的组织要及时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讲给广大师生,并用它统领文化创新,解决文化创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以广大师生的需求为导向,坚持文化创新的标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在大学文化的创新上也要充分体现这个宗旨。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大学的实际,体现群众的需求,充分吸收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新经验,使文化创新更加符合大学的特色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大学建设是丰富生动、不断发展的,推进文化创新就必须跟上实践的步伐,注重从实践中提升理论。大学文化创新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要把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价值目标。事实一再证明,高校的广大师生对文化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需要正确的引导。我们的文化创新必须要符合这种需要,才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才能真正的转化为一所大学的精神。要坚持文化创新为了群众,文化创新依靠群众,文化创新成果由群众共享,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拓展文化创新的视野。大学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大学的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大学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区文明提供示范作用。担当示范角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超前性,走在时代的前列;一是完美性,具有理想价值。大学的创造力为其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源泉,而大学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又保证了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有利于形成较为和谐的精神环境。党的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为他们创造条件,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并影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