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一年的工资买来几本“烈士名单”
1996年秋的一个双休日,从山西省检察院退休的王艾甫像往常一样来到太原南宫旧货市场“淘宝”,刚转悠一会儿,他就看见一个旧货贩子一边吆喝着“3元钱一本,不论厚薄”,一边从麻袋中往外倒旧书与纸片,很快,地上就摊了一大堆。
王艾甫在旧书堆里翻腾起来,突然,一本破旧泛黄的纸册子吸引了他的目光。册子的封面写着“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王艾甫行伍多年,深知这本小册子的分量,它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为共和国抛洒热血的年轻生命啊!
王艾甫一共找到了4本阵亡将士登记册和一叠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看着他如获至宝的样子,深谙买货人心理的书贩子来了个狮子大开口:“3000块钱,一分也不能少。”
3000元!在当时相当于王艾甫一年的工资。王艾甫翻遍口袋,发现自己仅带了几百元。无奈,他急忙找到公用电话,让相熟的朋友送钱来救急。
一有时间王艾甫就翻那几本册子。他想,如果这些阵亡将士通知书是真的,从太原解放到1996年,这84份阵亡通知书已经沉睡了47年,这些将士的亲人知道他们牺牲了吗?烈士的亲属都在哪里?他们是不是一直都在苦苦寻找自己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疑问在王艾甫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为了搞清这批阵亡通知书的真实面目,王艾甫找到多名专家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自己所持的阵亡通知书确实是太原战役后下发的。王艾甫看着这8 4张发黄的“阵亡通知书”,心情很是沉重,这些通知书承载着一段真实而厚重的历史,记载着昔日的硝烟、鲜血与烈士的生命和荣耀——
“赵献,605团4连副指导员,1943年入党,1946年入伍,牺牲时23岁,籍贯不详。”英勇事迹:“一、15岁参加了命工作,残酷的‘五一’扫荡中抢救革命干部……”
“龙华章,604团战士,牺牲时32岁,1949年2月入伍,贵州同仁县明组乡新庄村人,安葬地点为太原市新城东门外北角。”他的英勇事迹被描述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几十年了,阵亡通知书还没有发出去,他们的亲人在哪里?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王艾甫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为死去的烈士“寻亲”!
为烈士寻亲,古稀老人不辞万里行
当过兵的王艾甫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他按照阵亡通知书上的籍贯和名字,先到太原市5个烈士陵园查阅烈士资料,一一核对人名,寻找这84位烈士的安葬地点,并按“阵亡通知书”上的地址给每位烈士亲属写信。
但是,令王艾甫失望的是,长达10年,他竟没有收到一封回信。他不甘心,就给当地民政、公安部门打电话,但这些部门对此并不热心。
于是,年近古稀的王艾甫开始到外省实地寻找,足迹遍布山西、河南、湖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为此,他支出几万元的路费。
2005年7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王艾甫在太原举办了“日本侵晋罪行实录图片展”,引来很多媒体采访。他借机介绍了自己收藏的84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并表达了寻找这些烈士家属的强烈愿望,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很快,通过媒体联动,《武汉晚报》记者汤华明对王艾甫收集的11位湖北籍烈士阵亡通知单进行了采访,《寻找湖北11位烈士的亲属》的稿件随即见报。
媒体的参与,使事情变得顺利起来。为寻找11位烈士亲人,湖北相关县市政府和群众动用电视、报纸、广播、电话等工具,进行拉网式寻找,找到5位烈士的亲人。
得到这一消息,王艾甫卖掉收藏的300块银元,凑足1万元路费,带着“通知书”到湖北与烈士的家人核实。在媒体的帮助下,内蒙古、河北、贵州等地也传来烈士亲人的线索,随即,孙耀、赵献、龙华章、熊起友等烈士的家人也被确定。
2005年10月23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烈士郝载虎的亲属找到了。在郝载虎的阵亡通知书中工整地填写着:郝载虎,197师589团9连战士,湖北省云梦县双郝村人,工作积极,战斗勇敢,予太原解放战役中光荣牺牲。
当郝载虎烈士的墓碑被找到后,王艾甫不远千里来到了“湖北云县双郝村”郝载虎烈士的家乡。经了解才知道,“云县”原是云梦县之误,解放前的“双郝村”已更名为钟垸村。听说失踪50多年的郝载虎有了消息,而且还是革命烈士,小小的钟垸村沸腾了。全村的老百姓聚集在村口,几万挂鞭炮燃起。村委会主任郝朝阳说:“没想到我们村还有这样的革命英雄!快60年了,有关载虎的传闻,从未间断。有人说他当了叛徒,去了台湾了。有人猜测他是穷困潦倒,所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如果不是王艾甫的到来,关于郝载虎的传说,可能还会这样再继续下去,他的命运可能就永远是个谜。我们要专门建一个小陈列室,让年轻人都学一学。”郝载虎家里的直系亲人都已过世,只有两个叔伯弟弟,现在都已70多岁。
已是75岁的老人郝章群激动地说;“载虎是我的叔伯哥哥,他1948年冬天从武汉当兵走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全家人曾经在孝感、武汉等地寻找过好几年,但最终未打听到他的下落。今天,我们才知道他是为新中国而牺牲的,载虎哥哥是我们的骄傲啊。”
王艾甫将郝载虎的阵亡通知书和登记册复印件交给了他的两个堂弟,亲人们恭敬地把这些供放在家里的显著位置,并焚香祭奠。
为烈士寻亲,老人义举引来爱心如潮
成功地让郝载虎烈士魂归故里,使得王艾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湖北回来以后,他每天都要接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询问电话。在媒体的帮助下,寻亲线索越来越多,一个个烈士的亲属相继被找到。
2007年4月初,太原市牛驼寨烈士陵园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祭奠烈士的亲人。由6名湖北籍烈士家属、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代表以及当地媒体共27人组成的湖北“烈士寻亲团”缓缓步入牛驼寨烈士陵园。太原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干部、学生、部队官兵等2000余人,在解放纪念碑下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祭奠仪式上,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宣读了祭文,并向57年前为解放太原而英勇牺牲的烈士表示深切哀悼,同时,对退休检察官王艾甫老人收藏烈士阵亡通知书,并发起寻找烈士亲人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
令人欣慰的是,王艾甫的“寻亲”故事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网络上向王艾甫表达尊敬和仰慕之情的跟帖数以千计。一位太原的退休女职工为王艾甫送来了500元钱捐款,1940年参军的银川老兵在电话里说,他很为王艾甫这样的“寻亲者”感动,他愿意出一部分钱资助“寻亲”志愿者……王艾甫很欣慰,他说,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截至2007年7月底,已有近30位烈士找到了自己的家人,84名英烈中尚有50多位的亲属没有找到。为了那份难以忘怀的记录,王艾甫还在为继续寻找烈属线索倾注着心血。
(责编:辛娅)
1996年秋的一个双休日,从山西省检察院退休的王艾甫像往常一样来到太原南宫旧货市场“淘宝”,刚转悠一会儿,他就看见一个旧货贩子一边吆喝着“3元钱一本,不论厚薄”,一边从麻袋中往外倒旧书与纸片,很快,地上就摊了一大堆。
王艾甫在旧书堆里翻腾起来,突然,一本破旧泛黄的纸册子吸引了他的目光。册子的封面写着“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王艾甫行伍多年,深知这本小册子的分量,它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为共和国抛洒热血的年轻生命啊!
王艾甫一共找到了4本阵亡将士登记册和一叠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看着他如获至宝的样子,深谙买货人心理的书贩子来了个狮子大开口:“3000块钱,一分也不能少。”
3000元!在当时相当于王艾甫一年的工资。王艾甫翻遍口袋,发现自己仅带了几百元。无奈,他急忙找到公用电话,让相熟的朋友送钱来救急。
一有时间王艾甫就翻那几本册子。他想,如果这些阵亡将士通知书是真的,从太原解放到1996年,这84份阵亡通知书已经沉睡了47年,这些将士的亲人知道他们牺牲了吗?烈士的亲属都在哪里?他们是不是一直都在苦苦寻找自己的亲人?一个又一个疑问在王艾甫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为了搞清这批阵亡通知书的真实面目,王艾甫找到多名专家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自己所持的阵亡通知书确实是太原战役后下发的。王艾甫看着这8 4张发黄的“阵亡通知书”,心情很是沉重,这些通知书承载着一段真实而厚重的历史,记载着昔日的硝烟、鲜血与烈士的生命和荣耀——
“赵献,605团4连副指导员,1943年入党,1946年入伍,牺牲时23岁,籍贯不详。”英勇事迹:“一、15岁参加了命工作,残酷的‘五一’扫荡中抢救革命干部……”
“龙华章,604团战士,牺牲时32岁,1949年2月入伍,贵州同仁县明组乡新庄村人,安葬地点为太原市新城东门外北角。”他的英勇事迹被描述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几十年了,阵亡通知书还没有发出去,他们的亲人在哪里?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王艾甫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为死去的烈士“寻亲”!
为烈士寻亲,古稀老人不辞万里行
当过兵的王艾甫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他按照阵亡通知书上的籍贯和名字,先到太原市5个烈士陵园查阅烈士资料,一一核对人名,寻找这84位烈士的安葬地点,并按“阵亡通知书”上的地址给每位烈士亲属写信。
但是,令王艾甫失望的是,长达10年,他竟没有收到一封回信。他不甘心,就给当地民政、公安部门打电话,但这些部门对此并不热心。
于是,年近古稀的王艾甫开始到外省实地寻找,足迹遍布山西、河南、湖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为此,他支出几万元的路费。
2005年7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王艾甫在太原举办了“日本侵晋罪行实录图片展”,引来很多媒体采访。他借机介绍了自己收藏的84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并表达了寻找这些烈士家属的强烈愿望,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很快,通过媒体联动,《武汉晚报》记者汤华明对王艾甫收集的11位湖北籍烈士阵亡通知单进行了采访,《寻找湖北11位烈士的亲属》的稿件随即见报。
媒体的参与,使事情变得顺利起来。为寻找11位烈士亲人,湖北相关县市政府和群众动用电视、报纸、广播、电话等工具,进行拉网式寻找,找到5位烈士的亲人。
得到这一消息,王艾甫卖掉收藏的300块银元,凑足1万元路费,带着“通知书”到湖北与烈士的家人核实。在媒体的帮助下,内蒙古、河北、贵州等地也传来烈士亲人的线索,随即,孙耀、赵献、龙华章、熊起友等烈士的家人也被确定。
2005年10月23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烈士郝载虎的亲属找到了。在郝载虎的阵亡通知书中工整地填写着:郝载虎,197师589团9连战士,湖北省云梦县双郝村人,工作积极,战斗勇敢,予太原解放战役中光荣牺牲。
当郝载虎烈士的墓碑被找到后,王艾甫不远千里来到了“湖北云县双郝村”郝载虎烈士的家乡。经了解才知道,“云县”原是云梦县之误,解放前的“双郝村”已更名为钟垸村。听说失踪50多年的郝载虎有了消息,而且还是革命烈士,小小的钟垸村沸腾了。全村的老百姓聚集在村口,几万挂鞭炮燃起。村委会主任郝朝阳说:“没想到我们村还有这样的革命英雄!快60年了,有关载虎的传闻,从未间断。有人说他当了叛徒,去了台湾了。有人猜测他是穷困潦倒,所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如果不是王艾甫的到来,关于郝载虎的传说,可能还会这样再继续下去,他的命运可能就永远是个谜。我们要专门建一个小陈列室,让年轻人都学一学。”郝载虎家里的直系亲人都已过世,只有两个叔伯弟弟,现在都已70多岁。
已是75岁的老人郝章群激动地说;“载虎是我的叔伯哥哥,他1948年冬天从武汉当兵走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全家人曾经在孝感、武汉等地寻找过好几年,但最终未打听到他的下落。今天,我们才知道他是为新中国而牺牲的,载虎哥哥是我们的骄傲啊。”
王艾甫将郝载虎的阵亡通知书和登记册复印件交给了他的两个堂弟,亲人们恭敬地把这些供放在家里的显著位置,并焚香祭奠。
为烈士寻亲,老人义举引来爱心如潮
成功地让郝载虎烈士魂归故里,使得王艾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湖北回来以后,他每天都要接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询问电话。在媒体的帮助下,寻亲线索越来越多,一个个烈士的亲属相继被找到。
2007年4月初,太原市牛驼寨烈士陵园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祭奠烈士的亲人。由6名湖北籍烈士家属、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代表以及当地媒体共27人组成的湖北“烈士寻亲团”缓缓步入牛驼寨烈士陵园。太原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干部、学生、部队官兵等2000余人,在解放纪念碑下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祭奠仪式上,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宣读了祭文,并向57年前为解放太原而英勇牺牲的烈士表示深切哀悼,同时,对退休检察官王艾甫老人收藏烈士阵亡通知书,并发起寻找烈士亲人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
令人欣慰的是,王艾甫的“寻亲”故事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网络上向王艾甫表达尊敬和仰慕之情的跟帖数以千计。一位太原的退休女职工为王艾甫送来了500元钱捐款,1940年参军的银川老兵在电话里说,他很为王艾甫这样的“寻亲者”感动,他愿意出一部分钱资助“寻亲”志愿者……王艾甫很欣慰,他说,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截至2007年7月底,已有近30位烈士找到了自己的家人,84名英烈中尚有50多位的亲属没有找到。为了那份难以忘怀的记录,王艾甫还在为继续寻找烈属线索倾注着心血。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