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枪声啪啪响,子弹都打在炮楼上,炮楼却若无其事地立在那里。一个像秧鸡似的伪军小子在炮楼上窜来跳去,嘲弄地说:“小四子,你们那几条破步枪快收起来吧,阎王爷在等着你们哪。”
涟水县民兵大队战士们气得直咬牙,恨不得插翅飞上去,把炮楼上的伪军撕成块块,可就是上不去,子弹也打不着。副大队长沈竹修皱着眉头,盯着炮楼,自言自语地说:“炮,要是有炮就好了。”
“有,有,有炮!兴,兴隆庄有两门土炮!”一个叫马季伦的同志结结巴巴地说。他红着脸瞪起大眼睛,不停抖动着下巴。沈竹修立即说:“好呀,土炮也中,弄来轰几炮!”
几个民兵飛快地跑到兴隆庄,果然在地主家看见两尊黑黑的土炮。也不知何年何月造的,外边生了锈,既没有炮架,也没轮子,只是个小水桶粗的筒筒。他们也不管好不好用,跟炮主人交涉好后,用绳子一套,几根扁担一抬,嗨哟嗨哟地抬到了小当乡乡公所。谢乡长把赵木匠请来,连夜做好了炮车,把黑黑的炮筒架上去。大家忙开了,有的人擦炮筒,有的人去收集称砣、火药。天快亮时,竟然收集了几大口袋的“弹药”。不知谁牵来了一头犍牛,往炮车上一套,吱吱咕咕拉到了岔庙据点跟前。
民兵们看见这大家伙来了,情绪像火一样呼地烧了起来,有的人不问这炮管不管用,就向炮楼上吼开了:“喂!炮楼上听着,快投降,不投降就开炮啦!”
炮楼上又是那个像秧鸡一样窜来跳去的伪军喊着:“哈哈!小四子,有炮啦!快放两炮给大爷听听吧。”疯狂的家伙,大概以为民兵空口说白话哩。
马季伦跳过来说:“快快,我,我,我来点火!”他把炮车吱溜溜地摆动几下,大姑娘绣花一样细瞄起来。瞄好了,他拿着火绳往炮后一站,向炮楼上大声喊着:“龟、龟,龟孙子,吃吃秤砣吧!”
只见火光一闪,轰隆一声,好像平地一声雷,震得耳朵嗡嗡响,地上起烟尘。这家伙倒真管事,一下把炮楼轰掉了一个角。
炮楼上的伪军不叫了,嘎嘎地扫来一阵机枪。这一炮给大家增加了信心,赶快又连续打了4炮。炮楼上的机枪哑了,日伪军被压死大半,剩下几个,逃之夭夭。
从此以后,小当乡民兵大队的威名也就在涟水县传开来了。斗争越来越艰苦,队伍一天天壮大。当然,民兵大队不是靠那几门土炮起家的,主要的还是靠新四军“主力地方化”。沈竹修就是从主力部队“化”下来的。他原是排长,战斗经验丰富,会出点子,枪法能百步灭灯,跑起来一阵风。大家送他个外号叫“火车头”。同志们说:“我们就是这个火车头拉大的。”
不久,民兵大队又在汤沟弄到1尊土炮,足有1丈长,炮筒底那节,比挑水用的大桶还粗。有了3尊土炮,他们把民兵大队改名为土炮大队。
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政委龙光英也是从十旅下来的红军老干部,文武双全,特别关心民兵的成长。他把民兵集中起来训练,亲自上课,讲军事知识,讲党的政策,还帮助民兵建立政治工作,特别重视宣传党的政策。他常说:“一个革命战士不懂得党的政策,连个‘半吊子’也算不上。”他很重视土炮大队,要求不能只满足土办法,要设法把土炮改制成性能好、威力大的大炮。马季伦说话结巴,但计谋可不少,听说要改装土炮,建议把金大胖子请来。金大胖子是个铜匠,造枪修炮很有名,人们说他啥样的难活都能做。他家在伪化区,自己在沈小街子据点里干活。民兵都懂得些斗争策略,把他家搬到了根据地 ,动员他为抗日出力。
金大胖子认识很多铜匠,一个串联一个,不久都给招揽来了。每天化铜铸铁,土铁炼钢,整天叮叮当当地响着,俨然已是一座小兵工厂了。不久就造出一种炮弹。这种炮弹,前漆红,后刷绿,试了几炮,嗨,果然都开花了,威力很大,和大炮弹差不多。同时,请赵木匠进一步改装炮车,车轮子都用铁箍箍起来,又给大炮穿上了红布炮衣。大队一出发,队旗在前,八九头大牛拉着炮,轱辘轱辘跟着往前走,争着观看的群众都惊讶地说:“乖乖,了不得,新四军连重炮都有啦!”
全队同志个个情绪高涨,在沈竹修的带领下,日夜操炮学本领,接连不断地进攻碉堡楼。仗越打越大,后来把戴老庄据点也打下来了。一天,龙政委来了封急信,要土炮大队连夜出动,支援主力部队打邗山北赵圩子。到赵圩子的时候,在这儿打仗的三师七旅二十团的官兵见了土炮大队,都高兴地跑来,帮着把土炮推进阵地。
一座坚固的炮楼高耸在赵家圩子的中间,炮手马季伦鼓起铃铛眼,看看地形,又把那块三角尖木头当瞄准镜,放在炮上挪动。一个同志走到他跟前问:“有把握吗?”“嗯!”马季伦专心瞄准,不愿吱声,也不看那同志一眼。他根本不知道这人是二十团的政委。沈竹修见政委来了,马上立正说:“政委,下命令吧!”马季伦这才回过头来结结巴巴地说:“有有,有把握,下下,下命令吧!”政委刚点头,他回身就点火。在巨大的轰响中,炮架出奇地跳动一下,炮弹呼地从楼尖上擦过,在炮楼的后面哐的一声爆炸了。那儿是主力部队的进攻出发地,差点伤了自己人。
政委急了:“怎么搞的,你这算什么炮手?”
大家也捏了一把汗,都埋怨炮手不争气,头一次配合主力打仗,怎么出了纰漏?马季伦找了找原因,不慌不忙地说:“政、政政委,不、不能怪我。”
“那怪谁?”
“你看看、看,看这,这个。”马季伦用脚踏踏地上的木头板:“地地,地形不,不好,哪哪哪能打准?”
原来,炮安在壕沟上,壕沟上铺的木板,不扎实,炮身后座,影响命中。政委仔细看了一会儿,也看出了门路,马上调来一个班,一口气把这个壕沟填平,砸紧,又把炮拉过来。马季伦踩踩地下,欣然一笑说:“好,好了,政委,再,再打不好,由,由我负责。”只见他用三角尖木头比了比,又一炮打去,炮弹不偏不倚,正从炮楼的枪眼里钻了进去。
“好样的!”政委笑开了,使劲拍拍马季伦的肩膀。
主力部队打起仗来有战术,有技术。只用几袋烟的功夫,赵圩子便被拿下来了。战斗结束后,主力二十团的政委当场奖励给马季伦一件新四军的棉军衣。马季伦喜得合不拢嘴,接过来就穿上,拍拍打打,在人面前走了几步,好像路也不会走了,还不住地说:“我我,我是是,是半,半个新四军的兵,兵兵了。”
(责任编辑 孙月红)
涟水县民兵大队战士们气得直咬牙,恨不得插翅飞上去,把炮楼上的伪军撕成块块,可就是上不去,子弹也打不着。副大队长沈竹修皱着眉头,盯着炮楼,自言自语地说:“炮,要是有炮就好了。”
“有,有,有炮!兴,兴隆庄有两门土炮!”一个叫马季伦的同志结结巴巴地说。他红着脸瞪起大眼睛,不停抖动着下巴。沈竹修立即说:“好呀,土炮也中,弄来轰几炮!”
几个民兵飛快地跑到兴隆庄,果然在地主家看见两尊黑黑的土炮。也不知何年何月造的,外边生了锈,既没有炮架,也没轮子,只是个小水桶粗的筒筒。他们也不管好不好用,跟炮主人交涉好后,用绳子一套,几根扁担一抬,嗨哟嗨哟地抬到了小当乡乡公所。谢乡长把赵木匠请来,连夜做好了炮车,把黑黑的炮筒架上去。大家忙开了,有的人擦炮筒,有的人去收集称砣、火药。天快亮时,竟然收集了几大口袋的“弹药”。不知谁牵来了一头犍牛,往炮车上一套,吱吱咕咕拉到了岔庙据点跟前。
民兵们看见这大家伙来了,情绪像火一样呼地烧了起来,有的人不问这炮管不管用,就向炮楼上吼开了:“喂!炮楼上听着,快投降,不投降就开炮啦!”
炮楼上又是那个像秧鸡一样窜来跳去的伪军喊着:“哈哈!小四子,有炮啦!快放两炮给大爷听听吧。”疯狂的家伙,大概以为民兵空口说白话哩。
马季伦跳过来说:“快快,我,我,我来点火!”他把炮车吱溜溜地摆动几下,大姑娘绣花一样细瞄起来。瞄好了,他拿着火绳往炮后一站,向炮楼上大声喊着:“龟、龟,龟孙子,吃吃秤砣吧!”
只见火光一闪,轰隆一声,好像平地一声雷,震得耳朵嗡嗡响,地上起烟尘。这家伙倒真管事,一下把炮楼轰掉了一个角。
炮楼上的伪军不叫了,嘎嘎地扫来一阵机枪。这一炮给大家增加了信心,赶快又连续打了4炮。炮楼上的机枪哑了,日伪军被压死大半,剩下几个,逃之夭夭。
从此以后,小当乡民兵大队的威名也就在涟水县传开来了。斗争越来越艰苦,队伍一天天壮大。当然,民兵大队不是靠那几门土炮起家的,主要的还是靠新四军“主力地方化”。沈竹修就是从主力部队“化”下来的。他原是排长,战斗经验丰富,会出点子,枪法能百步灭灯,跑起来一阵风。大家送他个外号叫“火车头”。同志们说:“我们就是这个火车头拉大的。”
不久,民兵大队又在汤沟弄到1尊土炮,足有1丈长,炮筒底那节,比挑水用的大桶还粗。有了3尊土炮,他们把民兵大队改名为土炮大队。
县委书记兼县独立团政委龙光英也是从十旅下来的红军老干部,文武双全,特别关心民兵的成长。他把民兵集中起来训练,亲自上课,讲军事知识,讲党的政策,还帮助民兵建立政治工作,特别重视宣传党的政策。他常说:“一个革命战士不懂得党的政策,连个‘半吊子’也算不上。”他很重视土炮大队,要求不能只满足土办法,要设法把土炮改制成性能好、威力大的大炮。马季伦说话结巴,但计谋可不少,听说要改装土炮,建议把金大胖子请来。金大胖子是个铜匠,造枪修炮很有名,人们说他啥样的难活都能做。他家在伪化区,自己在沈小街子据点里干活。民兵都懂得些斗争策略,把他家搬到了根据地 ,动员他为抗日出力。
金大胖子认识很多铜匠,一个串联一个,不久都给招揽来了。每天化铜铸铁,土铁炼钢,整天叮叮当当地响着,俨然已是一座小兵工厂了。不久就造出一种炮弹。这种炮弹,前漆红,后刷绿,试了几炮,嗨,果然都开花了,威力很大,和大炮弹差不多。同时,请赵木匠进一步改装炮车,车轮子都用铁箍箍起来,又给大炮穿上了红布炮衣。大队一出发,队旗在前,八九头大牛拉着炮,轱辘轱辘跟着往前走,争着观看的群众都惊讶地说:“乖乖,了不得,新四军连重炮都有啦!”
全队同志个个情绪高涨,在沈竹修的带领下,日夜操炮学本领,接连不断地进攻碉堡楼。仗越打越大,后来把戴老庄据点也打下来了。一天,龙政委来了封急信,要土炮大队连夜出动,支援主力部队打邗山北赵圩子。到赵圩子的时候,在这儿打仗的三师七旅二十团的官兵见了土炮大队,都高兴地跑来,帮着把土炮推进阵地。
一座坚固的炮楼高耸在赵家圩子的中间,炮手马季伦鼓起铃铛眼,看看地形,又把那块三角尖木头当瞄准镜,放在炮上挪动。一个同志走到他跟前问:“有把握吗?”“嗯!”马季伦专心瞄准,不愿吱声,也不看那同志一眼。他根本不知道这人是二十团的政委。沈竹修见政委来了,马上立正说:“政委,下命令吧!”马季伦这才回过头来结结巴巴地说:“有有,有把握,下下,下命令吧!”政委刚点头,他回身就点火。在巨大的轰响中,炮架出奇地跳动一下,炮弹呼地从楼尖上擦过,在炮楼的后面哐的一声爆炸了。那儿是主力部队的进攻出发地,差点伤了自己人。
政委急了:“怎么搞的,你这算什么炮手?”
大家也捏了一把汗,都埋怨炮手不争气,头一次配合主力打仗,怎么出了纰漏?马季伦找了找原因,不慌不忙地说:“政、政政委,不、不能怪我。”
“那怪谁?”
“你看看、看,看这,这个。”马季伦用脚踏踏地上的木头板:“地地,地形不,不好,哪哪哪能打准?”
原来,炮安在壕沟上,壕沟上铺的木板,不扎实,炮身后座,影响命中。政委仔细看了一会儿,也看出了门路,马上调来一个班,一口气把这个壕沟填平,砸紧,又把炮拉过来。马季伦踩踩地下,欣然一笑说:“好,好了,政委,再,再打不好,由,由我负责。”只见他用三角尖木头比了比,又一炮打去,炮弹不偏不倚,正从炮楼的枪眼里钻了进去。
“好样的!”政委笑开了,使劲拍拍马季伦的肩膀。
主力部队打起仗来有战术,有技术。只用几袋烟的功夫,赵圩子便被拿下来了。战斗结束后,主力二十团的政委当场奖励给马季伦一件新四军的棉军衣。马季伦喜得合不拢嘴,接过来就穿上,拍拍打打,在人面前走了几步,好像路也不会走了,还不住地说:“我我,我是是,是半,半个新四军的兵,兵兵了。”
(责任编辑 孙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