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心理教育已被纳入小学教育体系。心理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小学生心理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教师提供心理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进而提高小学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10-02
引 言
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小学教育阶段展开心理教育工作十分有必要。但是,如今,各小学还存在心理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不足、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等实际问题,导致小学生心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只有具备较高心理学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辅导,使其成为心态阳光的小学生。
一、现阶段小学生心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心理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不足
心理教育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心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乎着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1]。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校不仅要求心理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格,还要求其有3~5年的教学经验,而且要获得专业博士学位证书,并参加过相应的教育培训。我国尽管也开展了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活动,但是培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常常难以学习到可行的教学方法。基于此,许多教师尽管掌握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但是在实际的心理教育中难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帮助与指导,导致小学生心理教育开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二)学校不够重视
部分学校管理者因没有意识到开展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沒有为心理教育创造相应的教学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心理教育通常由兼职教师负责,如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等[2]。这些教师尽管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是缺少专业的心理教育理论知识,无法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难以发挥心理教育的正向引导作用。其次,教学过于形式化。有的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视察,一旦检查工作结束,心理教育便会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
(三)过于重视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不管是应用问卷调查,还是对话测试,都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便于教师制订行之有效的应对对策[3]。但是,心理测试只能从单一方面体现学生的心理情况,在心理测试环节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情绪变化、配合程度等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心理教师如若将心理测试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会使心理教育的实施脱离实际,无法发挥心理教育的导向作用。另外,即便实施心理测试,教师自身也要具有专业能力。比如,有少数教师不熟悉心理测试基本流程,在测试环节中设计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测试现场环境达不到标准,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测试结果。
二、解决小学心理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的信仰往往需要自己构建,而职业幸福也需要自己感受和体验。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职业地位受到法律保护,获得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心理教育的价值,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应注重心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4]。比如,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将其编制成册、描绘成画,在班级内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些心理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免学生出现某些心理问题时不知所措。
(二)合理设计话题,使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要开展有效的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心理教育话题,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白板技术等,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与生活有关的实例,进而提高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端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5]。在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生活等方面入手,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自觉性,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形成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小学心理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以下话题:如果你在深秋季节独自走在无人的街道上,街道两旁都是高大的树木,随着秋风的吹动,树叶掉落在你的身上,你认为树叶是哪种形状的呢?之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多个选项,包括枫叶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等,引发学生大胆想象。教师可结合学生所选的不同内容,将选择相同选项的学生划分成同一小组。由于不同形状的树叶代表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选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或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班级凝聚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以“见山是山”的具象化思维为主,教师可结合学生这一特点,在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时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便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6]。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情境的创设需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与想象两个方面入手,要围绕心理教育目标,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心理教育活动中。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他们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开展“我与班级”的心理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并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小学阶段,我们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但在活动实践中你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此时你应该怎样去做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意识到“自己与班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自己做好了,班级才会变得更好”。这样的心理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能为学生构建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 (四)注重生生交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交流与互动环节是小学心理教育的重要一环,每位学生可以在这一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基于此,在心理教育中,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错误看法及时进行纠正,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避免学生掉进心理误区,从而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使学生茁壮成长。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的朋友们得知你今天过生日,特意趕到你家和你共同庆祝,有的送来了礼物,还有的送来了祝福贺卡,但是你最好的朋友没有给你带礼物,只是在一边说笑。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经过思考和讨论后,有的学生回答:“会十分沮丧,因为他没有给我带礼物。”还有的学生说:“即使他没有给我带礼物,我还是感谢他的到来。”随后,教师为学生讲述情境的后半部分:“到了晚上七点钟,你的好朋友将收音机打开,电台主持人正在祝福你生日快乐,并送上了你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在贴近真实的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进一步学习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纠正自己错误、偏激的思想。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提高生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性,能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意识到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合理设计话题、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生生交流等途径,提升心理教育的整体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广大教师要认识到,心理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尝试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以便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闫建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0,01(02):70-72.
刘艳秋.农村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明日,2019,02(04):205.
芬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3(02):145.
孙建红.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39(07):112.
关文武.浅析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5(20):173.
李睬云,冉立军.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方式解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4(08):20.
作者简介:蔡国玉(1965.6—),男,甘肃武威人,中小学高级教师。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10-02
引 言
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小学教育阶段展开心理教育工作十分有必要。但是,如今,各小学还存在心理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不足、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等实际问题,导致小学生心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只有具备较高心理学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辅导,使其成为心态阳光的小学生。
一、现阶段小学生心理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心理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不足
心理教育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心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乎着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1]。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校不仅要求心理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格,还要求其有3~5年的教学经验,而且要获得专业博士学位证书,并参加过相应的教育培训。我国尽管也开展了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活动,但是培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常常难以学习到可行的教学方法。基于此,许多教师尽管掌握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但是在实际的心理教育中难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帮助与指导,导致小学生心理教育开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二)学校不够重视
部分学校管理者因没有意识到开展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沒有为心理教育创造相应的教学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心理教育通常由兼职教师负责,如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等[2]。这些教师尽管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是缺少专业的心理教育理论知识,无法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难以发挥心理教育的正向引导作用。其次,教学过于形式化。有的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视察,一旦检查工作结束,心理教育便会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
(三)过于重视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不管是应用问卷调查,还是对话测试,都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便于教师制订行之有效的应对对策[3]。但是,心理测试只能从单一方面体现学生的心理情况,在心理测试环节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情绪变化、配合程度等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心理教师如若将心理测试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会使心理教育的实施脱离实际,无法发挥心理教育的导向作用。另外,即便实施心理测试,教师自身也要具有专业能力。比如,有少数教师不熟悉心理测试基本流程,在测试环节中设计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测试现场环境达不到标准,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测试结果。
二、解决小学心理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的信仰往往需要自己构建,而职业幸福也需要自己感受和体验。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职业地位受到法律保护,获得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心理教育的价值,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应注重心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4]。比如,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将其编制成册、描绘成画,在班级内进行宣传,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些心理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免学生出现某些心理问题时不知所措。
(二)合理设计话题,使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要开展有效的小学心理教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心理教育话题,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白板技术等,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与生活有关的实例,进而提高学生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端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5]。在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生活等方面入手,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自觉性,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形成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小学心理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以下话题:如果你在深秋季节独自走在无人的街道上,街道两旁都是高大的树木,随着秋风的吹动,树叶掉落在你的身上,你认为树叶是哪种形状的呢?之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多个选项,包括枫叶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等,引发学生大胆想象。教师可结合学生所选的不同内容,将选择相同选项的学生划分成同一小组。由于不同形状的树叶代表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选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或引导,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班级凝聚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以“见山是山”的具象化思维为主,教师可结合学生这一特点,在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时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便学生在熟知的环境中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6]。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情境的创设需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与想象两个方面入手,要围绕心理教育目标,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心理教育活动中。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他们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开展“我与班级”的心理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并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小学阶段,我们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但在活动实践中你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此时你应该怎样去做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意识到“自己与班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自己做好了,班级才会变得更好”。这样的心理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能为学生构建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 (四)注重生生交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交流与互动环节是小学心理教育的重要一环,每位学生可以在这一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基于此,在心理教育中,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错误看法及时进行纠正,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避免学生掉进心理误区,从而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使学生茁壮成长。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的朋友们得知你今天过生日,特意趕到你家和你共同庆祝,有的送来了礼物,还有的送来了祝福贺卡,但是你最好的朋友没有给你带礼物,只是在一边说笑。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经过思考和讨论后,有的学生回答:“会十分沮丧,因为他没有给我带礼物。”还有的学生说:“即使他没有给我带礼物,我还是感谢他的到来。”随后,教师为学生讲述情境的后半部分:“到了晚上七点钟,你的好朋友将收音机打开,电台主持人正在祝福你生日快乐,并送上了你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在贴近真实的情境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进一步学习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纠正自己错误、偏激的思想。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提高生生互动交流的有效性,能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意识到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合理设计话题、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生生交流等途径,提升心理教育的整体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广大教师要认识到,心理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尝试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以便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闫建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0,01(02):70-72.
刘艳秋.农村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明日,2019,02(04):205.
芬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3(02):145.
孙建红.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39(07):112.
关文武.浅析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5(20):173.
李睬云,冉立军.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方式解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4(08):20.
作者简介:蔡国玉(1965.6—),男,甘肃武威人,中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