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若干问题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xdz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秦汉时期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对比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秦汉社会性质和秦汉王朝的灭亡原因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不了解秦汉史,就无以了解以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了解了秦汉史,才能深刻理解秦汉时期在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秦汉时期;封建制;移民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影响深远。这一时期历史的很多方面的的问题,吸引着我们去分析探究。
  一、秦汉时期社会性质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自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秦汉时期属于封建社会早期阶段。封建社会本指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国家的社会形态。国家的所有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同时大封建主再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大小封建主之间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封建主的土地由农奴耕种,农奴对封建主承担各种劳役义务,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行政和司法等权利。这种土地层层分封的制度称为封建制度,社会劳动的主要承担者是依附于封建主、不能自由迁移的农奴。
  中国周代的封建制和西欧封建制比较接近,也实行层层分封,土地人民均归领主所有。但是到秦汉时期,封建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秦代不行分封,汉代虽然分封诸侯,但武帝之后,诸侯只能衣食租税,实际上不能领有土地人民,主要的所有制形式是土地归地主所有。大多数人是直接受国家统治的编户齐民而不是像西欧那样的依附农奴。东汉中后期,虽然豪强地主的势力兴起,控制了越来越多的依附农民,但这些豪强地主是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并不是由君主所分封,而且也并不拥有行政和司法等权力。
  在政治体制方面,秦汉时期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完善的政权机构。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划分为郡县,由中央委派流官治理,君主的权力延伸至全国各地,国家权力深入到基层的乡里。西欧并没有这样的行政体系,君主只能直接统治直属的小块地方,大部分地区通过各级封建主进行间接统治,大部分人民依附于封建主。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的土地所有制以及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都与西欧封建社会有着根本的不同。土地主要属于地主,同时存在大量的自耕农,而地主和农民都是列入国家户籍的自由民,其区别主要是占有土地数量多少的不同。同时秦汉王朝拥有一整套严密的行政体系,君主通过官僚对整个国家进行严密的中央集权统治。这种社会形态迥异于占人口多数的农奴依附于封建主的西欧封建社会,具体该怎样定义,还有待解决。
  二、秦汉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遗产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长达四百多年的稳定统治带给后世丰厚的政治遗产。
  秦汉时期开始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秦汉王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其中丞相及其僚属演变为后来的三省、内阁等国家中枢机构,御史大夫及其僚属演变为后世的监察机构,太尉及其僚属演变为后世的枢密院、大都督府等军事机构。六卿及其僚属则演变为六部等中央政府各个部门。秦汉王朝将地方划分为郡县,设置郡守、县令等官吏进行直接统治,这种统治方式为后来各个朝代所沿袭。
  秦汉时期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秦汉王朝多开疆拓土,今日中国的汉族区域,除吉、黑两省外,都在秦汉王朝的版图之内。以后唐、明等王朝也曾开拓疆域,但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就丧失了。其原因在于,秦汉王朝的疆土不分内地边疆,一律设置郡县,由中央委派流官实行直接统治。而后世王朝对边疆地区多实行羁縻统治,设置土司,无法遏制边疆地区的离心倾向。
  秦汉王朝的移民政策保证了边疆地区的发展稳定。秦代人口政策中最为后世瞩目的是它的移民政策。始皇三十二年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后徙民实之。三十三年略取岭南后又迁移数十万人移居南越。大量移民进入岭南,使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岭南成为中国疆土的有效组成部分。汉代在汉武帝时期也有移民实边的行动,但力度不如秦朝,武帝以后的移民则鲜有所闻。事实证明,边疆地区如果没有大量移民存在,不仅经济文化很难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中原王朝的统治只能是无根浮萍,强大时能够保持控制,衰落时只能任其自立。后世唐朝东平高句丽,西灭突厥,但没有徙民实边,其对边疆的统治只能是昙花一现。明代前期控制了东北广大地区,但没有移民,没有设置郡县,其在边疆的统治只能是过眼云烟,最终导致女真的再度崛起,自取其祸。
  秦汉王朝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多次北击匈奴,迫使匈奴远走西方,汇入欧洲历史的滚滚洪流,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对外交往方面如开拓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等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张骞和班超等人在西域的活动,颇有近代西方冒险家的风采。秦汉王朝的强大影响及于西方,以致西方各国一直以秦(China)称呼中国,汉则成为华夏民族的永久名称。
  秦汉时期在文化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文学上汉赋和汉乐府承前启后,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史学上产生了司马迁和班固两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创立了纪传体的正统史学体裁,奠定了以后两千年中国史学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方面则出现了张衡、蔡伦、华佗和张仲景等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经学的创立和发展对后世影响尤为深刻。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遂蓬勃发展起来。董仲舒等人对儒学的改造使儒学更加适应专制统治的要求,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经历多次斗争,最终融为一体。从此,经学遂发扬光大,历两千年不衰。
  秦汉王朝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治国理念和统治方式,为后世王朝所效法。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朝汲取秦朝教训,先行黄老之术,之后儒法兼用。外儒内法的统治理念,加强君权、削弱相权,加强中央权力、分散地方权力的措施为后世王朝继承。
  三、秦汉王朝灭亡原因浅析
  自秦朝统一,中国历代王朝就陷入了一个治乱循环的怪圈。王朝初建时,往往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社会经济出现繁荣局面。此后统治逐渐腐朽残暴,征敛无度,土地兼并日趋激烈,最终民怨沸腾,天下大乱,政权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被淹没。元元黎民,饱受乱世之苦。等到大乱平息,重归一统时,往往人口死亡大半,整个社会损失惨重。其他地区例如现代文明的发源地西欧,并没有出现中国这样的治乱循环,这说明其原因还得从中国的社会结构本身去探究。
  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下,国家的权力非常分散,所有封建主都在自己的领地内行使统治权,一个封建主的统治限于瘫痪,不会影响其他封建主的领地。同时,贵族与奴隶、农奴尊卑鲜明,等级森严,不可改变。这样的社会结构,虽然不平等,但客观上有利于统治稳定,君主的昏庸和国家政权的腐朽不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决定性的破坏作用,不易出现席卷全国的大乱。但是在中国,秦汉时期及以后,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则集中于君主。国家兴盛与否系于君主一身,社会秩序全靠国家政权维持。出现昏庸的君主,整个国家就走向衰亡;国家政权趋于腐朽瓦解,整个社会秩序就荡然无存,整个国家陷入混乱。随着周代封建制的逐渐瓦解,整个社会大多数人在身份上都成为自由民,身份地位不再是不可改变的,人人都可能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陈胜吴广起义时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这正是当时人心态的写照。这种现象虽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在古代的社会条件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秦汉王朝因残暴腐朽而亡,这是普遍的看法,但是原因也许并没有这么简单。只靠君主和官僚机构维持的脆弱的、不稳定的社会结构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相比西欧较为松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由于秦汉王朝的君主的绝对权力和高度中央集权,昏庸的君主对国家的危害和中央政权瓦解后整个社会的分崩离析都是显而易见的。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属于典型多民族融合国家,民族民俗文化丰富。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职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内民族作家队伍不断壮大,创作出了一批又批的优秀文学作品,对国内外都造成了巨大影响,民族文学受到广泛关注,对于民族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多。虽然民族文学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民族文学发展开始面临
期刊
【摘要】:电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提升,给纸质媒体、特别是传统报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一方面,“寒冬”“末日”之说不绝于耳;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新媒介环境中寻求转型必然将面临与更多样丰富的其他媒介载体竞争的局面。本文将主要以《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初步分析传统纸媒的新闻评论版块在新媒介环境中的发展特点,而要在这场攻坚战中突破重围又该注意哪些方面。  【关键词】:新闻评论;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新
期刊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坚持、运用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凸显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社会实践的核心地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三位一体”的根本原则和与其内在的一致性,深刻探究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我们自觉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实践;人民群众  一、
期刊
【摘要】:《江南的冬景》与《济南的冬天》是两篇极佳的散文,分别出自于郁达夫和老舍之手。本文赏析从作品本身出发,分析了两篇散文在写作手法、主题倾向、情感流露、刻画技巧等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在艺术手法和画面呈现上又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以期望对读者阅读文本有所启发。  【关键词】:江南的冬景;济南的冬天;异同  大自然是一座宝藏,一年四季给我们翻开一页又一页绚丽多姿的画面。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人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人口过快增长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也带来一系列人口结构性问题并对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依据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全面开放二胎作为国策推行。本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妇女文化程度对生育观的影响、二胎政策的关注度、影响生育二胎的因素等相关问题几个部分,对了解二胎政策出台后对大专学历青年的生育教育以及
期刊
【摘要】:教育经济学自诞生起就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从探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出发,阐述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关系;发展  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学者普遍认为,教育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在我国,教
期刊
【摘要】:海员的心理健康关系着个体发展及航运的安全,维护海员心理健康需要结合其职业特点。书法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瑰宝,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心理治疗作用。本文从书法心理治疗的定义、发展和应用角度,分析了其对于海员心理调节的重要作用和适用性。  【关键词】:书法心理;海员;适应性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具有独特价值的艺术瑰宝和文化遗产。然而,人们对于
期刊
【摘要】: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重新学习此部分内容,对于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同志为红四军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侗族“多耶”的钢琴衍生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多耶》创作上的民族特征,并探讨了钢琴曲《多耶》启示分析,以期为广大音乐创作家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钢琴曲;多耶;创作;启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的加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逐渐走向成熟。音乐家们在追求音乐创作理念方面达成了共识:将现代创作音乐元素与传统民族音乐理论进行有机融合,凸显中国钢琴音乐个性化和
期刊
每一季,都会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整理衣橱。我喜欢下午的时间,除了偶有的忧伤以外。强烈的光线透过窗子照在皮肤上,有一些温润的暖暖。光线里的飞舞的灰尘,看起来很懒散,我就坐在这样的尘里,一件件地翻出那些衣物,将过了季节的束之高阁,再将换季的拿出来,一些不再喜欢的整理打包送人,其他的统统拿出来清洗,晾晒,再仔细地挂起来。那被约束了一个季节的衣物带着阳光的味道又鲜活了起来。一件件地摩挲过去,还带着如有若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