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案例谈几点体会。
一、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郭思乐教授曾指出“让儿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的内部自然来进行教育或教学”“没有学生的主动參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将教学置于“以生为本”的人文环境中,把“为知”与“为人”有机地联系起来,与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和交流。笔者曾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复习“一台电冰箱的价钱900元,它的价钱比一台电视贵了20%,电视机的价钱是多少元?”这道题时,我让一位学习成绩不错的女同学来演算,她在平台上工工整整地写出了她的答案:
900×(1 20%)
=900×1.2
=1080(元)
答:电视机的价钱是1080元。
评讲时,原本我想给她打一个狠重的“×”,然后生气地责骂她一顿:“这单元的知识要点,我都重复了多少次,你还犯这个错呀?”但这种做法可能会浇灭她的学习热情,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于是,我平息心中的怒火,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位同学做对了吗?”“不对。”“那我想问一下这位同学,如果按你这道算式去解答,题目中的条件可以怎样改呢?请你想一想,也请其他同学思考一下。”那位女生沉思了一会儿,说:“老师,题目写的是‘它的价钱比一台电视贵了20%’,而我却理解成了‘一台电视的价钱比它贵了20%’,把单位‘1’的量弄错了。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未知的用除法。”“唔,这个同学说得很好,能正确分辨出谁是单位‘1’的量了,帮助我们总结出了解题的方法。”话音刚落,全班响起了阵阵掌声,学生不约而同地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她如释重负,脸上的失落与恐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骄傲。
二、以生为本,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让学生乐于数学
奥修曾经说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教学也一样,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方式。当教学适合学生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学习,甚至忘记了自己。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便会空前提高。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动手用圆柱形分割成长方体,提示学生观察和讨论:“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拼成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这样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样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让学生去挖掘数学本质上的一些联系,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完整的体验,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把新知真正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优化思维过程,取得认识上的平衡。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探索中发展自我。
三、以生为本,倡导个人先学的教学方式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认为:“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学习面前师生并不平等。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而且教师还让学生发言,这样的课堂不平等。所以,学生也要有备而来地学……”因此,教师要从观念和策略的高度看“先学”,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将学生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可以将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去研究,而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后,感到这个知识是自己探究出来的,是自己学会的,他们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就会产生想“展示”的欲望。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我将了解圆周率的背景作为明确的预学要求,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发现圆周率的奥秘。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如通过“你最多能提出多少个数学问题,每个问题最多能有多少种解法”等问题形式让学生积极思考。当教学这个内容时,很多问题便水到渠成。所以说,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根基。
四、以生为本,释放个性、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个人发展水平和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需要的多样性。现代课堂教学形式仍以班级面授为主,但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在实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合作伙伴,不能一厢情愿地谋划教学形式。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时,当学生对信函分段计费方式有了充分感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我顺势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运用了分段式计费的问题。当学生说出出租车计费、电话费、水费等大量分段计费问题之后,为增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激发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欲望,我当堂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兴趣小组,一起解决本小组提出的问题。在与“信函资费问题”的比对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分段式计费的“同中存异”。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获得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在解决问题中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总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代学。教师要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延伸,引领学生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尽情翱翔。
一、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郭思乐教授曾指出“让儿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的内部自然来进行教育或教学”“没有学生的主动參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将教学置于“以生为本”的人文环境中,把“为知”与“为人”有机地联系起来,与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和交流。笔者曾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复习“一台电冰箱的价钱900元,它的价钱比一台电视贵了20%,电视机的价钱是多少元?”这道题时,我让一位学习成绩不错的女同学来演算,她在平台上工工整整地写出了她的答案:
900×(1 20%)
=900×1.2
=1080(元)
答:电视机的价钱是1080元。
评讲时,原本我想给她打一个狠重的“×”,然后生气地责骂她一顿:“这单元的知识要点,我都重复了多少次,你还犯这个错呀?”但这种做法可能会浇灭她的学习热情,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于是,我平息心中的怒火,说:“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位同学做对了吗?”“不对。”“那我想问一下这位同学,如果按你这道算式去解答,题目中的条件可以怎样改呢?请你想一想,也请其他同学思考一下。”那位女生沉思了一会儿,说:“老师,题目写的是‘它的价钱比一台电视贵了20%’,而我却理解成了‘一台电视的价钱比它贵了20%’,把单位‘1’的量弄错了。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未知的用除法。”“唔,这个同学说得很好,能正确分辨出谁是单位‘1’的量了,帮助我们总结出了解题的方法。”话音刚落,全班响起了阵阵掌声,学生不约而同地向这位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她如释重负,脸上的失落与恐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骄傲。
二、以生为本,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让学生乐于数学
奥修曾经说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教学也一样,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方式。当教学适合学生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学习,甚至忘记了自己。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便会空前提高。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动手用圆柱形分割成长方体,提示学生观察和讨论:“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拼成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这样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样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让学生去挖掘数学本质上的一些联系,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完整的体验,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把新知真正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优化思维过程,取得认识上的平衡。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探索中发展自我。
三、以生为本,倡导个人先学的教学方式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认为:“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学习面前师生并不平等。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而且教师还让学生发言,这样的课堂不平等。所以,学生也要有备而来地学……”因此,教师要从观念和策略的高度看“先学”,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将学生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可以将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去研究,而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后,感到这个知识是自己探究出来的,是自己学会的,他们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就会产生想“展示”的欲望。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我将了解圆周率的背景作为明确的预学要求,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发现圆周率的奥秘。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如通过“你最多能提出多少个数学问题,每个问题最多能有多少种解法”等问题形式让学生积极思考。当教学这个内容时,很多问题便水到渠成。所以说,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根基。
四、以生为本,释放个性、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个人发展水平和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需要的多样性。现代课堂教学形式仍以班级面授为主,但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在实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合作伙伴,不能一厢情愿地谋划教学形式。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解决问题(分段计费)”时,当学生对信函分段计费方式有了充分感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我顺势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运用了分段式计费的问题。当学生说出出租车计费、电话费、水费等大量分段计费问题之后,为增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激发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欲望,我当堂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兴趣小组,一起解决本小组提出的问题。在与“信函资费问题”的比对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分段式计费的“同中存异”。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获得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在解决问题中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总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代学。教师要营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延伸,引领学生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尽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