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自主学习已经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给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和权利,给学生创设探究的空间、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学习,体验自由、探究性学习的乐趣,感受自我个性萌发的欣喜和生命活力迸发的激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有效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之中,才能从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而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几年来我从事 “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纵观国内外学者给自主学习下的定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有几个基本特点: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以引发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我这样导入:一天孙悟空摘桃分给猴子们吃。每个猴子10个桃,要求吃5天。猴子们一想,平均每天可以吃2个,太少了!于是叫道:“不够,不够!”孙悟空灵机一动,说:“那就分给每只猴子100个桃子,要求吃50天。”猴子们一听可高兴啦。可再一想,又喊起“不够”。过了一会,孙悟空又说:“这样吧,分给每只猴子1000个桃子……”没等我说完,同学们就接着说:“要吃500天,可猴子们还喊不够。”我认为此时学生之所以能够接下去,表明通过故事以把学生引入了学习的情境,已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并且乐于学下去。接下来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为什么要这样补充呢?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数增加了许多,为什么还喊不够呢?这样不知不觉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精心设计,掌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的教师认为,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干预越少越好,“放”得越多就越能体现自主性。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我们的教学由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其实,自主学习不能布置下去就不管了,也需要老师指导,这样才是有效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首先,要精心设计自学思路,使学生自学时知道从哪里开始入手,知道自学的步骤。其次,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要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这些操作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再次,还要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感悟探究。
三、创设机会,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问题,给学生制造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整理,给他们主动参与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四、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靠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而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不深入的。所以要尽可能多给学生亲自手的机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让学生体验了知识探索的过程获取了知识。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先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的小正方形,让他们在长是16厘米宽是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密铺,找出能正好铺满的整块正方形。学生在亲自动手铺过之后,很快能说出边长是1厘米、2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所以1、2、4就是16和12的公因数,4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自然就理解了。
五、评价反思,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中难免有失败的时候,教师不能责怪学生,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及时的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和查找失败的原因积累经验,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学生成功的时候则要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尽情的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潜力。只要坚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定能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老师、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需要师生的整体认可。
参考文献:
[1]张奠宙主编《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版
[2]李光树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3]施良方主编《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窦盼英主编《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版。
[5]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陈亚明主编《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宁波出版社,2005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有效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之中,才能从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而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几年来我从事 “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纵观国内外学者给自主学习下的定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有几个基本特点: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以引发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我这样导入:一天孙悟空摘桃分给猴子们吃。每个猴子10个桃,要求吃5天。猴子们一想,平均每天可以吃2个,太少了!于是叫道:“不够,不够!”孙悟空灵机一动,说:“那就分给每只猴子100个桃子,要求吃50天。”猴子们一听可高兴啦。可再一想,又喊起“不够”。过了一会,孙悟空又说:“这样吧,分给每只猴子1000个桃子……”没等我说完,同学们就接着说:“要吃500天,可猴子们还喊不够。”我认为此时学生之所以能够接下去,表明通过故事以把学生引入了学习的情境,已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并且乐于学下去。接下来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为什么要这样补充呢?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数增加了许多,为什么还喊不够呢?这样不知不觉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精心设计,掌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的教师认为,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干预越少越好,“放”得越多就越能体现自主性。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我们的教学由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其实,自主学习不能布置下去就不管了,也需要老师指导,这样才是有效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首先,要精心设计自学思路,使学生自学时知道从哪里开始入手,知道自学的步骤。其次,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要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这些操作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再次,还要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感悟探究。
三、创设机会,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参与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问题,给学生制造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整理,给他们主动参与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四、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靠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而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不深入的。所以要尽可能多给学生亲自手的机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让学生体验了知识探索的过程获取了知识。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先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的小正方形,让他们在长是16厘米宽是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密铺,找出能正好铺满的整块正方形。学生在亲自动手铺过之后,很快能说出边长是1厘米、2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所以1、2、4就是16和12的公因数,4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自然就理解了。
五、评价反思,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中难免有失败的时候,教师不能责怪学生,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及时的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分析和查找失败的原因积累经验,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学生成功的时候则要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尽情的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潜力。只要坚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定能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老师、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需要师生的整体认可。
参考文献:
[1]张奠宙主编《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版
[2]李光树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3]施良方主编《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窦盼英主编《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版。
[5]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陈亚明主编《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宁波出版社,20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