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6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结直肠癌实践指南2013版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肿瘤分期第7版为基础。由肠镜、活组织病理学、CT和(或)MRI检查确诊结直肠癌及其临床分期。符合适应证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辅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观察指标:(1)诊断及治疗情况。(2)临床病理学特征。(3)预后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患者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

(1)诊断及治疗情况:667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位置:右半结肠213例、左半结肠312例、直肠142例;术前临床分期:0期3例、Ⅰ期47例、Ⅱ期300例、Ⅲ期298例、Ⅳ期19例;99例发生肠梗阻(梗阻性结直肠癌),568例未发生肠梗阻(非梗阻性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肠梗阻发生率为14.84%(99/667)。667例患者的治疗情况:①术前辅助治疗:17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行术前辅助治疗,650例未行术前辅助治疗;②手术治疗:389例行开腹手术、278例行腹腔镜手术;58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79例行非根治性切除术。(2)临床病理学特征:99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肿瘤位置位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直肠分别为26、61、12例,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分别为18、81例,根治性切除为71例,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分别为21、61、17例;其中71例行根治性切术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9)枚,肿瘤N分期N0、N1、N2期分别为37、20、14例。568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肿瘤位置位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直肠分别为187、251、130例,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分别为260、308例,根治性切除为517例,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分别为38、420、110例;其中517例行根治性切术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8)枚,肿瘤N分期N0、N1、N2期分别为338、155、24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4,46.505,30.088,Z=-2.782,t=2.942,Z=-2.892,P<0.05)。(3)预后情况:667例患者中,术后584例获得随访,其中梗阻性结直肠癌88例(0、Ⅰ、Ⅱ、Ⅲ、Ⅳ期分别为1、5、23、28、31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496例(0、Ⅰ、Ⅱ、Ⅲ、Ⅳ期分别为5、62、212、116、101例);随访时间为18~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随访期间,56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0、Ⅰ、Ⅱ、Ⅲ、Ⅳ期分别为1、4、15、17、19例),总体生存率为63.64%(56/88),0、Ⅰ、Ⅱ、Ⅲ、Ⅳ期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1、4/5、65.22%(15/23)、60.71%(17/28)、61.29%(19/31);无瘤生存38例(0、Ⅰ、Ⅱ、Ⅲ、Ⅳ期分别为1、4、15、13、5例),无瘤生存率为43.18%(38/88),0、Ⅰ、Ⅱ、Ⅲ、Ⅳ期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1、4/5、65.22%(15/23)、46.43%(13/28)、16.13%(5/31)。443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0、Ⅰ、Ⅱ、Ⅲ、Ⅳ期分别为5、58、181、106、93例),总体生存率为89.31%(443/496),0、Ⅰ、Ⅱ、Ⅲ、Ⅳ期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93.55%(58/62)、85.38%(181/212)、91.38%(106/116)、92.08%(93/101);无瘤生存384例(0、Ⅰ、Ⅱ、Ⅲ、Ⅳ期分别为5、52、166、94、67例),无瘤生存率为77.42%(384/496),0、Ⅰ、Ⅱ、Ⅲ、Ⅳ期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5、83.87%(52/62)、78.30%(166/212)、81.03%(94/116)、66.34%(67/101)。梗阻性和非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6,43.707,P<0.05)。亚组分析:两者Ⅱ、Ⅲ、Ⅳ期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92,17.027,11.268,P<0.05);Ⅲ期和Ⅳ期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8,24.116,P<0.05)。

结论

梗阻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复杂,易发生于左半结肠,肿瘤分化程度偏向于低分化,其手术根治率较低、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旨在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2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并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CT检查影像学特征。(2)鉴别比较。(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患者预后情况
目的分析结直肠扁平息肉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的病理学类型,探讨发生高风险扁平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5例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45例患者均行EMR治疗,切除息肉组织行病理学诊断。观察指标:(1)扁平息肉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检查结果。(2)高风险扁平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
自20世纪80年代初,Heald报道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腹TME已成为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手术方式。而传统的经腹TME,特别是对于低位直肠癌、肥胖症、男性狭窄骨盆的患者,存在暴露困难的问题。因此,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的提出,旨在克服经腹途径的暴露困难。但是,TaTME能否做到真正的TME?其直肠系膜远切缘是否足够?其远切缘标志在哪里?能否保证手术标本环周切缘及直肠系膜质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技术联合动脉血管入路淋巴结分检法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0例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40例患者均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其中20例行纳米碳示踪技术联合动脉血管入路法分检淋巴结,设为观察组;20例行传统淋巴结分检法,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淋巴结检出及病理
目的探讨改良式回肠末端自闭式造口术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回肠末端自闭式造口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取出肿瘤标本后在腹腔内行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在体外行回肠末端自闭式造口术。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时间、自闭式造口时间、
在结直肠癌中,直肠癌发生率相对更高。直肠癌大多行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本身情况、术前准备不足、术者手术经验及术后处理不当等因素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吻合口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等。尤其是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更大。然而目前对于相关吻合口并发症的定义及分级仍存在一定争议,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在相关吻合口并发症发生时可选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其中大多能起到有效治疗作用。但是吻合口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已成为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传统观点认为:直肠肿瘤细胞的转移局限于筋膜包裹的系膜内,正确的手术平面是保证完整系膜切除的关键,因而强调TME手术是膜的解剖可以提高肿瘤的根治性和降低术后泌尿生殖功能障碍的风险。实际上,传统的功能解剖学很难解释TME改善患者预后的原因,主要在于难以证实:神圣平面"Holy Plane"能够成为肿瘤细胞难以逾越的平面,以及正确的手术层次可以保证直肠
期刊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藏毛窦手术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1例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藏毛窦,术后行VSD,常规抗感染和换药治疗。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体标本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治疗情况(使用V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