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的他似乎很“笨”,为了开发他的智商,万般无奈的父亲想出了一个奇招,8年间,父亲带他周游列省,转学14次,不断地用新鲜的环境、新鲜的人和事来激活儿子的思维细胞。父亲付出的心血终于有了收获,2006年8月25日,这个名叫周游列国的温州学生,以托福考试643分的高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拿到了美国威斯里安大学授予的弗里曼亚洲奖学金。(奖学金额度20万美元,每年在亚洲只授予两名学生。)
与其“坐”而待“笨”,不如“行”而求学
周游列国原名周超洋,1986年出生于宁夏。他的父亲周斌是一个来自温州的商人,同时又是一个英语迷。他发明的“新型英语扑克”专利曾获得“第十一届尤里卡世界博览会金奖”。儿子出生后,周斌下决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在周超洋刚刚会说话时,周斌就开始教儿子数数字、认字、背古诗。可是,周超洋的表现却让周斌大失所望:儿子一点也不像自己——不仅不“聪明”,甚至还有点笨。教他数数字,一连数到五岁,还数不到50;教他认字,今天教的字,明天一定忘记了,结果就像熊瞎子掰苞米——总是剩下的少;至于背古诗,更是背了一年也不能把一首诗完整地背下来。汉语学不好,得,咱学英语。可是,周斌费了老大劲,用了三年功夫,儿子的英语水平也只是停留在“Thank you.”“My name is Zhouchaoyang.”这样几句简单的对话水准上。
周超洋学习不行,玩耍起来可是格外地用心。只要把他关在家里半天,差不多就会把他急疯。他总是要到处看看,对于外界所有的新鲜事物,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雄心勃勃的周斌大失所望,看着只爱玩耍不爱学习的儿子,感到十分沮丧。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眼看着儿子“笨”下去?周斌有些不服气,他在寻找一种办法,把儿子从“笨”中“拯救”出来。
周超洋6岁时,周斌和妻子由于生意上的原因,需要到全国各地去经商。远在温州的爷爷奶奶知道后,巴不得把孙子接过来,由他们抚养。可周斌想,爷爷奶奶本来就娇惯这个宝贝孙子,放回老家还不被惯坏了?学习上更不用说了。思来想去,周斌觉得还是要让儿子跟着自己,也就在这时,另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让儿子跟着他去全国各地,边游边学,就像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一样。妻子对丈夫的这个想法坚决反对,她说:“你儿子够‘游’的了,再叫他去全国周游,还不培养出来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周斌却认为,与其眼看着儿子这样一整天疯玩不学习,还不如让他到处走走,多接触新事物,多交新朋友,增加知识,说不定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呢。于是,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就带上儿子出发了。
1992年11月,周斌一家来到北国吉林省延吉市,并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子。此时的延吉初降瑞雪,一片银白世界,周超洋兴奋极了。周斌领着儿子游览了一番长白山的景色之后,便把他送进了延吉市一所朝语小学里借读。周超洋的爷爷奶奶听说孙子被送进了朝语小学,很不理解,他们在电话里对周斌说:“现在都学英语,你让孩子学习朝语,用处不大,不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周斌可不这样看,他认为,在一个人人说朝语的环境里,周超洋一定能很快地学会朝语。而且,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是相通的,多学一门语言,就会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周超洋上学的第一天可真是难为他了。这里的小同学都是朝鲜族,大家用朝语交流,老师上课也用朝语讲课,他根本听不懂。下课后,同学们围在一起玩,又蹦又跳,只有周超洋站在一边插不上嘴,这可急坏了好玩的周超洋。他开始认真地“研究”别人说话的意思,比如,“你过来”、“上课啦”、“下课了”“书包”,等等。
第一天放学,妈妈来接他,周超洋见到妈妈,第一句话就喊“阿妈基!你过来!”那天晚饭时,周超洋把一天学到的20多个单词一一地向父母进行了“汇报”。
一天就学了20多个单词,这可比以前在家里时教他英语时快得多,那时,要是一星期能记住一个单词,就能让周斌激动万分了。看来,这招环境教学法,果然有效。
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周超洋熟练地掌握了朝鲜语的日常对话和初步的读写能力。当第二年夏天,周家离开延吉市时,周斌感慨万分:原来,让一个孩子爱上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家长是否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正确途径。
“江湖比剑”,感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学习朝鲜语的成功经验,使周斌坚定了让儿子继续“游学”的决心。
学习朝鲜语的成功,激发了周超洋学习英语的兴趣。于是,在“周游列省”过程中,周斌每天教儿子学习英语。他使尽浑身解数,想出各种办法,为儿子打好英语基础。此时的周超洋,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一谈英语就头疼的孩子了,他说:“朝鲜语学了半年,就学会了;英语有什么难的?”
信心,激发了潜能,周超洋用学习朝语的劲头来学习英语,进步神速。三年后,周超洋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大学低年级学生的水平了。在他后来就读的十几所小学里,他都找不到一个能与他英语水平相当的同学,于是,“英语周”的绰号在他就读的不同小学里传开了。
每次英语考试时,“英语周”最沮丧的就是遇不到“有点挑战性”的题,往往是老师发完卷子过了一会,周超洋就交卷子,而且肯定是100分。有一次,周超洋对爸爸说:“我英语已经学好了,不要再学了。”
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着实让周斌的心又悬了起来——儿子怎么会有这样骄傲自满的情绪呢?这种坐井观天、孤芳自赏的心理,会害了周超洋。他决定带儿子拜访全国少年英语“高手”,“比剑江湖”,让他了解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于是,周超洋四年级放暑假的时候,周斌就领着儿子去了大连,去寻找上一年辽宁省初中生英语冠军张稚丽“比剑”。没想到,这次拜访,并没有打下周超洋的骄傲心理,反而张稚丽因摔伤住院,状态不佳,而没能回答出周超洋问的一些英国典故的问题。在离开大连的火车上,周超洋喜孜孜地说:“爸,你说我的绰号是不是可以改叫‘英语王’了。”
一定要“让事实说话”,周斌到处打听哪里有英语天才,这天,他听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英语考过了GRE三级。于是,他又带着全家去了呼和浩特。
在呼和浩特实验小学,周超洋见到了林晋鹏。林晋鹏个子矮矮的、瘦瘦的,见了生人有些腼腆,开始周超洋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一说起英语来,林晋鹏就完全变了一个样。他用英语引经据典,振振有词,眼里闪出兴奋的光芒。20分钟的英语谈话,林晋鹏对英语透彻的理解和对英国历史文化的掌握,让前来“比剑”的周超洋根本插不上嘴。他傻愣愣地站在那儿,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比他周超洋英语更强的小学生了!而这个人就站在他面前。
离开实验小学,周超洋很久没有说话。当天晚上,一直有记日记习惯的周超洋,写下了这样几个字:“当你认为自己最强时,那只不过是你孤陋寡闻,你尚未见到那个最强的。有见识的人,永远也不会妄自尊大。”
从那以后,周超洋再也没有说过大话。一直到他获得弗里曼奖学金,他都始终认为自己永远处于“追赶第一”的状态。这样的心态,成为他不断奋斗的动力。
博而后方能精多国外语水涨船高托出英语小天才
因生意上的原因,周斌一家又来到了首都北京,无疑这次举家迁徙为周超洋学习外语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周家在朝阳门外住下来不久,隔壁就搬来了一个新邻居——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大学的哈恩教授。
“这可是个学德语的大好机会啊!”周斌拍着儿子的脑袋说:“你敢拜他为师吗?”
周超洋眨着眼睛说:“敢!”
从那以后,每次见到哈恩教授,周超洋都会主动用英语打招呼,可哈恩总是礼节性地点点头就匆匆离开了。
“这个教授脾气真怪!”多次碰壁的周超洋嘟囔着。这时,周斌在哈恩教授任职的朝阳区电视大学了解到,哈恩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两年前,在一次车祸中,他失去了妻子和儿子。伤心的他,来到遥远的中国,企图忘记那些痛苦的回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周斌深深理解了哈恩的“怪”。
就在这时,圣诞节来了,哈恩正在家里独坐,忽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邻居的小男孩。周超洋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了自我介绍,并请哈恩吃饺子。孤独的哈恩被孩子这团火热的中国情感动了,从此,这个郁郁寡欢的洋教授和周超洋结成了“望年交”。两人还立下了一个“君子协定”,周超洋教哈恩汉语,哈恩教周超洋德语。不到半年,周超洋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了。
后来,周超洋又在意大利人办的补习班里,学会了意大利语。
学会了四门外语的周超洋产生了走出国门,到世界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想法。他崇拜孔子,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周游列国”。
2000年春节前,周斌一家结束了周游列省的生活,回到故乡温州。经过了八年周游列省的游学生涯,此时的周游列国,无论在见识上,智力上和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一般同龄少年的水平。进入温州一所初中后,他智力上的巨大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初中的课程,他用半个月时间就完全看完了,学会了,很快进入了高中课程的学习……
15岁时,周游列国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获得了温州市英语电视大赛第一名,还荣获浙江省高中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在2006年弗里曼奖学金的激烈竞争中,见过世面的周游列国心态平静,发挥自如,过五关斩六将,在报名的200名各地天才少年中脱颖而出……
编者的话
周斌在周游列国身上所采用的方法,只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特例,从形式上讲,其可学性并不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些稍显“另类”的方法,就会发现其本质上无不闪烁着素质教育的光辉。周游列省,拓展了知识面,激发了智力潜能,提高了心智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中建立了良好的“迁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游列国的成功,其实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有力例证。
与其“坐”而待“笨”,不如“行”而求学
周游列国原名周超洋,1986年出生于宁夏。他的父亲周斌是一个来自温州的商人,同时又是一个英语迷。他发明的“新型英语扑克”专利曾获得“第十一届尤里卡世界博览会金奖”。儿子出生后,周斌下决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在周超洋刚刚会说话时,周斌就开始教儿子数数字、认字、背古诗。可是,周超洋的表现却让周斌大失所望:儿子一点也不像自己——不仅不“聪明”,甚至还有点笨。教他数数字,一连数到五岁,还数不到50;教他认字,今天教的字,明天一定忘记了,结果就像熊瞎子掰苞米——总是剩下的少;至于背古诗,更是背了一年也不能把一首诗完整地背下来。汉语学不好,得,咱学英语。可是,周斌费了老大劲,用了三年功夫,儿子的英语水平也只是停留在“Thank you.”“My name is Zhouchaoyang.”这样几句简单的对话水准上。
周超洋学习不行,玩耍起来可是格外地用心。只要把他关在家里半天,差不多就会把他急疯。他总是要到处看看,对于外界所有的新鲜事物,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雄心勃勃的周斌大失所望,看着只爱玩耍不爱学习的儿子,感到十分沮丧。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眼看着儿子“笨”下去?周斌有些不服气,他在寻找一种办法,把儿子从“笨”中“拯救”出来。
周超洋6岁时,周斌和妻子由于生意上的原因,需要到全国各地去经商。远在温州的爷爷奶奶知道后,巴不得把孙子接过来,由他们抚养。可周斌想,爷爷奶奶本来就娇惯这个宝贝孙子,放回老家还不被惯坏了?学习上更不用说了。思来想去,周斌觉得还是要让儿子跟着自己,也就在这时,另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让儿子跟着他去全国各地,边游边学,就像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一样。妻子对丈夫的这个想法坚决反对,她说:“你儿子够‘游’的了,再叫他去全国周游,还不培养出来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周斌却认为,与其眼看着儿子这样一整天疯玩不学习,还不如让他到处走走,多接触新事物,多交新朋友,增加知识,说不定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呢。于是,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就带上儿子出发了。
1992年11月,周斌一家来到北国吉林省延吉市,并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子。此时的延吉初降瑞雪,一片银白世界,周超洋兴奋极了。周斌领着儿子游览了一番长白山的景色之后,便把他送进了延吉市一所朝语小学里借读。周超洋的爷爷奶奶听说孙子被送进了朝语小学,很不理解,他们在电话里对周斌说:“现在都学英语,你让孩子学习朝语,用处不大,不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周斌可不这样看,他认为,在一个人人说朝语的环境里,周超洋一定能很快地学会朝语。而且,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是相通的,多学一门语言,就会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周超洋上学的第一天可真是难为他了。这里的小同学都是朝鲜族,大家用朝语交流,老师上课也用朝语讲课,他根本听不懂。下课后,同学们围在一起玩,又蹦又跳,只有周超洋站在一边插不上嘴,这可急坏了好玩的周超洋。他开始认真地“研究”别人说话的意思,比如,“你过来”、“上课啦”、“下课了”“书包”,等等。
第一天放学,妈妈来接他,周超洋见到妈妈,第一句话就喊“阿妈基!你过来!”那天晚饭时,周超洋把一天学到的20多个单词一一地向父母进行了“汇报”。
一天就学了20多个单词,这可比以前在家里时教他英语时快得多,那时,要是一星期能记住一个单词,就能让周斌激动万分了。看来,这招环境教学法,果然有效。
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周超洋熟练地掌握了朝鲜语的日常对话和初步的读写能力。当第二年夏天,周家离开延吉市时,周斌感慨万分:原来,让一个孩子爱上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家长是否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正确途径。
“江湖比剑”,感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学习朝鲜语的成功经验,使周斌坚定了让儿子继续“游学”的决心。
学习朝鲜语的成功,激发了周超洋学习英语的兴趣。于是,在“周游列省”过程中,周斌每天教儿子学习英语。他使尽浑身解数,想出各种办法,为儿子打好英语基础。此时的周超洋,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一谈英语就头疼的孩子了,他说:“朝鲜语学了半年,就学会了;英语有什么难的?”
信心,激发了潜能,周超洋用学习朝语的劲头来学习英语,进步神速。三年后,周超洋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大学低年级学生的水平了。在他后来就读的十几所小学里,他都找不到一个能与他英语水平相当的同学,于是,“英语周”的绰号在他就读的不同小学里传开了。
每次英语考试时,“英语周”最沮丧的就是遇不到“有点挑战性”的题,往往是老师发完卷子过了一会,周超洋就交卷子,而且肯定是100分。有一次,周超洋对爸爸说:“我英语已经学好了,不要再学了。”
儿子会有这样的想法,着实让周斌的心又悬了起来——儿子怎么会有这样骄傲自满的情绪呢?这种坐井观天、孤芳自赏的心理,会害了周超洋。他决定带儿子拜访全国少年英语“高手”,“比剑江湖”,让他了解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于是,周超洋四年级放暑假的时候,周斌就领着儿子去了大连,去寻找上一年辽宁省初中生英语冠军张稚丽“比剑”。没想到,这次拜访,并没有打下周超洋的骄傲心理,反而张稚丽因摔伤住院,状态不佳,而没能回答出周超洋问的一些英国典故的问题。在离开大连的火车上,周超洋喜孜孜地说:“爸,你说我的绰号是不是可以改叫‘英语王’了。”
一定要“让事实说话”,周斌到处打听哪里有英语天才,这天,他听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英语考过了GRE三级。于是,他又带着全家去了呼和浩特。
在呼和浩特实验小学,周超洋见到了林晋鹏。林晋鹏个子矮矮的、瘦瘦的,见了生人有些腼腆,开始周超洋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一说起英语来,林晋鹏就完全变了一个样。他用英语引经据典,振振有词,眼里闪出兴奋的光芒。20分钟的英语谈话,林晋鹏对英语透彻的理解和对英国历史文化的掌握,让前来“比剑”的周超洋根本插不上嘴。他傻愣愣地站在那儿,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比他周超洋英语更强的小学生了!而这个人就站在他面前。
离开实验小学,周超洋很久没有说话。当天晚上,一直有记日记习惯的周超洋,写下了这样几个字:“当你认为自己最强时,那只不过是你孤陋寡闻,你尚未见到那个最强的。有见识的人,永远也不会妄自尊大。”
从那以后,周超洋再也没有说过大话。一直到他获得弗里曼奖学金,他都始终认为自己永远处于“追赶第一”的状态。这样的心态,成为他不断奋斗的动力。
博而后方能精多国外语水涨船高托出英语小天才
因生意上的原因,周斌一家又来到了首都北京,无疑这次举家迁徙为周超洋学习外语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周家在朝阳门外住下来不久,隔壁就搬来了一个新邻居——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大学的哈恩教授。
“这可是个学德语的大好机会啊!”周斌拍着儿子的脑袋说:“你敢拜他为师吗?”
周超洋眨着眼睛说:“敢!”
从那以后,每次见到哈恩教授,周超洋都会主动用英语打招呼,可哈恩总是礼节性地点点头就匆匆离开了。
“这个教授脾气真怪!”多次碰壁的周超洋嘟囔着。这时,周斌在哈恩教授任职的朝阳区电视大学了解到,哈恩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两年前,在一次车祸中,他失去了妻子和儿子。伤心的他,来到遥远的中国,企图忘记那些痛苦的回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周斌深深理解了哈恩的“怪”。
就在这时,圣诞节来了,哈恩正在家里独坐,忽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邻居的小男孩。周超洋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了自我介绍,并请哈恩吃饺子。孤独的哈恩被孩子这团火热的中国情感动了,从此,这个郁郁寡欢的洋教授和周超洋结成了“望年交”。两人还立下了一个“君子协定”,周超洋教哈恩汉语,哈恩教周超洋德语。不到半年,周超洋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了。
后来,周超洋又在意大利人办的补习班里,学会了意大利语。
学会了四门外语的周超洋产生了走出国门,到世界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想法。他崇拜孔子,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周游列国”。
2000年春节前,周斌一家结束了周游列省的生活,回到故乡温州。经过了八年周游列省的游学生涯,此时的周游列国,无论在见识上,智力上和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一般同龄少年的水平。进入温州一所初中后,他智力上的巨大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初中的课程,他用半个月时间就完全看完了,学会了,很快进入了高中课程的学习……
15岁时,周游列国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获得了温州市英语电视大赛第一名,还荣获浙江省高中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在2006年弗里曼奖学金的激烈竞争中,见过世面的周游列国心态平静,发挥自如,过五关斩六将,在报名的200名各地天才少年中脱颖而出……
编者的话
周斌在周游列国身上所采用的方法,只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特例,从形式上讲,其可学性并不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些稍显“另类”的方法,就会发现其本质上无不闪烁着素质教育的光辉。周游列省,拓展了知识面,激发了智力潜能,提高了心智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中建立了良好的“迁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游列国的成功,其实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有力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