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镇痛在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康复治疗时应用的效果探究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的康复治疗情况,研究多模式镇痛在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的应用价值,并且总结一系列的诊疗体会,进行有效镇痛方式的临床推广。方法:将2019年04月-2020年04月间入我院接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口服药物镇痛法,实验组则采用多模式镇痛。进行两组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质量评分指标的比较,统计两组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显著,综合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診疗服务满意度高达(94.00%)。结论: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整体优化而言大有助益。多模式镇痛方式的临床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可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使医院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康复治疗;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263
  引言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的操作便捷,手术成功率较高,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实施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的康复治疗阶段,患者疼痛较为明显,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患者就会衍生出严重的负性情绪,导致康复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很难形成和谐的、融洽的医患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特意研究了多模式镇痛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希望相关内容可为其他的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便于医护人员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水平,有序推进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的康复治疗工作、镇痛工作等。
  1 资料及方法
  1.1 患者资料
  抽选100例患者均符合“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的治疗条件、具体要求[1],提前说明治疗计划、手术要点、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他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主动配合镇痛计划的全面落实。提前解答患者关于术后镇痛的各种疑问,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避免引发医患纠纷,才好取得最优化的术后镇痛效果。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6:14,患者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39.88±1.70)岁;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0:20,患者年龄在29-70岁之间,平均年龄(41.96±1.95)岁。
  1.2 镇痛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塞来昔布胶囊(国药准字:J20140072,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规格:0.2g*18s),0.2g/次,1次/天,进行术后镇痛即可。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多模式镇痛,具体为:首先,在患者行锁骨上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用100ml的0.2%罗哌卡因,以2ml/h的注射速率,进行术后镇痛;然后实施自控镇痛方案,舒芬太尼0.5μg/kg·48h+4mg昂丹司琼,以2ml/h的注射速率,进行术后镇痛;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用药剂量同上,进行术后镇痛[2]。多模式镇痛期间,必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充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1.3 疗效评价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质量评分指标的比较分析,统计患者的诊疗服务满意度后,准确评估不同镇痛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使用专业软件SPSS 22.0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实施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口服镇痛类药物,实验组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实行多模式镇痛,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质量评分指标的比较,可见表1:
  2.2 在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接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康复治疗阶段应用不同镇痛方式,统计分析患者诊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可见表2:
  3 讨论
  多模式镇痛方式的临床应用,对于患者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疼痛感的有效缓解、镇痛效果的整体优化起到了促进作用[3]。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康复治疗阶段广泛地推广多模式镇痛,将更好地解决患者术后疼痛问题,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助于医院整体发展进程的加快。继续深入多模式镇痛方案,相关药物的功效研究,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刘秋月.肘关节松解术后康复患者应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的生存质量观察[J].中国骨伤,2019(11)365-366.
  [2]叶佳美.肘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康复治疗疼痛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研究,2019(02)188-189.
  [3]李月珍,王小平.多模式镇痛在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骨科学杂志,2020(04)72-73.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全社会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医疗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院前急诊和院内急救不仅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的最大的生命保障。适当扩大科室面积、更新急诊设备等硬件建设是提高医院急诊急救能力的首要步骤,此外,医院还要不断提高急诊急救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心脏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心脏支架手术患者100例,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组护理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在参与研究前均已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报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  1.2方法  实施护理的具体方式为:(1)对患者的病情状况、生活环境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本院肠梗阻患者中的60例开展研究,根据从发病到开展手术的时间长短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在48小时后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在48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术后恢复情况指标各项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病情况对比,实验组发病率低于参照组。结论:及时对肠梗阻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对全髋关节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00例自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或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ASA分级为一级或者二级,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年龄为65岁到90岁,体重指数在21到25kg/m2。再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疼痛管理的方式;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方式。记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镇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总共纳入100例观察对象,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分娩方法,n=50)与研究组(镇痛分娩,n=50)。对比分析两组的产程时间。结果: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研究并签字。  1.2方法  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知晓率调查分析。方法:选择到我院门诊进行诊断的36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医护人员要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此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眼底照相机、血糖仪器进行相关检查,之后根据统一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知晓率展开调查。结果:本次研究的36例糖尿病患者中,检查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23例,患病率为63.88%;60岁以上
期刊
摘要:党校是培养优秀党员和干部的重要基地,对于我党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党校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信息化程度较低,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党校教育有待进一步创新。党校要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出发,调整教育模式,提高党校教育的实效性。本文首先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党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给予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对于HAMA、HAMD等负性情绪评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选取对象共计74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全面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对比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P>0.05;采取护理措施以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
期刊
从1978到2008,总共30年,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很多记忆。自然,在我的记忆深沟里。同样也刻录着许多东西。  1978年上高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考上大学。如愿后愿望变了,想毕业读研究生,当然又如愿了。研究生毕业后,挑着单位来到某中央机关上班。  后来结婚。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间房子。如愿后愿望变了,想住上三室一厅的房子。当然又如愿了。房子越住越大。越来越漂亮。  家有小孩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小
期刊
走进沈阳市第一中学,您会被这所悠久历史的沈阳名校深深吸引,和谐美好、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会感染每一位置身于其中的人。走近校长张振丽,您会感受到她目光中的真诚与睿智。  采访张校长,和她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这个当前教育热点课题。张校长认为,每个学校都会因地制宜地寻找自己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我们沈阳市第一中学选择了教师合作作为教师管理和学校提升的切入点。  谈到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