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泥设备具有重负荷、低速度、条件差和连续性生产等特点,在日常维修中,各种润滑油,尤其是齿轮油在水泥设备中应用量大。本文介绍了齿轮油的一些基本特性,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减速机;齿轮油
中图分类号:TG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135-01
一、齿轮油的润滑作用
目前,大约有80%零件的损坏是由于摩擦、磨损引起的。当然,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摩擦副配对材料等材料学方法达到减小磨损,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达到目的,而采用合理润滑不失为减摩的一种有效方法。润滑即是利用一种材料膜将彼此作相对运动的表面分隔开,这种材料剪切阻力低、引起的磨损小。而润滑油在齿轮传动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便是降低摩擦阻力、减小磨损,以尽可能地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润滑油还具有冷却、冲洗、保护、密封、防锈、卸荷、减震、对添加剂起载体及起结构材料等作用。
二、粘度的选择
粘度是齿轮油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理化指标,齿轮的啮合速度是选择粘度的主要指标。适宜的齿轮油粘度,应使润滑油的内摩擦小,致使齿轮表面磨损及传动噪音、振动等大为减小。
润滑油的粘度主要是通过基础油及粘度指数改进剂来实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与分子结构和分子量有关:平均分子量越大,油品的粘度越大。就基础油而言,矿物油型的润滑油包括石蜡基原油炼制的润滑油、环烷基原油炼制的润滑油和中间基原油炼制的润滑油三种。而石蜡基原油炼制的润滑油,它的粘温性能要优于其它两种。好的粘指剂,不仅要求增粘能力高、剪切稳定性好,同时还要求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和热氧化安定性。剪切稳定性差的粘指剂,由于其高分子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主链断裂,分子量降低,使油品变稀,从而对磨损、油耗等产生系列影响。对同种粘度牌号的润滑油而言,若选用非精制的基础油及不太好的粘指剂,虽然经过调配可以达到某一粘度标准,但粘温性、剪切稳定性等性能不佳,同样达不到应有的使用周期。因此,对于低速重载的水泥减速机,尽量避免使用此类润滑油,而选用质优的高级润滑油,因为它的基础油和粘指剂均比较好。
齿轮油的粘度越大,防止齿面遭受各种损坏的保护能力越强,因此齿轮的磨损越小。而粘度太大,磨粒不易沉淀,降低了润滑油对齿面的冲洗作用及吸热冷却效果,致使润滑不良。同时悬浮于油中的磨粒进入啮合区,易造成磨粒磨损。另外,粘度过大使传动阻力增大、齿面温度升高、功率消耗增加。一般而言,粘度增加一个级号,耗能约增加1%~5%,而且油品的稳定性及抗乳化性能均会下降。但高粘度对减少噪音及防止漏油均有明显的好处。此外负荷不均匀、需经常启动且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设备,粘度应稍高。
综上所述,应采用适宜粘度的高档润滑油。对于低速重负荷的大型减速机,应尽可能选用粘度大的极压型重负荷齿轮油,因为它比中负荷的齿轮油具有更好的极压抗磨性、热氧化安定性、防腐和防锈性以及优良的抗乳化性能,这样易在齿轮的啮合表面形成化学膜,从而保护轮齿表面,最大可能地减小磨损。
三、齿轮油的润滑管理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稀油集中润滑的减速机系统,由于润滑油或油箱温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通常采用冷却器(蒸汽冷却)或冷却盘管(水冷却)使之冷却。虽然要求齿轮油有较好的抗乳化性能,但油中渗入相当数量的水后,极易使油品乳化,加有极压抗磨剂的齿轮油乳化后,添加剂被水解或沉淀分离而失去原有性能,并产生有害物质,使齿轮油迅速变质、失去使用性能。因此乳化的油品绝对不可以继续使用。对于水(或汽)冷却的润滑系统一定要注意防止水(汽)泄漏,以免对减速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对于采用泵进行循环润滑的减速机系统,要注意泵的压差并及时清理滤网。如果在短时间内泵的压差较大,或清理滤网的频次明显增加,并且滤网上的油泥、金属磨屑明显增多,一定意义上说明润滑油的使用状态不是很好。除了材料、设计方面的问题外,可以说润滑油选用得不够合理:一是粘度不够合适,二是可以用重负荷代替中负荷,即选用高一档次的齿轮油,效果会明显好转。
3.必须避免新油倒入旧油的混用(而非按规定进行补油),或因粘度下降但为了达到某一粘度而加入高粘度油的做法。这样做,可能会有一些短期效果,但油品的使用性能会明显下降,同时使设备的润滑条件变差,导致磨损增加,一定意义上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可能因为主剂不同,混用时发生添加剂“打架”的事情,使添加剂应起的作用相互抵消,对设备造成的后果则不堪设想。
4.关于更换油周期问题,从理论上讲,换油期短,能更好地减小摩擦副磨损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保证其正常运转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应更准确、有效地使用油品。是否换油、何时换油,除了遵循换油期规定外,还应依据设备的开工时间、开工率等因素考虑,从而使油品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
5.要定期监测用油设备的油温、振动、噪音等问题。因为润滑条件变差造成齿面损伤时,均可直接导致振动及噪音明显加强
参考文献:
[1]机械设备用油手册.刘国均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2]设备用油与润滑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
[3]谈谈水泥设备的润滑技術.黄有丰
[4]典型机械零部件润滑理论与实践.陈家靖、李文哲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
关键词:混凝土减速机;齿轮油
中图分类号:TG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135-01
一、齿轮油的润滑作用
目前,大约有80%零件的损坏是由于摩擦、磨损引起的。当然,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摩擦副配对材料等材料学方法达到减小磨损,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达到目的,而采用合理润滑不失为减摩的一种有效方法。润滑即是利用一种材料膜将彼此作相对运动的表面分隔开,这种材料剪切阻力低、引起的磨损小。而润滑油在齿轮传动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便是降低摩擦阻力、减小磨损,以尽可能地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润滑油还具有冷却、冲洗、保护、密封、防锈、卸荷、减震、对添加剂起载体及起结构材料等作用。
二、粘度的选择
粘度是齿轮油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理化指标,齿轮的啮合速度是选择粘度的主要指标。适宜的齿轮油粘度,应使润滑油的内摩擦小,致使齿轮表面磨损及传动噪音、振动等大为减小。
润滑油的粘度主要是通过基础油及粘度指数改进剂来实现的。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与分子结构和分子量有关:平均分子量越大,油品的粘度越大。就基础油而言,矿物油型的润滑油包括石蜡基原油炼制的润滑油、环烷基原油炼制的润滑油和中间基原油炼制的润滑油三种。而石蜡基原油炼制的润滑油,它的粘温性能要优于其它两种。好的粘指剂,不仅要求增粘能力高、剪切稳定性好,同时还要求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和热氧化安定性。剪切稳定性差的粘指剂,由于其高分子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主链断裂,分子量降低,使油品变稀,从而对磨损、油耗等产生系列影响。对同种粘度牌号的润滑油而言,若选用非精制的基础油及不太好的粘指剂,虽然经过调配可以达到某一粘度标准,但粘温性、剪切稳定性等性能不佳,同样达不到应有的使用周期。因此,对于低速重载的水泥减速机,尽量避免使用此类润滑油,而选用质优的高级润滑油,因为它的基础油和粘指剂均比较好。
齿轮油的粘度越大,防止齿面遭受各种损坏的保护能力越强,因此齿轮的磨损越小。而粘度太大,磨粒不易沉淀,降低了润滑油对齿面的冲洗作用及吸热冷却效果,致使润滑不良。同时悬浮于油中的磨粒进入啮合区,易造成磨粒磨损。另外,粘度过大使传动阻力增大、齿面温度升高、功率消耗增加。一般而言,粘度增加一个级号,耗能约增加1%~5%,而且油品的稳定性及抗乳化性能均会下降。但高粘度对减少噪音及防止漏油均有明显的好处。此外负荷不均匀、需经常启动且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设备,粘度应稍高。
综上所述,应采用适宜粘度的高档润滑油。对于低速重负荷的大型减速机,应尽可能选用粘度大的极压型重负荷齿轮油,因为它比中负荷的齿轮油具有更好的极压抗磨性、热氧化安定性、防腐和防锈性以及优良的抗乳化性能,这样易在齿轮的啮合表面形成化学膜,从而保护轮齿表面,最大可能地减小磨损。
三、齿轮油的润滑管理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稀油集中润滑的减速机系统,由于润滑油或油箱温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通常采用冷却器(蒸汽冷却)或冷却盘管(水冷却)使之冷却。虽然要求齿轮油有较好的抗乳化性能,但油中渗入相当数量的水后,极易使油品乳化,加有极压抗磨剂的齿轮油乳化后,添加剂被水解或沉淀分离而失去原有性能,并产生有害物质,使齿轮油迅速变质、失去使用性能。因此乳化的油品绝对不可以继续使用。对于水(或汽)冷却的润滑系统一定要注意防止水(汽)泄漏,以免对减速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对于采用泵进行循环润滑的减速机系统,要注意泵的压差并及时清理滤网。如果在短时间内泵的压差较大,或清理滤网的频次明显增加,并且滤网上的油泥、金属磨屑明显增多,一定意义上说明润滑油的使用状态不是很好。除了材料、设计方面的问题外,可以说润滑油选用得不够合理:一是粘度不够合适,二是可以用重负荷代替中负荷,即选用高一档次的齿轮油,效果会明显好转。
3.必须避免新油倒入旧油的混用(而非按规定进行补油),或因粘度下降但为了达到某一粘度而加入高粘度油的做法。这样做,可能会有一些短期效果,但油品的使用性能会明显下降,同时使设备的润滑条件变差,导致磨损增加,一定意义上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可能因为主剂不同,混用时发生添加剂“打架”的事情,使添加剂应起的作用相互抵消,对设备造成的后果则不堪设想。
4.关于更换油周期问题,从理论上讲,换油期短,能更好地减小摩擦副磨损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保证其正常运转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应更准确、有效地使用油品。是否换油、何时换油,除了遵循换油期规定外,还应依据设备的开工时间、开工率等因素考虑,从而使油品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
5.要定期监测用油设备的油温、振动、噪音等问题。因为润滑条件变差造成齿面损伤时,均可直接导致振动及噪音明显加强
参考文献:
[1]机械设备用油手册.刘国均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2]设备用油与润滑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
[3]谈谈水泥设备的润滑技術.黄有丰
[4]典型机械零部件润滑理论与实践.陈家靖、李文哲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