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16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虽已实施了几年,但穿着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大多数农村中学还是很普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来人听课,一堂课游戏热热闹闹做下来,也颇有几分新课改的味道。至于这节课学生到底学到哪些知识,学生不清楚,教师也未必敢打包票说有多少学生掌握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对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领会不透,另一方面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有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有没有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有目的地整合,也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该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最大化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优化教师自身素质——优化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来说,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来优化历史课堂,这是问题的关键。
  1.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
  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职能、教育思想、教材内容和教育对象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教师就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努力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理论,研究新观点,从而在教学中创造新方法。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成为一条长流、常新的小河,才能较好地胜任历史教学工作。
  2.教师要提高专业素质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还不是很明确,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如果不喜欢历史课、不喜欢历史老师,怎么会喜欢历史?怎么能学好历史?因此,教师要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3.教师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道德标准,具有对教育事业高度的热爱和忠诚,敬业、乐业、爱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历史教师,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唯有教好孩子,家庭有希望,社会有希望,民族才更有希望。尤其来自我们农村的孩子,更是家庭全部的希望所在。“误人子弟”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深重的一个罪名,没有哪一个教师能背负得起。因此,唯有勤勉努力,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方能得到根本上的优化。
  
  二、优化教学内容——优化的前提
  
  多年来,按课本教课已成为历史教师的教学惯例。很少有教师考虑教材知识的组织形式是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如何区分主次,是不是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核心知识等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质量的高低,明显影响学习的效果与学习的质量。教给学生孤立、零散的知识与教给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教给学生一般知识与教给学生学科的核心知识,单纯教给学生感性材料与同时教给学生理性知识,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机械地对照教材子目,按部就班地讲授,只会带来时间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因此,优化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删减与质的改造,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迫切要求。
  就历史学科而言,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有必要。因为历史学科内容不像数学、物理那样结构严谨,线索分明,层次清楚,而是内容繁杂,头绪冗多,学科知识体系藏而不露,教学重点、难点难以确定,加之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体系也多有变化。因此,历史教师要教好历史课,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集约化的梳理,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以显现学科知识体系。历史知识前后相连的因果性,左右交织的关联性,历史现象变化、发展的过程性,也为优化教材内容提供了可能。
  
  三、优化教学方法——优化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而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该时期是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同时并存。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对我们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1.根据历史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教师对一节课后学生应该掌握到哪些知识、增长哪些方面的技能越明确,教学方法的设计就越有针对性。目标设计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并用可操作的词语加以表述,教师就可以据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关于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教学当中,我通过图表的形式,把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时间、标志、重要文献、历史意义等因素放在一张表格中,让学生自读教材后来填写,对知识点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且对这么重要的知识点不容易产生混淆,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新课程内容的安排已从整体上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则要由教师自己来做。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比如某一年龄段的学生是如何掌握历史知识的,他们对历史的兴趣怎样才会产生,在什么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才能够更成功地记忆、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及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是怎么样增强的等等。
  3.根据教师自身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教师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不擅长的地方。不论别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如何成功,即使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都相同,你自己也不一定能够使用得好。教师个人的教师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观点、教学经验、兴趣爱好等表达,都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例如,有的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可以使课堂讲述达到很理想的效果,他就可能更多地选用讲述的方法;有的教师美术功底很好,也许他会更多地选用板图板画辅助教学,因为对这名教师来说,绘制投影片、板画都是有兴趣而且不太困难的事情;有的教师计算机技术掌握得很好,学校又有条件,他就可能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特长,同时避免不顾条件盲目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
  
  四、优化教学手段——优化的实施
  
  众所周知,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落实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改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提供了多种可能的途径,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首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是目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
  其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克服历史学习的局限性。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很多领域。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围绕课程主题,精心选取教学内容,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设计丝丝入扣的课堂提问,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这样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内容高度浓缩,节奏快,效率高。
  再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做到适时归纳总结,精讲巧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每当新课讲授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中所学的内容归纳整理、巩固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农村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有着时不我待的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研究学生的特点,研习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向课堂要质量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做一名合格的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本文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作者自己民间文学、民俗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发展的轨迹.其中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如重视广泛发动民间歌手、民间故事讲述家、民间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
什么是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本文综述了从含银废料中回收银的一般方法,着重对废胶片和废定影液中回收银的原理和工艺作较详尽的论述.
素质教育对学校各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对心理学科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学教学观、素质教育观,提出把心理学科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为深入探
本文首先综述了本科研小组在半年多来对贺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五县(市)二十二所中小学高等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实地调查情况,然后对该方面师资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
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比较缺乏,这是影响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向学生介绍了英语阅读中常用的两种阅读方式--快速阅读和细读及其应用于阅读理解中
三色湖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边坝县境内,距边坝县城约50公里。三色湖属横断山脉高山地形,地处怒江峡谷断层下陷带,海拔均在4100米以上,地形复杂。三色湖由白、黑、黄三种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