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步进阶”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数学教学对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华南理工大学组建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以培养理工科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传授数学理论—开展数学实验—强化数学应用—引导数学创新”“四步进阶”的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在师资建设、资源建设、考核评价、理工融合、创新驱动等五个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改革举措,实现了“五个转变”。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团队;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表现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而数学是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具备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在理工类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往往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
  地位。
  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学生学习观念问题、大学数学课程与专业(学科)融合问题、学生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脱节问题,提出了“启迪思维、夯实基础、提升素养、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传授数学理论—开展数学实验—强化数学应用—引导数学创新”“四步进阶”颇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着力推进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学生学习观念、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为一流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数学支撑,全面提升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制度建设,改革教学观念,推动教师从重科研、轻教学向教学科研相长的双优型教师转变
  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职称晋升条件,使很多教师疏于教学。为了让长于教学的教师专心教学,也让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在做科研的同时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于本科教学中,华南理工大学自2000年起通过实施“兴华人才工程”,分类开展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团队”和以科研为主的“学科团队”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兴华人才工程”学术团队及公共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和《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1]。“兴华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为教学团队教师制定了优于学科团队10%~40%的岗位津贴分配办法及绩效奖励制度,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设立了以考核教学水平为主的专职教学型教授和副教授岗位。结合华南理工大学深入开展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各项制度,数学学院组建了微积分和工程数学两支以教学为主的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制定团队考核标准,细化科研和教学任务,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教学科研双优的高标准,重奖教学竞赛获奖教师和学生评教优秀教师[2-3]。
  通过实施多项激励教学的新制度,提升了一批高水平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他们投身于教学一线讲授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目前,大学数学教学团队是一支成員构成多元化(年龄多元化,学缘多元化,研究方向多元化)、教育理念先进、教师潜心教学、教学科研双优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二、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建设支撑平台,营造课内与课外互动的育人环境,推动教学空间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相结合转变
  团队教师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编写出版了大学数学课程系列教材,特别是近三年围绕“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学宗旨,建设大学数学教学资源,形成支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的两大平台: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微积分”和广东省数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微积分”教学平台由大学数学系列教材、网络教学资源和在线考试系统构成。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用于教师备课的教学资源和用于“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资源,具体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微积分160学时的教学设计”“微积分160学时的授课教案”“专题精讲20讲”“优秀教师授课实况录像160学时”“习题课录像100学时”“作业讲评录像64学时”“116个微积分疑难问题解答”“拓展学习”等多个模块。在线考试系统由大学数学系列课程试题库和题库管理系统、试卷管理系统、用户系统、成绩管理系统、评卷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六大子系统组成。在线考试系统具有自动成卷、自动存储、成绩保存等功能,为教师在教学过程进行考核和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提供了便利。
  广东省数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基础层面和应用层面多个实验室构成,为学生提供各种数学软件、实验工具和实验环境[4]。
  两大支撑平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得课内和课外的教与学紧密结合,极大地拓展和延伸了课内外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时空,营造了课内与课外互动的育人环境,实现了教学空间从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相结合的转变。
  三、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推动学生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造成学生学习观念片面、学习兴趣缺失和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对大学数学课程的功能认识仅限于其工具性,忽略了数学是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思想方法最好的知识载体;二是过度地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对数学的了解不全面,缺乏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三是以结果评价为主的大学数学考核制度,由于一次考试失败就会导致学生该门课程不通过,可能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
  针对上述这三点,我们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中,并在每年10月定期举办持续时间一个月的数学文化节,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变学习观念,增进学生对数学功能的全面认识。同时,构建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在线测试、面试、研究报告、开卷考试、期末闭卷统考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并对数学竞赛获奖者进行加分。“引”(兴趣)、“逼”(考
  核)、“激”(竞赛)并举,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转变。
  四、设立数学技术教学实验室,推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和专业学科相分割向相融合的转变   我们联合电信、土木交通、材料、机械等工科学院,建设了四个数学技术实验室,以工程问题为导向开设数学技术实验项目,促进大学数学与工科专业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4]。
  根据我校理工结合、工科见长的特点,依托学校“广东省数学技术实验示范中心”,我们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工程专业知识和数学软件应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数学实验技术教学中,为促进大学数学理论与工程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交叉,选择“数字信号”“材料力学”“高分子物理”“机械原理”四门对数学要求较高的工程课程,共同开发数学技术实验案例。通过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学习、个别辅导、学生自主探索等多种教学方式,教会学生能够用数学技术去解决工科专业中的工程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领会与运用,促进数学知识向专业学习的有机渗透和融合,实现了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和专业学科相分割向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相协助、数学与工程专业相融合的转变。
  五、构建“传授数学理论—开展数学实验—强化数学应用—引导数学创新”“四步进阶”的人才培养路径,着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各类各级工程问题的能力
  针对大学数学对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我们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了“传授数学理论—开展数学实验—强化数学应用—引导数学创新” 的“四步进阶”的人才培养路径。
  (1)传授数学理论。“以教师为主导”设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采用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能力,给学生打好数学基本理论的基础,培养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2)开展数学实验。“以教师为辅导”,通过验证性的基础层数学实验训练学生基本的数学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和对数学软件的熟练使用,并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方法。
  (3)强化数学应用。“以教师为指导”,以专业基础课为切入点开展应用层的数学实验,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引导数学创新。“以教师为辅助”进行科研训练,学生利用数学技术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并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及各种科学实践活动[5-6],培养学生有效应用数学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在践行大学数学教学递进式、提升式的发展路径中,有效解决了学生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在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类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师从以传授知识、问题解惑为主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相结合的转变。
  通过践行面向理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步进阶”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大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自2011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广东赛区一等奖123项、二等奖133项,特别是在历届的一等奖项中均包揽了广东省前5名,并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在决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2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25项;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特等奖提名4项,一等奖48项,二等奖156项。多名本科生运用大学数学理论、数学方法、数学软件等数学工具发表高水平论文180多篇,特别是“华工-华大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同学分别以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SCI论文70多篇、CNS论文46篇,受到校内外专家的赞扬。
  参考文献:
  [1] 李元元,王光彦,等.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7):59-65.
  [2] 朱长江,郭艾,杨立洪.以生为本 多元融合 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5(5):59-62.
  [3] 朱长江,郭艾.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J].中国大学教学,2016(7):48-51.
  [4] 朱长江,郭艾,等.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验内容的设计[J].数学教育学报,2016(2):28-30.
  [5] 李正,项聪,等.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29-31.
  [6] 李正,项聪.实践驱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探索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74-79.
  [基金项目:2014.1–2016.12: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偏微分方程”,教高司函【2013】115号;2015.9–2018.1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粤教高函【2015】133号;2014.1–2017.12:依托教学团队,实施“以生为本,多元融合”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粤教高函〔2015〕72号;2015.9–2018.12:大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5】173号;2014.1–2018.12:流体力学方程的数学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11331005;2014.1–2016.12: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IRT13066]
  [责任编辑:夏鲁惠]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多样化的高校招生政策类型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公平,制定了面向农村专项、西部专项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通过对H高校学业帮扶工作的实证分析,发现学业帮扶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改善教学效果,有利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目标,推动教育公平化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学业困难学生;学业帮扶  一、问题的提出  2
期刊
摘 要:课程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本文从设置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搭建协同开放的实践平台、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地方商科院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的相关策略,为地方商科院校更好地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商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质量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是推动以创业带动
期刊
摘 要: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人文师资队伍相对薄弱,面临着如何建立有效的、具有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切实把通识教育融入本科培养全过程的问题。电子科技大学提出以“新四会”能力培养为抓手来建立通识教育体系,通过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突破“核心通识课程+素质教育选修课”形式限制,深化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可供同类高校借鉴的通识教育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体系;理工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大创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将项目管理理念应用于大创项目管理,以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种类型的项目为项目大类,从内容、级别、时间三个维度进行系统规划与管理,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立体覆盖”的大创项目管理模式,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有高度的顶层设计、有宽度的立项范围、有深度的实践活动、有力度的过程管理、有温度的文化氛围和有热度的管理服务等
期刊
摘 要: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目标定位同质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了“四元耦合”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优化了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建立了“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了“两个提升”行动方案。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四元耦合;工商管理;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摘 要: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杨周翰的《欧洲文学史》、朱维之的《外国文学史》之后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又一块里程碑。其主要特色有:在外国文学史发展的他律性问题的研究与阐释上,突出政治—经济—文化之综合而又多角度的视角,尤其重视文化因素的分析。对不同风格和艺术个性的作家作品用不同的方法予以剖析,形成多角度变换的评价格局。注重作品的审美分析,加强文学史编写的理论深度。重视结构
期刊
摘 要: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哈佛大学汉语教学历经萌芽时期、东亚语言系时期与东亚语言与文明时期三个主要阶段,建立了汉语言专业与非汉语言专业相结合、基础汉语与跨学科汉语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本土语境(美国)与目的语语境(中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应借鉴哈佛大学本土汉语教学模式,通过明晰汉语国际教育的使命,构建科学、系统的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多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是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为确保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最佳呈现,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充满爱意,以情化人,把真情、真心、真诚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树人;以情化人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有其价值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
期刊
摘 要:在国际竞争新形势和新经济背景下,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笔者以新化工为主题,结合国内外典型工科高校的创新实践,讲述新化工的新故事。  关键词:新工科;化工产业;工程师;南京工业大学  新工科是一篇大文章,不仅是大学的文章,也是所有中国人的文章。鉴于此,本文以不忘初心、不改匠心和不灭雄心为题,在新工科里聚焦化工这一主题,讲述新
期刊
摘 要:“教”与“学”是一对共生的概念,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其相互关系既是大学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一切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大学师生关系存在工具理性及疏离化的倾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重构大学课堂師生关系的设想,并以南京大学DIY研读课程为实践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四个方面介绍师生关系重构思路。  关键词:师生关系;重构;本科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