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不仅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利用、创造和传播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二期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与策略之一也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现有的教材资源,应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多层次地展开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走进大自然,走进多媒体,收集信息,把学生搜集的有价值的信息渗透在教材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信息即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示儿》一课时,我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去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沒想到,第二天课上,一位女同学兴奋地告诉我,她利用工具书找到了陆游的生平介绍,还弄明白了这是一首爱国的诗,并在网上查到了他的另外几首诗,看着她兴奋的笑脸,我立即表扬了她的探究精神与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全体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势和重要性。
二、教给学生收集信息的途径。
当我们提出了问题,到哪里去查找信息资料呢?这一步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1、让学生明白查阅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百科全书》等,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权威性的信息。平时阅读书籍,浏览报纸和杂志时,要关注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不但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快速搜集到有用的信息,而且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2、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尤其要使学生明确,网络资源应成为我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并要正确利用网络这个信息工具来开展学习(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3、电视、广播节目也是信息传播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现在的家庭都有电视,只要孩子们把握好看电视的时间,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给予支持,让学生从各种电视节目中学习知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指导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
处理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习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甄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例如,我经常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指导学生设立“采蜜本”,一边查阅,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摘录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信息、新方法以及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网站地址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通过训练,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提高。
四、激发学生合成信息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多数儿童的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很大的自发倾向,但更主要是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兴趣。
评选“最佳采蜜集”:从学生平时收集信息的资料卡、剪贴本、复印册中进行评选,先让孩子们自己在小组内评选,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评选,选上的采蜜集,在班级图书角中展出,供全班翻阅。评选可以按月进行,也可以按单元进行,可以视自己的班级情况而定。
自制小报竞赛: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给孩子们布置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的信息,并且把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处理,制作成手抄报,在班级中进行评比。老师可以给孩子设置奖状和奖品,孩子们收集起资料就更有积极性了。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要求不要太高,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
“我行我秀”展示会: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可以设置一个“我行我秀”的展示台,让学生选择自己搜集到的最价值的信息进行展示,给孩子们充分展示的机会,这样通过多次的信息交流,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
五、养成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而“收集处理信息”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它的魅力,感受到它带给自己成功的喜悦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捕捉搜集信息的契机,养成搜集信息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信息即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示儿》一课时,我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去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沒想到,第二天课上,一位女同学兴奋地告诉我,她利用工具书找到了陆游的生平介绍,还弄明白了这是一首爱国的诗,并在网上查到了他的另外几首诗,看着她兴奋的笑脸,我立即表扬了她的探究精神与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全体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势和重要性。
二、教给学生收集信息的途径。
当我们提出了问题,到哪里去查找信息资料呢?这一步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有:1、让学生明白查阅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百科全书》等,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权威性的信息。平时阅读书籍,浏览报纸和杂志时,要关注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不但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快速搜集到有用的信息,而且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2、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尤其要使学生明确,网络资源应成为我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并要正确利用网络这个信息工具来开展学习(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3、电视、广播节目也是信息传播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现在的家庭都有电视,只要孩子们把握好看电视的时间,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给予支持,让学生从各种电视节目中学习知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指导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
处理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习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甄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例如,我经常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指导学生设立“采蜜本”,一边查阅,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摘录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信息、新方法以及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网站地址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通过训练,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提高。
四、激发学生合成信息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多数儿童的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很大的自发倾向,但更主要是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兴趣。
评选“最佳采蜜集”:从学生平时收集信息的资料卡、剪贴本、复印册中进行评选,先让孩子们自己在小组内评选,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评选,选上的采蜜集,在班级图书角中展出,供全班翻阅。评选可以按月进行,也可以按单元进行,可以视自己的班级情况而定。
自制小报竞赛: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给孩子们布置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相关的信息,并且把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处理,制作成手抄报,在班级中进行评比。老师可以给孩子设置奖状和奖品,孩子们收集起资料就更有积极性了。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要求不要太高,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
“我行我秀”展示会: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可以设置一个“我行我秀”的展示台,让学生选择自己搜集到的最价值的信息进行展示,给孩子们充分展示的机会,这样通过多次的信息交流,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
五、养成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而“收集处理信息”这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学生慢慢感受到它的魅力,感受到它带给自己成功的喜悦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捕捉搜集信息的契机,养成搜集信息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