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的教育要真正取得效果,就必须注重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方向,这是社会现实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提出的尖锐却又切合实际的要求。本文从职业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实现这个目标的意义和途径,提出必须充分注重以人文教育引导高职院校的职业化教育方向,促成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职业化;人文教育;主体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要真正取得效果,就必须注重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方向,这是社会现实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提出的尖锐却又切合实际的要求。
1、职业化的概念;
所谓职业化,其基本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其一,对劳动者职业资质的优化,这里的目标是要做到人事相宜;其二,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意识,这里面的主导因素必须是创造绩效;其三,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这里面必须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而所谓你职业资质,又包括两个方面,即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能够提供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相得益彰,这也构成了职业化的基本准则,这里体现出职业生活的基本态度,同时也体现着对技术和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
职业化的意识在发达国家早已经非常普及,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中,对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化意识的要求是基本内容,员工队伍建设中必须包含职业化的内容,职业化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2、高职院校教育引入职业化概念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教育的成功,必须建立在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价值塑造、人的发展性问题的探索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引入职业化的概念,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与探索,并有利于我们追踪了解决这二者之间融为一体的难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本身是和社会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是源自于社会生活的,对于高素质的劳动者而言,其所追求的理想化的工作状态,就是追求希望职业生活状态能够充分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而一定程度上来讲,职业的生活状态了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收入、事业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体现着个体在社会这个整体单元中的生存能力的高下;一个能体现这个特征的典型例子,是高职生在知识型、管理型“白领”和体力型“蓝领”之间选择技术技能型的“灰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是高职生综合理想追求和现实可能后对生存状态的一种定位。
职业生活具有体验性、互动性的特征,为高职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生活藏经阁作为铺垫,同时拓展了以自然渗透和情感介入等各种手法来实现文化传承的路径,打来了高职院校教育突破填鸭式和精英贵族式两个极端的篱笆,使整个的高职院校教育具备了鲜活的生活气息,而职业生活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默会性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活经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的主要目标:
1)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学习的动力,而构成基本动力的来源,在于职业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多种价值体现,包括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内容,对这些价值的体验便构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
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如果离开了职业意义,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发展的。另外,学生对职业意义的理解伴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加深。实施高职院校的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要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根据理解力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意义学习
2)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来强化学生的职业化意识;
人文精神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职业化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必须组中国人文教育的作用,提高人文科目的地位,加强人文课程的分量;三个方面决定了这个工作是必须做的,首先,人文教育本身就是教育所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责之一,所有科目都有形无形中含有这方面的任务的;第二,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不但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承担着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责任,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所决定了的;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通过民主的教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制度的认知;
所谓民主的教学制度,就是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性意识,这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重要途径;
构成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重要特征的,是开放、民主、公平等三个特性,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制度文化熏陶学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因此,要把面向职业生活的高职院校教学制度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资源,进行教育意义上的创造性建构。
4)设计符合职业化需求的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劳动者的职业化决定的其所依赖的评价方式也必须是职业化的,无论是内容还是标准,都必须是符合社会化的要求的,以自我评价为核心,因为具有职业化意思的劳动者,其劳动的的出发点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其评估方式必须充分立足于自我评估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教育既然选择了以职业化为标准,就必须按着社会劳动者的评价方式与标准来进行,与职业生活相衔接,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全面覆盖学生的职业化倾向与诉求,笔试之外,更要采用一些主动性、表现性等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的评价方式。
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各项工作都面临着转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同样如此,与时俱进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如何使高职院校的教育符合社会需求,关键在于做好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必须树立这个思想意识,才能真正促进高职院校的教改工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职业化;人文教育;主体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要真正取得效果,就必须注重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方向,这是社会现实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提出的尖锐却又切合实际的要求。
1、职业化的概念;
所谓职业化,其基本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其一,对劳动者职业资质的优化,这里的目标是要做到人事相宜;其二,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意识,这里面的主导因素必须是创造绩效;其三,提高劳动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这里面必须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而所谓你职业资质,又包括两个方面,即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能够提供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相得益彰,这也构成了职业化的基本准则,这里体现出职业生活的基本态度,同时也体现着对技术和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
职业化的意识在发达国家早已经非常普及,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中,对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化意识的要求是基本内容,员工队伍建设中必须包含职业化的内容,职业化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2、高职院校教育引入职业化概念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教育的成功,必须建立在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价值塑造、人的发展性问题的探索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引入职业化的概念,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与探索,并有利于我们追踪了解决这二者之间融为一体的难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本身是和社会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是源自于社会生活的,对于高素质的劳动者而言,其所追求的理想化的工作状态,就是追求希望职业生活状态能够充分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而一定程度上来讲,职业的生活状态了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收入、事业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体现着个体在社会这个整体单元中的生存能力的高下;一个能体现这个特征的典型例子,是高职生在知识型、管理型“白领”和体力型“蓝领”之间选择技术技能型的“灰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是高职生综合理想追求和现实可能后对生存状态的一种定位。
职业生活具有体验性、互动性的特征,为高职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生活藏经阁作为铺垫,同时拓展了以自然渗透和情感介入等各种手法来实现文化传承的路径,打来了高职院校教育突破填鸭式和精英贵族式两个极端的篱笆,使整个的高职院校教育具备了鲜活的生活气息,而职业生活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默会性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活经验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高职院校职业化教育的主要目标:
1)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教育需要学习的动力,而构成基本动力的来源,在于职业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多种价值体现,包括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内容,对这些价值的体验便构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
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如果离开了职业意义,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发展的。另外,学生对职业意义的理解伴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加深。实施高职院校的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要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根据理解力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意义学习
2)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来强化学生的职业化意识;
人文精神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职业化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必须组中国人文教育的作用,提高人文科目的地位,加强人文课程的分量;三个方面决定了这个工作是必须做的,首先,人文教育本身就是教育所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责之一,所有科目都有形无形中含有这方面的任务的;第二,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不但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承担着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责任,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所决定了的;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通过民主的教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制度的认知;
所谓民主的教学制度,就是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性意识,这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重要途径;
构成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重要特征的,是开放、民主、公平等三个特性,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制度文化熏陶学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因此,要把面向职业生活的高职院校教学制度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资源,进行教育意义上的创造性建构。
4)设计符合职业化需求的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劳动者的职业化决定的其所依赖的评价方式也必须是职业化的,无论是内容还是标准,都必须是符合社会化的要求的,以自我评价为核心,因为具有职业化意思的劳动者,其劳动的的出发点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其评估方式必须充分立足于自我评估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教育既然选择了以职业化为标准,就必须按着社会劳动者的评价方式与标准来进行,与职业生活相衔接,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全面覆盖学生的职业化倾向与诉求,笔试之外,更要采用一些主动性、表现性等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的评价方式。
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各项工作都面临着转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同样如此,与时俱进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如何使高职院校的教育符合社会需求,关键在于做好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必须树立这个思想意识,才能真正促进高职院校的教改工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