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下三明市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路径是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服务向制造拓展。在政策上需要通过畅通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充分发挥外部创新源的作用,创新产业融合,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为中心的新业态模式,积极培育平台和体验经济来促进三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服务型制造
三明市属于福建省新兴工业化城市,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三明不仅工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也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推动三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服务业总体规模偏低、发展水平滞后、与制造业缺乏联动,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为此,新时代下三明市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实现创新升级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命题。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原本就属于制造业内部环节,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深化和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制造业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并通过向社会采购来代替。从而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相对独立的部门和企业。这种制造业外部化现象随着市场的竞争激烈而逐渐加强。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企业形成伴随着传统制造业内部组织变革和流程改造。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制造业从而可以集中企业优势资源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这些逐渐外部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包括传统的仓储物流和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现代研发设计、咨询和系统控制等高端商务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企业在为市场提供各类服务的同时自身与客户不断形成互动,通过创新和技术改进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作用。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效应和学习效应。
2 三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路径
根据产业发展的克拉克定律,结合技术创新水平,当前三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可以通过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務业的产品化两个路径来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2.1 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促进制造企业向创意孵化、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两端延伸,建立产品、服务协同盈利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向设计咨询、设备制造及采购、施工安装、维护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商转变。支持领军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面向全行业提供市场调研、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和系统控制等服务。
2.2 推动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
以产需互动为导向,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鼓励服务企业开展批量定制服务,推动生产制造环节组织调整和柔性化改造。支持服务企业利用信息、营销渠道、创意等优势,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服务产品化发展。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新型云制造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协同。
3 三明市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对策
新时代下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三明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对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3.1 充分整合利用企业外部创新资源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政府科研机构拥有实力雄厚的研发资源。通常情况下,由于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缺乏沟通导致双方合作不力。三明市区不仅有科研实力较强的三明学院,同时辖区拥有多个省级创新中心和科研机构。三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可以协同三明学院和相关科研机构,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和研发机构一体的创新联盟体系。激活社会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平台和科研转化便利,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3.2 创新产业融合新模式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深层次应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不断涌现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业务。不同行业之间通过模式创新和战略互补,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中心的新型经营模式。生产性服务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延伸价值链,提升业务附加值,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施跨界融合,构建业务交易中心和信息、资金平台,提升自身竞争力优势。
三明市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实施工业信息化和网络化改造,促进传统大型制造业如三明钢铁向智能制造和模块化制造发展。利用公司的专业优势,拓展公司服务功能,向整个行业提供网络协同、大数据、工业流程改造和系统控制等高端服务,从而实现向现代服务业延伸。
3.3 培育平台和体验经济
三明市属于福建省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各类物流平台在三明已经形成了品种齐全、资讯发达的商品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三明相关部门需要积极促进既有的各级创新平台向辖区内企业全天候开放,同时以有偿服务的形式对各类科研设备的使用提供便利。提升制造业各环节和生产流程的体验价值,引入VR等新型虚拟场景技术,支持企业在工业旅游、智能制造、文化体验等领域开展线上线下业务,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为企业创新提供新动能。
参考文献:
[1]贺正楚,吴艳,张蜜.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2(12).
[2]江小涓.高度联通社会中的资源重组与服务业增长[J].经济研究,2017(3).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三明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新时代下三明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18122)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服务型制造
三明市属于福建省新兴工业化城市,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三明不仅工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也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推动三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服务业总体规模偏低、发展水平滞后、与制造业缺乏联动,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为此,新时代下三明市生产性服务业如何实现创新升级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命题。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原本就属于制造业内部环节,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深化和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制造业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并通过向社会采购来代替。从而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相对独立的部门和企业。这种制造业外部化现象随着市场的竞争激烈而逐渐加强。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企业形成伴随着传统制造业内部组织变革和流程改造。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制造业从而可以集中企业优势资源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这些逐渐外部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包括传统的仓储物流和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现代研发设计、咨询和系统控制等高端商务服务。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企业在为市场提供各类服务的同时自身与客户不断形成互动,通过创新和技术改进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作用。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效应和学习效应。
2 三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路径
根据产业发展的克拉克定律,结合技术创新水平,当前三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可以通过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務业的产品化两个路径来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2.1 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促进制造企业向创意孵化、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产业链两端延伸,建立产品、服务协同盈利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向设计咨询、设备制造及采购、施工安装、维护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商转变。支持领军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面向全行业提供市场调研、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和系统控制等服务。
2.2 推动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
以产需互动为导向,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鼓励服务企业开展批量定制服务,推动生产制造环节组织调整和柔性化改造。支持服务企业利用信息、营销渠道、创意等优势,向制造环节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服务产品化发展。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新型云制造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协同。
3 三明市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对策
新时代下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三明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升级的对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3.1 充分整合利用企业外部创新资源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政府科研机构拥有实力雄厚的研发资源。通常情况下,由于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缺乏沟通导致双方合作不力。三明市区不仅有科研实力较强的三明学院,同时辖区拥有多个省级创新中心和科研机构。三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可以协同三明学院和相关科研机构,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和研发机构一体的创新联盟体系。激活社会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平台和科研转化便利,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3.2 创新产业融合新模式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深层次应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不断涌现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业务。不同行业之间通过模式创新和战略互补,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中心的新型经营模式。生产性服务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延伸价值链,提升业务附加值,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施跨界融合,构建业务交易中心和信息、资金平台,提升自身竞争力优势。
三明市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实施工业信息化和网络化改造,促进传统大型制造业如三明钢铁向智能制造和模块化制造发展。利用公司的专业优势,拓展公司服务功能,向整个行业提供网络协同、大数据、工业流程改造和系统控制等高端服务,从而实现向现代服务业延伸。
3.3 培育平台和体验经济
三明市属于福建省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各类物流平台在三明已经形成了品种齐全、资讯发达的商品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三明相关部门需要积极促进既有的各级创新平台向辖区内企业全天候开放,同时以有偿服务的形式对各类科研设备的使用提供便利。提升制造业各环节和生产流程的体验价值,引入VR等新型虚拟场景技术,支持企业在工业旅游、智能制造、文化体验等领域开展线上线下业务,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为企业创新提供新动能。
参考文献:
[1]贺正楚,吴艳,张蜜.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2(12).
[2]江小涓.高度联通社会中的资源重组与服务业增长[J].经济研究,2017(3).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三明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新时代下三明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