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折腾我们?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脚下虽然是坚实的大地,但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虽说它们之中绝大多数人们感觉不到,但其中还是大约有一二十次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
  究竟谁在我们脚下制造不安宁呢?
  大陆在漂移
  我们先讲一件一百多年前的事:1910年的某一时期,年轻的德国地质学家阿道夫·魏格纳住进了医院。由于闲得无聊,他经常面对病房里的地图呆呆地出神。有时,他就用食指沿着地图逐个画各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一天,他画完了南美洲,突然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南美洲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瞧!两者的形状竟是不可思议地吻合!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一口气将地图上所有一块块陆地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形状上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病中的年轻人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惊人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大陆碎裂并各自漂移,才形成今天的格局。这个思想就是所谓的“大陆漂移说”。
  尽管魏格纳后来又提出了更多强有力的证据,但在当时他的观点却被认为是荒谬的,原因是他不能解释这些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何处。
  不安宁的地幔
  这个问题直到1960年代,才给出答案:原来在“坚实的大地”底下,竟然是滚烫、粘稠的液态层,地质学上叫“地幔”。我们日常生活的地面是薄薄的一层岩石圈,叫地壳,地壳漂浮在地幔之上。
  地壳是由板块组成的,因为地幔中的熔岩处于对流状态,所以高温的熔岩升到地幔的上层后,就向两边分开,驱动浮于其上的板块向两侧漂移。这就好比煮饺子的时候,锅中央的水沸腾之后带动饺子漂向两边一样。当然,地幔中的熔岩对流没那么快。
  处于对流状态的地幔熔岩,因其对流的路径很像羽毛的样子,故科学家称其为“地幔羽”。所以,地幔羽就是板块移动的“传送带”。
  这个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完善起来的理论叫“板块构造理论”。即大陆板块是由地幔熔岩对流而产生漂移的。由于这个理论不仅能够阐释许多地方的地貌特征,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地震和火山都集中在板块交界处,故它就成了当时地质学上的权威理论。
  难以解释的地质现象
  但是,有许多现象却无法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
  如1812年1月23日,美国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谷地带发生了一系列强烈的地震。但2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对此依然无法理解,因为这一地区并非处于两板块交界处。令人费解的还有位于太平洋的美国夏威夷群岛。这些岛屿历来火山频发,但要知道这一带离太平洋板块的边界有几千千米远哩。
  200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地震波检测发现,苏格兰西面海底的地貌呈现出绵延的群山、峡谷和河流网络。通过分析显示,这一地区原来是高出海平面1千米的陆地,而沉没仅发生在最近的1百万年内。对于板块运动来说,要把一座海拔1千米的山沉到海平面以下,1百万年的时间未免太快了。
  此外,像诸如“为什么南太平洋中部的大洋地壳要比周围高出1000千米?”“从非洲刚果南部一直到南非南部,包括马达加斯加,这整片地区的地貌为何像装鸡蛋的盒子,高低有规律地起伏?”这些问题都是仅靠板块运动所无法解释的。
  地球深处的折腾
  既然“板块构造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现象,那么,我们必须考虑地球内部更深处的活动对地表地貌的影响。
  1980年代中期,地质学家开始利用地震波给地球内部“拍照”,才发现地球内部的活动并不简单。
  我们知道,地震波在不同密度和温度的物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过在地表测量地震波到达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构建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3D图。尽管目前用地震波“拍摄”的图像粗糙而模糊,但最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在地幔和地核的交界处发现两个由炽热物质组成的、直径都有数千千米的地幔羽在朝着地表上升:一个位于南太平洋底下,另一个位于非洲大陆底下。
  我们知道在汽缸里,当气体膨胀时,就把活塞往上推;而当气体冷却时,活塞就降了下来。
  如果把薄薄的地壳比做汽缸的活塞,那么我们就可以解释南太平洋中部的大洋地壳为何要比周围高出1000千米,因为那儿正好是被朝上喷涌的超级地幔羽顶起的部位。类似的是,在阿根廷的西海岸,那里的大洋地壳比周围下沉了1千米,而根据地震波成像判断,那里正好是地幔羽物质冷却和下沉的地方。
  如何解释非洲南部像鸡蛋盒子似的地貌?地质学家是这么认为的:虽然整个非洲南部是被超级地幔羽支撑起来的,但在整个超级地幔羽的顶上,又会产生稍小局部的冷热物质对流,换句话说,就是大地幔羽顶上又“长”出小地幔羽。在小地幔羽物质朝上喷涌的地方,地壳就被抬高,而在冷却的地方则下沉。这些地幔羽物质上喷和下沉的位置,正好与当地地势的高低对应。比如刚果盆地,就位于地幔物质冷却的区域,因此比它周围的地势平均要低几百米。
  为什么大地幔羽上会长出小地幔羽呢?这是因为大地幔羽涉及的范围太大了,中间的热物质冷却之后没等移到大地幔羽的边缘就开始下沉,但还下沉不太深,又受底部物质的加热而升上来,所以就形成了局部的物质循环,即小地幔羽。
  地震波成像揭示,在夏威夷底下,一个稍小的地幔羽在朝上扩展——这或许可以解释这个地方为何会出现海岛,以及火山。
  所有这些例子表明,地球内部纵深处地幔物质的垂直运动,在重新塑造地表地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是“板块构造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
  地球的立体运动
  从地震波成像来看,两个超级地幔羽是沉积在地幔与地核交界处的两团物质被地核加热之后形成的。那这两团地幔物质究竟来自何处?
  板块理论认为,在两板块相撞的地方,一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底下,俯冲进去的部分随即熔化,沉入地幔,然后在地幔的浅表层形成对流,通过火山等活动重新钻出来,形成新的地壳。
  但地震波成像显示,由地壳熔化的地幔物质,一部分在地幔浅表层活动,构成了板块理论中的地幔羽(即小地幔羽),但还有一部分会一直朝着地心更深的方向沉下去。这些不断下沉的地幔物质,沉积到地幔与地核交界处。然后受地核加热,就升腾形成了超级地幔羽。
  根据这一理论,一位德国地质学家通过模拟演示发现,一段从北极阿拉斯加附近下沉的板块抵达地幔与地核的交界处后,又被加热形成地幔羽,上升至夏威夷群岛附近,点燃了这里的火山。
  如此说来,更完善的理论应该把板块的水平运动和地幔物质的垂直运动综合起来考虑。
  夏威夷大学的一位地质学家通过模型模拟了一个板块沿着一个方向移动,同时底下的地幔物质朝着另一个方向运动产生的效果。这个模型预言了这种综合效果在美国西部、欧洲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和南极大陆最为明显。而所有这些地区正好就是又远离板块交界,又火山运动十分频繁的地带。
  这些事实总和起来表明,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塑造我们地球地表地貌的过程中,并非只有板块在工作。地球内部更深处的活动是不能忽略的。如果说,“板块构造理论”一度把地质活动简化为2维的“拼图游戏”,那么现在就要把地球的活动看做一个3维的运动了。
其他文献
15岁女性患者,躯干和四肢反复红斑、丘疹伴瘙痒15年.既往有肝脓肿及肺大疱病史.体格检查:双眼距增宽,乳牙滞留,恒牙发育迟缓,两肺呼吸音粗.皮肤科情况:四肢、躯干皮肤粗糙,片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传感器制造工艺技术的提高,汽车用氧传感器不断的完善发展,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克服传统电流型氧传感器的缺点,优化传感器的测试性能,本文研究了用固态电子-离子混合导体作为致密扩散障碍层的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的材料制备。这种氧传感器有更好的氧敏特性,拓宽了传感器的氧测量范围,具有结构简单、响应快、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极限电流型氧传感器。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注模成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化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水文因子是控制湿地特征的关键因子之一。水位变化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群落的分布及其生产量、群落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演替。水生植物还会受水位波动以及水流等多因
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新课程理念不断更新,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教师重新设计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
在超声波槽中以Nafion阳离子交换膜为电槽隔膜,以MnSO_4-H_2SO_4为电解液,电生成纳米MnO_2,继而以MnO_2/Mn~(2+)为氧化媒介电合成N-氧化吡啶。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研究了电合成N-氧化吡啶的电化学行为,讨论了电解液酸度、反应温度、支持电解质浓度等对电合成N-氧化吡啶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下电生成的MnO_2不附着生长在电极上
从长沙来广州定居,已有数个年头了。但从长沙陆续托运来广州的数大纸箱的书籍画册以及其它杂物,却一直搁置在画室里未能整理。这次利用蛇年春节的日子,动手清理图书和杂物资
低C/N比水质特征的高效生物脱氮,是我国水污染防治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论文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作为固相可生物降解模式碳源,筛选分离获得高效反硝化菌,采用序批实验与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形态及受力特性,建立水泥板产生脱空状态下的沥青加铺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脱空范围变化、单板脱空与双板脱空、传荷能力变化时沥青加铺层的受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