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本 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如何构建有效课堂、落实有效教学呢?笔者就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深钻细研,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落实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各好课,教师必须苦练内功,提高素质,必须不断增强学习意识,在不断学习中丰富自己,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己,在教学反思中超越自己。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精心钻研教科书,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课程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一要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思维很快拉到课堂上来,及时进入角色。通过故事、问题、诗歌、实物等多种形式导入,从不同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上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达成共鸣。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兴趣自然就产生了。二要留意情感渗透,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走进课堂前要整理好自己的穿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为之精神一振。讲课时,把自己对课文的透彻理解,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课文的内涵,表现出课文的特色。三要讲究教学设计,激励学习兴趣。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指导地位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注意深挖教材的深度和宽度,力求做到“清”、“透”、“化”。“清”,即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要搞得清清楚楚;“透”,指是要吃透教材;“化”,是指运用自如。教师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达到“化”的境界。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必须讲究教学设计。对于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或进行专题辩论,让他们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体悟语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必然是显著的,兴趣必然是浓厚的。四要重视能力培养,启发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习兴趣的是:让学生从学习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艰辛,形成成就感。因此,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发挥、发展或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与日俱增。
  
  三、以学定教,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仗如此,教学亦如此。要了解学生哪些方面欠缺,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哪些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将这些了然于胸,就较准确地把握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备课就有了针对性。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教学得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并能预测他们可能发生的疑问,使教学双方能协调一致。了解学情,才能以学定教。
  四、愤悱共融,注重语文能力培养
  
  一讲到底的语文课不一定是好课,但只字不讲或者少讲也不一定是好课。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告诉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学思考,不到学生求知时,不去开导他;发问后不到学生有所领悟、想说又说不明白时,不去启发他。只有这样,整个课堂教与学的活动结构才合理,才能产生好的效果。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的阶段,他们不仅对各种问题感兴趣,而且已经不满足于接受某种现成的结论,开始进一步探求结论的依据。他们喜欢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并愿意在同学问展开争论,寻求令人更为信服的答案。因此,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喜欢独立思考的特点,估计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索后能够理解的就不讲;对于教学难点、重点,一般先不要讲,启发学生讨论后,学生说不清或说不透的地方,教师就要讲清讲透。对于那些难点、重点,也应该先设疑、激疑,促使学生积极思维,造成学生完全被问题所吸引而认真思考、钻研和探索的课堂情势,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开问题的心理。学生迫不及待地希望老师讲解,教师就要尽力讲清讲透。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满足的心理快感。
  另外,语文与数理化等学科一样,学生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形成绝对不是教师枯燥地讲出来的,语文学科的有效教学也离不开练。讲练结合,才是最佳的课堂境界。我们提倡每节语文课,学生都要有动笔的机会,不动笔的语文课堂不是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不会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练是为了巩固和活化所学知识,不过要注意语文练习题目的精和新,要对开发、训练思维有帮助。对解同类题目有示范性和代表性。
  总之,只要我们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组织、指导作用,以学定教,为学而教,服务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进步,就一定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水平也会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个性。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如在
期刊
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尢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而且,他还告诉我们“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旧之吊人。”我们不难看出,庄子认为知识应该是要围绕生命的,而且知识是要为生命服务的,而不是相反的。现在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是这样的,围绕学生本身的成长和发展,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不要因为对知识的追求而忽略甚至放弃对于学生本身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近年来,很多省、市、区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语言文字法规、条例、规定等。其中就“学校”方面部制定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条款。笔者曾在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过,深入很多学校对语言文字工作进行检查,结果发现部分教师在推广和践行普通话方面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的要
期刊
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一、激趣设疑,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可靠保障。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又可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
期刊
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般采用先讲题目再提要求,然后学生讨论内容、范围、结构和写法的方式进行。尽量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可以达标,但学生都是按照教师提示的信息来写的,文章中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太少,谈不上创新,学生的作文有新意的只有少数几篇。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改变了学生作文的训练方式,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完《新型玻璃》这课后,有一个练笔让学生想象自己设计一种新型产品,而练习册上有一道题让学生
期刊
[摘要]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前后联系而不是孤立的,我们在重视教育内容的同时,不能忽视两者之间的衔接教育,这个转折过渡期的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情感、技能的发展,也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本文从中学语文教育的角度,简要分析语文衔接教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 相互联系 衔接教育    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我的孩子小学时语文成绩很好,为什么到初中就下降这么多?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创造,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倡导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关怀,个性差异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小班化的课堂,给这样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小班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结合政治课教学实践,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 质疑 问题情境 发散思维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在教师。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作为一名
期刊
语文教学是师生同台演出的节目,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应做好学生与教材间的桥梁    教材足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不能把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小求整齐划一,更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职责不过是导演和调度,是教材
期刊
新一轮骨干教师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1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给所有学生同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是教育民主化和公平教育提出的要求。由于以往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各式教育都是为考试服务的,小学毕业为考中学,中学毕业为考大学。这种导向的教育使教育价值发生了转向,教育变成面向少数精英的教育。过分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