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最大的智力库、人才库和人力资源蓄水池,也是各类人才的培养摇篮和成长基地。笔者所在的无锡高新区每年组织区内部分重点企业开展全国巡回校园招聘活动,不仅是企业招才引智的内在需要,也是无锡高新区与各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组成。近年来,无锡高新区聚力打造无锡高新区整体雇主品牌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引进“新鲜血液”。仅2018年秋季,在为期2个多月的全国巡回校园招聘活动中,共带领560家次企业奔赴全国15个城市的40余所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宣传辐射范围达上百所高校,累计吸引超过8000人次高校毕业生入场交流,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人数2200余名。综观2018年无锡高新区秋季的全国巡回校园招聘工作,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校园招聘工作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校园招聘高峰提前。往年秋季校園招聘活动一般在9月份下旬启动,10月份出现高峰期,11月初结束。而近年来,为提前揽才,各地区纷纷提前抢驻校园,招聘高峰期提早了近三周时间。2018年,无锡高新区早在8月份就开始启动校园招聘工作,9月份随即进入招聘高峰。笔者所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在目标高校宣传造势,另一方面加紧动员企业随团出行。在9月至11月份间,共有560家次企业组团集中开展校招工作。因此,启动时间早、高峰提前成为近年校园招聘的突出特点。
●企业校招需求旺盛。从无锡高新区组团校招的实际情况来看,2018年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且急迫,有六成的用人单位需求大于去年,主要集中在微电子、电气、机械、光学和计算机等专业,部分企业对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需求较多。从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场次来看,仅10月份,部分热门高校入校开设专场招聘的用人单位数达三百家次以上。招聘需求量、专场招聘会密度均明显高于往年,不断上演“抢人大战”。
●民营企业需求占多。从参加无锡高新区组团校园招聘的企业性质来看,外商投资企业、重点产业单位、大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小微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民营企业需求占据主体地位,约占总体需求的六成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优秀的民营企业为了寻求更大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起人才专业结构和需求层次的变化,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校园招聘成为选拔和储备这类人才的主要手段。
●企业用人需求多元。较往年相比,2018年校招企业对学生需求呈多元趋势。对于研发类岗位,研究生以上学历,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更为抢手,对于数据分析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生产技术员等实践性较强的岗位,企业选择趋于理性务实,普通高校甚至大专类院校更受欢迎。无锡高新区的校招活动在传统线路的基础上,根据高新区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增加了非双一流高校的比重,联合无锡地区本地的高职院校举办双选洽谈会,与双一流本科高校形成科学梯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这一方面显示出高新区人才配置的平衡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和社会人才观的逐渐成熟。
●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根据2018年秋季校招活动的现场反馈,到场交流的学生较往年相对偏少,学生“慢就业”现象凸显。分析原因,除了企业用人需求多,“僧多粥少”外,一是毕业生为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开始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来增加自身含金量。据大学生一站式求职平台梧桐果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届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考研、出国留学或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占比过半。从无锡高新区秋季校招目标高校招生就业处的反馈看,个别高校考研考公比例甚至达70%;二是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生及家长的就业紧迫性也明显降低。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学生们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不再拘泥于到场与用人单位直接交流的方式,更多的人选择微信、邮箱或APP客户端等直接投递简历,这也是造成现场交流学生数量较往年偏少的重要原因。
针对校园招聘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作为校园招聘的组织者,特别是政府牵头组团招聘的组织方,需要对未来的校园招聘做好新的布局和规划,不断研究新的对策,像笔者所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针对校园招聘工作,应考虑进一步优化招聘线路和高校布局,在按产业划分招聘线路、为辖区重点企业提供定制招聘、差异化开展春秋两季校招活动等方面开展新探索,可以在部分重点合作高校建立高新区人才市场分市场或大学生就业创业站,通过市场的前置和招才引智触角的延伸,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配置效率。而作为校园招聘的主体,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除了按校园招聘的要求,做好常规的前期筹备、现场实施和后续跟踪等工作以外,也需要加强在以下多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企业要做好校园招聘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用人单位不应在每年的校园招聘高峰到来之际,才随大流参加各种类型的校园招聘会,疲于应付临时的招聘计划,而应根据本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合理规划每年参与校园招聘的步骤,从每年5月份左右,在各个高校举办针对新一届应届毕业生的暑期实习招聘会之际,就深入参与,进行校园招聘的提前热场。而后在当年的秋季、来年的春季等重点校园招聘时段,分步实施相应的招聘计划。
第二,企业要确保招聘团队的专业水平,有效沟通。在招聘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企业会用一些经验较少的员工去高校招聘,在展位中,还出现招聘人员玩手机、心不在焉等现象。要知道,能与毕业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是多么可贵,企业切不可错失良机,选用经验不足、专业不足的招聘团队。因此不仅要加强招聘团队人员在实战技巧和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更应在了解95后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等方面下功夫,在沟通方面有的放矢,有效提高交流的效率,确保招聘团队能适应高强度的校园招聘工作。
第三,高层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决策高效。进高校校园招聘,除了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实际用人部门也一定要深度参与,与毕业生就专业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最好由公司高层人员共同面试,当场拍板签约。一些企业往往只派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有的无法深入交流具体职位的专业性问题,有的没有现场签约的权限,往往错失优秀人选。
第四,企业要善用移动互联媒体新手段,增强互动。在校园招聘中,传统的学校横幅、海报、传单和网站广告等形式,已经无法达到有效的宣传目的和效果。用人单位要根据现在新的形势和特点,善于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手段,开发好APP客户端功能,并通过特定的微信群、QQ群等,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持续深入宣传,形成口碑传播。
第五,招聘人员应邀请学生尽早到企业现场,走进一线。学生从参加校招的意向签约,到正式毕业就业,会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用人单位应尽早在这一时期内,邀请学生到企业参观交流,让学生走进生产办公一线,了解具体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所在城市的风貌。有条件的话,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关心和关怀,打消毕业生异地就业的顾虑。
第六,企业应充分宣传和运用人才政策,锦上添花。目前很多地区都出台了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比如无锡高新区,既有市级的“太湖人才计划”,又有区级的“飞凤人才计划”,在租房、购房、生活等方面有多项补贴政策。用人单位要充分了解和宣传具体的政策,结合企业自身的待遇福利,吸引大学生,留住大学生。
总之,作为校园招聘的组织方和用人单位,对于校园招聘要保持一贯的重视,要及时了解校园招聘的近况,分析总结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有效应对校园招聘过程中新的变化与挑战。
●校园招聘高峰提前。往年秋季校園招聘活动一般在9月份下旬启动,10月份出现高峰期,11月初结束。而近年来,为提前揽才,各地区纷纷提前抢驻校园,招聘高峰期提早了近三周时间。2018年,无锡高新区早在8月份就开始启动校园招聘工作,9月份随即进入招聘高峰。笔者所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在目标高校宣传造势,另一方面加紧动员企业随团出行。在9月至11月份间,共有560家次企业组团集中开展校招工作。因此,启动时间早、高峰提前成为近年校园招聘的突出特点。
●企业校招需求旺盛。从无锡高新区组团校招的实际情况来看,2018年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且急迫,有六成的用人单位需求大于去年,主要集中在微电子、电气、机械、光学和计算机等专业,部分企业对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需求较多。从高校开展的校园招聘场次来看,仅10月份,部分热门高校入校开设专场招聘的用人单位数达三百家次以上。招聘需求量、专场招聘会密度均明显高于往年,不断上演“抢人大战”。
●民营企业需求占多。从参加无锡高新区组团校园招聘的企业性质来看,外商投资企业、重点产业单位、大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小微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民营企业需求占据主体地位,约占总体需求的六成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优秀的民营企业为了寻求更大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起人才专业结构和需求层次的变化,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校园招聘成为选拔和储备这类人才的主要手段。
●企业用人需求多元。较往年相比,2018年校招企业对学生需求呈多元趋势。对于研发类岗位,研究生以上学历,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更为抢手,对于数据分析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生产技术员等实践性较强的岗位,企业选择趋于理性务实,普通高校甚至大专类院校更受欢迎。无锡高新区的校招活动在传统线路的基础上,根据高新区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增加了非双一流高校的比重,联合无锡地区本地的高职院校举办双选洽谈会,与双一流本科高校形成科学梯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这一方面显示出高新区人才配置的平衡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和社会人才观的逐渐成熟。
●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根据2018年秋季校招活动的现场反馈,到场交流的学生较往年相对偏少,学生“慢就业”现象凸显。分析原因,除了企业用人需求多,“僧多粥少”外,一是毕业生为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开始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来增加自身含金量。据大学生一站式求职平台梧桐果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届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考研、出国留学或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占比过半。从无锡高新区秋季校招目标高校招生就业处的反馈看,个别高校考研考公比例甚至达70%;二是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生及家长的就业紧迫性也明显降低。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学生们在选择就业岗位时,不再拘泥于到场与用人单位直接交流的方式,更多的人选择微信、邮箱或APP客户端等直接投递简历,这也是造成现场交流学生数量较往年偏少的重要原因。
针对校园招聘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作为校园招聘的组织者,特别是政府牵头组团招聘的组织方,需要对未来的校园招聘做好新的布局和规划,不断研究新的对策,像笔者所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针对校园招聘工作,应考虑进一步优化招聘线路和高校布局,在按产业划分招聘线路、为辖区重点企业提供定制招聘、差异化开展春秋两季校招活动等方面开展新探索,可以在部分重点合作高校建立高新区人才市场分市场或大学生就业创业站,通过市场的前置和招才引智触角的延伸,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配置效率。而作为校园招聘的主体,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除了按校园招聘的要求,做好常规的前期筹备、现场实施和后续跟踪等工作以外,也需要加强在以下多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企业要做好校园招聘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用人单位不应在每年的校园招聘高峰到来之际,才随大流参加各种类型的校园招聘会,疲于应付临时的招聘计划,而应根据本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合理规划每年参与校园招聘的步骤,从每年5月份左右,在各个高校举办针对新一届应届毕业生的暑期实习招聘会之际,就深入参与,进行校园招聘的提前热场。而后在当年的秋季、来年的春季等重点校园招聘时段,分步实施相应的招聘计划。
第二,企业要确保招聘团队的专业水平,有效沟通。在招聘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企业会用一些经验较少的员工去高校招聘,在展位中,还出现招聘人员玩手机、心不在焉等现象。要知道,能与毕业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是多么可贵,企业切不可错失良机,选用经验不足、专业不足的招聘团队。因此不仅要加强招聘团队人员在实战技巧和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更应在了解95后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等方面下功夫,在沟通方面有的放矢,有效提高交流的效率,确保招聘团队能适应高强度的校园招聘工作。
第三,高层和用人部门共同参与,决策高效。进高校校园招聘,除了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实际用人部门也一定要深度参与,与毕业生就专业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最好由公司高层人员共同面试,当场拍板签约。一些企业往往只派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有的无法深入交流具体职位的专业性问题,有的没有现场签约的权限,往往错失优秀人选。
第四,企业要善用移动互联媒体新手段,增强互动。在校园招聘中,传统的学校横幅、海报、传单和网站广告等形式,已经无法达到有效的宣传目的和效果。用人单位要根据现在新的形势和特点,善于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手段,开发好APP客户端功能,并通过特定的微信群、QQ群等,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持续深入宣传,形成口碑传播。
第五,招聘人员应邀请学生尽早到企业现场,走进一线。学生从参加校招的意向签约,到正式毕业就业,会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用人单位应尽早在这一时期内,邀请学生到企业参观交流,让学生走进生产办公一线,了解具体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所在城市的风貌。有条件的话,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关心和关怀,打消毕业生异地就业的顾虑。
第六,企业应充分宣传和运用人才政策,锦上添花。目前很多地区都出台了吸引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比如无锡高新区,既有市级的“太湖人才计划”,又有区级的“飞凤人才计划”,在租房、购房、生活等方面有多项补贴政策。用人单位要充分了解和宣传具体的政策,结合企业自身的待遇福利,吸引大学生,留住大学生。
总之,作为校园招聘的组织方和用人单位,对于校园招聘要保持一贯的重视,要及时了解校园招聘的近况,分析总结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有效应对校园招聘过程中新的变化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