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未来的德育课堂一定是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儿童情感与道德品质的内化和形成过程,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引导孩子用眼睛去发现生活、用童心去体验生活,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去对待生活、追求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教育,才是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才是符合未来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儿童超越自我的品德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关注生活 情感体验 品德生成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由此可见,情感既是文体的灵魂、教育者的灵魂,又是受教育者的灵魂。21世纪理想的德育课堂也应该是文本、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与体验。那么,怎样才能成功破译学生的“体验”密码,有效促进儿童超越自我的品德生成与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尊重个性,关注体验。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而在这些促进品德生成的成分中,道德情感的推动作用却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因为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舍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灵,就能充分发挥道德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的品德生成。
不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因此,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就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别体验。在品德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欣赏习惯和人文背景。正因如此,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也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创造和发展。所以说,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孩子的角度,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丰富其认识、情感和体验。切忌僵化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体验方式,追求固定的、统一的结论。只有为儿童留有更多的选择和创造空间,才能让儿童在某一主题的学习中,从多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2、发现生活,诱导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它具有极强的生活性。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和生活经验等,注重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探究、交流和领悟,引导孩子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提高。
2.1 鼓励自主发现,奠定情感基础。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社会的信息量大,交流途径广泛。因而,实现教育信息化也就成了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必然要求。而小学生又受到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对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又特别有限,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界,他们那仅有的一点道德价值观就更显得苍白无力,束手无策。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去对待生活,追求生活。
2.2 引导发现生活,诱发情感体验。学生的品德形成高于生活,却又来源于生活。面对日常生活,孩子有太多的疑虑和思考。而要想让教育真正地回归生活,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尤其是那些想迫切解决的问题,来源于生活需要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确定问题主题,引导孩子进一步地了解生活、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诱发体验。如:在教《品德与生活》第四册中的“我们的社区”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事先问学生:“你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儿的?”“在社区生活中,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吗?”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用儿童的眼光有目的地去观察社区、亲近社区,深切地了解和发现社区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感受社区文明的重要性,体验整洁卫生的社区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这样的体验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指导了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再现生活,体验感悟。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自我的生活经验是个性化的。因此,在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有选择性地捕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通过启发性的问题,个性体验的参与、交流来让学生再现生活,真切感受生活,从而学会生活的本领,提高自身的能力。
3.1 场景再现,模拟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牛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参与、亲历活动。惟有参与,学生才能获得体验;惟有参与,学生的体验才能真实有效。如:在《平安走天下》这一主题教学中,教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过十字路口的问题入手,课前就在学生队形的正中设置好十字路口、人行道、各种行车道等各种交通标志,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司机、骑车人、行人等,在十字路口任意穿梭.再现自己平时上学、放学时过十字路口的情景。这样的现场模拟演习,再现了生活场景,激活了学生回忆,更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十字路口交通秩序的混乱,引发了思考。
3.2 利用媒体,激活体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只是单纯地展示生活场景,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引导生活。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它的时效性、生活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可接受性,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的目的。那么,利用现代媒体,扩大信息资源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如:在教学《祖国妈妈的生日》时,一位教师搜集了大量反映奥运健儿在赛前刻苦训练和奥运会上升起国旗的激动场面的多媒体资料。前后两组情境的设置。唤起了学生原有的体验,扣人心弦的《为了谁》的主题背景音乐,又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反思,燃起了强烈的求知火花:运动员们这样顽强地拼搏,不懈地努力,究竟是为了谁?为了谁?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捧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让孩予们逐个传递。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传递着国旗、抚摸着国旗、亲吻着国旗,内心经历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都尽在不言中。
4、创造生活,提升体验。生活是动态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作为体现生活的品德课堂,让学生认同教学观点是基本的教学目标。但就品德教育而言,有不少生活中的具体要求是动态变化的,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对教学目标在认识上领悟得再深刻一些,行动上更自觉、更规范一些,从而达到品德的提升。
而品德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目标认知上的拓展与迁移。它往往要求学生能由点到而、由此及彼,产生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以达到正确认识生活、引领生活的目的。又如:在《我们的社区》教学中,教师如能在“甜嘴夸社区”、“亮眼看社区”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个“巧手秀社区”的环节,就能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主人翁情感,提供给学生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生就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个活动中,他们的想法也会得到教师、同学们的肯定,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而在这种一成就感的背后,就是儿童情感与道德品质的内化和形成,是儿童作为道德主体超越自我的发展与成长。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对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体验,注重儿童情感与道德品质的内化和形成过程,真正达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关注生活 情感体验 品德生成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由此可见,情感既是文体的灵魂、教育者的灵魂,又是受教育者的灵魂。21世纪理想的德育课堂也应该是文本、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与体验。那么,怎样才能成功破译学生的“体验”密码,有效促进儿童超越自我的品德生成与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尊重个性,关注体验。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而在这些促进品德生成的成分中,道德情感的推动作用却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因为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舍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灵,就能充分发挥道德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的品德生成。
不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因此,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就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别体验。在品德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欣赏习惯和人文背景。正因如此,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也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创造和发展。所以说,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孩子的角度,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丰富其认识、情感和体验。切忌僵化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体验方式,追求固定的、统一的结论。只有为儿童留有更多的选择和创造空间,才能让儿童在某一主题的学习中,从多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2、发现生活,诱导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它具有极强的生活性。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和生活经验等,注重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探究、交流和领悟,引导孩子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提高。
2.1 鼓励自主发现,奠定情感基础。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社会的信息量大,交流途径广泛。因而,实现教育信息化也就成了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必然要求。而小学生又受到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对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又特别有限,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界,他们那仅有的一点道德价值观就更显得苍白无力,束手无策。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去对待生活,追求生活。
2.2 引导发现生活,诱发情感体验。学生的品德形成高于生活,却又来源于生活。面对日常生活,孩子有太多的疑虑和思考。而要想让教育真正地回归生活,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尤其是那些想迫切解决的问题,来源于生活需要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确定问题主题,引导孩子进一步地了解生活、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诱发体验。如:在教《品德与生活》第四册中的“我们的社区”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事先问学生:“你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儿的?”“在社区生活中,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吗?”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用儿童的眼光有目的地去观察社区、亲近社区,深切地了解和发现社区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感受社区文明的重要性,体验整洁卫生的社区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这样的体验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指导了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再现生活,体验感悟。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自我的生活经验是个性化的。因此,在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有选择性地捕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通过启发性的问题,个性体验的参与、交流来让学生再现生活,真切感受生活,从而学会生活的本领,提高自身的能力。
3.1 场景再现,模拟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牛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参与、亲历活动。惟有参与,学生才能获得体验;惟有参与,学生的体验才能真实有效。如:在《平安走天下》这一主题教学中,教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过十字路口的问题入手,课前就在学生队形的正中设置好十字路口、人行道、各种行车道等各种交通标志,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司机、骑车人、行人等,在十字路口任意穿梭.再现自己平时上学、放学时过十字路口的情景。这样的现场模拟演习,再现了生活场景,激活了学生回忆,更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十字路口交通秩序的混乱,引发了思考。
3.2 利用媒体,激活体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只是单纯地展示生活场景,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引导生活。这样才能丰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它的时效性、生活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可接受性,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的目的。那么,利用现代媒体,扩大信息资源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如:在教学《祖国妈妈的生日》时,一位教师搜集了大量反映奥运健儿在赛前刻苦训练和奥运会上升起国旗的激动场面的多媒体资料。前后两组情境的设置。唤起了学生原有的体验,扣人心弦的《为了谁》的主题背景音乐,又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反思,燃起了强烈的求知火花:运动员们这样顽强地拼搏,不懈地努力,究竟是为了谁?为了谁?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捧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让孩予们逐个传递。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传递着国旗、抚摸着国旗、亲吻着国旗,内心经历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都尽在不言中。
4、创造生活,提升体验。生活是动态的,也是多姿多彩的。作为体现生活的品德课堂,让学生认同教学观点是基本的教学目标。但就品德教育而言,有不少生活中的具体要求是动态变化的,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对教学目标在认识上领悟得再深刻一些,行动上更自觉、更规范一些,从而达到品德的提升。
而品德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目标认知上的拓展与迁移。它往往要求学生能由点到而、由此及彼,产生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以达到正确认识生活、引领生活的目的。又如:在《我们的社区》教学中,教师如能在“甜嘴夸社区”、“亮眼看社区”的基础上再设计一个“巧手秀社区”的环节,就能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主人翁情感,提供给学生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生就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个活动中,他们的想法也会得到教师、同学们的肯定,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而在这种一成就感的背后,就是儿童情感与道德品质的内化和形成,是儿童作为道德主体超越自我的发展与成长。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对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体验,注重儿童情感与道德品质的内化和形成过程,真正达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