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long88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
  1.1 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2.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3.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3.1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慰,促进积极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难题后,都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兴奋感。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满足的机会,进而产生学习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
  3.2 设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猜想提出“个位是0、3、6、9的数能被3整除。”我引导学生举例先初步验证,再用实验验证,通过用小圆珠摆一摆、算一算,接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看不到苦恼、僵持的状态。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效率。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4.1 渗透学习方法,丰富创新内容。记得以前教育台播放过一位老师教《质数和合数》的电视。师生基本上不讲话,只用手势,要求是:(1)必须用乘法;(2)限用自然数;(3)不能用“1”。接着教师写:4=?学生提出:4=3+1,教师摇头,用手指指要求。学生思考后提出4=2*2,教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教师用同样的方式出示:6=2*3、8=2*4、9=3*3……,接着教师出示3=?学生摇头写不出,于是教师在3后写上“质数”两字。同样:2=?、5=?、7=?学生均不能按要求写出来。最后教师问了一句话:“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4.2 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需要多少钱等。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人数去购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们三五成群,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其他文献
【摘要】  学校归属感是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加强高职院校学校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业成绩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目前高职院校都有学校归属感不强的特点,本文就学校归属感对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在职高等教育 在职本科  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已说明学生在学校中有归属感的需求,而且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的积极性是强大的动力。高职学生的存在学校归
期刊
1.一、把做题当备课  备课是对题目的二次开发,是对题目与答案的二次研究。题目仅是上课的一种素材,教师做题更侧重于内容与知识层面,是目中无人的,是不必考虑各种因素的,是单向的、静态的;而备课更侧重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目标期望、教学内容、教与学的关系、教学顺序、过程与方法等等,是必须要考虑教学时间与空间因素的,是目中有人的,是动态的。可见目中见题与目中见人,脑中想题与脑中想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备
期刊
【摘要】  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要突出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殿堂,成为学生学德习才、增长心智、拓展视野、立志腾飞的摇篮。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发展 实践 探索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策略,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
期刊
在现代的教学中,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 学、 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
期刊
【摘要】  实施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实行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合作能力;开展案例交流,提高教师的辨析能力;深化专题研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撰写教育日记,提高教师的整合能力。  【关键词】校本培训 提高素质 教师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
期刊
历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制定发展性的教学策略,采用多样综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揭示历史学科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四给”:给知识结构、结思想、结方法、给活动。  给知识结构——是指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学科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一个用于统率这些知识的基本结构,这样学生可以用结构去理解知识,还可以利用结构去整理知识以便识记、回忆和保存。“能把一
期刊
朱绍禹先生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 ‘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任务是解决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课堂上师生互问至关重要。怎么问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平常处激发问的兴趣  有些文本往往在看似平常处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刻的题旨,“牵一发而动全身”,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设计好数学课后作业,给学生提供富于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是提高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一环。  1.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
期刊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如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方式。特别是农村中学偏远闭塞且现代教学设备落后,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地理走进他们的生活。经过三年的课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变“授之鱼”为“授之以渔”    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机械地、口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