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起信访案件。不久前来访的一对兄妹留下了一袋材料,称妹妹张兰(化名)在婚姻中遭受家庭暴力,而妹夫陈健(化名)为了孩子,竟然将大舅子张强(化名)用刀砍伤。被砍伤的场景很是惊人,张强满头满脸的血,地上也是血迹斑斑。
在普法不断深入的今天,城市里却仍然在不断上演家庭暴力的悲剧。令人遗憾,令人不安。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弄清原因,我到奎屯采访了此案。
一桩婚姻,三起官司
2004年日月,张兰向奎屯垦区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结束近4年的婚姻。理由是她与陈健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婚后丈夫因经济问题殴打她,并在2004年日月6日,在广场上当众对她拳打脚踢。她认为,陈健不关心家庭生计,实施家庭暴力,夫妻感情已经破裂。
陈健同意离婚,但双方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无法达成一致。
2004年11月底,法院判决解除他们的婚姻关系,3岁的女儿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支付200元抚养费,有探视权,对财产进行了分割,双方共同承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张兰对财产分割有异议,提出了上诉。
9月27日,在法院判决之前,张兰的哥哥张强提出第二起诉讼,要求妹妹和陈健偿伺借款134100元。
10月6日,陈健因为张兰从母亲那里带走了女儿,一怒之下,冲到张强的店里,用刀将他砍成了偏重的轻伤,已经构成刑事责任,奎屯市检察院对陈健提起了公诉,张强也提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诉状,要求赔偿。
无从求证的事实
12月30日下午,我找到了张兰。她现在住在哥哥家里,白天在哥哥的店里帮忙。
她说,结婚前自己一直就在经营小生意,收益很不错。结婚后,陈健也参与到经营中来,他为了钱.经常打她,挣的钱有不少都让他拿走就下落不明了。她认为,他是把钱交给了父母,他实在太听从父母的话了。
说到孩子,她说,那天她是心平气和地去婆婆家接孩子去公园玩的。一会儿,她就接到陈健气势汹汹的电话,随后,嫂子告诉她,哥哥被陈健砍伤了。而陈健对此没有表示出悔改的意思。
张强头上脸上的伤已经痊愈,留下很明显的伤疤。单独谈话时,他况,妹妹遭受的一切都大不公平了,希望法律给妹妹一个公道。
当晚,我联系到陈健,想和他谈谈。他不肯见我。我通过法院再次联系到陈健,希望能和他一谈。他同意了。我去他父母家等他。他的父母见到我,诉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孙女被媳妇带走的事情。陈健的母亲泪如雨下,说孩子是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却让张兰带了就走,实在让她伤心。
陈健的话与张兰完全不同,他说,事实上,他从未对张兰实施过家庭暴力,就算因争执而动武也是双方都动了手。他认为家庭之所以弄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张兰的哥哥张强参与太多,夫妻店挣的钱多落到张强手中了。
他说,砍人是他对张强的多年积忿所致,但砍后他就和父亲到医院送去了5000元钱,并非如张兰所说,不闻不问,毫无悔意。
家庭内部事务,外人很难明白。我无法探究和判别此事的真相,只有深深的遗憾。
事出有因
带着更多的疑问,我来到他们所在的团结街金桥里居委会和张兰曾经求助的奎屯市妇联。这两个部门都曾为解决他们的家庭问题作过很多调解,但还是没能避免他们走上法庭解除婚姻关系的结局。
居委会主任于文玲和市妇联副主席王春英都说没有掌握到有关家庭暴力的事实。于文玲说,他们来居委会反映情况的时候,两人身上都是有伤的。王春英则说,家庭暴力是个法律概念,有界定的标准,不是所有夫妻之间的问题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
居委会曾给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劝和,就在他们从奶奶家接回孩子,答应准备重新开始的第二天,张兰却忽然改变主意,向法院提出了离婚诉讼。妇联曾联系工商和公安等部门成立临时调解小组,一同找陈健进行调解,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虽然夫妻间的事情,到底谁是准非很难分辨,但居委会和妇联都认为,两人没有处理好家庭婚姻关系,都有自己的不是。夫妻俩对经济过于敏感紧张,对钱看得太重,而让家人过分参与到自己的家庭中来,是最大的失误。男方的父母和女方的哥哥,对他们夫妻二人的事务介入太深,虽然没有恶意,更是为了关心,但反而造成了激化矛盾,加深误会的后果。
几家伤心
对于还没有生效的一审判决,几家人都不满意,这场官司,没有赢家。
夫妻二人和他们的家人,都被这场婚姻纠纷搞的筋疲力尽,烦恼不已。
他们发生纠纷后,开的店也关了门,没有了经济来源。
张兰住在哥哥家里,整日伤神。张强很心疼妹妹,“过去她条件很好,生活也不错,但现在两手空空,出门坐个车,部舍不得,真让人难过。”
张兰说,孩子病了,还是嫂子的妈妈出钱看的病。也许是感知了什么,孩子忽然懂事起来,不敢调皮,让人心疼。
张强被砍伤后,整日从刀袭的恶梦中晾醒,瞒了自己的女儿几天,终究瞒不住,女儿知道了大哭不已,一家人相拥哭泣。他的生意也被伤病耽误,没有赚钱反而欠了一身的债。
陈健的店也关了,孩子被接走,没有了精神寄托,情绪一天比一天糟糕。
陈健的父母也很伤心,孙女自出生就是他们两位老人一手照顾成长的,见不到孩子,他们整日都空落落的。他们的心理无法平衡,“孩子我们给他们带,他们夫妻一日三餐都在我们这里吃,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样的局面,在这场婚姻缔结之初,谁也不想如此的,但一切都已发生。
张强被砍伤,却从来没有责怪过妹妹。陈健的父母仍然照顾着儿子的生活。都是慈爱的父兄,都是念念不忘亲情,但他们的好意,并没有帮助自己的亲人拥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1月5日,张强打电话给我,通话近20分钟,他还是希望能通过法律,给妹妹一个公道,让她有信心重新开始。我反复劝他,如今,让张兰重新开始的,不仅是要求得一个心理上的平衡,而是要帮助她忘却过去的伤痛,积极面对明天,如果苦苦纠缠在过去的阴影之下,最终只会受到更多的伤害。但是,从谈话中看,他似乎并没有接受我的提议。
采访手记
拿到材料,进行采访,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客观冷静的分清事实真相。然而,在采访中,我却发现事实的真相本身已不重要,我要采访的中心已经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我希望我的这篇报道能使其他闹婚姻纠纷的夫妻,从中能得到点借鉴。
张兰和陈健给我的印象其实都不错,言谈有度,很理智,情绪也并未失控,他们都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我想,他们已经开始冷静。
既然都有自己的原因和苦处,苦苦追究以往的是是非非,只会给自己制造更大的阴影。
他们如今至少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孩子的感情。陈健说,他会及时给付孩子抚养费的,张兰也对我说,她会配合陈健来看望女儿,并且会教育女儿认可父亲。她希望,虽然没有完整的家庭,但女儿仍能拥有母爱和父爱。这是我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感受到的最温暖的一件事。
想对他们说,前面的路没有走顺,不要介怀,往后看,后面的路很长,为了女儿和自己,都积极面对吧。
在普法不断深入的今天,城市里却仍然在不断上演家庭暴力的悲剧。令人遗憾,令人不安。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弄清原因,我到奎屯采访了此案。
一桩婚姻,三起官司
2004年日月,张兰向奎屯垦区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结束近4年的婚姻。理由是她与陈健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婚前缺乏足够了解,婚后丈夫因经济问题殴打她,并在2004年日月6日,在广场上当众对她拳打脚踢。她认为,陈健不关心家庭生计,实施家庭暴力,夫妻感情已经破裂。
陈健同意离婚,但双方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无法达成一致。
2004年11月底,法院判决解除他们的婚姻关系,3岁的女儿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支付200元抚养费,有探视权,对财产进行了分割,双方共同承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张兰对财产分割有异议,提出了上诉。
9月27日,在法院判决之前,张兰的哥哥张强提出第二起诉讼,要求妹妹和陈健偿伺借款134100元。
10月6日,陈健因为张兰从母亲那里带走了女儿,一怒之下,冲到张强的店里,用刀将他砍成了偏重的轻伤,已经构成刑事责任,奎屯市检察院对陈健提起了公诉,张强也提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诉状,要求赔偿。
无从求证的事实
12月30日下午,我找到了张兰。她现在住在哥哥家里,白天在哥哥的店里帮忙。
她说,结婚前自己一直就在经营小生意,收益很不错。结婚后,陈健也参与到经营中来,他为了钱.经常打她,挣的钱有不少都让他拿走就下落不明了。她认为,他是把钱交给了父母,他实在太听从父母的话了。
说到孩子,她说,那天她是心平气和地去婆婆家接孩子去公园玩的。一会儿,她就接到陈健气势汹汹的电话,随后,嫂子告诉她,哥哥被陈健砍伤了。而陈健对此没有表示出悔改的意思。
张强头上脸上的伤已经痊愈,留下很明显的伤疤。单独谈话时,他况,妹妹遭受的一切都大不公平了,希望法律给妹妹一个公道。
当晚,我联系到陈健,想和他谈谈。他不肯见我。我通过法院再次联系到陈健,希望能和他一谈。他同意了。我去他父母家等他。他的父母见到我,诉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孙女被媳妇带走的事情。陈健的母亲泪如雨下,说孩子是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却让张兰带了就走,实在让她伤心。
陈健的话与张兰完全不同,他说,事实上,他从未对张兰实施过家庭暴力,就算因争执而动武也是双方都动了手。他认为家庭之所以弄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张兰的哥哥张强参与太多,夫妻店挣的钱多落到张强手中了。
他说,砍人是他对张强的多年积忿所致,但砍后他就和父亲到医院送去了5000元钱,并非如张兰所说,不闻不问,毫无悔意。
家庭内部事务,外人很难明白。我无法探究和判别此事的真相,只有深深的遗憾。
事出有因
带着更多的疑问,我来到他们所在的团结街金桥里居委会和张兰曾经求助的奎屯市妇联。这两个部门都曾为解决他们的家庭问题作过很多调解,但还是没能避免他们走上法庭解除婚姻关系的结局。
居委会主任于文玲和市妇联副主席王春英都说没有掌握到有关家庭暴力的事实。于文玲说,他们来居委会反映情况的时候,两人身上都是有伤的。王春英则说,家庭暴力是个法律概念,有界定的标准,不是所有夫妻之间的问题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
居委会曾给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劝和,就在他们从奶奶家接回孩子,答应准备重新开始的第二天,张兰却忽然改变主意,向法院提出了离婚诉讼。妇联曾联系工商和公安等部门成立临时调解小组,一同找陈健进行调解,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虽然夫妻间的事情,到底谁是准非很难分辨,但居委会和妇联都认为,两人没有处理好家庭婚姻关系,都有自己的不是。夫妻俩对经济过于敏感紧张,对钱看得太重,而让家人过分参与到自己的家庭中来,是最大的失误。男方的父母和女方的哥哥,对他们夫妻二人的事务介入太深,虽然没有恶意,更是为了关心,但反而造成了激化矛盾,加深误会的后果。
几家伤心
对于还没有生效的一审判决,几家人都不满意,这场官司,没有赢家。
夫妻二人和他们的家人,都被这场婚姻纠纷搞的筋疲力尽,烦恼不已。
他们发生纠纷后,开的店也关了门,没有了经济来源。
张兰住在哥哥家里,整日伤神。张强很心疼妹妹,“过去她条件很好,生活也不错,但现在两手空空,出门坐个车,部舍不得,真让人难过。”
张兰说,孩子病了,还是嫂子的妈妈出钱看的病。也许是感知了什么,孩子忽然懂事起来,不敢调皮,让人心疼。
张强被砍伤后,整日从刀袭的恶梦中晾醒,瞒了自己的女儿几天,终究瞒不住,女儿知道了大哭不已,一家人相拥哭泣。他的生意也被伤病耽误,没有赚钱反而欠了一身的债。
陈健的店也关了,孩子被接走,没有了精神寄托,情绪一天比一天糟糕。
陈健的父母也很伤心,孙女自出生就是他们两位老人一手照顾成长的,见不到孩子,他们整日都空落落的。他们的心理无法平衡,“孩子我们给他们带,他们夫妻一日三餐都在我们这里吃,我们能做的都做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样的局面,在这场婚姻缔结之初,谁也不想如此的,但一切都已发生。
张强被砍伤,却从来没有责怪过妹妹。陈健的父母仍然照顾着儿子的生活。都是慈爱的父兄,都是念念不忘亲情,但他们的好意,并没有帮助自己的亲人拥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1月5日,张强打电话给我,通话近20分钟,他还是希望能通过法律,给妹妹一个公道,让她有信心重新开始。我反复劝他,如今,让张兰重新开始的,不仅是要求得一个心理上的平衡,而是要帮助她忘却过去的伤痛,积极面对明天,如果苦苦纠缠在过去的阴影之下,最终只会受到更多的伤害。但是,从谈话中看,他似乎并没有接受我的提议。
采访手记
拿到材料,进行采访,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客观冷静的分清事实真相。然而,在采访中,我却发现事实的真相本身已不重要,我要采访的中心已经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我希望我的这篇报道能使其他闹婚姻纠纷的夫妻,从中能得到点借鉴。
张兰和陈健给我的印象其实都不错,言谈有度,很理智,情绪也并未失控,他们都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我想,他们已经开始冷静。
既然都有自己的原因和苦处,苦苦追究以往的是是非非,只会给自己制造更大的阴影。
他们如今至少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孩子的感情。陈健说,他会及时给付孩子抚养费的,张兰也对我说,她会配合陈健来看望女儿,并且会教育女儿认可父亲。她希望,虽然没有完整的家庭,但女儿仍能拥有母爱和父爱。这是我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感受到的最温暖的一件事。
想对他们说,前面的路没有走顺,不要介怀,往后看,后面的路很长,为了女儿和自己,都积极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