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之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职能。调查表明,阅读疗法可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在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阅读疗法;心理健康
  【分类号】G258.6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加剧,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心理障碍已成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如不及时疏导和治疗,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完成,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学、退学、自杀屡见不鲜,马加爵、刘海洋、药家鑫等大学校园的极端和恶性案例屡屡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职能。调查表明,阅读疗法可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一、阅读疗法概述
  阅读疗法是由美国人塞缪·克罗色尔斯于1916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并使用了这个词。阅读疗法是应用医学、生理学、读者心理学的原理技巧和检测手段,通过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言语和行为与咨询者商谈或解释,并为其对"症"施书、指导阅读,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解除其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以达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减轻病痛和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把它作为一种心理疗法,适用于人们的精神和不良情绪引发的疾病,诸如抑郁、偏执、焦虑、心理失衡、手术应激反应以及部分生理疾病、慢性疾病、人格障碍等的辅助治疗。
  阅读疗法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期的阅读疗法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中世纪开罗的Mansur医院在治病时,医生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同时,还由阿訇为病人诵读《古兰经》。19世纪,图书辅助治疗在英、法、德等国家有了广泛应用,内科医生常为病人开出阅读图书书目的处方。1810年,美国人本杰明·拉什主张精神病院不仅应具备医疗设备,而且必须提供有益精神健康的图书,通过阅读图书减轻病人的病情。1984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发表了《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强调了图书馆为患者和残疾人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重要性,标志着阅读疗法开始明确纳入全世界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中。
  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教育家就已经认识到读书有治病的功效。孔子曾提出阅读有"兴、观、群、怨"的功效[1],学者刘向也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更有杜甫诗歌治疗疟疾、陈琳檄文治疗曹操头疼的典故。我国图书馆界引入阅读疗法研究是在1989年,距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很多高校图书馆尝试开展了阅读疗法的实践。2001年,山东泰安医学院图书馆通过与学校心理咨询教研室、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心理协会联合成立了阅读治疗研究小组,开设阅读疗法阅览室等方式,率先在全国高校图书馆成功开展阅读治疗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研究表明,阅读疗法确实在心理健康保健和治疗方面成效显著。我们应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在高校图书馆大力开展阅读疗法,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二、在大学生中开展阅读治疗的策略
  1.加强阅读疗法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阅读疗法的原理、作用和基本常识,正确认识阅读疗法的功能,倡导大学生"我读书我健康",培养学生自觉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预防和调试心理状态,使大学生形成有心理问题主动求助于"图书阅读"的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2.成立阅读疗法服务研究小组。成立一个以心理医生为指导,图书馆员与大学生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研究小组,使研究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分工、有合作地进行。心理医生负责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解答大学生心理疑难问题;图书馆员负责阅读疗法讲座,介绍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文献及文献目录,搞好阅读治疗的服务工作;大学生阅读疗法成员要架起大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经常把有助于解决同学心理问题的文献及文献目录送到同学手中,把同学的心理问题反馈给图书馆阅读治疗馆员,当好阅读治疗工作的助手[2]。该机构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协调各方关系,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阅读治疗方案。
  3.培训专职的阅读疗法馆员。阅读疗法可以说是介于图书读者服务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成功与否与图书治疗馆员有直接的关系。图书治疗馆员要做好这项研究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图书治疗理论功底,了解各种读物的治疗作用,还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图书治疗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心理患者开具不同的读物治疗处方,做到对症下药。其次,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技巧和亲和力,态度和蔼可亲,能较快地获得患者的信任,解除戒备心理,从而发现患者的病根,尽快达到治疗效果。
  4.丰富馆藏资源,编制专题目录。要使阅读疗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必需的,应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文献配置。还要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专题文章,开展导读工作。如:解决大一新生迷茫彷徨、人生目标不明确的书: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治疗感情受伤的书:《西厢记》,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克服自卑、励志的书: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消除自杀意念的书:朱彦夫的《极限人生》,余华的《活着》;解决交际困难的书: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缓解就业压力的书:加德纳的《当幸福来敲门》,王文良的《北大毕业等于0》;战胜抑郁的书:《笑林广记》、《走出抑郁》、《解除苦恼大全》;战胜孤独、痛苦或者恐惧的书:吴九箴的《让寂寞来让寂寞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治疗焦虑的书:《庄子》、《怎样解除焦虑与烦恼》等。大学生通过阅读领悟,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消除自卑,培养自信,增强抵御心理病毒的免疫力。   5.充分利用网络。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阅读疗法。可设立阅读疗法专栏,进行宣传介绍,列出导读书目;利用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开展信息导航服务;建立留言板、论坛、聊天群等,由专业咨询馆员进行指导,及时为大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和思想顾虑、解除心理障碍。由于网络咨询具有匿名性、保密性,咨询者不会担心其隐私被泄漏。
  三、阅读疗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加快阅读疗法的体系建设。阅读疗法在我国开展至今依然没有一套完全统一的标准、操作规范和评价体系,导致各个机构或个人在实施阅读疗法的过程中出现分工不明确、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对用户心理问题的诊断和阅读用书上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根据用户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选择图书,而且治疗效果缺乏客观、规范的评价。因此,应当加强阅读疗法的各种标准化建设,开展一系列高质量的实验,详细阅读、认真分析,作出对相关书籍的心理影响分析报告,提出选择建议,优化阅读疗法的素材,为常见心理问题"对症下书"。在阅读疗法的实践过程中,应当有专业阅读疗法师长期研究用户的健康资料、诊断记录、治疗计划和开列书目记录,尤其要特别注重对实施治疗过程中用户反馈信息的分析与评价。最后由图书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有关专家共同研讨,编制出阅读疗法的常规和质量评价体系。
  2.清醒认识到阅读疗法的作用。阅读疗法从根本上说只能对由精神性因素或情绪性因素所导致的心理问题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它并不能取代传统的心理治疗。另外,阅读疗法和普通药物一样,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如果自控不住或选书不当,亦能加重病情。在阅读疗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两个原则必须给予充分重视:一是要把握好情志相胜的原则,避免用户因阅读而以哀添哀、以悲浇悲、以忧济忧,从而作茧自缚,发展到郁闷成疾、身心崩溃;二是要把握好适度阅读的原则,合理安排好阅读时间和节奏,使用户的阅读强度始终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避免因过度劳累而影响健康。因此,在遇到相对复杂的心理问题时,必须与专业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取得联系,采取专业的心理治疗。
  四、结语
  在进行阅读疗法服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强调一种心灵的交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坚韧的意志和积极、乐观、勇于开拓创新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根据国内外的实施经验来看,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是一种事半功倍的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也是对构建和谐校园,稳定社会的一种促进。但是在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文瑾.古今中外话诗疗.健康博览,2003(1)
  [2]宫梅玲丛中.大学生心理问题阅读疗法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95-96
其他文献
(1.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邢台 054035;2.邢台学院 河北 邢台 054001)[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这样一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支撑和动力的高等学校,必然要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具体到高职院校,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尽管对高职院校创新
摘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语文素养便是其中之一,而听说读写又是语文素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阅读能力。在新课改的天空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头戏。通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从六方面作了分析。  关键词:阅读;新课改;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目的:观察基于舌骨上肌群加强训练的Shaker训练与下颏抗阻力训练(Chin Tuck Against Resistance,CTAR)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
内容摘要:小学生作文教学要走出误区,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才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倾吐的欲望,我们只有让作文透发出学生生命的本真,保持着其特有的"原生性",童心﹑童言﹑童真和童趣才会从字里行间自然地生发流露。因此,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写"。  关键词:快乐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0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
期刊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势在必行。本文紧扣课堂内外,对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阐述,从而让小学生能够快乐阅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精读课文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另外教师还可以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来指导学生阅读。  [关键词]阅读;有效;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  阅读能力,对于
内容摘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的途径。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老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加强课堂阅读指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强化;引导;培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正文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知识的学习不仅来源于课堂,更来源于课外,课外阅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最佳途径。  现今的语文课是以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