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典籍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千百年来,古诗词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滋养。诗词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中,我们体验到的是历史的沧桑,美妙的情怀。古诗词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学精华,使学生能体味到人文积淀的厚重悠远,经典文化的辉煌灿烂、诗人词家的博大情怀。
但是,现在,许多教师缺乏对古诗词的研究,使古典诗词教学停留在字词的解释层面上,甚至将诗词肢解,使得原本优美和谐的古典诗词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两个教学误区。
1.肢解式的字词解释
将古诗词逐字落实,句句翻译,断章取义,好好的一首诗词被肢解得惨不忍睹;用白话文将诗词翻译成了“鸡肋”;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模式机械单一。
2.独裁者式的讲解
一堂课上,都是教师在分析讲解,给古诗词强加上很多的意象分析,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模拟测试,乏善可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初衷南辕北辙。
针对目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实践和反思。
一诵读为先,自我熏陶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不依赖文字,它是最早的“流行音乐”。所以,学诗歌最原始的方法,就是诵读。读出感觉,读出韵味。我们自小诵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句子完全没有必要用现代文翻译,因为文字本身就蕴涵着艺术美,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美观性,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首先要追本溯源,凭借吟哦背诵,来使感情再现,正所谓诗无达沽。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培养韵律感。
二灵性启蒙,不求甚解
很多教师将古诗词变成逐字逐句的分析,甚至用现在的语法生搬硬套。须知,过度的解释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古人写文都是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或经历波折,或阅尽沧桑。所以,古诗词的理解与自身的生活阅历息息相关。有的古诗词虽然我们在小时候就已耳熟能详,但到了大学,甚至更久才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产生共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在意境的创造上出神入化。陶渊明生于乱世,阅尽官场黑暗,因此田园避世情结较为浓厚,这样的意境对我们这一代生活优越的学生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诗词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很多诗词即使暂时不懂,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不妨少讲,精讲,尽量少一些字字落实,多一些情感点拨。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古人写诗,往往是一种情感的迸发宣泄。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诗词的问世常常带有相同的情感体验。我们学诗也并不仅仅是背诵几首耳熟能详的诗词,而是通过自我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在词中创造了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建立功名的壮怀。然而朝廷对他时用时弃,让他壮志难酬。综观他同一时期的作品,无不浸透着一腔热血,满腹悲愤。“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栏杆拍遍”“西风塞马”,一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跃然纸上。杜甫在《蜀相》中提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国事感怀涕零。纵观他所有的诗,堪称是一部历史词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诗无不由小我推想到大群,从万民哀乐,定一国之兴衰,不愧一代诗史,千秋之殷鉴矣。因此,教学古诗词时应抓住时机触类旁通。
四品味传统,传承经典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载体。在古典文化日渐边缘化的今天,语文课堂也成了传播这一文化的最后阵地。我们从古诗词中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很多古诗词中蕴涵着我们的节日文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便是七夕节。“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聞灯不看来。”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故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我国古典诗词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古诗词教学要突破瓶颈,让课堂教学有所收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徐艳兰
但是,现在,许多教师缺乏对古诗词的研究,使古典诗词教学停留在字词的解释层面上,甚至将诗词肢解,使得原本优美和谐的古典诗词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两个教学误区。
1.肢解式的字词解释
将古诗词逐字落实,句句翻译,断章取义,好好的一首诗词被肢解得惨不忍睹;用白话文将诗词翻译成了“鸡肋”;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模式机械单一。
2.独裁者式的讲解
一堂课上,都是教师在分析讲解,给古诗词强加上很多的意象分析,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模拟测试,乏善可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初衷南辕北辙。
针对目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实践和反思。
一诵读为先,自我熏陶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不依赖文字,它是最早的“流行音乐”。所以,学诗歌最原始的方法,就是诵读。读出感觉,读出韵味。我们自小诵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句子完全没有必要用现代文翻译,因为文字本身就蕴涵着艺术美,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美观性,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首先要追本溯源,凭借吟哦背诵,来使感情再现,正所谓诗无达沽。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培养韵律感。
二灵性启蒙,不求甚解
很多教师将古诗词变成逐字逐句的分析,甚至用现在的语法生搬硬套。须知,过度的解释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古人写文都是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或经历波折,或阅尽沧桑。所以,古诗词的理解与自身的生活阅历息息相关。有的古诗词虽然我们在小时候就已耳熟能详,但到了大学,甚至更久才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产生共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在意境的创造上出神入化。陶渊明生于乱世,阅尽官场黑暗,因此田园避世情结较为浓厚,这样的意境对我们这一代生活优越的学生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诗词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很多诗词即使暂时不懂,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不妨少讲,精讲,尽量少一些字字落实,多一些情感点拨。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古人写诗,往往是一种情感的迸发宣泄。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诗词的问世常常带有相同的情感体验。我们学诗也并不仅仅是背诵几首耳熟能详的诗词,而是通过自我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灵。“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在词中创造了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建立功名的壮怀。然而朝廷对他时用时弃,让他壮志难酬。综观他同一时期的作品,无不浸透着一腔热血,满腹悲愤。“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栏杆拍遍”“西风塞马”,一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跃然纸上。杜甫在《蜀相》中提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国事感怀涕零。纵观他所有的诗,堪称是一部历史词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诗无不由小我推想到大群,从万民哀乐,定一国之兴衰,不愧一代诗史,千秋之殷鉴矣。因此,教学古诗词时应抓住时机触类旁通。
四品味传统,传承经典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载体。在古典文化日渐边缘化的今天,语文课堂也成了传播这一文化的最后阵地。我们从古诗词中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很多古诗词中蕴涵着我们的节日文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便是七夕节。“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聞灯不看来。”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故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
我国古典诗词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古诗词教学要突破瓶颈,让课堂教学有所收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徐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