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如今,金融如何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理论、农村金融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政策建议方面阐述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支持金融农村
一、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比较少,一般隐含在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比较多,第一个全面考察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是巴杰特(Bagehot,1873),他认为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大型工业项目融通所需要的资本而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帕特里克(Patrick,1966)认为, 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金融引导经济增长;当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变得日益复杂,此时经济中的摩擦会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并刺激金融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金(King)和莱文(Levine)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在农村金融领域这些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有关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晚,徐笑波(1994)从实证角度最早分析了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对 1979 一 1990 年中国农村金融发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认为发展农村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韩俊(2003)认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过低,对农村信用社支持不足,农村信用社没有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结构不平衡,农民获得贷款比价困难。周立(2007)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自然发育状态下发展不能有效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适当介入,改善基本涉农制度。
二、农村金融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现状未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以工、农、中、建、交为代表的国有大银行经营战略的转变,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步从农村收缩业务,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地区很难得到甚至得不到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目前,农村金融正处于调整转变之中,主要在以下几点:一是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经营网点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态势,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减少。二是实行严格的授信制度,一般的客户很少能得到信用贷款,他们只能获得抵押和担保贷款。即便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由于缺少有效的财产抵押,也只能从其他渠道解决资金需求,比如从朋友或者亲戚等借款,无法获得商业银行贷款。三是农村资金的资金大量外流,农民手中的资金一般都存如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没有将所吸收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农村地区,以前邮政储蓄银行的广告词就是"只存不贷最安全"其吸收的存款都上存人民银行没能直接的支持农民的资金需求。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收缩业务后,农村地方性商业金融没有相应的发展起来,农村商业结算网络不健全,资金需求不能及时满足等,这些都极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难以支撑农村金融,发挥主力军作用
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主要是农业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随着商业银行逐渐缩减农村地区的业务,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滞后,农村信用社一时还难以挑起农村金融的大梁。目前的农村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信用正从合作金融向商业金融转变。农村信用社是合作金融,只能向社员提供互助金融服务,不得向非社员提供服务,但是,从目前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来看,现在的农村信用社吸收了大量非社员的资金,农村信用社的机构设置早已突破农村的范围, 大中城市里我们随处可见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点, 与商业银行并无太大的区别,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趋利化、非农化倾向明显,涉农贷款比重下降,使那些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得不到信贷支持。这与农村信用社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严重相背离。二是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居民的储蓄存款,而这些存款有绝大部分是定期存款,这种存款结构使得要比其他银行支付更多的利息;农村信用社属于地方性金融组织,国家的扶植力度较小,农村信用社许多政策性原因形成的历史包袱只能由自己承担,而与国有银行相比,国有银行的同类亏损有国家财政予以消化。
(三)农村金融效率有待提高。
从金融投入方面,目前国家以及安徽省政府或地方政府的金融投入是明显不足的。一是金融法律法规等基本环境建设的不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对非正规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非正规金融在发挥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做到与整体金融发展相协调;二是金融基础设施不能支撑金融市场的发展。信用社等金融主体的存贷息差比仍然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根据金融发展规律,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将主要来源于中间业务的发展,而存贷息差为主的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导致金融效率的提升受到重大阻碍。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对策
(一)构建完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重点首先是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让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以及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成为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是完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村、农民、农业金融需求以及引导农村经济调整方面发挥农村金融主力作用,要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新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调整服务重点以及完善服务方式和服务品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增加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二)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将有利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要依靠政府制定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消除对农业和农村的歧视,为农村金融组织的运行提供有力的外部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宏观环境要进行法律、制度、监管方面的建设,分别针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正规金融组织设立监管程序,完善农村的信用担保中介以及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从而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金融创新
加强金融创新,创造多种类、多类别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安徽省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除了主体不足之外,就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少、同质性强。因此,对于安徽省金融主体应当加强对金融创新的投资力度,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开发适合安徽省农村企业或农户的产品种类和服务。比如安徽省农信社近年来已经成功推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并且有不同种类、不同收费类别的银行卡推出。未来可根据农户的收入情况,推出价格低、操作简单的信用卡来增加农民获取信贷资金的渠道。
参考文献:
[1]Walter Bagehot. Lombard Street[M].1873.
[2] King, R., Levine, R., 1993,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8,pp.717-738.
[3] King,R.,Levine,R.,1993,Finance,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i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32,pp.513-542.
[4]张元红 《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5]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2):56-63.
关键词:支持金融农村
一、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比较少,一般隐含在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比较多,第一个全面考察金融在经济中作用的是巴杰特(Bagehot,1873),他认为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大型工业项目融通所需要的资本而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帕特里克(Patrick,1966)认为, 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金融引导经济增长;当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变得日益复杂,此时经济中的摩擦会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并刺激金融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金(King)和莱文(Levine)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在农村金融领域这些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有关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晚,徐笑波(1994)从实证角度最早分析了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对 1979 一 1990 年中国农村金融发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认为发展农村金融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韩俊(2003)认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过低,对农村信用社支持不足,农村信用社没有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结构不平衡,农民获得贷款比价困难。周立(2007)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自然发育状态下发展不能有效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适当介入,改善基本涉农制度。
二、农村金融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现状未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以工、农、中、建、交为代表的国有大银行经营战略的转变,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步从农村收缩业务,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地区很难得到甚至得不到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目前,农村金融正处于调整转变之中,主要在以下几点:一是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经营网点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态势,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减少。二是实行严格的授信制度,一般的客户很少能得到信用贷款,他们只能获得抵押和担保贷款。即便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由于缺少有效的财产抵押,也只能从其他渠道解决资金需求,比如从朋友或者亲戚等借款,无法获得商业银行贷款。三是农村资金的资金大量外流,农民手中的资金一般都存如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没有将所吸收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农村地区,以前邮政储蓄银行的广告词就是"只存不贷最安全"其吸收的存款都上存人民银行没能直接的支持农民的资金需求。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收缩业务后,农村地方性商业金融没有相应的发展起来,农村商业结算网络不健全,资金需求不能及时满足等,这些都极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难以支撑农村金融,发挥主力军作用
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主要是农业政策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随着商业银行逐渐缩减农村地区的业务,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滞后,农村信用社一时还难以挑起农村金融的大梁。目前的农村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信用正从合作金融向商业金融转变。农村信用社是合作金融,只能向社员提供互助金融服务,不得向非社员提供服务,但是,从目前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来看,现在的农村信用社吸收了大量非社员的资金,农村信用社的机构设置早已突破农村的范围, 大中城市里我们随处可见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点, 与商业银行并无太大的区别,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趋利化、非农化倾向明显,涉农贷款比重下降,使那些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得不到信贷支持。这与农村信用社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严重相背离。二是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居民的储蓄存款,而这些存款有绝大部分是定期存款,这种存款结构使得要比其他银行支付更多的利息;农村信用社属于地方性金融组织,国家的扶植力度较小,农村信用社许多政策性原因形成的历史包袱只能由自己承担,而与国有银行相比,国有银行的同类亏损有国家财政予以消化。
(三)农村金融效率有待提高。
从金融投入方面,目前国家以及安徽省政府或地方政府的金融投入是明显不足的。一是金融法律法规等基本环境建设的不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对非正规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非正规金融在发挥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不能够做到与整体金融发展相协调;二是金融基础设施不能支撑金融市场的发展。信用社等金融主体的存贷息差比仍然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根据金融发展规律,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将主要来源于中间业务的发展,而存贷息差为主的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导致金融效率的提升受到重大阻碍。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对策
(一)构建完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重点首先是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让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以及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成为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是完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村、农民、农业金融需求以及引导农村经济调整方面发挥农村金融主力作用,要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新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调整服务重点以及完善服务方式和服务品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增加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二)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将有利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要依靠政府制定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消除对农业和农村的歧视,为农村金融组织的运行提供有力的外部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宏观环境要进行法律、制度、监管方面的建设,分别针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正规金融组织设立监管程序,完善农村的信用担保中介以及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从而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金融创新
加强金融创新,创造多种类、多类别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安徽省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除了主体不足之外,就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少、同质性强。因此,对于安徽省金融主体应当加强对金融创新的投资力度,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开发适合安徽省农村企业或农户的产品种类和服务。比如安徽省农信社近年来已经成功推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并且有不同种类、不同收费类别的银行卡推出。未来可根据农户的收入情况,推出价格低、操作简单的信用卡来增加农民获取信贷资金的渠道。
参考文献:
[1]Walter Bagehot. Lombard Street[M].1873.
[2] King, R., Levine, R., 1993,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8,pp.717-738.
[3] King,R.,Levine,R.,1993,Finance,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i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32,pp.513-542.
[4]张元红 《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5]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2):56-63.